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创新,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的化学课堂的构建,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从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及让学生参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建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
  新课改强调:“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摈弃被动接受式学习,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式训练,提倡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加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调整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其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充分发展自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获取知识并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高效的课堂。下面根据多年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当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讲解+练习”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单一、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导致堂教学效率低下。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其独特的画面展示结合音响的效果,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将师生带入一个绘声绘色的世界,使得“死”的教学内容变“活”,平面的内容变得立体化了,这样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了生活中我们看不见的分子与原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了化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掌握液态水变成水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不同,我制作了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和《水蒸发的微观变化》。在flash动画模拟的过程中,再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学生看不见的微观化学世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但激发了学生化学学习的热情还丰富了学生知识世界,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探究、思维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课堂的教学之中。
  布鲁姆曾经说过:“所谓求知,是过程,不是结果。”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获得结果更为重要。在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时把握虚实的度。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这样才能照顾到大多数的学生,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激发学生的热情。
  例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空气》这节课中关于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这个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
  ①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呢?
  ②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③猜想把试验中将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④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呢?
  ⑤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
  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紧紧围绕实验,简明扼要,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思维的兴趣,巧妙点拨,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安全教育,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让学生参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保持长久,印象深刻。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听课、做笔记、背诵,对于化学知识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到的知识也不懂得灵活运用,从而使得教学效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新课改强调要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并深切体会化学中蕴含的奥妙。
  例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为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在班级开展了一项名为“我是环境小卫士”的环境调查与保护活动。
  我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并查阅相关书籍以及利用网络,进行以下的工作:
  1.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践中来,不仅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简单的改变教学模式,而是一个深刻领悟、灵活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化学课程的特点,重视课程资源的优化和整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增霞.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4)
  [2]江雁玲.论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J].广东科技,2011,20(16)
  [3]张向芬.再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1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引导、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可持续快乐学习一辈子。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从很大程度上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那么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驾驭学习的活动,获得知识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培养不只在英语课内,更重要的是在课外的广阔空间。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可以
例1 CAN网络故障一辆奔驰W203C200轿车,打开点火开关后,车尾灯常亮。
本文通过对遭受汶川地震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和砌体结构的震害,针对概念设计、构造、未成年人保护、楼梯间等问题,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01)版条文及08年修订版
本田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可变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VTEC),其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可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充分满足
近几年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势头强劲,对于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方面的进程逐渐加快,同时在城市改造的规模上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这些基础建设对配电网有着很大的影响,也给配电网
【摘 要】如今的高中生物教师都感觉教得很累,学生也感觉学得很苦,教育部说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呢?这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学有效性
提出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审核制度的目的、方法以及实施审核的要点。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包括无功负荷、电力网的无功损耗以及无功电源,本文就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和无功电源的平衡与备用进行讨论。
语法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但是仅仅掌握语法知识本身不足以构成语言运用能力。如何让语法教学不再单纯地讲解规则和知识?如何使学生不再机械地记忆和背诵?如何将孤立的语法规则学以致用?很多一线教师结合新课标和新课程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上学期我们备课组进行会课,陈老师所教授的8A U4 Grammar部分,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场景,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