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中页,著名作家柳青一部《创业史》,以及书中的主人公梁生宝,谱写了一曲新中国农民创业的凯歌。六十年后,在三秦大地上,又掀起一轮新的创业热潮。
当2012年11月11日(光棍节)全国网购创世界之最的时候,当中国快递在这一年成为世人瞩目的“朝阳产业”之际,有谁知道,圆通速递白水分公司经理高杨仓,为这一天的到来坚持了多久,又为这一天的到来付出了多少?
高杨仓,白水县林皋镇高东村人,中等个头,身材敦厚。由于母亲姓杨,所以他复合的双姓,融汇着先祖的勤劳与质朴,单名一个“仓”字,寄托着父母对丰收美好生活的梦想,也许还蕴藏着仓颉故里人对仓字的独有情结。经过二十多年的跌倒爬起,艰苦折腾,高杨仓在白水县城创办的第一家快递公司——圆通速递,终于稳住了阵脚,呈现出勃勃生机,员工队伍扩大,无形资产倍增,成为快递这一新兴产业在渭北白水的领头雁,成为这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佼佼者。
怎样才能过上荣光乡里、出人头地的好日子,是中国农民延续千年的一个主题,更是高杨仓永不放弃的一个梦想。杨仓属猴,天生一副不安于现状,善于探索和创新的个性。对他期望值较高的妻子,对杨仓的“操行评语”是:猴子搬包谷——劳累扎了,效益不佳!每逢妻子说这样的话时,他总是说:“人是猴变成的高级动物。动物就要动,要创,人总是要谋点事做,不然还叫人吗?”
一九八五年,乡中毕业的高杨仓,抱着“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的想法,踏上了他的十年打工之路。先是在西安市莲湖区建筑安装公司当合同工,五年木工经历,学得一手技术,不安份的他便有了“为什么非要给人家打工,我为什么不能当老板”的想法。于是,他便冒冒失失辞去了这份至今还有点后悔的稳定工作,返乡回村子,在家里办起了自己的木工小作坊。
想象永远和现实不会划等号。所需资金、基本设施、进料管道、加工生产、市场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使这个涉世不深的理想主义青年,焦头烂额,难以维继,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二次出外打工,杨仓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宜君县,还干老本行,在一家私营木工厂做门窗活,一干又是三、四年。小有积攒,便又返乡进行二次创业。农民以农为本,三十而立的他又回到了向土地刨好日子起点上。
顶着村里人的一些嘲笑,他在自己的旱地里开始尝试着种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料角石地里,成功的种出了又大又鲜的白菜。因为当地销路不行,他雇车拉到东坡矿,一块钱十斤,连卖带送,一年辛苦付之东流!
就在无本事可成之时,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家果园。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杨仓,带头实施四大技术改造,把自家苹果树截得只剩下树身子。没等改造好的果园挂果,猴性子的他又当上了村民组长,忙活大家的事,又经历了 一届竞选村长的“陪庄”。落选后他又在村里办起了家庭小商店。
创业梦想何时圆?路漫漫其休远兮!
听西安一位亲友说,网上购物,是物流的一个发展方向。他便和妻子吴雪英,去西安、渭南和二华考察了半个月,在果乡白水县城,办起了全县第一家快递公司——圆通速递。快递又名速递,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其主要业务来自日渐兴起的网购。高杨仓在加盟圆通速递之初,缺乏资金,连借带凑,总算办起了白水圆通速递。因为街道门面太贵,他在粮北巷租了间小门面,便开张起来。不会计算机操作,两口子边干边学。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相差甚远。尽管他们俩进城开店,选择的又是充满希望的新兴三产,但在白水这个小县城,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还没有认识,每天进出港的物品数量一直上不去,企业亏损局面,长达两年之久。两年中,他们苦苦支撑,咬牙坚持,有时竟然困难到连生活费也不能保证的地步。到2012年下半年,情况好转,网购成风,白水更是“火爆”。在数家快递公司相继开办的情况下,高经理的圆通速递,因开办早,服务好,影响大而始终处领军的地位,日出港数量由原来的几件上升到几十件。苹果、核桃、杜康酒、锅盔馍等白水特产,通过他们的速递,送往全国各地,并创下了日发白水苹果百余件的最高纪录,进港数量也从先前日平均几十件猛增到了数百件。他们的热心和责任心,更给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来运转,柳暗花明。直到这时,高杨仓才真正领悟到“坚持就是胜利”和“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他一边扩招人员,一边挤时间到白水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学习企业管理。学习之中,他才知道县劳服局有一项支持创业的小额无息贷款业务。正是在这笔小额货款的支持下,高杨仓购置了一辆面包车。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速递业务才走上了正轨,由原来的班车捎货,受制于人,转变为专车接送,得心应手。用杨仓的话说,在他最需资金时,是劳服局给他雪中送炭。
高杨仓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在坚持中迎来曙光,在果乡这块创业热土上,又多了一位“梁生宝”。如今,白水圆通,以蓬勃之势,争先之勇,以更方便、更快捷、更省钱、更安全的经营理念,独领果乡快递风骚!
(作者单位:陕西省白水县文化馆)
当2012年11月11日(光棍节)全国网购创世界之最的时候,当中国快递在这一年成为世人瞩目的“朝阳产业”之际,有谁知道,圆通速递白水分公司经理高杨仓,为这一天的到来坚持了多久,又为这一天的到来付出了多少?
高杨仓,白水县林皋镇高东村人,中等个头,身材敦厚。由于母亲姓杨,所以他复合的双姓,融汇着先祖的勤劳与质朴,单名一个“仓”字,寄托着父母对丰收美好生活的梦想,也许还蕴藏着仓颉故里人对仓字的独有情结。经过二十多年的跌倒爬起,艰苦折腾,高杨仓在白水县城创办的第一家快递公司——圆通速递,终于稳住了阵脚,呈现出勃勃生机,员工队伍扩大,无形资产倍增,成为快递这一新兴产业在渭北白水的领头雁,成为这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佼佼者。
怎样才能过上荣光乡里、出人头地的好日子,是中国农民延续千年的一个主题,更是高杨仓永不放弃的一个梦想。杨仓属猴,天生一副不安于现状,善于探索和创新的个性。对他期望值较高的妻子,对杨仓的“操行评语”是:猴子搬包谷——劳累扎了,效益不佳!每逢妻子说这样的话时,他总是说:“人是猴变成的高级动物。动物就要动,要创,人总是要谋点事做,不然还叫人吗?”
一九八五年,乡中毕业的高杨仓,抱着“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的想法,踏上了他的十年打工之路。先是在西安市莲湖区建筑安装公司当合同工,五年木工经历,学得一手技术,不安份的他便有了“为什么非要给人家打工,我为什么不能当老板”的想法。于是,他便冒冒失失辞去了这份至今还有点后悔的稳定工作,返乡回村子,在家里办起了自己的木工小作坊。
想象永远和现实不会划等号。所需资金、基本设施、进料管道、加工生产、市场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使这个涉世不深的理想主义青年,焦头烂额,难以维继,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二次出外打工,杨仓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宜君县,还干老本行,在一家私营木工厂做门窗活,一干又是三、四年。小有积攒,便又返乡进行二次创业。农民以农为本,三十而立的他又回到了向土地刨好日子起点上。
顶着村里人的一些嘲笑,他在自己的旱地里开始尝试着种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料角石地里,成功的种出了又大又鲜的白菜。因为当地销路不行,他雇车拉到东坡矿,一块钱十斤,连卖带送,一年辛苦付之东流!
就在无本事可成之时,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家果园。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杨仓,带头实施四大技术改造,把自家苹果树截得只剩下树身子。没等改造好的果园挂果,猴性子的他又当上了村民组长,忙活大家的事,又经历了 一届竞选村长的“陪庄”。落选后他又在村里办起了家庭小商店。
创业梦想何时圆?路漫漫其休远兮!
听西安一位亲友说,网上购物,是物流的一个发展方向。他便和妻子吴雪英,去西安、渭南和二华考察了半个月,在果乡白水县城,办起了全县第一家快递公司——圆通速递。快递又名速递,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其主要业务来自日渐兴起的网购。高杨仓在加盟圆通速递之初,缺乏资金,连借带凑,总算办起了白水圆通速递。因为街道门面太贵,他在粮北巷租了间小门面,便开张起来。不会计算机操作,两口子边干边学。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相差甚远。尽管他们俩进城开店,选择的又是充满希望的新兴三产,但在白水这个小县城,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还没有认识,每天进出港的物品数量一直上不去,企业亏损局面,长达两年之久。两年中,他们苦苦支撑,咬牙坚持,有时竟然困难到连生活费也不能保证的地步。到2012年下半年,情况好转,网购成风,白水更是“火爆”。在数家快递公司相继开办的情况下,高经理的圆通速递,因开办早,服务好,影响大而始终处领军的地位,日出港数量由原来的几件上升到几十件。苹果、核桃、杜康酒、锅盔馍等白水特产,通过他们的速递,送往全国各地,并创下了日发白水苹果百余件的最高纪录,进港数量也从先前日平均几十件猛增到了数百件。他们的热心和责任心,更给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来运转,柳暗花明。直到这时,高杨仓才真正领悟到“坚持就是胜利”和“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他一边扩招人员,一边挤时间到白水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学习企业管理。学习之中,他才知道县劳服局有一项支持创业的小额无息贷款业务。正是在这笔小额货款的支持下,高杨仓购置了一辆面包车。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速递业务才走上了正轨,由原来的班车捎货,受制于人,转变为专车接送,得心应手。用杨仓的话说,在他最需资金时,是劳服局给他雪中送炭。
高杨仓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在坚持中迎来曙光,在果乡这块创业热土上,又多了一位“梁生宝”。如今,白水圆通,以蓬勃之势,争先之勇,以更方便、更快捷、更省钱、更安全的经营理念,独领果乡快递风骚!
(作者单位:陕西省白水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