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在实验中可以获得知识的真正理解,可以纠正错误的认知,可以掌握新的方式方法,从而获得“真知”。
关键词 实验 真知 实践 教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一定要渗透实验意识,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获得知识的真正理解,在动手实验中纠正错误的认知,在动手实验中掌握新的方式方法,在动手实验中获得“真知”。
一、在实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一句陆游的诗,他想通过这句诗来告诉他的儿子:“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这句话也正好可以用在科学的教学上:“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有限的,想要真正获得真知必须进行实践。”传统的科学教学因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因素,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学生在学习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很少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因而对一些知识的理解是浅显的。
“弹力”一课的教学,教师常常告诉学生:“一个物体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当外力失去时,这个物体又恢复到原来状态,这种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特性就叫弹性。比如弹簧、橡皮筋,它们都有很强的弹性。”学生学到这里,基本上能感知出弹簧、橡皮筋、气球等具有明显伸缩性的物体具有弹性,而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伸缩特征的物体,学生基本上不能判断出它们的弹性,这或许是以往科学教学的一个瓶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特性,我与学生一起做了个“玻璃杯实验”,找一个实验用的玻璃杯,问学生:“这个玻璃杯有弹性吗?”大部分学生肯定地回答:“没有!”少部分学生沉默。于是我把玻璃杯里装满了红色的液体,并在上面装上一个带有瓶塞的细玻璃管,然后让班上的大个子学生上台挤压玻璃杯。“奇迹”发生了,红色液体开始上升。此时我再问学生:“这个玻璃杯有弹性吗?”大部分学生回答:“有。”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说:“这是受热而上升的。”于是我又找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起捂着玻璃杯,用体温来加热这个玻璃杯,几分钟过去了,却始终没能将杯中的液体升上来。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大部分物体是有弹性的,只不过有的很明显,有的不明显罢了。
二、在实验中纠正错误的认识
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把错误看成是正确的,把正确理解成错误的。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在实验中获得“真知”。
《热》一课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被子”是热材料,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与被子打交道,人盖上被子就暖和了,拿掉被子就冷了。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我与学生一起做了个“被子实验”:首先找来一个类似被子的棉布和一个文具,然后我和学生一起量了文具的温度,接着用被子盖住它,几分钟后再用温度计量它的温度,这个文具的温度没有发生改变。我又找来一些物体,再次重复做这个实验,结果依然没有改变——被“被子”盖住的物体没有发生温度变化。然而还有很多学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于是我找一个学生来做这个实验:首先用温度计测量他手的体表温度(当时28℃),然后用被子盖住他的手,几分钟以后,再量一下他的手,此时温度是32℃。看到这个结果许多学生叫嚷起来:“被子还是发热的。”我问:“刚才几次实验,温度怎么不改变呢?”学生们热烈地讨论了起来。我问:“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多少?”“36℃多一点。”“人是恒温动物,当我们的手暴露在空气中,温度就会随着外部环境而发生改变。当我们盖上被子,手与外界相对隔绝了,手的温度就会逐渐上升,所以才会出现刚才那种现象:用被子盖住其他物体,温度没有变化,而盖住手,温度就发生了改变。”
三、在实验中掌握新的方式方法
实验是科学的生命,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的今天。然而实验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即使前人已做过的实验,今天也未必成功,因此在实验中需要不断地改变方式方法,以适应新的要求。
在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个内容时有一个实验: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在实验时,先把7根火柴棒用蜡粘在一段铁丝上,然后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火柴都向下悬着,最后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接下来就与学生一起观察火柴棒下落的过程。但是实验很不成功,没等酒精灯加热,火柴棒就七零八落的下掉,起先认为是风的影响,于是叫学生把门窗关好,接着实验,结果依然不理想,浪费了时间不说,学生也是一脸的无奈。看着一次次的失败,我心机一动,就问:“你们有什么方法粘火柴棒,加热后能依次掉下来?”大部分学生说“胶水”,于是我们用胶水再次做了这个实验,结果依然不理想:要么胶水太干,火柴棒不掉下来;要么胶水太稀,没等加热,火柴棒就相继下落。学生们又交头接耳地议论开来。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学生说:“用凡士林。”我眼前一亮,跑到实验室里取了一些凡士林。结果实验很成功,学生很兴奋。在实验结束后,我借此讲述了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的经历,虽历经千百次的失败,但不改实验的决心,最终靠不断改变实验方式和器具,而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 实验 真知 实践 教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一定要渗透实验意识,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获得知识的真正理解,在动手实验中纠正错误的认知,在动手实验中掌握新的方式方法,在动手实验中获得“真知”。
一、在实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一句陆游的诗,他想通过这句诗来告诉他的儿子:“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这句话也正好可以用在科学的教学上:“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有限的,想要真正获得真知必须进行实践。”传统的科学教学因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因素,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学生在学习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很少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因而对一些知识的理解是浅显的。
“弹力”一课的教学,教师常常告诉学生:“一个物体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当外力失去时,这个物体又恢复到原来状态,这种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特性就叫弹性。比如弹簧、橡皮筋,它们都有很强的弹性。”学生学到这里,基本上能感知出弹簧、橡皮筋、气球等具有明显伸缩性的物体具有弹性,而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伸缩特征的物体,学生基本上不能判断出它们的弹性,这或许是以往科学教学的一个瓶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特性,我与学生一起做了个“玻璃杯实验”,找一个实验用的玻璃杯,问学生:“这个玻璃杯有弹性吗?”大部分学生肯定地回答:“没有!”少部分学生沉默。于是我把玻璃杯里装满了红色的液体,并在上面装上一个带有瓶塞的细玻璃管,然后让班上的大个子学生上台挤压玻璃杯。“奇迹”发生了,红色液体开始上升。此时我再问学生:“这个玻璃杯有弹性吗?”大部分学生回答:“有。”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说:“这是受热而上升的。”于是我又找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起捂着玻璃杯,用体温来加热这个玻璃杯,几分钟过去了,却始终没能将杯中的液体升上来。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大部分物体是有弹性的,只不过有的很明显,有的不明显罢了。
二、在实验中纠正错误的认识
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把错误看成是正确的,把正确理解成错误的。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在实验中获得“真知”。
《热》一课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被子”是热材料,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与被子打交道,人盖上被子就暖和了,拿掉被子就冷了。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我与学生一起做了个“被子实验”:首先找来一个类似被子的棉布和一个文具,然后我和学生一起量了文具的温度,接着用被子盖住它,几分钟后再用温度计量它的温度,这个文具的温度没有发生改变。我又找来一些物体,再次重复做这个实验,结果依然没有改变——被“被子”盖住的物体没有发生温度变化。然而还有很多学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于是我找一个学生来做这个实验:首先用温度计测量他手的体表温度(当时28℃),然后用被子盖住他的手,几分钟以后,再量一下他的手,此时温度是32℃。看到这个结果许多学生叫嚷起来:“被子还是发热的。”我问:“刚才几次实验,温度怎么不改变呢?”学生们热烈地讨论了起来。我问:“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多少?”“36℃多一点。”“人是恒温动物,当我们的手暴露在空气中,温度就会随着外部环境而发生改变。当我们盖上被子,手与外界相对隔绝了,手的温度就会逐渐上升,所以才会出现刚才那种现象:用被子盖住其他物体,温度没有变化,而盖住手,温度就发生了改变。”
三、在实验中掌握新的方式方法
实验是科学的生命,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的今天。然而实验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即使前人已做过的实验,今天也未必成功,因此在实验中需要不断地改变方式方法,以适应新的要求。
在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个内容时有一个实验: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在实验时,先把7根火柴棒用蜡粘在一段铁丝上,然后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火柴都向下悬着,最后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接下来就与学生一起观察火柴棒下落的过程。但是实验很不成功,没等酒精灯加热,火柴棒就七零八落的下掉,起先认为是风的影响,于是叫学生把门窗关好,接着实验,结果依然不理想,浪费了时间不说,学生也是一脸的无奈。看着一次次的失败,我心机一动,就问:“你们有什么方法粘火柴棒,加热后能依次掉下来?”大部分学生说“胶水”,于是我们用胶水再次做了这个实验,结果依然不理想:要么胶水太干,火柴棒不掉下来;要么胶水太稀,没等加热,火柴棒就相继下落。学生们又交头接耳地议论开来。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学生说:“用凡士林。”我眼前一亮,跑到实验室里取了一些凡士林。结果实验很成功,学生很兴奋。在实验结束后,我借此讲述了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的经历,虽历经千百次的失败,但不改实验的决心,最终靠不断改变实验方式和器具,而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