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历史教育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将历史学科课程性质表述为四大特性: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基本原則是: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历史教材的育人功能,是通过学生的历史学习形成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自信。认识历史新教材的变化,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体现学科教学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历史教学承载了这一任务。在新教材教学实践中引发如下思考。
一、历史专业课教师不好当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承载的是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研读教材,不能只看到一些知识的增删,章节顺序的变化,课题改变,而要领悟新教材知识中蕴涵的新东西,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学科教学,就经验和方法而言,一个朝代(政权)的起落过程无非是划分六个阶段:建立、巩固、发展、强盛、衰落、灭亡。教学实践总体要求把握多重目标:掌握基知,培养能力、体验过程、学习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纵向理清七大要素知识脉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影响。横向掌握六个板块知识结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民族关系。新教材编写与时俱进,要成长为一个称职的历史专业课教师,需要达到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要有宏观教育思想;二要有微观的教育教学技能;三要有完备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其他人文知识;四要有基本的实践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五要有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当然,这些条件若都具备几乎就是通才全才专才。可见,作一个新时期称职的历史专业课教师要避免这一状况出现就得闻鸡起舞!
二、全面落实新教材标准要求高
(一)要达成多重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学目标是否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新课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了新的表述。新教材知识就是很好的诠释。
(二)要整合多样性的教学资源
新教材是基本教学资源,而教学目标的达成还需要更多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包括课内资源、课外资源、校内资源、校外资源、显性资源、隐性资源等方面教育资源。
(三)要掌控生成性的教学过程
教学实践过程除生成预期部分外,还包含生成不可预期的创新成分,不可控成分。善于引导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教学实践过程就更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特别是对不可预期的创新成分,不可控成分地掌控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学实践过程要活而有序,“乱”而可控,控而得当。
(四)要拓展开放性的教学课堂
一是教学实践活动要求不再唯一,鼓励创新存疑、允许出差错,出分歧;宽容超标、超本、超时;允许反省和自我评定。二是新教材内容丰富,教学视野开阔。三是教学方法多样。四是教学结论可以多维。
(五)要实现合作性的新教材教學
随着新教材教学目标任务的拓展,教师单独一人往往难以独自完成。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自主、探究,合作、创新,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合作过程。
(六)要服务主体性的教学对象
学生是真正的教学主体,以他们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中,一切教学方案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进行选择、设计,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把重体验,重发展,重过程,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和内驱力作为新教材教学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和基本要求。
三、伴随着新教材教学实践成长
(一)历史教学要授人以“渔”
教学实践从原来只重视研究“教”教材知识,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的“学”教材知识,学怎样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深化思想,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的是方法、技巧、立场、观点、思想,注重的是学习过程亲身体验和方法研究实践。
(二)历史教学要要与时俱
新教材编写的指导原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三)历史教学要培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作为人最基本的人格和品质,其形成离不开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知识。
(四)历史教学要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学科以其丰富多彩的事件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从根本上说,历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历史教学要有大历史观
新教材使用后,中学历史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培养中学生的大历史观,符合新课标要求和时代发展潮流,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
(六)历史教学要研究课标内容建议说明
使用新教材要搞好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教学思路的修改研究;二是课标实验稿中三维目标的新表述的研究;三是对课程内容的导言、内容增删、新理念新成果采用的研究;四是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历史教材的主要特点,框架体例的呈现方式,课文、课文辅助部分、栏目类型、插图,使用建议、说明的研究。搞清楚新教材的基本情况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中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更应该让学生知史明理,鉴古知今,展望未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史观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目的。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把握教科书的框架和脉络,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用好教科书的建议十分中恳,对于用好教材,学好教材,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十分必要。
一、历史专业课教师不好当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承载的是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研读教材,不能只看到一些知识的增删,章节顺序的变化,课题改变,而要领悟新教材知识中蕴涵的新东西,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学科教学,就经验和方法而言,一个朝代(政权)的起落过程无非是划分六个阶段:建立、巩固、发展、强盛、衰落、灭亡。教学实践总体要求把握多重目标:掌握基知,培养能力、体验过程、学习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纵向理清七大要素知识脉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影响。横向掌握六个板块知识结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民族关系。新教材编写与时俱进,要成长为一个称职的历史专业课教师,需要达到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要有宏观教育思想;二要有微观的教育教学技能;三要有完备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其他人文知识;四要有基本的实践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五要有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当然,这些条件若都具备几乎就是通才全才专才。可见,作一个新时期称职的历史专业课教师要避免这一状况出现就得闻鸡起舞!
二、全面落实新教材标准要求高
(一)要达成多重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学目标是否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新课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了新的表述。新教材知识就是很好的诠释。
(二)要整合多样性的教学资源
新教材是基本教学资源,而教学目标的达成还需要更多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包括课内资源、课外资源、校内资源、校外资源、显性资源、隐性资源等方面教育资源。
(三)要掌控生成性的教学过程
教学实践过程除生成预期部分外,还包含生成不可预期的创新成分,不可控成分。善于引导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教学实践过程就更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特别是对不可预期的创新成分,不可控成分地掌控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学实践过程要活而有序,“乱”而可控,控而得当。
(四)要拓展开放性的教学课堂
一是教学实践活动要求不再唯一,鼓励创新存疑、允许出差错,出分歧;宽容超标、超本、超时;允许反省和自我评定。二是新教材内容丰富,教学视野开阔。三是教学方法多样。四是教学结论可以多维。
(五)要实现合作性的新教材教學
随着新教材教学目标任务的拓展,教师单独一人往往难以独自完成。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自主、探究,合作、创新,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合作过程。
(六)要服务主体性的教学对象
学生是真正的教学主体,以他们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中,一切教学方案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进行选择、设计,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把重体验,重发展,重过程,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和内驱力作为新教材教学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和基本要求。
三、伴随着新教材教学实践成长
(一)历史教学要授人以“渔”
教学实践从原来只重视研究“教”教材知识,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的“学”教材知识,学怎样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深化思想,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的是方法、技巧、立场、观点、思想,注重的是学习过程亲身体验和方法研究实践。
(二)历史教学要要与时俱
新教材编写的指导原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三)历史教学要培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作为人最基本的人格和品质,其形成离不开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知识。
(四)历史教学要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学科以其丰富多彩的事件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从根本上说,历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历史教学要有大历史观
新教材使用后,中学历史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培养中学生的大历史观,符合新课标要求和时代发展潮流,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
(六)历史教学要研究课标内容建议说明
使用新教材要搞好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教学思路的修改研究;二是课标实验稿中三维目标的新表述的研究;三是对课程内容的导言、内容增删、新理念新成果采用的研究;四是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历史教材的主要特点,框架体例的呈现方式,课文、课文辅助部分、栏目类型、插图,使用建议、说明的研究。搞清楚新教材的基本情况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中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更应该让学生知史明理,鉴古知今,展望未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史观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目的。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把握教科书的框架和脉络,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用好教科书的建议十分中恳,对于用好教材,学好教材,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