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刘兰芝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失偶,已是如此让人黯然,恩爱之侣,中途离分。乃至永诀,思之更是让人神伤。每每读到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之句,我便不禁满怀惆怅,这等美好的人物,如此坚贞的爱情,就这样深深埋在了一池清水之下。掩卷长思,惆怅之外,总有一丝惋惜萦绕心头,久久不去。
  刘兰芝是一位美女,诗中未述其貌,但其步态已是“精妙世无双”,我们可以想见她的风韵。
  刘兰芝是一位才女。成长过程的自述表明她知书达理,她的妆奁,是她心灵手巧的明证。
  刘兰芝还是。位贞女。太守家的富贵在她眼中宛若浮云,惊不起半点漪澜。她对焦仲卿爱得坚定,爱得忠贞。
  每当想到这个忠贞刚烈的女子,人们也总会看到站在她对面的另一个女人——焦母。是她,拆散了恩爱夫妻,断送了美好爱情。扼杀了鲜活生命。焦母,以一种凶恶,凝固在读者的脑海里,定格在漫长的文学长廊里。可仔细想来。在这一出悲剧里,焦母固然可恶,但刘兰芝的个性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刘兰芝的好,我们知道,她自己也深深地知道,她很自信。甚至有点自负,有点骄傲。她以为凭借自己的美丽与才干,应该得到丈夫的宠爱和婆婆的认可。正是这种“你不爱我爱谁”的心理,使她面对焦母的挑剔之时,即使外表温婉和顺。内心的骄傲却让她未对焦母言听计从,俯首唯命。而让焦母耿耿于怀,不能容忍的恰恰是这一点。从全诗来看,焦母对刘兰芝不满的并不是她的美貌能干,而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用今天的话来说,婆婆不喜欢的是她的不听话。不管你有多少优点,也不能成为你不听我的使唤,藐视我的威严的理由,这就是那个封建家长制下,婆婆的权利和心理。这样一来,一个是外表柔顺内心刚强的媳妇,一个是粗暴专横、有独裁作风的婆婆,怎能不碰出刺目的火花?在那样的社会里,这火花燃掉的,只能是刘兰芝的幸福。
  其次,是怎样和别人相处的问题。刘兰芝的遭遇向世人昭示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仿佛那样的社会,做媳妇,生存会很艰难。其实不然,千千万万个媳妇最后不也都熬成婆了吗?以刘兰芝的聪慧,她只要略动脑筋,就能发现,她和焦母坚持的不是一个方面。她相信的是自己的能力,焦母针对的是她的态度。焦母不肯因为她的能力肯定她,她也不肯因为焦母的要求改变自己,婆媳关系自然不会和谐。其实,刘兰芝完全可以狡猾一点,或者说世故一点,玩一点手段。采取一些策略去和焦母相处。我想她们的关系就不会这么糟了。人生处世,有个性是一种美。但保持个性未必要保持到惨烈的地步。如果能运用自己的智慧,积极寻求和他人和谐相处之道,那么,刘兰芝也许不会死,这个世界的故事,就会多一些温暖的结局。
  也许正是因为刘兰芝的这一份真和美,这一份不变通,我们才会喜爱她,她的故事才会流传这么久吧,像一支凄婉的歌,让人惊叹于她的美丽,又惋惜着她的忧伤。
其他文献
对作为结果的细节描写的认识属于文章学的范畴。这种认识方式所得到的结果不能说对提高细节描写能力没有帮助,但这种帮助给学习者的感觉往往是隔靴搔痒。  提高细节描写能力的训练思路应该符合写作思维的基本规律,即认识先于表达,认识水平决定表达水平。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认识细节是先于细节描写的基础。  我们在写作训练过程中,设计了先认识描写对象,再筛选细节进行描写,最后练习描写技巧的训练路线,效果明显
水声信道的多径时延扩展和时变特性对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决定了水声信道是一种时频双扩展信道,提出一种水声OFDM通信系统中基于软信息的迭代信
目的:研究中国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病例的临床特点,并检索中国人PM/DM合并肾脏损害的文献报道进行系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被衍化为众口一词的结论,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定格为沉闷的概念,浑然一体的完美被人为肢解,阅读成了学生单纯的读书活动,阅读教学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种技法,体现不出应有的活力。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穿到语文课程中,才能正确把握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口头写作方案提出的背景    “如果让你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比如写你的班主任,你会从哪些方面去表现?”“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他哪些方面很特殊?”“有,很严。”“好,那就说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的严格。”“不知道,反正严就是严。有什么好说的呀?”“那好,假如你看到墙上有个斑点,你会想到什么?”“就是一个斑点,仅此而已。”“你就不会试着想想,这个点是怎么来的?它像什么?它的形状、大小等等?”“点就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三部分“梳理探究”栏目中的《奇妙的对联》(见该教材第77页。内蒙古教育出版社重印.2007年3月第二版).选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一组典型的事例,往往可以产生超过长篇大论的说服力,收到强有力的论证效果,正因如此,例证法成了大家写作议论文的首选方法。但要运用好例证法,充分发挥事例论据的效果,首先必须选好事例材料,其次还要运用好事例材料。  事例论据的选择必须注意以下四个关键点:    一、要注重事例的真实性    作为论据的事例,本身必须是真实的。也就是说所选事例在历史上,或社会生活中确有其事,不能为
本文数据、资料主要由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得到。从中发现嘉兴市农村现有的务农人员普遍存在平均年龄过高、文化水平偏低以及农业生产积极性弱的问题。这样的农业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