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托起战争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为女人歌一曲,狂飚为我从天落。”
  战争不承认性别。在严酷抗战中,中国女人走进战争。她们不怕流血,不怕杀头,带着对国家民族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和男人们一道,支撑战争,托起战争。
  
  六连岭上的火凤凰
  
  六连岭南风拂煦,山上山下,鸟噪虫鸣。苏爱梅和符亚英向山下匆匆走去。
  这是1942年6月。日军“封山剿共”已一个多月,琼崖纵队独立总队第三支队队长阵亡,山上粮食紧张,两人被派回家乡——乐万县南山乡筹粮。
  苏爱梅阔别16年的丈夫郭绍尧,几天前从南洋星洲回来,她恨不得一步跨进屋门,和丈夫团聚。
  到了日军封锁线,山脚堆堆篝火连成一个大光圈,火堆前,日本兵有的持枪站立,有的蹲着、坐着抽烟。
  她俩伏在一丛灌木后,看见星光下一潭静静的、黑幽幽的水,于是下水,水深齐腰,只好半蹲下去,只露出头来,慢慢往前挪。上岸时两人同时感到全身痒疼,一摸,浑身上下叮满了蚂蝗,急步来到一处草地,把身上的蚂蝗剥下来,很快又离去。几个日本士兵路过,看到蚂蝗、水痕和血迹,追了过去……
  审讯室里,日军青藤队长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苏爱梅怒从中起,牙齿咬得咯咯响。上午,她被绑在村前的一棵椰树上,军寮村的人被迫排成长队从她面前经过,每过一人,青藤便问一声:“是共产党吗?”
  苏爱梅始终是两个字:“不是。”
  青藤“霍”地抽出寒光闪闪的军刀,咆哮:“把衣服统统扒了!”几个士兵过来,把她的衣服脱光了。
  “说不说?”
  “禽兽!”爱梅愤怒地挤出两个字便偏过脸去,闭上眼睛。
  “爱梅……大嫂,你就说了吧!”汉奸廖宪泮也来帮腔。
  “呸!”爱梅啐了他一口唾沫。
  日军残忍地往苏爱梅指尖钉竹签子。爱梅始终紧咬牙关,最后不省人事。每钉一根,鲜血就从指甲处飞溅出来。
  夜深了。“梅姐,还没睡吗?”亚英问,她哪里睡得着!
  “英妹,看来敌人对你不太注意,如果你能出去,要赶快搞到粮食。”她从手上褪下一个银戒指,“把它交给组织,作为我的党费。这是我订婚时他送的。”
  “梅姐!……”黑暗中亚英在啜泣。
  “英妹,如果你能出去,替我告诉他,叫他忘了我。让婆婆多保重!”
  十多年前,北风呼啸,她提着装满行李的蒲草袋送丈夫出远门。丈夫依依不舍地盯着爱梅:“等我攒了钱,回来还了债,咱们就永远不分离。”
  “四一二”事变后,乐万县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工农武装转移到南山乡来。次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9月被捕,关进万宁监狱。“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她才于1937年底获释。回到家乡,一找到党组织,她就上了六连岭。
  哐啷一声,牢门开了,苏爱梅拖着沉重的铁镣一步步向山坡——刑场走去,山风撩起子她的头发、衣襟……跨过一座木桥,转过一丛荆藤垛子,看到一堆高耸的干柴堆,旁边黑压压地站满了南山乡的百姓,她一切都明白了。
  苏爱梅终于在攒动的人头中看到了丈夫,他也在往前挪,脸上挂着泪水。
  “点火!”青藤大声命令。
  火,燃起来了,熊熊烈焰,带着噼噼啪啪的燃爆声。
  “现在说还不晚,怎么样?”青藤走上前来。
  “杀吧!”苏爱梅轻轻地说。她用手指理了理被风拂乱的头发,昂首挺胸,从容地向火堆走去。
  青藤“霍”地抽出军刀,大吼:“烧!”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几个日本士兵把她架起往熊熊烈焰扔这一年,苏爱梅33岁。
  
  罗浮山中的矫雌鹰
  
  1945年春天。夜深了,巍峨的罗浮山,只能看见一个铝锈色的轮廓。山下静悄悄的,村头的一间土屋里,东江纵队第三支队作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
  “李玉珍同志,支队决定,由你担任前进大队二中队的中队长。”支队长彭沃说。
  李玉珍蓦地站起来,突然的任命使她有些慌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望着窗外的星空,回忆的小舟向远处驶去……
  抗战初期,香港是一个畸形的繁华社会。黄昏,在灯泡厂干了十多个钟头活的她,经小巷慢慢走回家去。她转过最后一个弯,突然跳出几条鬼魂一样的大汉,几只拳头朝她打来。
  她完全知道这顿毒打的原因。今天上午,工头在车间侮辱她,被她回敬了一巴掌,没想到,报复竟来得这么快。她遭了打,被开除了。一位好心的大婶收留了她。
  她的身影活跃在“惠阳青年会”、“余闲乐社”和工会的识字班。集会,游行,送情报,募捐钱,卖花筹款,支援前方抗战,她样样争先。
  1938年冬,她参加了“惠阳青年会回乡服务团”,在中共地下党员李洁真(李杰)的带领下,从香港来到坪山抗日游击区。在一间小学的教室里,年仅16岁的她握拳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11月19日清晨,作为卫生员的她,和战友一同上山拾柴。忽然,她发现日军的步兵和马队正向游击队驻地袭来,她跑回驻地向彭沃队长报告……
  这是一次阻击战。在枪林弹雨中,她救下7名伤员。两颗子弹打中她的左腿,鲜血直流。这时,大队长吩咐:“李玉珍,部队要突围,你带3名重伤员留下吧。”李玉珍愣住了。她一直在部队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如今,要她带着三位重伤员独立作战,她感到惶惑。这时,有人说:“杨(康华)主任知道你负伤了,这是他送给你的拐棍。”她接过拐棍,一股不可名状的暖流涌上心头。
  为了找到隐蔽的地方,她不得不背着重伤的刘班长匍匐前行,不知多少次跌倒又爬起。她的力量使同志们感到吃惊。一次,发现陡壁下一处可供隐蔽的小山坑,可是,陡壁到山坑有两丈多高,怎么能下得去呢?她攀住壁上的树干,对刘班长说:“你抱住我的右腿滑下去。”其他人也用这个办法下到山坑。此时,李玉珍则双腿往陡壁一蹬,手一松,整个身子划出一条弧线,轻轻落到地上,打了一个滚稳稳地站了起来。
  三个战友都很惊讶。
  5岁,困境中的母亲忍痛把她卖给“岑祥福”马戏团。从此,天天在高压下练功。10岁那年,在香港普庆戏院演出“三绳吊”不慎失手,从一丈多高的空中摔了下来。老板认为她砸了招牌,逼她跪在玻璃上。当晚,她逃出了虎口。没想到,当年练就的功夫,眼下倒派上了用场。
  在小山坑的第二个晚上,腿上的伤口化脓了。她趁着月光,来到坑边,把腿搁在一块石头上,硬是把一颗弹丸挖了出来……
  第4天早晨,她找到了地方党组织,把三位伤员转移到部队医院。
  经过战火的锻炼,李玉珍已成长起来。短短几年,她三次获得纵队传令嘉奖;她的战斗事迹,登载在《前进报》上。
  她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文化。每次行军,都必须向上级写一份《宿营报告》,而这不是说写就能写出来的。平时,夜深了,战士 们睡了,她就点上蜡烛,捧着识字课本读。没有纸张,就在沙滩和泥土上练习写字;碰上生字,她就画上记号,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不久她竟能默写二千多个生字。
  担任中队长不久,她带两个小队,到离日军据点不远的石兰地区组建临时税站,使税站发展到僻远的圩镇,为部队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支援。
  “女英雄李玉珍”的名字,在东纵战士和东江地区群众中广为传扬,而敌人则谈“李”色变……
  
  琼崖岩前的凌寒梅
  
  许如梅从文昌中学毕业不久,说服父母亲,说服琼崖纵队独立队的领导,参加了独立队随军服务团。不久,又被推选为服务团副团长。
  1943年,日军疯狂大“扫荡”。许如梅为发动群众抗日,奔走于各乡村之间。一天夜里,日军偷袭进村了。她拉着房东大嫂往外走,可是晚了,她们被押到了村头的大榕树下。
  许如梅盘算:硬拼不行,撤退已不可能,怎么办?沉默是最好的反抗!
  “共产党的通通的站出来,不出来的通通的枪毙!”矮个子鬼子队长声嘶力竭地叫喊。不屈的村民始终无人回答。残暴的鬼子向村民开枪!
  夜,死一般静寂,只剩下堆堆残火。许如梅奇迹般醒了过来,她下意识地摸摸自己身上,都是粘乎乎的血。她受了重伤,伤口似刀割。她艰难地移动着,摸摸这个,推推那个……天哪!全村人都被杀害了!
  她挣扎着走上了村边的大路,但终于昏倒在路旁……
  等她醒来时,已躺在昌洒乡打兔仔村韩荣华大娘家里。她身上一共受了7处刀伤,背部一刀最重,衣服和伤口粘在一起。原来,日军用机枪扫射后,又逐个尸体捅刀子。她那天要不是穿着厚厚的两件毛衣,恐怕也命归黄泉了。
  许如梅大难不死,又回到了独立队里。
  下半年,琼崖抗日斗争进入了更艰难的时期,日军的疯狂扫荡,迫使中共琼崖领导机关与独立队主力转向外线作战,琼山只留下部分武装牵制敌人。
  许如梅伤愈后,回到第一医务所担任指导员,带领一批伤病员日夜周旋于文昌县罗马、昌洒等几个乡的山村之间。一次,医务所被日军包围在罗马乡的山坡上,她临危不惧,带领伤病员、护士、炊事员边打边撤,终于脱离了险境。
  那年秋天,她奉命开赴琼崖南部工作,途经定安县雷鸣乡梅众村,与定安县委书记周春雷等人汇集,等待上级的安排。
  “砰!砰!砰!……”枪声传来。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走向门外,跑来的周春雷气喘吁吁地说:“敌人来了不少,必须在天亮前突围!”这时迅速集中起来的临时小组,由周春雷带领向外冲。可是,刚冲出不远,周春雷就中弹倒地。许如梅肩膀一阵剧痛,她也意识到自己中弹了。她按着伤口拼命往前跑,摔倒了,爬起来,再跑……虽然跑进山中,日军却沿着血迹追来抓住了她押回村去。
  “谁是共产党员?”一个瘦瘦的汉奸狐假虎威。许如梅被绑在大树上。忽然,人群一阵骚动,日军使用惯用的伎俩,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从群众面前走过,在许如梅跟前停下:“还有没有共产党?快认,不然就是这个下场!”
  县委书记周春雷被害了!许如梅一阵眩晕,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一个鬼子扬起皮鞭,抽打在她的脸上和身上,揪住她的头发往树上乱撞。她昏了过去。日军用凉水浇醒了再打。她咬紧牙关,把头转向一边,什么都不说。
  兽性大发的日军一拥而上,撕下她的衣服,将她像个“大”字钉在树上。
  “嘿嘿,现在说还来得及。”那个汉奸对着许如梅嘻笑,“你如果说出……就立刻放掉你。否则……”
  她高昂着头,狠狠地瞪了那汉奸一眼:“呸!走狗!禽兽!”带血的口水狠狠吐向汉奸的脸。生死,她已置之度外了。
  一个日军硬生生把许如梅的双乳割了下来,鲜血淋漓。许如梅终于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日军割下她的头,与周春雷的头一起挂于村口。
  许如梅壮烈牺牲了。天地为之动容,鬼神为之悲泣!
  伟大的女性在伟大的抗战中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当我们回忆起战争,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在刺刀晃动的乡村、密林,都有女人不屈的身影。
  在华南战地,南国女人负起或看护伤员,或运送粮食,或做饭烧水,或传递情报的重任,乃至拿起武器投入战斗……英雄的南国女人,在战争中展示了顽强的生命、耐劳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永远记住战争中的女人!
  (本文相关史实业经军事科学院张廷贵同志审读,谨此致谢)
  (曹轲系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社委、新闻研究所所长、珠三角新闻中心主任、高级记者,谢岳雄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建广东省委员会法工委副主任)
其他文献
所谓财产,是因为对人有用才有其价值,离开了人,全部价值体系都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不是以人的利益为道德价值的出发点,人吃羊与狼吃羊并无本质区别,我们有什么权利对狼的行为横加指责?    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利用节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遇到暴风雪的袭击,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和零下37℃的严寒保护受惊的羊群,坚持了一天一夜,后来抢救人员赶到,才使姐妹俩和羊群安全脱险。英雄的故事上了小学
期刊
2005年6月10日下午,一场“二百年一遇的强降雨造成的泥石流山洪”,瞬间击垮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102个孩子窒息在两米深的泥水中。此前十天,湖南省新邵县山洪灾害造成84人死亡,37人失踪。十天之内,一南一北,两场山洪死伤惨重,引起广泛关注,认真反思:为什么近年来山洪频发灾害加剧?  忽然想到魏源的《湖广水利论》,这篇文章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1829年湖北水灾,魏源就写过一篇《湖北堤防议
期刊
中南海办公的清廉之风    ■ 徐恒足(江苏·盐城)  《东西南北》第11期从《华声》杂志转载的《中南海见闻录》一文,记的是宁波市文化局局长和几位基层干部,借来京开会之便看望国务院办公厅一位局长,有幸进入中南海的见闻,读后感慨良多,似有一股清风拂面而来。  总理办公的地方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想象中应是雄伟壮观,气宇轩昂。但几位基层干部实际看到的是“树丛后有几座整齐的小楼”。他们所进的那幢楼有好几
期刊
林则徐一生注重调查研究,其认真程度,在当时官场屈指可数。他之所以能临事不苟且,坎坷见风骨,与他凡事必坚持认真调查研究的精神有密切关系。《清朝野史大观》卷七说,林则徐办理河工,发现“秸料为河工第一弊端”,遂将南北十五厅各垛逐一查明,“岁省度支无算”。道光皇帝下旨说:“向来河臣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封建官场办事,本来只要“等因奉此”,按照皇上的旨意,一条一条贯彻执行即可,有几个人能像林则徐这样
期刊
我惊叹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创造力,更崇敬他的“伟大道义领袖的素质”。  26岁那年,即1905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包括创立相对论的4项历史性贡献,这在科学史上是一个奇迹。  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宣告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为现代物理学开创性科学发现的一百周年。嗣后,德国政府又决定将2005年命名为“爱因斯坦年”。《走近爱因斯坦》(许良英、王瑞智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期刊
1994年以前,高校实行公费培养,统一分配。大学生培养成本由政府承担。在此期间,虽然一些公立学校开始招收部分“自费生”,形成公费自费“双轨制”,但当时的自费生,主要是各单位委托培养,学费由各单位缴纳,不须学生家庭承担。1996年,高校试行“并轨”招生,学费一下子超过2000元,引起轩然大波,96级学生深有感触:“心理一下子失去平衡!同样的课程,上一年收费不到600元,一年后上涨了三倍多!”1997
期刊
59集长篇历史剧《走向共和》播出后,毁誉参半。争议的焦点之一,是是否美化了李鸿章,把一个卖国贼粉饰为倡办洋务支撑危局的改革派。李鸿章的历史功过暂且不论,剧中有一段情节、一句台词却甚是发人深省。因筹备军费屡屡受挫,李鸿章想与美国人合伙办一个银行,但慈禧太后不允,说是跟洋人合伙难保不吃亏,想用钱的时候也不方便。此时,李中堂说了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图的就是自个儿的不方便。”这句台词一语道破清王朝贪贿成风
期刊
金圣叹《不亦快哉》一文,将人生快事乐趣写得淋漓尽致。余为一平民,不避续貂之嫌,不怕人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亦作《不做官不亦快哉》。  无人上门送银子,受贿的罪名落不到头上,不亦快哉!  无发霉的礼品扔入垃圾箱,故与“暴殄天物”无涉,不亦快哉!  不会在故交旧友的信件上出现批示“已阅”的笑话,不亦快哉!  不必为夜半敲门声烦恼,亦不必为警笛声惊吓,一觉睡到大天亮,不亦快哉!  出无警车开道,前呼
期刊
据“两会”传来的消息,我国官员队伍在不断“精简”之下仍在不断地膨胀,目前已达到平均26位平民就要养活一个官员的程度。  虽然对这个问题略有所知,但听到这一信息还是吃了一惊。因为两年前笔者曾撰文谈及这个问题,那时还是平均30名平民养活一个官员。没想到机构精简刚过,官员比例又大幅攀升。这种情况不能不让人忧虑。  问题出在哪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分析说:一是干部提拔过快、过宽所造成;二是各级
期刊
余斌是什么人?曾是湖南某县级市副市长。在任教育局长、副市长期间,收受贿赂95万元,违法所得10万元,但其中有15.47万元已被用于扶贫帮困、社会赞助和公务活动,当余斌事发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期5年时,舆论哗然,竟有超过60%网民给予同情。何则?一日现在大小贪官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余斌这简直不算一回事;二日贪官们基本上都是花天酒地生活糜烂,而他在逃不出官场潜规则时独有一份良心。于是余斌算不算受贿的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