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发展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福祉。当前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重大改革之一,就是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4年3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介绍,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结果,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民办高校学生的培训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辅助和延伸,始终以培养学生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在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转型改革之时,如何搞好学生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与教学工作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就业,提升学生就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民办高校培训工作的目的意义、形式与内容、措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如何搞好民办高校学生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教育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大学生就业与培训工作由人社部主抓,各级地方政府人社系统内都设立管理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部门,如就业培训处、就业培训中心等。各级地方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培训与就业的工程,可以获得专项政府支持。
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培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表明搞好大学生培训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俞敏洪在谈及培训的最终目的时直言,我们的培训工作就是为了使学生最终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换句话讲,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我国的民办高校由于底子薄,自身发展受到诸多局限,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很多时候空为一句口号,而不能真正落实,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民办高校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大学生的培训工作,走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的道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的掌握一门或几门技能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证书,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他们改变自身劣势,凸显自身优势,提升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办高校教育培训的形式与内容
高校教育培训有多种形式和内容。按照国家教育方式的不同,高校的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培训两大类。按照培训对象区分,高校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分为企业培训、党政培训与校内培训。
民办高校普遍缺乏品牌优势,在学历教育方面很少有自己的教育项目,这样往往需要依托于名牌大学的品牌优势,甚至在教育培训中成为其他大学学历教育的“代言”。
企业培训和党政培训多集中在企业行业领域和政治领域有鲜明特色的公办院校,民办高校由于缺乏自身特色和品牌优势,社会认同度不够,在发展这两类培训方面同样困难重重。
在学历教育与企业和党政培训方面,民办高校还需要谋划布局,以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自身特色,本着长期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追寻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短时间内,民办高校的教育培训工作还是集中在校内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上面,受众群体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具体表现为职业技能类证书培训与国家考试培训,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驾驶员培训、考研培训等。因此,民办高校的教育培训工作还要以校内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为基础,拓展学历教育培训与政企培训,本着长期发展与短期重点发展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项目。
三、搞好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拓展校内培训项目,提升培训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就业助力
拓展校内培训项目要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品类齐全的培训项目,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享受到全方位的培训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广泛开展对学生的调研工作,了解学生需求,积极引进校内培训项目
目前已经广泛形成的适于大学生的校内培训项目主要包括考研培训、托福、雅思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语言类培训、驾驶员培训等技能类培训以及职业(从业)资格类培训等几大类。
校内培训的主要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积极做好对学生的调研工作,能够全方位了解学生特点,掌握学生需求情况,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引进项目,对今后的培训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取长补短,避免做无用功。
2.结合学科特色,寻找培训项目空白点,开发特色培训项目
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的发展特色,特别是民办高校,在教育培训方面更要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培养和开发一些特色培训项目,这样才会使培训工作富有生命力。
比如,一所以财经培养为特色专业的民办高校,凭借自身的优势师资和大学品牌,经过努力完全可以打造出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财经类培训基地,而不是被培训机构占领阵地。一所以化工制药培养为特色专业的学校,在教育培训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就不能只寻求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能类培训,就必须考虑到要引进开发化学、食品、制药类的培训项目。
3.加强培训教学的监督和日常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大学的教育培训一定要与社会培训机构区分开来,大学的教育培训更要注重品质的提升。社会一些培训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往往忽略了培训的质量和后期的服务,而大学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才素质,促进人才就业,这是值得高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民办高校为之不懈奋斗的事业。
4.申办各类考试考点,以考点带动报考,以报考带动培训
培训教育不能局限于培训园地,要加强与人保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联系,申办各类考点,通过报考与考试服务,拓展服务人群和服务范围,从而带动培训更大规模的发展. (二)积极引进高端培训项目,培训教育与教学相互促进
职业技能类证书培训周期较短,培训费用相对低廉,对有专业背景的考生通过率较高。除了这类证书培训之外,民办高校的教育培训更应适当引进一些培训周期长、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高端人才培训,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以培养符合企业实际用人或者对高端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树立大学品牌,立足本地区,服务地区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
民办高校要搞好教育培训工作,要发挥体制灵活的优势,不能仅仅局限于在校内发展培训项目,更应发挥大学的影响力和实际作用,以实现校内培训带动校外培训,将教育培训项目向社会拓展,包括社区、企业、政府,培养区域性人才,为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实现校内外培训相得益彰的局面。
(四)建立健全校内外培训教育招生宣传体系,改革激励机制,规范工作流程
1.建设信息功能全面实用的高水准的业务单位网站,落实责任单位,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介,如网络、广播、报刊、显屏、招贴、海报、传单等,广泛宣传项目,扩大受众规模,做到有意向的人参与项目,无意向的人了解项目。
2.建立强有力的招生宣传体系,形成校内自上而下的招生服务体系,形成校外完善的招生服务中介体系。
3.成立专门的培训就业服务中心,招募学生志愿者,为学生的培训教育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
4.建立教育培训激励机制。对年度考核业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直接承担教育培训项目的业务单位和二级学院在经费和人员的配备上予以政策倾斜。
5.建立优秀学员的交流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品学兼优但经济困难的本校学生参加教育培训项目;奖励培训成绩突出,就业好的学生。
6.规范工作流程,业务部门去除行政化,实行项目分工负责制。
(五)校企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教育培训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尽快转化为具体的技能水平,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实现了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六)“走出去”,实现教育培训的国际化
民办高校的教育培训在立足于本校,服务地区经济的同时,更要走国际化道路.引进国际认证的高端人才培训证书,引进国际名校的网络课堂,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打造自身培训教育特色。
结语:搞好民办高校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也是走在高校人才创新培养前列的创举,民办高校应当凝心聚力,坚定的走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的道路,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民办高校教育培训工作更应担负起大学的责任,培养政府、企业、地区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结果,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民办高校学生的培训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辅助和延伸,始终以培养学生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在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转型改革之时,如何搞好学生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与教学工作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就业,提升学生就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民办高校培训工作的目的意义、形式与内容、措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如何搞好民办高校学生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教育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大学生就业与培训工作由人社部主抓,各级地方政府人社系统内都设立管理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部门,如就业培训处、就业培训中心等。各级地方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培训与就业的工程,可以获得专项政府支持。
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培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表明搞好大学生培训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俞敏洪在谈及培训的最终目的时直言,我们的培训工作就是为了使学生最终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换句话讲,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我国的民办高校由于底子薄,自身发展受到诸多局限,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很多时候空为一句口号,而不能真正落实,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民办高校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大学生的培训工作,走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的道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的掌握一门或几门技能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证书,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他们改变自身劣势,凸显自身优势,提升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办高校教育培训的形式与内容
高校教育培训有多种形式和内容。按照国家教育方式的不同,高校的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培训两大类。按照培训对象区分,高校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分为企业培训、党政培训与校内培训。
民办高校普遍缺乏品牌优势,在学历教育方面很少有自己的教育项目,这样往往需要依托于名牌大学的品牌优势,甚至在教育培训中成为其他大学学历教育的“代言”。
企业培训和党政培训多集中在企业行业领域和政治领域有鲜明特色的公办院校,民办高校由于缺乏自身特色和品牌优势,社会认同度不够,在发展这两类培训方面同样困难重重。
在学历教育与企业和党政培训方面,民办高校还需要谋划布局,以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自身特色,本着长期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追寻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短时间内,民办高校的教育培训工作还是集中在校内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上面,受众群体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具体表现为职业技能类证书培训与国家考试培训,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驾驶员培训、考研培训等。因此,民办高校的教育培训工作还要以校内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为基础,拓展学历教育培训与政企培训,本着长期发展与短期重点发展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项目。
三、搞好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拓展校内培训项目,提升培训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就业助力
拓展校内培训项目要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品类齐全的培训项目,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享受到全方位的培训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广泛开展对学生的调研工作,了解学生需求,积极引进校内培训项目
目前已经广泛形成的适于大学生的校内培训项目主要包括考研培训、托福、雅思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语言类培训、驾驶员培训等技能类培训以及职业(从业)资格类培训等几大类。
校内培训的主要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积极做好对学生的调研工作,能够全方位了解学生特点,掌握学生需求情况,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引进项目,对今后的培训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取长补短,避免做无用功。
2.结合学科特色,寻找培训项目空白点,开发特色培训项目
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的发展特色,特别是民办高校,在教育培训方面更要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培养和开发一些特色培训项目,这样才会使培训工作富有生命力。
比如,一所以财经培养为特色专业的民办高校,凭借自身的优势师资和大学品牌,经过努力完全可以打造出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财经类培训基地,而不是被培训机构占领阵地。一所以化工制药培养为特色专业的学校,在教育培训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就不能只寻求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能类培训,就必须考虑到要引进开发化学、食品、制药类的培训项目。
3.加强培训教学的监督和日常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大学的教育培训一定要与社会培训机构区分开来,大学的教育培训更要注重品质的提升。社会一些培训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往往忽略了培训的质量和后期的服务,而大学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才素质,促进人才就业,这是值得高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民办高校为之不懈奋斗的事业。
4.申办各类考试考点,以考点带动报考,以报考带动培训
培训教育不能局限于培训园地,要加强与人保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联系,申办各类考点,通过报考与考试服务,拓展服务人群和服务范围,从而带动培训更大规模的发展. (二)积极引进高端培训项目,培训教育与教学相互促进
职业技能类证书培训周期较短,培训费用相对低廉,对有专业背景的考生通过率较高。除了这类证书培训之外,民办高校的教育培训更应适当引进一些培训周期长、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高端人才培训,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以培养符合企业实际用人或者对高端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树立大学品牌,立足本地区,服务地区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
民办高校要搞好教育培训工作,要发挥体制灵活的优势,不能仅仅局限于在校内发展培训项目,更应发挥大学的影响力和实际作用,以实现校内培训带动校外培训,将教育培训项目向社会拓展,包括社区、企业、政府,培养区域性人才,为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实现校内外培训相得益彰的局面。
(四)建立健全校内外培训教育招生宣传体系,改革激励机制,规范工作流程
1.建设信息功能全面实用的高水准的业务单位网站,落实责任单位,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介,如网络、广播、报刊、显屏、招贴、海报、传单等,广泛宣传项目,扩大受众规模,做到有意向的人参与项目,无意向的人了解项目。
2.建立强有力的招生宣传体系,形成校内自上而下的招生服务体系,形成校外完善的招生服务中介体系。
3.成立专门的培训就业服务中心,招募学生志愿者,为学生的培训教育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
4.建立教育培训激励机制。对年度考核业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直接承担教育培训项目的业务单位和二级学院在经费和人员的配备上予以政策倾斜。
5.建立优秀学员的交流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品学兼优但经济困难的本校学生参加教育培训项目;奖励培训成绩突出,就业好的学生。
6.规范工作流程,业务部门去除行政化,实行项目分工负责制。
(五)校企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教育培训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尽快转化为具体的技能水平,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实现了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六)“走出去”,实现教育培训的国际化
民办高校的教育培训在立足于本校,服务地区经济的同时,更要走国际化道路.引进国际认证的高端人才培训证书,引进国际名校的网络课堂,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打造自身培训教育特色。
结语:搞好民办高校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也是走在高校人才创新培养前列的创举,民办高校应当凝心聚力,坚定的走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的道路,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民办高校教育培训工作更应担负起大学的责任,培养政府、企业、地区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