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烟是用细磨的烟叶、香草和香料制成的混合物,无需点燃,用鼻吸服,故而得名。鼻烟最初流行于欧洲,17世纪下半叶通过欧洲传教士、使节和商人传入中国。由于有着与烟草相同的刺激作用,并兼具一定的药性,鼻烟很快便在清朝官员甚至宫廷中风行开来。
越来越多的人吸食鼻烟,催生了鼻烟壶制作的兴起。鼻烟壶就是盛装鼻烟的小型容器,壶口往往用一个带盖的塞子塞住,不仅可以保持鼻烟的新鲜度和口味,还方便使用者携带。
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在皇帝的授命下,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开始制作鼻烟壶。受欧洲艺术的影响和启发,早期的鼻烟壶多采用玻璃材质以及铜胎画珐琅工艺,并在当时入职清宫的欧洲艺术家的监制下制作。在接下来200年的不断发展中,鼻烟壶的材质逐渐扩大到包括几乎所有可用的材质,比如玉石、瓷器、象牙、漆器、金属等等,并将传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融入其间,规格形制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被视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艺术表现的集大成者之一。特别是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制作的鼻烟壶,小巧雅致、工艺精湛、艺术风格脱俗,被世人所珍视。
到了19世纪,鼻烟和鼻烟壶的使用已经普及到了清代社会几乎各个阶层,甚至成为了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时,鼻烟壶不仅是实用品,也成为了个人的装饰物、佩戴品,以及相互馈赠的贵重礼品甚至赏赐物,彰显着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高雅脱俗的品位。当然,从这些鼻烟壶的技术和艺术风格中,我们也可看出其所反映的中西文化的紧密接触与融合。
从今年7月19日到2014年2月17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小小情趣——中国鼻烟壶”特展中,近百件来自中国清代的鼻烟壶将展示出独特的小巧之美,材质品类齐全、装饰异彩纷呈,不禁让人感叹,掌中之物竟也蕴藏了中国艺术的大千世界。
水晶内画鼻烟壶
清同治八年(1869年),高7厘米,Benjamin Altman于1913年遗赠。内画鼻烟壶自清代嘉庆年间开始出现,便成为了经典流传的一个品类,名家高手辈出。此鼻烟壶之内画风格充满写意趣味,其中一面的长寿青松下有鹿衔灵芝献瑞,蝙蝠从天而降带来了福气;另一面为诗文。一诗一画相映生辉,文雅成趣。
鼻烟是用细磨的烟叶、香草和香料制成的混合物,无需点燃,用鼻吸服,故而得名。鼻烟最初流行于欧洲,17世纪下半叶通过欧洲传教士、使节和商人传入中国。由于有着与烟草相同的刺激作用,并兼具一定的药性,鼻烟很快便在清朝官员甚至宫廷中风行开来。
越来越多的人吸食鼻烟,催生了鼻烟壶制作的兴起。鼻烟壶就是盛装鼻烟的小型容器,壶口往往用一个带盖的塞子塞住,不仅可以保持鼻烟的新鲜度和口味,还方便使用者携带。
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在皇帝的授命下,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开始制作鼻烟壶。受欧洲艺术的影响和启发,早期的鼻烟壶多采用玻璃材质以及铜胎画珐琅工艺,并在当时入职清宫的欧洲艺术家的监制下制作。在接下来200年的不断发展中,鼻烟壶的材质逐渐扩大到包括几乎所有可用的材质,比如玉石、瓷器、象牙、漆器、金属等等,并将传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融入其间,规格形制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被视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艺术表现的集大成者之一。特别是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制作的鼻烟壶,小巧雅致、工艺精湛、艺术风格脱俗,被世人所珍视。
到了19世纪,鼻烟和鼻烟壶的使用已经普及到了清代社会几乎各个阶层,甚至成为了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时,鼻烟壶不仅是实用品,也成为了个人的装饰物、佩戴品,以及相互馈赠的贵重礼品甚至赏赐物,彰显着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高雅脱俗的品位。当然,从这些鼻烟壶的技术和艺术风格中,我们也可看出其所反映的中西文化的紧密接触与融合。
从今年7月19日到2014年2月17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小小情趣——中国鼻烟壶”特展中,近百件来自中国清代的鼻烟壶将展示出独特的小巧之美,材质品类齐全、装饰异彩纷呈,不禁让人感叹,掌中之物竟也蕴藏了中国艺术的大千世界。
1. 雕漆婴戏图鼻烟壶
清18世纪,高7厘米,Benjamin Altman于1913年遗赠。雕漆鼻烟壶往往以工艺繁复细腻著称。此鼻烟壶通体雕漆为饰,图案层次分明、布局考究,工艺精致细腻,主题纹饰为传统的婴戏图。庭院内山石、树枝、繁叶自然形成了一个开窗,开窗内锦地为背景,几个童子嬉戏玩耍,其乐融融。
2. 水晶葫芦形鼻烟壶(带珊瑚盖)
清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高7.3厘米,宽4.1厘米,Heber R. Bishop于1902年捐赠。此鼻烟壶采用质地纯净、晶莹剔透的上佳水晶琢制而成。除了整体造型设计为寓意“福禄”的葫芦外,壶身也通体雕饰藤蔓缠绕的葫芦,更有“福禄万代”之美好寓意。加上藤蔓间的“大”、“吉”二字,此器可谓处处彰显着吉祥美好的愿景。当然,有了珊瑚盖的点缀,此鼻烟壶也一下子灵动了起来。
3. 玛瑙八骏图鼻烟壶
清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高7.9厘米,宽6厘米,Heber R. Bishop于1902年捐赠。利用玛瑙材质多变的色泽进行巧雕,是鼻烟壶众多装饰技法中的一类经典。此鼻烟壶利用玛瑙原料中所带的黄褐色巧雕成《八骏图》,与清雅的底色相映衬,视觉效果清爽明快。所雕马儿姿态各异、生动自然,所取“王驭八龙之骏”的寓意,显露出一种温和、儒雅的王者之气。
白玉四喜娃娃戏荷鼻烟壶
清18世纪晚期,高5.1厘米,Edmund C. Converse于1921年遗赠。此鼻烟壶用质地细腻润泽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所带金皮有熠熠生辉之感。荷叶之上、莲藕之下是活泼可爱的四喜娃娃。四喜娃娃是中国传统的吉祥造型,经过巧妙设计,采用连体适形的方法,观者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娃娃或背或对、或立或卧,可相互构成四个完整的娃娃形象,构思精妙,讨人喜爱。
4. 紫砂挂釉风景图鼻烟壶
清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高7.3厘米,Mrs. Fanny Shapiro于1971年遗赠。此鼻烟壶采用紫砂挂釉工艺制成,以紫砂胎为底的主体图案中,树石、山亭构成了具有传统文人画意味的风景图。四周加上蓝绿色釉料经二次入炉烧成,起到了画框的作用,设计独具匠心。
5. 瓷胎珐琅彩百美图鼻烟壶
清乾隆,高6.5厘米,Benjamin Altman于1913年遗赠。此鼻烟壶采用瓷胎画珐琅工艺,于方寸之间展示出让人目眩的百美图。庭院中,才女佳人鳞次栉比,身姿曼妙,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风流与儒雅并存,彰显出独特的审美韵味。
6. 金星玻璃鼻烟壶
清19世纪,高6.8厘米,Edmund C. Converse于1921年遗赠。此鼻烟壶所用材质十分独特,玻璃色泽正是如今颇具时尚感的咖啡色,其上金星密布,又充满流动韵律,如幻的光影让人目眩神迷。
7. 铜胎画珐琅欧洲妇人孩童图鼻烟壶
清乾隆,高5.4厘米,宽3.8厘米,Edmund C. Converse于1921年遗赠。壶身呈扁圆形,内为铜胎,外施珐琅釉彩。前后两面充满欧洲田园风情的窗帘式开光内绘欧洲母子图,被包围在色泽绚烂的花枝间。整幅画面色彩艳丽,呈现出西洋油画的艺术效果。类似于此的西洋风物题材的鼻烟壶在乾隆一朝屡见不鲜,反映了皇帝对西洋文化的浓厚兴趣。
8. 烧蓝嵌贝壳鼻烟壶
清19世纪,高7.6厘米,宽4.8厘米,Edmund C. Converse于1921年遗赠。此鼻烟壶颈部、肩部采用烧蓝技法,色泽浓艳,好似披肩一般搭在腹部镶嵌的贝壳上。腹部贝壳光泽奇幻,好似有珠光宝气于壶中流动,视觉效果奇特。
水晶西班牙银元图案鼻烟壶(带翡翠盖)
清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高7厘米,腹径5.2厘米,Mrs. Fanny Shapiro于1970年遗赠。此鼻烟壶以水晶为材制作,腹部图案设计为西班牙银元的造型,颇具异国风情。西班牙银元流通时间较早,几乎遍布全世界,在明代即流入中国,及至清代中国人对其已不陌生。以此为题材,充分展现了鼻烟壶中西文化紧密结合的一面。
越来越多的人吸食鼻烟,催生了鼻烟壶制作的兴起。鼻烟壶就是盛装鼻烟的小型容器,壶口往往用一个带盖的塞子塞住,不仅可以保持鼻烟的新鲜度和口味,还方便使用者携带。
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在皇帝的授命下,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开始制作鼻烟壶。受欧洲艺术的影响和启发,早期的鼻烟壶多采用玻璃材质以及铜胎画珐琅工艺,并在当时入职清宫的欧洲艺术家的监制下制作。在接下来200年的不断发展中,鼻烟壶的材质逐渐扩大到包括几乎所有可用的材质,比如玉石、瓷器、象牙、漆器、金属等等,并将传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融入其间,规格形制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被视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艺术表现的集大成者之一。特别是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制作的鼻烟壶,小巧雅致、工艺精湛、艺术风格脱俗,被世人所珍视。
到了19世纪,鼻烟和鼻烟壶的使用已经普及到了清代社会几乎各个阶层,甚至成为了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时,鼻烟壶不仅是实用品,也成为了个人的装饰物、佩戴品,以及相互馈赠的贵重礼品甚至赏赐物,彰显着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高雅脱俗的品位。当然,从这些鼻烟壶的技术和艺术风格中,我们也可看出其所反映的中西文化的紧密接触与融合。
从今年7月19日到2014年2月17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小小情趣——中国鼻烟壶”特展中,近百件来自中国清代的鼻烟壶将展示出独特的小巧之美,材质品类齐全、装饰异彩纷呈,不禁让人感叹,掌中之物竟也蕴藏了中国艺术的大千世界。
水晶内画鼻烟壶
清同治八年(1869年),高7厘米,Benjamin Altman于1913年遗赠。内画鼻烟壶自清代嘉庆年间开始出现,便成为了经典流传的一个品类,名家高手辈出。此鼻烟壶之内画风格充满写意趣味,其中一面的长寿青松下有鹿衔灵芝献瑞,蝙蝠从天而降带来了福气;另一面为诗文。一诗一画相映生辉,文雅成趣。
鼻烟是用细磨的烟叶、香草和香料制成的混合物,无需点燃,用鼻吸服,故而得名。鼻烟最初流行于欧洲,17世纪下半叶通过欧洲传教士、使节和商人传入中国。由于有着与烟草相同的刺激作用,并兼具一定的药性,鼻烟很快便在清朝官员甚至宫廷中风行开来。
越来越多的人吸食鼻烟,催生了鼻烟壶制作的兴起。鼻烟壶就是盛装鼻烟的小型容器,壶口往往用一个带盖的塞子塞住,不仅可以保持鼻烟的新鲜度和口味,还方便使用者携带。
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在皇帝的授命下,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开始制作鼻烟壶。受欧洲艺术的影响和启发,早期的鼻烟壶多采用玻璃材质以及铜胎画珐琅工艺,并在当时入职清宫的欧洲艺术家的监制下制作。在接下来200年的不断发展中,鼻烟壶的材质逐渐扩大到包括几乎所有可用的材质,比如玉石、瓷器、象牙、漆器、金属等等,并将传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融入其间,规格形制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被视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艺术表现的集大成者之一。特别是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制作的鼻烟壶,小巧雅致、工艺精湛、艺术风格脱俗,被世人所珍视。
到了19世纪,鼻烟和鼻烟壶的使用已经普及到了清代社会几乎各个阶层,甚至成为了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时,鼻烟壶不仅是实用品,也成为了个人的装饰物、佩戴品,以及相互馈赠的贵重礼品甚至赏赐物,彰显着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高雅脱俗的品位。当然,从这些鼻烟壶的技术和艺术风格中,我们也可看出其所反映的中西文化的紧密接触与融合。
从今年7月19日到2014年2月17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小小情趣——中国鼻烟壶”特展中,近百件来自中国清代的鼻烟壶将展示出独特的小巧之美,材质品类齐全、装饰异彩纷呈,不禁让人感叹,掌中之物竟也蕴藏了中国艺术的大千世界。
1. 雕漆婴戏图鼻烟壶
清18世纪,高7厘米,Benjamin Altman于1913年遗赠。雕漆鼻烟壶往往以工艺繁复细腻著称。此鼻烟壶通体雕漆为饰,图案层次分明、布局考究,工艺精致细腻,主题纹饰为传统的婴戏图。庭院内山石、树枝、繁叶自然形成了一个开窗,开窗内锦地为背景,几个童子嬉戏玩耍,其乐融融。
2. 水晶葫芦形鼻烟壶(带珊瑚盖)
清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高7.3厘米,宽4.1厘米,Heber R. Bishop于1902年捐赠。此鼻烟壶采用质地纯净、晶莹剔透的上佳水晶琢制而成。除了整体造型设计为寓意“福禄”的葫芦外,壶身也通体雕饰藤蔓缠绕的葫芦,更有“福禄万代”之美好寓意。加上藤蔓间的“大”、“吉”二字,此器可谓处处彰显着吉祥美好的愿景。当然,有了珊瑚盖的点缀,此鼻烟壶也一下子灵动了起来。
3. 玛瑙八骏图鼻烟壶
清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高7.9厘米,宽6厘米,Heber R. Bishop于1902年捐赠。利用玛瑙材质多变的色泽进行巧雕,是鼻烟壶众多装饰技法中的一类经典。此鼻烟壶利用玛瑙原料中所带的黄褐色巧雕成《八骏图》,与清雅的底色相映衬,视觉效果清爽明快。所雕马儿姿态各异、生动自然,所取“王驭八龙之骏”的寓意,显露出一种温和、儒雅的王者之气。
白玉四喜娃娃戏荷鼻烟壶
清18世纪晚期,高5.1厘米,Edmund C. Converse于1921年遗赠。此鼻烟壶用质地细腻润泽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所带金皮有熠熠生辉之感。荷叶之上、莲藕之下是活泼可爱的四喜娃娃。四喜娃娃是中国传统的吉祥造型,经过巧妙设计,采用连体适形的方法,观者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娃娃或背或对、或立或卧,可相互构成四个完整的娃娃形象,构思精妙,讨人喜爱。
4. 紫砂挂釉风景图鼻烟壶
清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高7.3厘米,Mrs. Fanny Shapiro于1971年遗赠。此鼻烟壶采用紫砂挂釉工艺制成,以紫砂胎为底的主体图案中,树石、山亭构成了具有传统文人画意味的风景图。四周加上蓝绿色釉料经二次入炉烧成,起到了画框的作用,设计独具匠心。
5. 瓷胎珐琅彩百美图鼻烟壶
清乾隆,高6.5厘米,Benjamin Altman于1913年遗赠。此鼻烟壶采用瓷胎画珐琅工艺,于方寸之间展示出让人目眩的百美图。庭院中,才女佳人鳞次栉比,身姿曼妙,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风流与儒雅并存,彰显出独特的审美韵味。
6. 金星玻璃鼻烟壶
清19世纪,高6.8厘米,Edmund C. Converse于1921年遗赠。此鼻烟壶所用材质十分独特,玻璃色泽正是如今颇具时尚感的咖啡色,其上金星密布,又充满流动韵律,如幻的光影让人目眩神迷。
7. 铜胎画珐琅欧洲妇人孩童图鼻烟壶
清乾隆,高5.4厘米,宽3.8厘米,Edmund C. Converse于1921年遗赠。壶身呈扁圆形,内为铜胎,外施珐琅釉彩。前后两面充满欧洲田园风情的窗帘式开光内绘欧洲母子图,被包围在色泽绚烂的花枝间。整幅画面色彩艳丽,呈现出西洋油画的艺术效果。类似于此的西洋风物题材的鼻烟壶在乾隆一朝屡见不鲜,反映了皇帝对西洋文化的浓厚兴趣。
8. 烧蓝嵌贝壳鼻烟壶
清19世纪,高7.6厘米,宽4.8厘米,Edmund C. Converse于1921年遗赠。此鼻烟壶颈部、肩部采用烧蓝技法,色泽浓艳,好似披肩一般搭在腹部镶嵌的贝壳上。腹部贝壳光泽奇幻,好似有珠光宝气于壶中流动,视觉效果奇特。
水晶西班牙银元图案鼻烟壶(带翡翠盖)
清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高7厘米,腹径5.2厘米,Mrs. Fanny Shapiro于1970年遗赠。此鼻烟壶以水晶为材制作,腹部图案设计为西班牙银元的造型,颇具异国风情。西班牙银元流通时间较早,几乎遍布全世界,在明代即流入中国,及至清代中国人对其已不陌生。以此为题材,充分展现了鼻烟壶中西文化紧密结合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