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86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是现实生活中流传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对于教师的称呼。
  据说早在唐尧时期,“老师”一词就出现了:“襄陵人姓席氏,其名未闻,即古之席公。以播种耕稼为事,每击壤而歌于路曰:‘耕而食,凿而饮,出而作,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焉?’尧闻而嘉之,尊为老师云。”(《万姓统谱》卷一百二十二)山西襄陵县的老师村、老师祠,即用以纪念此人。这首《击壤歌》,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但都是后人的追记,不大可信,至于尧尊席氏为老师,更是子虚乌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的说法,这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历史文献中“老师”的最早记载。但这里的“老师”,并不是现在所指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而是说荀卿是年辈最尊的学者,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资深学者。
  “老师”是一个在历史文献中频繁出现的词语。在《四库全书》的正文中,就出现了1877次,注释文字中,也出现了237次。其中大约90%的“老师”,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用法上:一是与“费财”或“糜饷”并列,构成“老师费财”、“老师糜饷”这样一个词组。显然,这里“老”是“劳”的假借,也就是使军队疲劳、疲惫的意思。一是与“宿儒”、“大儒”等并列,构成“老师宿儒”、“老师硕儒”这样一些词组。这时的“老师”,与“宿儒”同义反复,用以指年老资深的学者,仍然与今天意义上的教师关系不大。
  “老师”由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发展演变到教授学生的人,经历了用来指僧人道士尤其是高僧这么一个过渡环节。在成书于唐朝初年的《广弘明集》卷一中,有《子书中佛为老师》一则。它根据《老子西升经》所说的“吾师化游天竺善入泥洹”、《符子》所谓的“老氏之师名释迦文”,得出了在子书中,佛被称为老师的结论。在唐代,老师除了用来指佛之外,释家也用它来称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广弘明集》卷十一有这样的说法:“案孔子经书,汉魏已来内外史籍,略引孔老师敬佛处,文证如左,以答邪人,冀其伏罪。”可见在唐朝初年,老师是用来指佛和孔子这样的大圣大贤。
  后来,老师的标准逐渐降低,指称的范围日益扩大,被用来泛指高僧大德。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从唐朝开始,已经有称僧人为老师的,《全唐诗》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卷四百九十七中姚合的《赠卢沙弥小师》:“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卷五百九十六中司马扎的《晓过伊水寄龙门僧》中有:“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卷六百四十三中李山甫的《禅林寺作寄刘书记》中有:“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卷八百四十六中齐巳的《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中有:“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宋元时期,称僧人尤其是高僧为老师的十分普遍。如在《东坡全集》中,“老师”一词出现了19次,除1次为“老师宿儒”、2次为“老师费财”之外,其他16次称呼,都是指僧人。这其中包括辩才大师、御容妙善师、无释老师、清隐老师、大觉禅师琏公、参寥、径山长老惟琳、马祖厖公、浮玉老师元公等人。在宋朝僧人普济所撰的《五灯会元》中,“老师”一词出现了38次,也大都是用来指高僧大德。唐宋文献中如此之类的称呼很多,难以一一举列。称高僧大德为“老师”,在明清时期也时有所见。
  “老师”被用来指教授学生的人,出现在宋代。在欧阳修纂修的《新五代史》卷五十五中,就有“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的说法。这里的“老师”,承担的是“教习”的工作,属于教育工作者无疑。金朝元好问的《遗山集》卷一《示侄孙伯安》中,则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的诗句。由此二例,可知最迟在宋代,已经将教育工作者称作“老师”。
  在将教育工作者称作“老师”之后,这一含义并没有固定下来,明清时期,“老师”之称,至少还有另外两种意义。
  一是用来指术数方技之人。举凡天文星相、历法算数、地理堪舆、卜筮算命乃至书法绘画、制作匠人之属的前辈先贤,都可以称之为老师。这样的指称在明清时期非常普遍,在清朝人游艺所撰的《天经或问前集》中,“老师”一词就曾反复出现。如卷三有“方密之老师在岭表数年”之语,卷四有“黄石斋老师云”、“方密之老师曰”之说。这里,老师是指那些有专门技艺的人。我们现在称某行业、某领域的杰出人物为老师,特别是演艺界的后学,称前辈艺术家为老师,可以看做是对这一称谓的因袭。
  二是生员和举子对主持考试的座主和学官的称谓。明朝王世贞的《觚不觚录》有这样的说法:“京师称谓极尊者曰老先生,自内阁以至大小九卿皆如之。门生称座主,亦不过曰老先生而已。至分宜当国,而谀者称老翁,其厚之甚者称夫子。此后门生称座主,俱曰老师。余自丙辰再入朝,则三品以上庶僚,多称之曰老翁,又有无故而称老师者,今不可胜纪矣。”所谓的分宜,是指明朝权臣严嵩。严嵩出生在分宜介溪的一个寒士之家,他一生40年的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所以当时称之为严分宜。这也就是说,门生称座主为老师,是从明朝嘉靖时开始的。在清雍正的上谕中,就多有这一称谓的佐证。如《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一中有“且汉官之妄自尊大者,大约由于科目出身之人,牵制于老师门生、年家长辈”之说;《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十一上中有“如张楷之庸流,皆为同年故旧、老师门生之牵扯,争相偏袒,姑容以沽名钓誉”;《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六十九中则说:“惟宜一秉公正,谢绝同年故旧、门生老师之私谊,斩断一切葛藤缠绕,而后能为所欲为也。”这里的老师与门生同时并举,两相对映,主考或座主的意义不言而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职业幸福是使人持久而富有激情地从事某种职业的精神力量。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来自哪里?怎样才能真正找到当教师的感觉?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使我确信不疑:那就是当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培育者和管理者,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真正实施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科教师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合作伙伴。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很多教师都能为承担这一工作而感到光荣和自豪。不可否认,现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广大教师们能否在课堂上取得教育教学实效,直接关系着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也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前途。然而,如何能够判断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质量水平呢?学校经常的做法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衡量。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一种教师教育评价主体多元的教学评价思路应运而生。一般的做法是,针对一名教师的教学质量,采用教学督导组评价、教学同行评价以
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精神病理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人之一。其主要代表作之一《什么是教育》以存在主义哲学为认识论基础,从“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出发,面对科学主义的冲击,详尽地论述了作者对教育问题的见解,致力于探索如何让教育摆脱功利主义和世俗化的困扰,把人类精神整体与个体存在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使教育真正关注人的本质性问题,为我们探寻教育
纵观2010年18套高考试卷上的文言文试题,不难发现“鉴赏”类题目仍旧严重缺失。《考试说明》中提到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仅仅在古诗词的阅读考查中有所涉及,而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那么,“鉴赏”严重缺失的高考文言文考核,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知识能力”退化,“解题技巧”凸显    按理,高考的考查重点应是考生的“知识能力”。然而,失去“鉴赏”的文言文考核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也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而我的原点是农村,是学校,因为我生于农村,长于学校。在城市打拼数年后,我回到农村,做了一名农村教师。   这种与教育的缘分与生俱来,从祖辈、父辈到我这一代,家族中一半以上的亲人都工作在教育战线上。在家庭的熏陶下,我从小就立志“甘为人梯”。大学毕业后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城市当了教师,数年内
山西省新绛中学成立于1902年,为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百年名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因“教风严谨,学风刻苦,成绩卓越,特色鲜明”而誉满三晋,为国家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结出了累累硕果,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了“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特色中学”“山西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教学篇:“学案课堂”革新教学焕生机  改革
《中国教师》:长宁区对于中小学校长任期是怎样规定的,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您怎么看待这一规定?  陈设立:长宁区从2005年3月起实行校长任期制,一般一个任期为3年,校长在一所学校一般不超过2~3个任期。校长任期届满,经考核符合任职条件的,按有关程序批准后,可以连任;确因工作需要,可以调任;由于年龄、健康等原因不能继续完成下一个任期的一般不再连任(经批准,其原有职务待遇可予以保留);校长在任期内,有工
1917年1月,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其时北京大学学生,颇为社会所菲薄。”[1]蔡先生认为,学生为社会所菲薄的原因是,“学生之入大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2],因此,在任事第一日,就对北京大学学生发表演说,这就是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蔡先生的演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3]蔡先生在此阐明
我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已近20年了,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每天在课堂上面对说不出话的听障学生感慨颇多。生理缺陷使他们很难全面、客观地接受外界信息,他们往往呈现出认知肤浅、思维粗放而心理敏感的特征,这直接影响了他们道德认知的发展和成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聋校德育课堂的实效,让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沉淀于他们的心灵,并内化于他们自觉的实践之中呢?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聋校思想品德课的文本,其所
培养年轻教师的校本研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导师制,一帮一,一对一,这种方式由于缺少多样化的基因,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现象。另一种是团队制,众帮一,多对一,团队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建议自然呈多元化倾向,年轻教师可吸收的营养也比较全面。第二种基于合作的校本研修方式看起来比第一种更具优越性。但多元化中出现的教育观念、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冲突,常常令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遭遇“百花纷乱难酿蜜”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