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校公益社团蓬勃发展,如何创新社团管理和运营机制,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学校的关注。为全面发展大学生公益社团,以山东理工大学电气爱心社的组织管理、活动开展为例,着重对公益社团的运营、管理和目前公益社团发展遇到的瓶颈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高校公益社团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公益社团;电气爱心社;运行机制
高校公益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公益”的目的自由结成并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倾力打造校园爱心文化、传递志愿服务精神的一个窗口。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电气爱心社的活动开展、品牌塑造、组织管理形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和阐释高校公益社团的运行机制以及目前发展遇到的困境。
一、公益型社团品牌活动打造之路
1.注重品牌活动定位,推进品牌设计理念。电气爱心社按照其特色人文关怀理念与丰富内涵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品牌活动。社团的活动定位是尽可能团结有志青年,大力倡导道德精神,呼唤人们的爱心。成立之初,由于社团规模和资金有限,爱心社开展社团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将爱心奉献给目前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这些简单而有意义的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爱心社的品牌逐渐塑造起来。
2.创新社团活动模式,维系社团品牌的运作。只有开展能代表社团理念、社团特色、社团价值、社团文化的品牌活动,社团理念才容易被人了解和认可。多年来,电气爱心社举办了“爱心助残拍卖活动”、特教中心“爱心支教”、“仁爱使者”品牌活动,并在其中以加入竞技性比赛的形式来提高社团成员综合能力、发展成员兴趣,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此外,为了维系社团品牌活动的长久发展,电气爱心社积极走出校园,与淄博市多家敬老院、周村特教中心合作建立爱心基地,定期组织成员到基地进行帮扶、助教活动。这些长期延续下来的特色活动,可以吸引社团以外的更多成员前来参与,并不断扩大品牌在社会上的应用和转化。
二、公益型社团的运营与管理
1.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公益社团的经费有限,如何增收节支、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厉行节约的同时,在电气爱心社的管理中,资产财务部指导社团积极“开源”,通过开展爱心募捐吸引企业赞助,与企业联合开展“爱心义演、义卖”等活动,并与淄博市慈善总会、学校爱心超市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有效利用部分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2.加强培训工作,提升骨干管理能力。电气爱心社与其他社团相似,成员流动性强,能不能持久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有效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电气爱心社在管理上一直坚持立足于增强成员的效率意识和信誉意识,以提高成员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团队归属感为主要目的,爱心社在全校范围内率先成立团支部,举办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同时,定期邀请慈善总会专业指导教师为社团成员开展培训,使成员更加了解社团的文化和精神。
3.建立灵活管理机制,“服务+自治”管理并行。公益型社团应该实行相对灵活的社团管理机制,在具体工作中,应对社团负责人赋予较大的决策权力,鼓励成员依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大胆地进行实践活动,促进社团形成多元化管理格局。如电气爱心社实行的是项目化的管理机制,可以将公益活动的设计权、参与权交给学生,学院只需要宏观把握社团发展方向,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较大的自主性。
三、公益型社团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1.受助对象难寻、社团号召力有限。现有的受助对象大多通过走访得来,学生走访地方有限;而很多弱势群体想要寻求帮助也找不到公益组织,他们主动联系网络媒体的能力和渠道有限,这就成为爱心社活动开展的一个很大的局限性。
2.新生很给力,老生不积极。公益社团成员中,新生是主力军。但是加入过程有一定的随机性,一部分社团成员的热情很快退却,渐渐选择退出。个别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因为加入社团而影响学习成绩不得不退出社团的情况时有发生。
3.社团经费有限、场地资源不足。社团每年的活动经费有限,成为开展活动一个很大的限制条件。同时,社团活动的策划和开展需要办公室、教室、比赛场地等,而由于办公设施很难得到保障,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因得不到基本的物质保障甚至不能开展。
4.公益社团竞争激烈,活动同质化现象严重。高校内公益社团数量众多,几乎每个学院都有公益社团,使得公益活动同质化现象嚴重,社团之间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学生往往不思考自己社团的创新点,使得各组织之间不能有效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刘龙洲.大学生社团问题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2]邹宁.试析高校大学生社团与商业赞助的几个问题[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3).
作者简介:周艺璇,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山东理工大学讲师。
关键词:公益社团;电气爱心社;运行机制
高校公益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公益”的目的自由结成并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倾力打造校园爱心文化、传递志愿服务精神的一个窗口。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电气爱心社的活动开展、品牌塑造、组织管理形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和阐释高校公益社团的运行机制以及目前发展遇到的困境。
一、公益型社团品牌活动打造之路
1.注重品牌活动定位,推进品牌设计理念。电气爱心社按照其特色人文关怀理念与丰富内涵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品牌活动。社团的活动定位是尽可能团结有志青年,大力倡导道德精神,呼唤人们的爱心。成立之初,由于社团规模和资金有限,爱心社开展社团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将爱心奉献给目前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这些简单而有意义的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爱心社的品牌逐渐塑造起来。
2.创新社团活动模式,维系社团品牌的运作。只有开展能代表社团理念、社团特色、社团价值、社团文化的品牌活动,社团理念才容易被人了解和认可。多年来,电气爱心社举办了“爱心助残拍卖活动”、特教中心“爱心支教”、“仁爱使者”品牌活动,并在其中以加入竞技性比赛的形式来提高社团成员综合能力、发展成员兴趣,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此外,为了维系社团品牌活动的长久发展,电气爱心社积极走出校园,与淄博市多家敬老院、周村特教中心合作建立爱心基地,定期组织成员到基地进行帮扶、助教活动。这些长期延续下来的特色活动,可以吸引社团以外的更多成员前来参与,并不断扩大品牌在社会上的应用和转化。
二、公益型社团的运营与管理
1.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公益社团的经费有限,如何增收节支、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厉行节约的同时,在电气爱心社的管理中,资产财务部指导社团积极“开源”,通过开展爱心募捐吸引企业赞助,与企业联合开展“爱心义演、义卖”等活动,并与淄博市慈善总会、学校爱心超市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有效利用部分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2.加强培训工作,提升骨干管理能力。电气爱心社与其他社团相似,成员流动性强,能不能持久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有效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电气爱心社在管理上一直坚持立足于增强成员的效率意识和信誉意识,以提高成员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团队归属感为主要目的,爱心社在全校范围内率先成立团支部,举办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同时,定期邀请慈善总会专业指导教师为社团成员开展培训,使成员更加了解社团的文化和精神。
3.建立灵活管理机制,“服务+自治”管理并行。公益型社团应该实行相对灵活的社团管理机制,在具体工作中,应对社团负责人赋予较大的决策权力,鼓励成员依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大胆地进行实践活动,促进社团形成多元化管理格局。如电气爱心社实行的是项目化的管理机制,可以将公益活动的设计权、参与权交给学生,学院只需要宏观把握社团发展方向,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较大的自主性。
三、公益型社团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1.受助对象难寻、社团号召力有限。现有的受助对象大多通过走访得来,学生走访地方有限;而很多弱势群体想要寻求帮助也找不到公益组织,他们主动联系网络媒体的能力和渠道有限,这就成为爱心社活动开展的一个很大的局限性。
2.新生很给力,老生不积极。公益社团成员中,新生是主力军。但是加入过程有一定的随机性,一部分社团成员的热情很快退却,渐渐选择退出。个别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因为加入社团而影响学习成绩不得不退出社团的情况时有发生。
3.社团经费有限、场地资源不足。社团每年的活动经费有限,成为开展活动一个很大的限制条件。同时,社团活动的策划和开展需要办公室、教室、比赛场地等,而由于办公设施很难得到保障,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因得不到基本的物质保障甚至不能开展。
4.公益社团竞争激烈,活动同质化现象严重。高校内公益社团数量众多,几乎每个学院都有公益社团,使得公益活动同质化现象嚴重,社团之间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学生往往不思考自己社团的创新点,使得各组织之间不能有效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刘龙洲.大学生社团问题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2]邹宁.试析高校大学生社团与商业赞助的几个问题[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3).
作者简介:周艺璇,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山东理工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