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天大的事儿”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m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以前,高校实行公费培养,统一分配。大学生培养成本由政府承担。在此期间,虽然一些公立学校开始招收部分“自费生”,形成公费自费“双轨制”,但当时的自费生,主要是各单位委托培养,学费由各单位缴纳,不须学生家庭承担。1996年,高校试行“并轨”招生,学费一下子超过2000元,引起轩然大波,96级学生深有感触:“心理一下子失去平衡!同样的课程,上一年收费不到600元,一年后上涨了三倍多!”1997年一场所谓“教育产业化”的变革启动了。
  1999年以后,高校连续三年扩招,学费由1999年的3000元上涨到2000年的4200元,而且继续上扬。
  按照2004年一般院校的标准,一个大学生一学年要交纳学费5000元左右,加上1000-1200元的住宿费和吃用等,已超过万元。而当年年均收入城镇居民大约9000多元,农民只有2900多元。供养一个大学生,城镇居民需要4.2年不吃不喝不穿不住,农民则需要13.6年纯收入!
  
  “教育产业化”意味着什么
  
  教育产业化的直接后果是学费飞涨,并由此引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加剧了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从一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成果获悉,北京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18.5%下降到1999年的16.3%,清华大学从1998年的20.7%下降到2000年的17.6%。在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之前,大学生中农村生源占60%~70%,跟农业人口在全国所占比例较为接近。但实行收费制度后,农村生源陡降,只占30%。
  城镇子弟跟农村子弟进入高校可能性的整体差距是5.6倍,全国重点高校则达到9.2倍,在最低层次的地方高校也达到3.4倍。高额学费愈来愈多地将穷孩子摒弃在大学校门之外,这将加深社会分化!
  沉重的学费使贫困学生及其家长不堪重负。
  山东省下岗职工张珉的儿子2004年考入潍坊交通学院,每年需要5000多元学费,张珉依靠每月460元低保金生活,显然无力承担,不得不借债。但借款何日才能还清?她曾算过一笔帐:儿子毕业后,以每月1000元的工资计算,除去必要的基本生活费,要还清上大学所欠的债务需要整整七年!
  武汉一名贫困生为了挣学费,终因兼职过劳而猝死。
  近年来农民收入一直很难提高,为筹学费不得不四处借贷,将还债的希望寄托于孩子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但目前大学生就业又很不容易!
  截至2005年7月底,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登记失业人员,已经占失业总人数的五分之一,继大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以后,大学毕业生形成又一就业难点。
  找工作难,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希望过几年凭学历优势找到好工作。但是,研究生教育正从公费转向自费,且学费并不低于本科,这又是一笔大开支。一般家庭支付本科学费已山穷水尽,何况是子女读本科时就已债台高筑的家庭呢!
  高等教育质量全面下降。
  由于部分优秀学生无法支付高学费而放弃入学,未上分数线却有钱的学生就可以填补名额,这种知识水平不齐的状况,迫使教师降低讲课质量,也造成学风的普遍跌落。
  扩招以来,大学增建学院,学院扩为大学。学校不顾应具备的条件开设新专业,学生人数陡增,学校管理难以有效进行,而且又急需招进新教师,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就为学生带专业课。这些误人子弟的做法,如何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高校学费问题的几点建议
  
  有报道说,在中国的十大暴利行业中,教育名列第二。高校高收费引起了社会的批评,老百姓哀叹“学费猛于虎”,有人怀疑“中国教育还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教育吗”?必须使学费降到老百姓可以接受的地步,才符合“人民教育为人民”的宗旨。
  首先,应该增加国家投入。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公布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20世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但这个目标从未达到过。现阶段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仅为3.2%左右。按目前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提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增加1000多亿,若其中三分之一用于高等教育,即有300多亿。以每年大专院校在校学生1000万、每人每年6000元学费计,每年共收取学费约600亿左右。如果“提高一个百分点”大学学费就可以减半,下降到3000元左右,就会有一些因高学费受阻的优秀学生跨进大学校门。如果国家将教育投入增加到5%~6%(世界平均水平为5. 1%),问题将能得到较彻底的解决。
  “高校扩招”,原有的教育资源不足,大规模基本建设已造成了高校债务负担。国家投入跟不上,高校就利用这些资源创收,学生又得为自己本应免费享受的服务而付费。
  国家投入还应该向贫穷地区倾斜,使这些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与其他地区相同的待遇。
  以华人人口为多数的新加坡,国家负担大学学费的75%,学生只负担25%。新加坡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重视教育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应该规范高校收费制度。
  高校收费高与乱收费有很大关系。高校账目不公开,教育成本至今还是糊涂账。学费由高校“一口价”,而学生家长别无选择,只得不清不楚地挨宰。
  如果据权威机构测算,中国每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为每年7000~8000元,则学生缴纳的学费占教育成本的50%以上。如果按照流行的说法:理工科人均培养费一年约1.5万元,文科1.2万元至1.3万元,则学生只承担了教育成本的30%。现在首先要做到公开高校账目,并对其进行核算,准确计算出高校教育成本,作为高校收费的准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学生所应承担的合理比例。并对高校各项收费做一个明确的规定,让社会和监察机关来监督,根除教育垄断体制导致的腐败、浪费和低效率。
  再次,加强奖学助学金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在校大学生中特困生有几十万,1999年有100.5万,2000年剧增到142万。近七年来,贫困生人数和比例迅速增长,目前总数已高达320万,其中包括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特困生100多万。贫困生的平均比例为25%,清华大学为23%,北京大学为30%,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高达35%。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比例已增加到41%。面对如此众多的贫困学生,国家现有的奖、助学金显然“僧多粥少”,必须设法大力增加。另外,助学贷款服务也应认真落实,作为奖学、助学金不足的补充。
  关于教育收费,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说,这关乎广大百姓的根本利益,关乎中国高等教育能否继续走下去——“这是个天大的事儿!”(2005年9月8日《中国青年报》)
  学校不是商场,教育不是商业,大学生不是商品!教育关系国家兴亡,必须彻底解决高校学费问题,国家的现代化才有希望!
  (作者系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文教专业委员会工作人员)
其他文献
19岁的兰州农村青年白荣晖患有先天性孤立肾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症,家人东拼西借也凑不齐高额的手术费,他的父亲白纯钰走投无路,给庆阳市市长写了求救信,但却没有结果,白荣晖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事后查知,这封已经被市长批示给民政部门办理的救命信,在市政府办公室“搁置”了20天……(《东方网》,11月23日)  白荣晖死了,很多人纷纷将矛头对准市政府办公室,痛斥政府效能之低下和公务员之懒惰,好似只要市长的批示能
期刊
近日,山东齐河县爆出一桩世说新语式的奇闻,仅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时某雇人模仿县委书记的签名,竟顺利安排包括自己在内的30余人进入当地党政机关就职,而且还收取每人3到8万元不等的好处费。(2006年11月15日《新京报》)  在这里,“民主选才”或“政务公开”等刚性的制度规定成了十足的摆设,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政务漏洞。时某利用其伪造的书记签字,使自己及另外30多人混进了公务员队伍,而且还捞取了数目可
期刊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5日起,上调信函、明信片业务资费。同时要求邮政企业做好明码标价和宣传解释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和用户监督(《中国青年报》11月15日)。  无疑,这次调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邮政垄断业务成本压力,使邮政专营业务的经营困难有所缓解。但这次调价在程序上缺乏行政定价应有的公开、公正安排。  在我国,规定重量的信函和明信片既是邮政专营业务,又
期刊
“宁可放过真凶,不可冤枉一个”的程序规则,或许听惯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人百思不解,但正是这种正当程序的尊重与追求,在人治与法治中间造就了一条鲜明的分水岭。    美国是一个判例法国家,许多法律原则都是由一些具体案例引申出来形成具有普适性的司法规则。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美国在上世纪通过一些重大的刑事案例确立了“程序至上”的刑事司法理念。    “米兰达案”中的程序规则    很少有案件像1
期刊
谁是2005“年度个性官员”    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省部级高官中一批语出惊人、直陈弊端、喜怒形于色的“个性官员”成了政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和媒体关注的对象。  人们首先记起的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这位“铁面审计长”刮起的“审计风暴”,给38个违规使用资金的中央部门带来“强震”,而在以往,还没有谁敢如此公开、如此不留情面地摸过这些部级单位的“老虎屁股”。12月初,他关
期刊
所谓财产,是因为对人有用才有其价值,离开了人,全部价值体系都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不是以人的利益为道德价值的出发点,人吃羊与狼吃羊并无本质区别,我们有什么权利对狼的行为横加指责?    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利用节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遇到暴风雪的袭击,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和零下37℃的严寒保护受惊的羊群,坚持了一天一夜,后来抢救人员赶到,才使姐妹俩和羊群安全脱险。英雄的故事上了小学
期刊
2005年6月10日下午,一场“二百年一遇的强降雨造成的泥石流山洪”,瞬间击垮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102个孩子窒息在两米深的泥水中。此前十天,湖南省新邵县山洪灾害造成84人死亡,37人失踪。十天之内,一南一北,两场山洪死伤惨重,引起广泛关注,认真反思:为什么近年来山洪频发灾害加剧?  忽然想到魏源的《湖广水利论》,这篇文章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1829年湖北水灾,魏源就写过一篇《湖北堤防议
期刊
中南海办公的清廉之风    ■ 徐恒足(江苏·盐城)  《东西南北》第11期从《华声》杂志转载的《中南海见闻录》一文,记的是宁波市文化局局长和几位基层干部,借来京开会之便看望国务院办公厅一位局长,有幸进入中南海的见闻,读后感慨良多,似有一股清风拂面而来。  总理办公的地方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想象中应是雄伟壮观,气宇轩昂。但几位基层干部实际看到的是“树丛后有几座整齐的小楼”。他们所进的那幢楼有好几
期刊
林则徐一生注重调查研究,其认真程度,在当时官场屈指可数。他之所以能临事不苟且,坎坷见风骨,与他凡事必坚持认真调查研究的精神有密切关系。《清朝野史大观》卷七说,林则徐办理河工,发现“秸料为河工第一弊端”,遂将南北十五厅各垛逐一查明,“岁省度支无算”。道光皇帝下旨说:“向来河臣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封建官场办事,本来只要“等因奉此”,按照皇上的旨意,一条一条贯彻执行即可,有几个人能像林则徐这样
期刊
我惊叹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创造力,更崇敬他的“伟大道义领袖的素质”。  26岁那年,即1905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包括创立相对论的4项历史性贡献,这在科学史上是一个奇迹。  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宣告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为现代物理学开创性科学发现的一百周年。嗣后,德国政府又决定将2005年命名为“爱因斯坦年”。《走近爱因斯坦》(许良英、王瑞智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