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工触不周山,天为之倾,女娲采五色石补之。”这里说的“不周山”就是昆仑山,“五色石”即是和田玉。如今,和田玉的籽玉已经是少之又少在收藏界,收藏和田玉也已达到了“最后疯狂”的地步。
玉器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发展,其品种、纹饰及造型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稚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经历了一个由“物”——“神”——“人”——“物”的发展历程,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思想观念下的不同产物。值得注意的是:玉器艺术的发展还受同时代艺术思潮和文化思潮的影响。玉器艺术属于工艺美术的范围,它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既受同时代的绘画,雕塑艺术的影响,又与其它的工艺美术息息相通。人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同一时期的玉器、陶瓷、金银器、铜器等等,它们在造型,纹饰上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商周玉器纹饰大多与同期的青铜器纹饰相似:又如隋唐玉器,在秦汉现实主义基础上受雕塑、绘画艺术的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玉器皿造型受金银器的影响,显得雍容华贵,丰腴饱满:动物玉雕受到雕塑艺术的熏陶,肌肉隆起,特征鲜明;人物玉雕形象单纯,栩栩如生等等。这些反映了现实主义玉器艺术在装饰题材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可见,玉器艺术的发展是离不开当时的艺术思潮的。
“玉”德操守
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儒家思想的介入,玉器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的“法器”,发展为贵族阶层用以表示身份、地位的佩饰,这在玉器发展史上是很大的进步。同时,贵族阶层也早已有佩带成组玉饰的习俗,儒家学派将这种佩玉习俗在理论上给予肯定,提倡以玉比德,使佩玉制度化;因而玉从主要为“神”服务转变为主要为“人”服务。自春秋末年起,随着社会制度的大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这个观念,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此外玉尚有“五德”、“九德”之说。人们赋于玉以德行化、人格化的内涵,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由于玉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道德内涵,因此君子必须佩戴它。君子佩玉,无故不离其身,也就成为一时的风尚。君子比德于玉,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其后,每个朝代都对持何种礼器、佩带何种玉饰都有严格的规定,以避免等级的混乱与僭越。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还是财富的一种炫示,因而玉器受到历朝贵族统治集团的重视。
“玉”市疯狂
由于和田玉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只会越来越少,不像股市,房市随时有崩盘之虞。有人甚至提出:“炒股置地,不如买玉”。现在新疆和田玉的年产量仅一吨,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田玉的年产量一度达到150吨。从中可以看出具有7000年开采历史,具有“天下第一玉”美誉的新疆和田玉正在急剧减少。在海内外艺术市场上,有关玉器尤其是和田玉的价格受到众多藏家的青睐,价格扶摇直上,迭创佳绩。如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会上的“白脂翠玉300年专场”成交额4540万港元,成交率高达99%。从此开始,玉器市场便稳步增长,单品的价格节节升高。2003年7月,香港佳士得的一件清乾隆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龙寿纹12扇屏以2499多万元的价格成交,掀起了一大高潮,同时拍卖的另一件清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一套12方则拍出了2262多万元。这两件拍品至今仍然高居中国玉器在海内外拍卖市场上的前列。另有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碗,拍了2048万元。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套盒装清乾隆御制翡翠和田玉扳指(共计7枚)以4736万港元成交价,创下了玉扳指的拍卖市场最高价。这些佳绩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和田玉经过长期的流传,已深入人心并形成了深厚的玉文化。历代很多皇帝都用和田玉制玺印。因而,玉便也成了权利的象征。即将在中国举行的2008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以和田玉为材质雕成。和田玉不仅铸就了灿烂的中国玉文化,而且传承了中国儒家文化“君子比德于玉”的伦理道德,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证。
“玉”借东风
玉,在中国历来被视为富贵、吉祥和权利的象征,从“天人合一”之说,到“美玉之国”之誉:从“君子佩玉”之德,到“传国玉玺”之尊,8000年的玉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同生相随。2010“世博宝玺·中国印”惊世呈现,首次将中国龙文化,印章文化、玉文化、古代文化与现代世博文明相结合。采用昆仑山稀有“万玉之王”和田青玉,经过形状、纹理、色泽、润度几次的筛选,最后选定冰封万年的稀有和田玉为“世博宝玺”的原料。“玉不琢不成器,黄金有价玉雕无价”,再通过数十位工艺美术大师领衔雕刻,历时两年,沿袭御用手工雕刻技术,经镂雕,雕坑、打磨等108道工序,每个图案都需要反复精心雕琢。为求玉质纯净,只取玉髓,对玉器的制作工艺要求极为苛刻,平均每20公斤才能雕出一尊2斤重的宝印,损耗十分惊人。将设计美学与雕刻工艺完美结合,堪称当代玉雕艺术的典范之作。全球也只限量2010尊,每尊都雕刻唯一限量编号,以后永不复制。
人们现在更注重的是一种世俗的趣味,当年繁复和森严的礼仪不复存在了,玉器成为财富的象征,审美的艺术。而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愿意在身上系挂一件温润的碧玉,它不代表身份和等级,也没有礼仪的束缚,人们寄予其中的只是一种最普通的美好愿望,或许也有对久远玉文化的怀念……
玉器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发展,其品种、纹饰及造型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稚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经历了一个由“物”——“神”——“人”——“物”的发展历程,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思想观念下的不同产物。值得注意的是:玉器艺术的发展还受同时代艺术思潮和文化思潮的影响。玉器艺术属于工艺美术的范围,它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既受同时代的绘画,雕塑艺术的影响,又与其它的工艺美术息息相通。人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同一时期的玉器、陶瓷、金银器、铜器等等,它们在造型,纹饰上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商周玉器纹饰大多与同期的青铜器纹饰相似:又如隋唐玉器,在秦汉现实主义基础上受雕塑、绘画艺术的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玉器皿造型受金银器的影响,显得雍容华贵,丰腴饱满:动物玉雕受到雕塑艺术的熏陶,肌肉隆起,特征鲜明;人物玉雕形象单纯,栩栩如生等等。这些反映了现实主义玉器艺术在装饰题材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可见,玉器艺术的发展是离不开当时的艺术思潮的。
“玉”德操守
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儒家思想的介入,玉器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的“法器”,发展为贵族阶层用以表示身份、地位的佩饰,这在玉器发展史上是很大的进步。同时,贵族阶层也早已有佩带成组玉饰的习俗,儒家学派将这种佩玉习俗在理论上给予肯定,提倡以玉比德,使佩玉制度化;因而玉从主要为“神”服务转变为主要为“人”服务。自春秋末年起,随着社会制度的大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这个观念,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此外玉尚有“五德”、“九德”之说。人们赋于玉以德行化、人格化的内涵,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由于玉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道德内涵,因此君子必须佩戴它。君子佩玉,无故不离其身,也就成为一时的风尚。君子比德于玉,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其后,每个朝代都对持何种礼器、佩带何种玉饰都有严格的规定,以避免等级的混乱与僭越。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还是财富的一种炫示,因而玉器受到历朝贵族统治集团的重视。
“玉”市疯狂
由于和田玉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只会越来越少,不像股市,房市随时有崩盘之虞。有人甚至提出:“炒股置地,不如买玉”。现在新疆和田玉的年产量仅一吨,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田玉的年产量一度达到150吨。从中可以看出具有7000年开采历史,具有“天下第一玉”美誉的新疆和田玉正在急剧减少。在海内外艺术市场上,有关玉器尤其是和田玉的价格受到众多藏家的青睐,价格扶摇直上,迭创佳绩。如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会上的“白脂翠玉300年专场”成交额4540万港元,成交率高达99%。从此开始,玉器市场便稳步增长,单品的价格节节升高。2003年7月,香港佳士得的一件清乾隆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龙寿纹12扇屏以2499多万元的价格成交,掀起了一大高潮,同时拍卖的另一件清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一套12方则拍出了2262多万元。这两件拍品至今仍然高居中国玉器在海内外拍卖市场上的前列。另有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碗,拍了2048万元。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套盒装清乾隆御制翡翠和田玉扳指(共计7枚)以4736万港元成交价,创下了玉扳指的拍卖市场最高价。这些佳绩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和田玉经过长期的流传,已深入人心并形成了深厚的玉文化。历代很多皇帝都用和田玉制玺印。因而,玉便也成了权利的象征。即将在中国举行的2008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以和田玉为材质雕成。和田玉不仅铸就了灿烂的中国玉文化,而且传承了中国儒家文化“君子比德于玉”的伦理道德,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证。
“玉”借东风
玉,在中国历来被视为富贵、吉祥和权利的象征,从“天人合一”之说,到“美玉之国”之誉:从“君子佩玉”之德,到“传国玉玺”之尊,8000年的玉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同生相随。2010“世博宝玺·中国印”惊世呈现,首次将中国龙文化,印章文化、玉文化、古代文化与现代世博文明相结合。采用昆仑山稀有“万玉之王”和田青玉,经过形状、纹理、色泽、润度几次的筛选,最后选定冰封万年的稀有和田玉为“世博宝玺”的原料。“玉不琢不成器,黄金有价玉雕无价”,再通过数十位工艺美术大师领衔雕刻,历时两年,沿袭御用手工雕刻技术,经镂雕,雕坑、打磨等108道工序,每个图案都需要反复精心雕琢。为求玉质纯净,只取玉髓,对玉器的制作工艺要求极为苛刻,平均每20公斤才能雕出一尊2斤重的宝印,损耗十分惊人。将设计美学与雕刻工艺完美结合,堪称当代玉雕艺术的典范之作。全球也只限量2010尊,每尊都雕刻唯一限量编号,以后永不复制。
人们现在更注重的是一种世俗的趣味,当年繁复和森严的礼仪不复存在了,玉器成为财富的象征,审美的艺术。而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愿意在身上系挂一件温润的碧玉,它不代表身份和等级,也没有礼仪的束缚,人们寄予其中的只是一种最普通的美好愿望,或许也有对久远玉文化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