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情趣性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fa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不够重视,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如果我们能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常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趣性;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情趣性的培养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主题。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作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导入新授生活化
  在研究的最初,用生活化的数学就是每节课都创设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轻松愉快的学习。一方面,为了创设情境,把情境合理化。经过反复的实践,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把它们进行了归纳整理。
  1.创设直观性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数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如教学《线段》这一内容时,开头引入:一天,一只小猴子在家附近玩耍,忽然听见妈妈喊:“小猴聪聪,快回来吃水果”。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直的,一条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以先吃到水果,这里有什么数学奥秘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创设描述性情境
  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引导学生描述一段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如教学《比多少》时,同学们来到多功能教室上课高兴吗?快回头看一看,谁坐在你们后面了?谁能用多或少来说一说听课老师和讲课老师之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仔细观察周围,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描述。
  3.创设欣赏性情境
  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的问题。
  4.创设体验性情境
  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入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
  二、练习生活化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起“学”“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生活化。
  1.处理书上的练习,使之更加丰满
  课本上的练习大多来源于生活,在这里我采取的是对有些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于生活中,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在教学计算问题时,根据班级中男女生人数提出问题进行计算;几何方面:教室里可以找到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亲手去摸一摸,比画比画,并给它们归类。其他还有像空间位置,统计方面均可找到合适的数学素材。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2.化枯燥为生动,让练习课焕发活力
  在数学教学中,练习课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老师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练习课教学的研究上。最初我并没有把它纳入课题研究中,对练习课像例行公事,一般采用生练一题,师校对一题的形式,长此下来,单调而乏味,丝毫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我尝试改变,让它也充满活力。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练习课》时,我舍弃了教材中那些单一以应用题形式出现的练习题,而是设计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画人物大头儿子形象。整节课下来,都是以发生在大头儿子生活及学习上的事情作为数学内容,如成绩、花钱情况、看书、写作业的时间等,这些事情其实就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这样容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他们比较容易接受,也有兴趣参与到这些数学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三、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学生将学到的、看到的,以小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其成为孕育知识的摇篮。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期待与同行商酌。
  1.书面日记
  在课题开始实施时,我所实验的班级已经是四年级了。通过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和班的实际情况,尝试指导学生写书面日记。一开始学写数学日记时,为了提高孩子对数学日记的兴趣,允许学生写一些记流水帐式的购物过程,然后渐渐地去引导学生写有思考价值的日记。如购物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简便计算的知识,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计算自己家鱼缸、衣柜表面积的日记等等,觉得孩子们记录的就是一个数学发现。由于没有固定的文体,没有限定的字数,没有固定的范围,学生写起来似乎也很有兴趣。遗憾的是由于这是一个初次的尝试,再加上平时工作繁忙,最初的一些学生日记没有及时整理,积累下来的材料并不多。
  2.口头日记
  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改变研究策略,抽时间对学生进行口头交流。至于所涉及的知识面,那是一个可变因素,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加以引导。发现孩子们都特别愿意把他们发现的或看到的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说给家长或老师听,这也正是一份口头的数学日记!如学完数字后,布置了一个课后观察作业,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字。在第二天的汇报过程中,有一个孩子说:“老师,发现温度计上的0不能表示没有。”觉得这就是有思考价值的口头日记。
  通过近多年的研究、实践,初步构建起了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创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应用于生活)
  总之,小学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进而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他文献
糖尿病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1],特别是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为全球之最,约有1.1亿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2].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相关研究也
期刊
摘 要: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建构起着特殊的作用。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是运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成果,借助符合艺术鉴赏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性的、审美性的人文培育。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学作品鉴赏教学  文学,是人学,终极目标指向的是人的灵魂,其基本任务是唤起人们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手段,是文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它是对言语的直觉的、整体的领悟与感受.而“语感”则是人们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
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练习,更应着眼于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计算技术的练习中要融入素质教育,以帮助学生培养专业素质,适应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呼吸内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
APIHook一直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本文将目前流行的Hooo方法总结了一下,希望对有志向此技术深究的读者有所帮助
议论文是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强化议论文写作无论是对后续生活还是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语文课程标准中表达与交流部分也曾明确提到,在开展写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