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开放时代、网络时代的孩子,大都会和沈老的外孙一样,问题无限多、无限奇、无限“傻”,甚至无限“刁”。但大多数家长却不能像沈老这样,不仅不烦,而且能够不断思考,看到一个两三岁孩子对一个故事如此痴迷的本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其实,很多家长总是用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思维来思考、判断、衡量和要求孩子,并因此在和孩子的人际空间上一直保持着自己在上,孩子在下的模式,在基本态度上,一直是训导、劝慰、告誡、批判,甚至呵斥、教训。所以当孩子的言行,特别是背后的观念、价值不符合自己的标准时,首先是不理解,然后是不支持,最后一定是不耐烦。
应该看到,在当代,一个好的亲子关系,一种积极进步的家庭教育有很多重要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理解孩子的“规则”,以“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即在对待孩子时,不仅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必须重视孩子的观念和价值。
要做到以“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首先需要有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真正接受儿童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他们代表未来;需要真正懂得和理解纪伯伦在《先知·论孩子》里所说的“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你们不能使他们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这就意味着,很多在你看来很不合理,很不可思议,特别是很不正确的事情、想法,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正常的、是天经地义的,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使用的是“明日”的价值和思维。
其次,要真正接受孩子与你完全不一样的思维特征。无论是身心发展,还是社会化进程,儿童都处于一种快速变化的状态,其思维的基本特点是形象的、具体的、是没有边界和禁忌的,一件被成人看成是荒诞无稽的事,在孩子眼里可能既合理又好玩;而一件孩子津津乐道的趣事,在家长眼里就可能是不可思议,大逆不道。只有真正理解孩子,读懂孩子,把握孩子的思维和认知特点,才能真正科学地引导孩子。
第三,要充分认识社会和时代对孩子的影响。必须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新媒体的时代,孩子和你一样,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大量的资讯,处在海量的信息包围之中。永远不要以为孩子的头脑是一张白纸,更不要以为在那张纸上只有你才能作画;永远不要以为孩子只能被教诲,更不要以为只有你在教诲;永远不要以为你可以左右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学习,更不要以为你有能力捂住孩子的一只眼,让他只接受你想让他接收的东西。
沈老真的是个好外公,从给孩子讲故事这样一件小事,可以读出很多东西。
其实,很多家长总是用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思维来思考、判断、衡量和要求孩子,并因此在和孩子的人际空间上一直保持着自己在上,孩子在下的模式,在基本态度上,一直是训导、劝慰、告誡、批判,甚至呵斥、教训。所以当孩子的言行,特别是背后的观念、价值不符合自己的标准时,首先是不理解,然后是不支持,最后一定是不耐烦。
应该看到,在当代,一个好的亲子关系,一种积极进步的家庭教育有很多重要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理解孩子的“规则”,以“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即在对待孩子时,不仅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必须重视孩子的观念和价值。
要做到以“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首先需要有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真正接受儿童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他们代表未来;需要真正懂得和理解纪伯伦在《先知·论孩子》里所说的“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你们不能使他们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这就意味着,很多在你看来很不合理,很不可思议,特别是很不正确的事情、想法,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正常的、是天经地义的,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使用的是“明日”的价值和思维。
其次,要真正接受孩子与你完全不一样的思维特征。无论是身心发展,还是社会化进程,儿童都处于一种快速变化的状态,其思维的基本特点是形象的、具体的、是没有边界和禁忌的,一件被成人看成是荒诞无稽的事,在孩子眼里可能既合理又好玩;而一件孩子津津乐道的趣事,在家长眼里就可能是不可思议,大逆不道。只有真正理解孩子,读懂孩子,把握孩子的思维和认知特点,才能真正科学地引导孩子。
第三,要充分认识社会和时代对孩子的影响。必须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新媒体的时代,孩子和你一样,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大量的资讯,处在海量的信息包围之中。永远不要以为孩子的头脑是一张白纸,更不要以为在那张纸上只有你才能作画;永远不要以为孩子只能被教诲,更不要以为只有你在教诲;永远不要以为你可以左右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学习,更不要以为你有能力捂住孩子的一只眼,让他只接受你想让他接收的东西。
沈老真的是个好外公,从给孩子讲故事这样一件小事,可以读出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