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汉乐府名篇《陌上桑》中,罗敷对其“夫君”的极力夸赞,使得大多读者都认为“夫君”存在的真实性。本文另辟蹊径,将“夫君”与“蚕”的形象联系起来,认为“夫君”实指“蚕”,倒也妙趣横生。
【关键词】《陌上桑》;罗敷夫君;蚕
《陌上桑》是东汉时期的乐府名篇,诗中塑造了一位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象——罗敷。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第三层写罗敷夸夫,让府君自愧而退。《陌上桑》故事很简单,语言也相当浅近。但有个关键的问题却常常让人疑惑:诗中的秦罗敷到底是什么身份?
按照诗歌开场的交代是一个采桑女,然而其衣着打扮,却是华贵无比;按照最后一段罗敷自述,她是一位太守夫人,但这位夫人怎会跑到路边来采桑?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是这样看的:“末段为罗敷答词当作海蜃楼观,不可泥定看杀!以二十尚不足之罗敷,而自言其夫已四十,知必无是事也。”在我看来罗敷的身份是采桑女,诗中关于她的衣饰的描写,纯出于夸张,在此不做赘述;她在诗中提到的夫婿本不存在,而夫婿的原型却是她养的蚕,她在向“使君”表明她选择继续在这东南隅的陌上自由快乐地采桑养蚕,而不愿与府君共载,做府君的妻妾。理由如下:
从诗中“夫君”的年龄上分析,与蚕的生长时间较吻合。“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我们知道桑蚕属完全变态昆虫,须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雌雄成虫在化蛾当日交尾产卵,如果产下的是非滞育卵,经过10天左右可孵化出蚁蚕,开始吃桑叶。因此,在十五天左右的蚕虫体形很小,是“小吏”,不过蚕的生长很快,体形迅速增张,从卵中孵化摄入桑叶,到老熟上蔟开始吐丝作茧,也就是幼虫4眠,需要20~28天,一般以七天为一时间段,所以有文中的“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自此,蚕也大约生长了40天,开始结茧,预备吐丝,故为“专城居”,其实诗中从南来的“使君”本身至少就是一个专城居了,而且也不见得有“四十”,说是以职位“专城居”来使“使君”知惭而退,理由不见得充分。况且“夫君”四十以后怎样呢,诗中没有说,可以接受的解释是蚕40天后开始吐丝营茧,接着化蛹成蛾。所以诗中不述“夫君”四十以后怎样。从“夫君”的相貌风采上分析,与蚕的外形特点较相符合。“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意思是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但是在诗中并无从知道这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夫君”,不好理解。但让我们来看看蚕的外形,它的皮肤青且白,蚕的下额的齿状若鬑鬑胡须,尤其是蚕的步态优雅舒缓,的确是“盈盈步”“冉冉趋”,古人一般形容男士气宇轩昂,步伐也是大步流星,说“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未免暮气稍重且带女性化,颇让人费解。而若用蚕的步履来解释就一切豁然了。从“夫君”的外在氛围来看,诗中提到了“东方千余骑”“坐中数千人”的大场面,生活中也难以出现,而这却与养蚕动辄成千的情形相符合。“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使君有妇倒是真,罗敷有夫却是假,有夫君只是一个漂亮的拒绝理由,主人公机智自信而略带讥讽的告诉那位“五马立踟蹰”的使君大人,我罗敷并不稀罕做你使君的妻妾,愿意继续在这春色陌上采桑养蚕,自食其力,而不愿作笼中金丝鸟,这是勇敢而又坚定地对当时盛行的“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的思想说“不”。罗敷的这种聪明勇敢“蔑视权贵”尤其是保持勤劳者本色的优秀品质,与她的美丽容貌一起熠熠生辉。罗敷这个艺术形象光彩亮丽,而对蚕的浪漫神奇的想象更使之魅力无穷。
【关键词】《陌上桑》;罗敷夫君;蚕
《陌上桑》是东汉时期的乐府名篇,诗中塑造了一位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象——罗敷。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第三层写罗敷夸夫,让府君自愧而退。《陌上桑》故事很简单,语言也相当浅近。但有个关键的问题却常常让人疑惑:诗中的秦罗敷到底是什么身份?
按照诗歌开场的交代是一个采桑女,然而其衣着打扮,却是华贵无比;按照最后一段罗敷自述,她是一位太守夫人,但这位夫人怎会跑到路边来采桑?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是这样看的:“末段为罗敷答词当作海蜃楼观,不可泥定看杀!以二十尚不足之罗敷,而自言其夫已四十,知必无是事也。”在我看来罗敷的身份是采桑女,诗中关于她的衣饰的描写,纯出于夸张,在此不做赘述;她在诗中提到的夫婿本不存在,而夫婿的原型却是她养的蚕,她在向“使君”表明她选择继续在这东南隅的陌上自由快乐地采桑养蚕,而不愿与府君共载,做府君的妻妾。理由如下:
从诗中“夫君”的年龄上分析,与蚕的生长时间较吻合。“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我们知道桑蚕属完全变态昆虫,须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雌雄成虫在化蛾当日交尾产卵,如果产下的是非滞育卵,经过10天左右可孵化出蚁蚕,开始吃桑叶。因此,在十五天左右的蚕虫体形很小,是“小吏”,不过蚕的生长很快,体形迅速增张,从卵中孵化摄入桑叶,到老熟上蔟开始吐丝作茧,也就是幼虫4眠,需要20~28天,一般以七天为一时间段,所以有文中的“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自此,蚕也大约生长了40天,开始结茧,预备吐丝,故为“专城居”,其实诗中从南来的“使君”本身至少就是一个专城居了,而且也不见得有“四十”,说是以职位“专城居”来使“使君”知惭而退,理由不见得充分。况且“夫君”四十以后怎样呢,诗中没有说,可以接受的解释是蚕40天后开始吐丝营茧,接着化蛹成蛾。所以诗中不述“夫君”四十以后怎样。从“夫君”的相貌风采上分析,与蚕的外形特点较相符合。“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意思是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但是在诗中并无从知道这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夫君”,不好理解。但让我们来看看蚕的外形,它的皮肤青且白,蚕的下额的齿状若鬑鬑胡须,尤其是蚕的步态优雅舒缓,的确是“盈盈步”“冉冉趋”,古人一般形容男士气宇轩昂,步伐也是大步流星,说“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未免暮气稍重且带女性化,颇让人费解。而若用蚕的步履来解释就一切豁然了。从“夫君”的外在氛围来看,诗中提到了“东方千余骑”“坐中数千人”的大场面,生活中也难以出现,而这却与养蚕动辄成千的情形相符合。“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使君有妇倒是真,罗敷有夫却是假,有夫君只是一个漂亮的拒绝理由,主人公机智自信而略带讥讽的告诉那位“五马立踟蹰”的使君大人,我罗敷并不稀罕做你使君的妻妾,愿意继续在这春色陌上采桑养蚕,自食其力,而不愿作笼中金丝鸟,这是勇敢而又坚定地对当时盛行的“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的思想说“不”。罗敷的这种聪明勇敢“蔑视权贵”尤其是保持勤劳者本色的优秀品质,与她的美丽容貌一起熠熠生辉。罗敷这个艺术形象光彩亮丽,而对蚕的浪漫神奇的想象更使之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