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往往存在角色错位,认为自己是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急着去“传道授业解惑”,急着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实,平时精讲精批,扮演在而不在、不在而在,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灵动角色,才能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真正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让学习过程本身成为价值”的教学理念。
一、少当“红娘”,多扮“新娘”
红娘的角色,往往是东奔西走,牵线搭桥。一边说女子多么漂亮,多么贤惠,一边说男士多么英俊,多么富有,待双方“洞房花烛夜”、自己拿到银票之后,便不管悲欢离合。而新娘则不同,把新郎看成生命的寄托,幸福的源泉,千娇百媚总关情。假如把语文看成帅哥,把所有男女学生都看成美媚,语文老师与其婆婆妈妈充当红娘,还不如争先抢做新娘。学生面前,没有必要说语文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生存工具,在高考中站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在其他学科中是基础的基础。面对学生,面对语文,不妨抢先披上婚纱,脸上流露出来自文学深处的笑意,扮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新娘,正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语文新郎,脸上荡漾着迷人的幸福的感觉。分析问题透出点哲理的智慧,说话聊天活用些课内外的名言警语,平时多写几篇美文变成铅字,总比乌眼圆睁,高举双臂大呼“同学们一定要学好语文”强得多。
二、少做“法官”,多请“律师”
律师的职责是根据事实材料进行辩护,法官的职责是进行审判。教师如果高高在上,以权威自居,无疑会热衷于充当“法官”的角色,教室里只有“法官”和被评判的人,还有几十个“旁听者”,但没有“辩护律师”。这样,教师定回答问题的对错、作业质量的优劣、考试成绩的高低,“大权”在握,俨然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只能是朝拜者或驯服者。
我们不应该扮演这样的角色,问题尽量由学生提出,尽量由学生自己评判对误;作业尽量少批少改。交由学生自评或互评,质量好的共同欣赏,质量差的相互鼓励;平时考试尽量由学生自己出卷,对调着相互检测,相互评分。如果觉得批改评价欠妥当,完全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评改者有“维持原判”的权利,但必须说出其中的道理,双方知其所以然。
新课程观要求改变学科评价体系,完善评价主体,由单元评价转向多元评价,要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共同组成,似乎显得全面、客观、公正。且不说条件是否成熟,操作是否便利,效果是否如愿以偿,“公有公标,婆有婆标”,一个先生一道符,多个菩萨意见不统一,拔高或贬低反而使学生无所适丛。其实,最为核心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觉得有进步,有收获,这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其他评价都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服务。
三、少做“师傅”,多当“徒弟”
韩愈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所言,在当时“耻学成风”的时代环境与历史背景下,自然有拨乱反正的巨大意义,为正“拜师求学”之风功不可没。但相比之下,端坐在唐代讲桌上的韩愈,总不如春秋时代蹒跚而行的孔子来得真实、客观、亲切、视野更为开阔。
二战期间,德国间谍捉到了一个盟军的机械技术师。德国军官以高官厚禄引诱他供出技术秘密,结果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于是德国军官开办机械技术培训班,德国技术师在讲解中故意常出差错,被迫旁观的盟军技术师终于无法忍耐,一一给以纠正并补充晟新信息,无形中道出了全部秘密。看来,“好为人师”是人的天性。这也并不奇怪,根据马斯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和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好为人师,是教师的天性,当然也是学生的天性。然而教师凭借天经地义的特权理所当然的处处为师,时时为师;而学生根据制度理所当然的处处为生,时时为生。于是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便成了难以逾越的模式。其结果是教师指向哪里学生奔向哪里,教师不指向哪里学生不知道奔向哪里;教师要求怎样奔学生就怎样奔,教师不要求怎样奔学生就不知道怎样奔。
俗话说:“若要好,大做小。”先满足教师的要求,还不如先满足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去“好为人师”,甚至“好为师师”。上课说错了学生指出来,当即公开纠正,并真诚地表示感谢;一个单元的文章阅读后有什么疑难,不妨抛给学生,请他们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少做“医生”,多当“厨师”
医生是为了“救死扶伤”,职业是崇高的,令人敬佩的,但总有些令人望而生畏,因为他们免不了量体温措脉搏,开西药配中药,挂盐水动手术。相比之下。厨师的职业似乎失色得多,差不多是“下里巴人”。
然而,在语文教师的角色扮演中,宁可当“厨师”而不可当“医生”。就说“非典”吧,这是危害人类健康,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疾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医生一时也奈何它不得。有些人接触病人而不被感染,靠的是身体的免疫功能强;有些病人所以能康复而出院,不是靠药物杀死了病毒,而是千方百计增强身体免疫功能,让体内“正义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狡猾的反动势力”。
同样道理,面对学生的作文,与其喋喋不休地说着文章的缺点,或是用红笔在簿子上写得密密麻麻。甲乙丙丁指明大大小小的若干缺点,还不如安排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多练笔,多给学生介绍好文章、好著作,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多让学生在文化餐桌上享受色香味俱全的美味。
五、少做“纤夫”,多当“牧童”
看电视电影,纤夫的形象委实令人同情:一根粗粗的纤绳深深地勒进肩膀,身子前倾,大汗淋漓,青筋暴出,完全是苦难人的经典。而回想童年时在山村放牧黄牛的景象,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金色的朝霞涂满了山冈,泉水在唱着清纯的曲子,鸟儿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自己赶着大小几条黄牛,悠然地走向山湾。在牛身上挠一会痒痒,牛就乖乖地停下来;在牛尾边轻轻地拍几下,牛就加快了本是悠然的脚步。总觉得人与牛马本无区别,混在一起愉快地融进自然,才能流淌出生命深出的诗意。
有人说,教语文是“大象屁股推不动”,须经常“强按牛头喝点水”。分给的时间到场监督,布置的作业严格把关,这样教,总觉得有些纤夫拉船的味道,还不如当一个牧童,和学生融为一体,和生活融为一体,和文学融为一体。有时可以把课堂安排在草地上,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想;有时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古迹名胜,感悟前贤时俊留下的足迹;“牛不吃野草不肥”,每星期可以至少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自由阅读,在人文、科学的原野上纵横驰骋。
一、少当“红娘”,多扮“新娘”
红娘的角色,往往是东奔西走,牵线搭桥。一边说女子多么漂亮,多么贤惠,一边说男士多么英俊,多么富有,待双方“洞房花烛夜”、自己拿到银票之后,便不管悲欢离合。而新娘则不同,把新郎看成生命的寄托,幸福的源泉,千娇百媚总关情。假如把语文看成帅哥,把所有男女学生都看成美媚,语文老师与其婆婆妈妈充当红娘,还不如争先抢做新娘。学生面前,没有必要说语文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生存工具,在高考中站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在其他学科中是基础的基础。面对学生,面对语文,不妨抢先披上婚纱,脸上流露出来自文学深处的笑意,扮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新娘,正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语文新郎,脸上荡漾着迷人的幸福的感觉。分析问题透出点哲理的智慧,说话聊天活用些课内外的名言警语,平时多写几篇美文变成铅字,总比乌眼圆睁,高举双臂大呼“同学们一定要学好语文”强得多。
二、少做“法官”,多请“律师”
律师的职责是根据事实材料进行辩护,法官的职责是进行审判。教师如果高高在上,以权威自居,无疑会热衷于充当“法官”的角色,教室里只有“法官”和被评判的人,还有几十个“旁听者”,但没有“辩护律师”。这样,教师定回答问题的对错、作业质量的优劣、考试成绩的高低,“大权”在握,俨然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只能是朝拜者或驯服者。
我们不应该扮演这样的角色,问题尽量由学生提出,尽量由学生自己评判对误;作业尽量少批少改。交由学生自评或互评,质量好的共同欣赏,质量差的相互鼓励;平时考试尽量由学生自己出卷,对调着相互检测,相互评分。如果觉得批改评价欠妥当,完全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评改者有“维持原判”的权利,但必须说出其中的道理,双方知其所以然。
新课程观要求改变学科评价体系,完善评价主体,由单元评价转向多元评价,要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共同组成,似乎显得全面、客观、公正。且不说条件是否成熟,操作是否便利,效果是否如愿以偿,“公有公标,婆有婆标”,一个先生一道符,多个菩萨意见不统一,拔高或贬低反而使学生无所适丛。其实,最为核心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觉得有进步,有收获,这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其他评价都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服务。
三、少做“师傅”,多当“徒弟”
韩愈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所言,在当时“耻学成风”的时代环境与历史背景下,自然有拨乱反正的巨大意义,为正“拜师求学”之风功不可没。但相比之下,端坐在唐代讲桌上的韩愈,总不如春秋时代蹒跚而行的孔子来得真实、客观、亲切、视野更为开阔。
二战期间,德国间谍捉到了一个盟军的机械技术师。德国军官以高官厚禄引诱他供出技术秘密,结果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于是德国军官开办机械技术培训班,德国技术师在讲解中故意常出差错,被迫旁观的盟军技术师终于无法忍耐,一一给以纠正并补充晟新信息,无形中道出了全部秘密。看来,“好为人师”是人的天性。这也并不奇怪,根据马斯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和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好为人师,是教师的天性,当然也是学生的天性。然而教师凭借天经地义的特权理所当然的处处为师,时时为师;而学生根据制度理所当然的处处为生,时时为生。于是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便成了难以逾越的模式。其结果是教师指向哪里学生奔向哪里,教师不指向哪里学生不知道奔向哪里;教师要求怎样奔学生就怎样奔,教师不要求怎样奔学生就不知道怎样奔。
俗话说:“若要好,大做小。”先满足教师的要求,还不如先满足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去“好为人师”,甚至“好为师师”。上课说错了学生指出来,当即公开纠正,并真诚地表示感谢;一个单元的文章阅读后有什么疑难,不妨抛给学生,请他们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少做“医生”,多当“厨师”
医生是为了“救死扶伤”,职业是崇高的,令人敬佩的,但总有些令人望而生畏,因为他们免不了量体温措脉搏,开西药配中药,挂盐水动手术。相比之下。厨师的职业似乎失色得多,差不多是“下里巴人”。
然而,在语文教师的角色扮演中,宁可当“厨师”而不可当“医生”。就说“非典”吧,这是危害人类健康,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疾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医生一时也奈何它不得。有些人接触病人而不被感染,靠的是身体的免疫功能强;有些病人所以能康复而出院,不是靠药物杀死了病毒,而是千方百计增强身体免疫功能,让体内“正义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狡猾的反动势力”。
同样道理,面对学生的作文,与其喋喋不休地说着文章的缺点,或是用红笔在簿子上写得密密麻麻。甲乙丙丁指明大大小小的若干缺点,还不如安排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多练笔,多给学生介绍好文章、好著作,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多让学生在文化餐桌上享受色香味俱全的美味。
五、少做“纤夫”,多当“牧童”
看电视电影,纤夫的形象委实令人同情:一根粗粗的纤绳深深地勒进肩膀,身子前倾,大汗淋漓,青筋暴出,完全是苦难人的经典。而回想童年时在山村放牧黄牛的景象,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金色的朝霞涂满了山冈,泉水在唱着清纯的曲子,鸟儿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自己赶着大小几条黄牛,悠然地走向山湾。在牛身上挠一会痒痒,牛就乖乖地停下来;在牛尾边轻轻地拍几下,牛就加快了本是悠然的脚步。总觉得人与牛马本无区别,混在一起愉快地融进自然,才能流淌出生命深出的诗意。
有人说,教语文是“大象屁股推不动”,须经常“强按牛头喝点水”。分给的时间到场监督,布置的作业严格把关,这样教,总觉得有些纤夫拉船的味道,还不如当一个牧童,和学生融为一体,和生活融为一体,和文学融为一体。有时可以把课堂安排在草地上,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想;有时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古迹名胜,感悟前贤时俊留下的足迹;“牛不吃野草不肥”,每星期可以至少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自由阅读,在人文、科学的原野上纵横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