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外科治疗进展

来源 :成功·健康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总住院医师
  首先,要感谢这次大会给我这个机会来在此演讲。更重要的是,我要感谢环球医疗咨询技术有限公司,谢谢你们给我这一次宝贵机会。我和一些公司有合作关系。我们在约翰霍普金斯研发阶段有非常活跃的活动和进展,我要特别感谢这些同事。这些是在工作当中做出很多贡献的同事,有科室主席、迈克、朱莉、琳达等。
  我们今天的演讲有很多都在强调脑卒中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在中国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城市。脑卒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的,它是脑卒中占很大的百分比,血管内血栓流向脑组中,还有一种是出血类的脑卒中,主要是脑内出血和蛛网膜出血。
  在神经内科领域的两大进展:其中一个是开放手术,通过打开头颅进行手术。用开放手术治疗血管问题,如脑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缺陷,或者大脑进行减压手术等等。我们在开颅手术方面突破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中包括如何打开头颅,以及如何到达病患处,目前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有一些试图降低开颅面积,有一种叫传统开颅术方法,通过翼点通路打开动脉瘤。我们发明了更小型的方法,叫做迷你翼点,这样创伤更小,恢复时间更快。这种方法和之前旧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患处,这是优势最大的体现之处。
  在手术过程当中需要做一些大型开颅手术,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进行精确的骨骼切除或者穿过骨骼,我们进行大型开颅手术的时候,需要移除到骨骼到达动脉瘤,这里面会使用工具,比如说BONE SCALPE了,非常精细。传统切口非常大,使用超声刀进行切口也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技术是非常有优势的。
  另外一个方法,进行有限制的固定牵拉。在这里面使用的是一个能够随时动态调整的固定减压器,传统进入血管的时候,会给血管带来压力,我们使用这种可以进行实时变化,然后找到动脉瘤。
  在一些案例当中我们需要移出大脑深部的骨骼。在一次手术,有视神经,还有控制嗅觉的神经,我们需要找到动脉瘤,同时不给这些神经释放更大压力。为了能够到达动脉瘤,我们必须移除这些骨头,操作非常的复杂。如果想以非常安全的方式进行手术,我们需要一些工具:比如说一个超声工具,这个工具在这个里面可以帮助穿过神经,然后夹闭这样的动脉瘤。
  我們还在术中成像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吲哚菁绿,我们可以确定动脉瘤的位置,这个过程非常快,只需要几分钟而已。我们可以确定最终手术目的,而且不会破坏周围组织。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会使用到这样的一个工具,这样可以保证我们以最安全的方式进行手术。
  下面来讲一下缺血性脑卒中的手术治疗,这样治疗方法的目标要为大脑减压,传统减压技术是非常传统和老旧的技术。有一手术案例需要打开头颅,打开皮肤层。大脑可以裸露出来,从而释放路内压。这一部分的技术重点不是怎样移出骨骼,而是把移出骨骼再放回去。以前使用骨骼,现在用技术合成的植物植入术,这是我的同事发明的技术,在脑组织上放一些移植物,患者可以看起来更美观,同时还可以降低感染率。我们以3D方式合成这样的移植物,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美观度,尽管进行这样大型的开颅手术之后。我们观察到患者在使用这样的手术方法之后,他的恢复状况是非常的好。
  另外一个案例是如何通过血管对患处进行治疗。我们使用的设备,用它通过导管,利用不同的工具进入体内,到达血管,头脑深部。血管内技术的创新速度,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领域的任何技术。速度之快就像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当中,博尔特在百米赛跑的时候一样。
  简单来说,创新领域有两大支柱:其中一个是颅内通路,主要指不同导管的创新;另外一个在导管进入体内后使用工具的创新。
  在这里谈论的目标和方向,就是导管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老一代的导管非常硬,缺少弹性,缺少设计。它只能到达非常远端的位置,已经被淘汰,新的导管有各种曲度,柔软、有弹性,可以进入大脑深部。新的高端可以直接延伸至头部。可以进入到基底动脉甚至更远的位置。有一个案例,这个患者患有一种疾病,我们要用导管进入到大脑深部,延伸到大脑远端的位置。另外的一个案例,是和之前非常相似的患者,我们将不同辅助导管系统深入到大脑患处,对于大脑前动脉末端的辅助情况,其实是和刚才一样。使用不同辅助的导管可以更接近患处。我们非常容易就直接将这样的微小导丝深入到患处。这种导管的技术创新可以让我们使用更多的设备,进行治疗疾病。治疗患处必须有导管深到那里,如果延伸到那里,我们可以用最新的设备和工具治疗动脉瘤和缺血性脑卒中。
  我想给大家展示一些病例。有一个非常小的动脉瘤患者,我们使用不同工具治疗动脉瘤,放入支架和弹簧圈,我们做血管内的手术。传统方法需要开颅,这里使用全新技术突破,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工具。我们可以将支架放进MCA,将弹簧圈放进去,可以看到其中有支架的标识。这样可以在颈宽非常大的动脉瘤中放弹簧圈。这是宽颈动脉瘤的案例,也用新的技术支架弹簧圈进行治疗,弹簧圈可以进行扩展和治疗,我们可以看到治疗结果非常理想。
  动脉瘤涉及了很多不同分支,同样可以用这些特殊支架,用一个单一支架就可以把它放进去,撑开我们的患处。这样可以让我们保护载瘤血管,这样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安全的。前交通动脉瘤,通常的治疗方法是开颅夹闭,现在用更新的方法,血管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用网丝圈,像球一样卡在动脉瘤之间,6个月之后看到动脉瘤已经消失了,而且整体创伤性非常的小。
  我的同事在之前演讲当中也提及过新的技术,叫做导流手术,动脉瘤位于MCA。我们可以看一下周围出现血管阻塞,呈现星心动脉瘤,造成了动脉病理性的扩张。可以用气囊将它放置其中,通过管道设置,对患者进行一个导流治疗,通过这样的导流技术,我们看到6个月后患者得到了痊愈。
  大型椎基底动脉瘤导流手术,我们用一个管道设备,利用导流技术做。三个月后可以看到患者动脉瘤完全消失了,得出的结果非常理想。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多种复杂的治疗,其实除了可以治疗动脉瘤,这个分瘤技术还有其他的一些优势。可以降低成本,达到30%,同时手术时间缩短了,辐射量也下降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缺血性脑卒中,我们知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可能会涉及到各个不同的健康领域,但我觉得同样重要的是对患者,开救护车的人,急诊室进行培训和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开展,越快结果越好,患者越早发现中风,越早有人把他们送到医院越好。
  切除血栓的工具,有在中国使用的支架,取出血栓的例子,是MCA发生血栓的患者,导管也是用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导管治疗患处,中间放入微导管,在20几秒时间进入血栓处,微导管从导管出来,不到半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可以从颈部到达头部。所以他们可以直接到达栓塞处,一旦我们掌握这项技术可以用它来治疗非常多类型的疾病。
  下面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脑卒中目前仍然是全球的一个健康隐患,我们这样的一个大会可以帮助我们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而我们在开放手术和血管内手术的发展,可以不断的帮助我们提供治疗的能力,并且帮助我们成功治愈这些患者。
  最后我想说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美国携手抗击慢病组织理事长  大家好,很荣幸受大会邀请来给大家做一个报告。  我来自于“携手抗击慢病组织”,致力于建立一个由患者、医生、劳动组织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使得我们能够提升对慢性病的关注程度,有效的治疗慢性病。我们观察全球在应对慢性病方面的做法和最佳经验。我们也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组织,我们和公司部门、政府、私营企业,包括各种组织都有着广泛的合作。共同致力于应对慢性病管理和控制慢性病的医疗成
期刊
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很高兴有机会代替杨叔禹主任来西安参加这个论坛,同时来汇报,厦门如何通过三师共管的模式对慢病进行管理。  大家知道医改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厦门跟全国各地一样,也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的问题,包括门急诊量,人满为患,财政、服务、药品价格、慢病的费用等等,跟全国都一样。改革从什么地方入手,我们厦门选择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大家知道很多领导人说过,医改能不能成功就看你分级能不能成功
期刊
中美健康峰会组织秘书长马晶女士是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北京协和医院与上海华山医院客座教授,著名人口学家,主要研究癌症病因,专门从事预测、预防和干预癌症的工作,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同行审查,是数个基金会首席研究员,高级医学期刊编辑或审稿人。同时,她也担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项目“在中国推进预防乳腺癌意识”的首席研究员。  《健康中国》杂志对马晶秘书长做了
期刊
IHS生命科学公司总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很多精彩的发言都是关于个体的慢病,比如说糖尿病、乳腺癌,还听了一个关于肺癌的。  我想谈的不仅仅是哪一种慢病,实际上我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框架,我们在过去的四年当中一直致力于建设这样一个框架,我们希望用这个框架能够在个体层面去做预测,然后来规划今后15年的投资。这个模型在美国的联邦层面和州层面,还有家庭层面我们都已经开始
期刊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首先谢谢第六届中美峰会的邀请。我们看到在2012年3月中美之间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在生物医药方面,包括我们要共同培养在癌症方面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在这个协议下面我们也开展了多项的癌症合作,其中也包括了癌症的筛查。  今天我要讲两部分。肺癌从90年代开始就是中国人健康的一大重要挑战,在美国我们看到通过全民的肺癌检查,我们降低了由于癌症所引起的死亡率,所以通过研究美国的防治成果,我
期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  尊敬的各位中外嘉宾,很高兴能有机会向大家汇报最近几年中国脑卒中防控的一些工作体会和进展。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向大家做汇报,首先我们简单看看中国脑卒中流行情况。可以说从进入本世纪以来,脑卒中就已经成为国民第一位的死因,而且这样一种疾病的流行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卒中一直造成这样的威胁,这也是造成大量的残疾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中国残疾人抽
期刊
诺和诺德大中华区总经理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六届中美健康峰会,而且我也非常高兴看到慢病已经成为了本届峰会的重要议题。  糖尿病一直以来在各国都是一个主要的健康威胁,包括在中国,和其他的一些慢病,比如高血压一样,它有着很高的发病率,我们对于它的控制却比较缺乏。有很多人目前都患有慢性疾病,而且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糖尿病患者很多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得病了,所以他們去接受治疗的比例也非常低。如果我们接
期刊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报告一个脑卒中病人的案例,因为有些脑卒中病人,包括脑血管以外的病人,这种病人如果一旦需要上呼吸机的话,他上呼吸机的时间就比一般病人要长。昨天在贵州的一个会议上,说上呼吸机的病人三个月才下呼吸机,这个处理非常困难。一般呼吸机超过一周就要考虑做气管切开了。  脑卒中气管插管停机以后最常见的就是痰,分泌物。分泌物过多比其他的病人发病率都要高,一个是上呼吸机的时间太长,还有一个是有些脑
期刊
国际卒中大会主席  王主席,非常感谢您精彩的引入工作。  接下来20分钟给大家讲一下预防中风各种方法,我讲一下病人案例,还有专家的一些指导方法。第一个案例:65岁,有中风,这个中风因为右侧的侧盲,高压136,低压88。哪种治疗方案比较好,哪种能够减少第二次中风的风险。是控制在血压130左右,还是降低到120,还是用转化酶抑制剂,我们答案是,不需要治疗,可能有点惊讶。  如果说降压的话,脑卒中降低概
期刊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谢谢。作为本届峰会的组织者,首先感谢王陇德院士在百忙之中莅临本次大会,要感谢环球医疗对本次高峰论坛的大力支持。  我和我的同事今天想就脑卒中的数据分析的初步结果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我们这个话题是今年刚刚启动的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重点的课题,为期5年,王陇德院士和我是这次课题的联合首席专家。这个课题大的题目是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新型公共卫生管理,以脑卒中项目作为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