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创新,不是搞发明创造,而是“在真实而精确的积累前人既知的基础上对未知王国的拓展,是人类文明质的飞跃和人生境界的巨大升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说有诸多方面,但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想象力的培养。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我从诱发想象力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提供想象机会
1.1 巧用插图。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丰富多采的插图,学生特别爱看,老师可以通过插图启发想象。如:有人或动物的插图可以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动作表情猜他们可能会说什么想什么。如果是景物图,就可以让学生看图说说你从这些景物中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教《小池》一文时,课文前面有一幅关于诗中部分意境的图,可以指导学生先看,进行大胆的想象,插图上是一朵未开的莲花,教师引导学生想:开放的莲花是什么样子的?成片的莲花又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山区学生大都没有见过莲花,于是产生种种想象,出现了许多新的画面,然后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诗句,看看自己所想象的与作家描写的是否相同。
1.2 寻找文章中的想象点。多么完美的文章也不可能描摹出事物的全貌,总会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去填充。教师要善于寻找这样的想象点,让学生去填充去开掘。如三册《狐狸和乌鸦》一课中,狐狸每说完一次话,可以让学生想象:乌鸦心理会想些什么。如果你站在树下听到了狐狸的话,你会对乌鸦说些什么?同时,也可以着眼于文中景物,引导学生根据其空间方位,物序布局,作其图绘其景,把抽象的字变成看得见的崭新图景。如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再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一幅跟课文内容大致相同的图画。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文中出现的植物,动物等,按空间方位描绘出一幅景色优美的画面。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巧改课后题。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后题都有想象的因素,如:青蛙跳出井口会说些什么。有些不涉及想象的题教师可稍做改变,如《四季的脚步》练习题四:你喜欢哪个季节?画一张画告诉大家。我发现学生做这道题兴趣很高,完成得很好。我又把这道题稍做改变 :你希望你喜欢的季节是什么样的,想一想画下来,结果同学们画得更是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雪会长各种各样各种颜色的树。
1.4 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可以抓住课文的艺术空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补充故事隐去的情节,丰富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狼和小羊》时,可以指导学生这样想象:当狼向小羊扑去时,会怎样呢?有的学生想象正在此时听到了枪声;有的想象小羊迅速跳到河里;还有的学生说这时小羊妈妈来了,和狼进行了和谈,从此羊为狼提供食物而狼就变成了牧羊犬。为羊服务,学生的想象是多么的神奇,多么富有新意,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想象思维越来越活跃,想象的空间越来越开阔,课堂上,只要让学生想象,学生就会让自己的想象更新奇一些,吸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到提高。
1.5 创造人物形象。创造出新的形象,这样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凌》这首七言绝句。教学这首诗,先简要介绍李白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为学生想象作必要的铺垫,然后抓住景物启发学生想象。诗的前两句,写朋友离别的时间,地点和去向,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李白为什么不说孟浩然和自己告别而说辞别黄鹤楼?因为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诗的后两句写两位诗人真挚的友情,可通过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再如,我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提问:“啊玲看到我们的汽车陷住时,她会想些什么?”学生讨论时充分发挥了想象,把自己当成了啊玲,说了很多心里话,既炼了思维,也能使学生在课文语句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1.6 布置想象性的家庭作业。学了《诚实的孩子》我让学生替列宁给姑妈写一封信。学了《看雪》我请同学们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信,邀请他们来我们这看雪。学生对这样的作业特别感兴趣。
2 制造想象空间
2.1 表演。课本中有许多童话和寓言,还有许多对话多、情节动人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可以学完表演,也可以边学边表演,边表演边学。把文字表述的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学生再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把文中的“空白”也表演出来,使表演更丰富、更合理。这对学生来说不是非常好的培养想象力的大好途径吗?
2.2 活动。搞一些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如演讲比赛《长大后的我》,口语训练“我发明的……”让学生去补充去解说。
2.3 观察物体想象。世间万物不是静止、独立存在的,它们在不停的运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着。教学时,选取有特征的物体,让学生观察或者想象它的来历、现在、未来,或想象它与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或想象它与人的纠葛,或赋予生命……这样可激发想象任意驰骋。一个缺口的红通通的苹果,一个神情悠闲的玩具小鸡,一棵在寒风直立的小树……都可以让学生放飞想象,写出美妙的文章。
1 提供想象机会
1.1 巧用插图。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丰富多采的插图,学生特别爱看,老师可以通过插图启发想象。如:有人或动物的插图可以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动作表情猜他们可能会说什么想什么。如果是景物图,就可以让学生看图说说你从这些景物中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教《小池》一文时,课文前面有一幅关于诗中部分意境的图,可以指导学生先看,进行大胆的想象,插图上是一朵未开的莲花,教师引导学生想:开放的莲花是什么样子的?成片的莲花又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山区学生大都没有见过莲花,于是产生种种想象,出现了许多新的画面,然后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诗句,看看自己所想象的与作家描写的是否相同。
1.2 寻找文章中的想象点。多么完美的文章也不可能描摹出事物的全貌,总会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去填充。教师要善于寻找这样的想象点,让学生去填充去开掘。如三册《狐狸和乌鸦》一课中,狐狸每说完一次话,可以让学生想象:乌鸦心理会想些什么。如果你站在树下听到了狐狸的话,你会对乌鸦说些什么?同时,也可以着眼于文中景物,引导学生根据其空间方位,物序布局,作其图绘其景,把抽象的字变成看得见的崭新图景。如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再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一幅跟课文内容大致相同的图画。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文中出现的植物,动物等,按空间方位描绘出一幅景色优美的画面。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巧改课后题。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后题都有想象的因素,如:青蛙跳出井口会说些什么。有些不涉及想象的题教师可稍做改变,如《四季的脚步》练习题四:你喜欢哪个季节?画一张画告诉大家。我发现学生做这道题兴趣很高,完成得很好。我又把这道题稍做改变 :你希望你喜欢的季节是什么样的,想一想画下来,结果同学们画得更是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雪会长各种各样各种颜色的树。
1.4 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可以抓住课文的艺术空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补充故事隐去的情节,丰富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狼和小羊》时,可以指导学生这样想象:当狼向小羊扑去时,会怎样呢?有的学生想象正在此时听到了枪声;有的想象小羊迅速跳到河里;还有的学生说这时小羊妈妈来了,和狼进行了和谈,从此羊为狼提供食物而狼就变成了牧羊犬。为羊服务,学生的想象是多么的神奇,多么富有新意,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想象思维越来越活跃,想象的空间越来越开阔,课堂上,只要让学生想象,学生就会让自己的想象更新奇一些,吸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到提高。
1.5 创造人物形象。创造出新的形象,这样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凌》这首七言绝句。教学这首诗,先简要介绍李白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为学生想象作必要的铺垫,然后抓住景物启发学生想象。诗的前两句,写朋友离别的时间,地点和去向,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李白为什么不说孟浩然和自己告别而说辞别黄鹤楼?因为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诗的后两句写两位诗人真挚的友情,可通过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再如,我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提问:“啊玲看到我们的汽车陷住时,她会想些什么?”学生讨论时充分发挥了想象,把自己当成了啊玲,说了很多心里话,既炼了思维,也能使学生在课文语句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1.6 布置想象性的家庭作业。学了《诚实的孩子》我让学生替列宁给姑妈写一封信。学了《看雪》我请同学们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信,邀请他们来我们这看雪。学生对这样的作业特别感兴趣。
2 制造想象空间
2.1 表演。课本中有许多童话和寓言,还有许多对话多、情节动人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可以学完表演,也可以边学边表演,边表演边学。把文字表述的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学生再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把文中的“空白”也表演出来,使表演更丰富、更合理。这对学生来说不是非常好的培养想象力的大好途径吗?
2.2 活动。搞一些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如演讲比赛《长大后的我》,口语训练“我发明的……”让学生去补充去解说。
2.3 观察物体想象。世间万物不是静止、独立存在的,它们在不停的运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着。教学时,选取有特征的物体,让学生观察或者想象它的来历、现在、未来,或想象它与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或想象它与人的纠葛,或赋予生命……这样可激发想象任意驰骋。一个缺口的红通通的苹果,一个神情悠闲的玩具小鸡,一棵在寒风直立的小树……都可以让学生放飞想象,写出美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