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127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实验前一定要充分准备
  演示实验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要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要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可适当补充一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验操作一定要规范
  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实验用语一定要精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称呼仪器名称时就有三种错误现象:一是随意更改仪器名称。如: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斜面小车称为木板小车等。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如:将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称为弹簧秤。三是方言和普通话夹杂使用,对仪器的读音不准。如:在叙述实验结论时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说成“相互推斥”,将阿基米德原理中的“重力”说成“重量”等等。
  四、实验一定要学生参与配合
  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可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结果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然后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结果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很大,从而给全体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实验一定要启发学生
  演示实验要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的变为形象的,要通过学生观察、思维,培养他们的兴趣,以趣质疑,掌握客观规律,发展能力。例如:在压强实验中,我们用锥形漏斗向下用力吹乒乓球,乒乓球不落反而紧紧贴在漏斗口,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产生了问题。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将语言知识点点滴滴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听、说、背、练。他们不是语言学习的主体,而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这样的语言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往往不高。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一
期刊
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教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  一、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一类重要的题型——动点问题的解答,在近几年各地的初中升学考试题目中,这类题目的出现频率颇高,学生解答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易理解,容易出错;而这类题目的考核方式又比较灵活,可以作为填空题,也可以作为选择题或解答题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在多年的初中教育教学中,我对这类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从而得到了解这类题目的几种有效途径。  一、找规律性  利用动点的变
期刊
在高中的理科课程中,物理学科是令学生感到最难学、最伤脑筋的事。难学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科本身研究内容及其方向等特点的原因,也有教师传授的方式方法上的缘故。究其根本,恐怕还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就此浅论两大方面:  一、难学的成因  学生在没学物理课程之前,就已客观地接触到了大量的物理现象,随之慢慢地已有了先入的一些观念。而这种观念也许根本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相反地对接受新知识、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口语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尽量用标准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语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问候等,这样就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如何在小学英语中进行德育教育?行之有效的教
期刊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虽然一堂课中也提出许多问题,但却忽视了提问的策略,即在提问时对提什么问题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提问才有效等不太关注,常常使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化、书面化、形式化,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达到相应的教学
期刊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走让学生“乐”学的趣味教学道路,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英语学
期刊
新课改不仅只是教学内容的除旧布新或教材的更新换代,更是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基础教育新一轮全方位、立体式的整体观念的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新课程下的教育是立于21世纪人才观的全面教育。要实施课改,笔者认为只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探索在化学教学中落实课改新理念的有效途径,走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课改之路。  
期刊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必修课是为每一个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的课程。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的目标。那么
期刊
当今教育事业正面临着新课程改革,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机遇。如何理解新课改,贯彻新课改?在这里,笔者就一个学期的教学经验及多次培训的心得谈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  一、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语言的舞台  教师要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积极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  1、教师精讲,学生细说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应该让学生扮演主角。当然,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更应该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