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3例行骨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术后立即撤离硬膜外导管,并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7例术后48h内未撤离硬膜外导管及镇痛泵,并给予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术后1d、2d、3d均未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其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且给予综合护理,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加快康复。
【关键词】骨科手术;镇痛泵;综合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33-02镇痛泵在骨科患者手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术后应用镇痛泵,并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缩短康复时间,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在骨科手术结束后,保留部分患者的镇痛泵,并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行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25-82岁,平均(41.20±4.33)岁;手术类型:腰椎手术5例,髋部手术9例,四肢手术43例。对照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27-83岁,平均(41.74±4.62)岁;手术类型:腰椎手术6例,髋部手术8例,四肢手术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对照组56例于手术结束后立即撤离硬膜外导管,参照术后疼痛情况实施对症处理,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注意病情观察,做好宣教工作,防止不良反应等。研究组57例于手术结束后48h内未撤离硬膜外导管,且需保留镇痛泵,选择芬太尼0.3mg,同时选择咪达唑仑5mg,選择0.2%丁哌卡因,将三种药物融入0.9%氯化钠溶液中,形成100ml的镇痛药,选择药泵均匀给药,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ml左右,术后48h方可将镇痛泵及硬膜外导管撤离掉。在治疗期间,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其护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心理护理术前,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手术理解不够,常存在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多种消极情绪,对此需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因时、因人制宜,针对疾病的不同特点进行护理,针对不同治疗时期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帮助病人分析病理,合理解释医疗行为,主动说明医生通过镇痛泵实施麻醉可以减轻病患疼痛,鼓励病人放下包袱,树立信心,依靠科学战胜疾病。
1.2.2术后麻醉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当仔细检查镇痛泵的连接情况,了解患者镇痛效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需注意的事项,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同时需注意避免牵拉、折断镇痛泵管道等现象的产生,每隔24h更换一次无菌敷料,控制局部感染。加大巡视频率,密切留意6h内患者的身体状况。由于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了部分麻醉性镇痛镇静药,因此极易出现轻度嗜睡现象,对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嗜睡属于正常现象,解除其心中的疑问。嗜睡只要不影响神智和呼吸,可不必急于处理,但应多加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呼吸减慢、呼吸困难,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不应盲目撤离镇痛泵。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而医生使用的是硬膜外麻醉术,那么患者的血压极有可能下降,护理时应时时留意患者的血压变化,若患者血压值低于基础血压,就要考虑是否夹闭镇痛泵,有无必要为患者输血以稳定血压。另外,麻醉、输液、输血都可能使患者感觉发冷不适,因此应定时为病人检查体温状况,做好防寒措施,避免病人接触或食用冰冷食物。术后麻醉期尚未结束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麻木的症状,为避免其恐慌,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下肢无力感会随着麻醉药效力的消退而消失。
1.2.3消化道护理骨科患者手术结束后,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腹胀、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等,其中呕吐的产生,与阿片类芬太尼药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可影响或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应器,使患者产生不适感,最终引发呕吐,对此护理人员应安慰病人,嘱其卧床平躺,头侧位,24h之内不得进食。禁食期过后,应谨慎地为患者安排饮食,从流质食物开始,一段时间后换半流质食物,患者身体好转以后可食用普食,若呕吐不止,甲氧氯普胺等药多可凑效。早期帮助患者多翻身,多做床上活动,多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
1.2.4尿潴留护理手术过后24h之内极易出现尿潴留,对此为了有效预防尿潴留,手术之前应为患者导尿,并将导尿管留置一天。术后应密切留意患者尿液的性质、尿量、颜色等,做好导尿管的日常护理工作。拔除导尿管以后,可通过按摩膀胱区、下腹热敷、听流水声音等方法来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强膀胱逼尿肌功能,尽量使病人自行排尿,若排尿效果不佳就要进行导尿。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必须长期留置导尿管,护理时要注意防范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1.2.5患肢病变在手术结束前,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镇痛泵,在镇痛泵起作用的48h期间,患者几乎感觉不到疼痛和肢体异常,这就要求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及色泽,感知患者皮肤温度及动脉跳动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联系值班医生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理。
1.2.6压疮护理压疮多发于骨骼突起受压部位,患者长时间留置镇痛泵时,骶尾部易麻木无痛感,血液循环受阻,容易引起皮肤及皮下组识损伤。术后护理时可以协助病人每2-4h翻一次身,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勤按摩、勤换洗衣服被褥。受压的骨突出处,可以考虑用海绵或者海绵圈垫空,也可以使用气垫床来避免身体局部受压而产生的不适感。
1.3疼痛评分标注所有患者术后1d、2d、3d均选择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评分,其评分如下:0分表示未出现疼痛感,1-5分表示出现轻微的疼痛感,>5分表示疼痛感明显,10分为最严重的疼痛。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数据选择(χ±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研究组术后1d、2d、3d均未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其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骨科患者手术结束后,常出现疼痛症状,剧烈的术后疼痛严重影响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不但可以减轻患者主观感觉上的痛苦,更能适宜地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减轻了因疼痛而产生的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因术后疼痛而被动卧床,拒绝翻身,不能有效咳嗽导致褥疮、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陈剑青,杨晖.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369-370.
[2]古婉仪,冯凯芬,江雪影.骨科病人手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效果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27):2469-2470.
[3]闵宏琼.开腹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应用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7):1574-1575.
[4]高风琴.腹部肿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4(19):84-85.
[5]宋梅,姜泳,宋全红.自控镇痛泵在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98-99.
【关键词】骨科手术;镇痛泵;综合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33-02镇痛泵在骨科患者手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术后应用镇痛泵,并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缩短康复时间,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在骨科手术结束后,保留部分患者的镇痛泵,并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行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25-82岁,平均(41.20±4.33)岁;手术类型:腰椎手术5例,髋部手术9例,四肢手术43例。对照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27-83岁,平均(41.74±4.62)岁;手术类型:腰椎手术6例,髋部手术8例,四肢手术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对照组56例于手术结束后立即撤离硬膜外导管,参照术后疼痛情况实施对症处理,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注意病情观察,做好宣教工作,防止不良反应等。研究组57例于手术结束后48h内未撤离硬膜外导管,且需保留镇痛泵,选择芬太尼0.3mg,同时选择咪达唑仑5mg,選择0.2%丁哌卡因,将三种药物融入0.9%氯化钠溶液中,形成100ml的镇痛药,选择药泵均匀给药,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ml左右,术后48h方可将镇痛泵及硬膜外导管撤离掉。在治疗期间,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其护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心理护理术前,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手术理解不够,常存在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多种消极情绪,对此需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因时、因人制宜,针对疾病的不同特点进行护理,针对不同治疗时期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帮助病人分析病理,合理解释医疗行为,主动说明医生通过镇痛泵实施麻醉可以减轻病患疼痛,鼓励病人放下包袱,树立信心,依靠科学战胜疾病。
1.2.2术后麻醉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当仔细检查镇痛泵的连接情况,了解患者镇痛效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需注意的事项,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同时需注意避免牵拉、折断镇痛泵管道等现象的产生,每隔24h更换一次无菌敷料,控制局部感染。加大巡视频率,密切留意6h内患者的身体状况。由于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了部分麻醉性镇痛镇静药,因此极易出现轻度嗜睡现象,对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嗜睡属于正常现象,解除其心中的疑问。嗜睡只要不影响神智和呼吸,可不必急于处理,但应多加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呼吸减慢、呼吸困难,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不应盲目撤离镇痛泵。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而医生使用的是硬膜外麻醉术,那么患者的血压极有可能下降,护理时应时时留意患者的血压变化,若患者血压值低于基础血压,就要考虑是否夹闭镇痛泵,有无必要为患者输血以稳定血压。另外,麻醉、输液、输血都可能使患者感觉发冷不适,因此应定时为病人检查体温状况,做好防寒措施,避免病人接触或食用冰冷食物。术后麻醉期尚未结束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麻木的症状,为避免其恐慌,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下肢无力感会随着麻醉药效力的消退而消失。
1.2.3消化道护理骨科患者手术结束后,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腹胀、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等,其中呕吐的产生,与阿片类芬太尼药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可影响或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应器,使患者产生不适感,最终引发呕吐,对此护理人员应安慰病人,嘱其卧床平躺,头侧位,24h之内不得进食。禁食期过后,应谨慎地为患者安排饮食,从流质食物开始,一段时间后换半流质食物,患者身体好转以后可食用普食,若呕吐不止,甲氧氯普胺等药多可凑效。早期帮助患者多翻身,多做床上活动,多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
1.2.4尿潴留护理手术过后24h之内极易出现尿潴留,对此为了有效预防尿潴留,手术之前应为患者导尿,并将导尿管留置一天。术后应密切留意患者尿液的性质、尿量、颜色等,做好导尿管的日常护理工作。拔除导尿管以后,可通过按摩膀胱区、下腹热敷、听流水声音等方法来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强膀胱逼尿肌功能,尽量使病人自行排尿,若排尿效果不佳就要进行导尿。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必须长期留置导尿管,护理时要注意防范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1.2.5患肢病变在手术结束前,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镇痛泵,在镇痛泵起作用的48h期间,患者几乎感觉不到疼痛和肢体异常,这就要求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及色泽,感知患者皮肤温度及动脉跳动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联系值班医生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理。
1.2.6压疮护理压疮多发于骨骼突起受压部位,患者长时间留置镇痛泵时,骶尾部易麻木无痛感,血液循环受阻,容易引起皮肤及皮下组识损伤。术后护理时可以协助病人每2-4h翻一次身,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勤按摩、勤换洗衣服被褥。受压的骨突出处,可以考虑用海绵或者海绵圈垫空,也可以使用气垫床来避免身体局部受压而产生的不适感。
1.3疼痛评分标注所有患者术后1d、2d、3d均选择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评分,其评分如下:0分表示未出现疼痛感,1-5分表示出现轻微的疼痛感,>5分表示疼痛感明显,10分为最严重的疼痛。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数据选择(χ±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研究组术后1d、2d、3d均未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其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骨科患者手术结束后,常出现疼痛症状,剧烈的术后疼痛严重影响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不但可以减轻患者主观感觉上的痛苦,更能适宜地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减轻了因疼痛而产生的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因术后疼痛而被动卧床,拒绝翻身,不能有效咳嗽导致褥疮、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陈剑青,杨晖.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369-370.
[2]古婉仪,冯凯芬,江雪影.骨科病人手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效果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27):2469-2470.
[3]闵宏琼.开腹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应用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7):1574-1575.
[4]高风琴.腹部肿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4(19):84-85.
[5]宋梅,姜泳,宋全红.自控镇痛泵在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