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前有很多个体户已经开张营业,比如理发店。但我在理发过程中发现理发师没有规范佩戴口罩,而且一些顾客也是脱掉口罩进行理发,理发店属于公共场所吗?我以什么理由举报呢?
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均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个人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防止疫情的传播。
对于您提到的“理发店是否属于公共场所”的问题,可参照2019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其中明确将“理发店”纳入公共场所范围,由卫生防疫机构对其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而对于拒绝卫生监督的,卫生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此外,2020年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也指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因日常接触人员较多,存在感染风险,其所在单位应为其配置口罩等防护物品,工作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上岗。
小检认为,佩戴口罩这一小小的举动既能保护他人,更能保护自己。对于疫情期间家门口的理发店服务人员不佩戴口罩,或未对顾客要求佩戴口罩的情况,您可以建议理发店执行相关防护规定,如沟通失败,建议您向当地的卫生防疫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进行举报和投诉。
2、你好我有个问题咨询一下,我是上海小企业主,我们有一个员工在外地确诊感染了病毒,一直在家。这个员工合同期正好到2月份到期,按照劳动合同法我们可以不续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吧,但是看到有关规定又有点担心,请问能解除和这个员工的劳动合同吗?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因此,虽然你们的劳动合同到期,但根据规定会顺延到该员工医疗期满,现在不能解除合同。
此外,该员工已经被确诊,说明是患病职工,应当享有相应的医疗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合同到期的,应当顺延至医疗期满。此条规定和上述人社局的通知是一致的,在此期间应当支付该劳动者相应的病假工资。
3、我女朋友1月17号到过湖北,公司要求2月10号复工,她2月8号到了深圳,然后说要居家自我隔离14天。在家待了7天后,公司又要求从家搬出来去宿舍再单独隔离14天,也没做什么后续的保证和说明。有什么权力可以帮助她吗,因为去了要是有问题公司也没说可以负责之类的。
答:首先,由于隔离措施包括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建议您了解当地政府对本地企业是否作出了疫情防控集中隔离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本地企业要求员工至宿舍隔离有无明文依据。如果当地政府确实对企业宿舍隔离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建议依规定行事。
经查询,深圳市有关部门对新冠疫情期间企业复工作出了相关规定,如企业要完善落实企业内部医学观察、自行隔离等措施,工厂和有条件的其他类型企业要设立员工隔离区,用于疫情发生地来深复工员工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以及待排查员工的留验。据此,如该企业符合上述规定的集中隔离医院观察点的条件,可以依规定操作。
其次,如果纯属企业自行对员工的要求,倾向于认为缺乏法律依据,企业无权要求员工在指定的场所进行隔离。理由主要因为企业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主体。根据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院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传染病防治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是责任主体。因此,要求公民采取隔离措施及隔离的具体办法是政府的公权力范畴,企业在未经授权、未被许可的情况下无权指定员工在宿舍进行隔离。在员工无隔离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从配合政府防疫工作角度,可以提供隔离的地点。
4、我是网店商家,网购平台要求从2月12日开始发货,做不到罚款处理,平台有权这样做吗?商家的利益谁来保证?
答:網购平台无权对商家进行罚款。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应当由行政主体依职权行使,网购平台不是行政主体,商家亦非行政相对人,平台罚款于法无据。网购平台与商家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平台所称罚款,有可能指的是违约责任,但该违约责任的承担,应当以合同明文约定为前提,如合同无约定,则平台无权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等),除非经双方协商一致,另行确立相应“罚款”条款。
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客观上因一些防疫用品需求暴增、工人短缺、物流受限等影响,不少网购订单和网店面临无法及时发货的情况。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官方发言和《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网店店主如果符合上述情况,应做好向平台的情况说明和向消费者的告示,一些平台有延迟发货“赔付豁免”规则,可具体参考适用。但非属于疫情原因导致延迟发货,网店应按照与平台签署协议承担相应违约责任,诚信合法为先。
疫情期间,电商平台与店家应做好相互理解,共渡难关,协助网店通过公示、推送和短信等方式,向广大消费者解释情况、获取消费者理解。 5、由于疫情的原因,公司决定10号线上办公,11日通知公司裁员,工资只结算到10号,同时赔偿说到等疫情结束,我该怎么办?
答:在疫情期间可与公司方积极协商赔偿方案,如若不合理,可以寻求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注:根据有关规定,劳动仲裁为起诉的前置程序,即先裁后讼)。具体为:
1.公司以裁员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需要满足法定情形。如单位确因疫情原因造成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员。
2.如同意裁员的,请主张经济补偿金。按照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为一个月;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计算;不满六个月的,为半个月。
3.员工对裁员不服的,认为公司裁员构成违法解除的,可以提起仲裁,要求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是否构成违法解除要看公司裁员是否符合法定理由以及法定程序。至于工资结算到10日,因裁员后劳动者未提供劳动,故工资可结算至当日。而公司承诺赔偿等疫情结束后发放,而并非不予发放,在特殊时期可以理解。
建议企业员工尽量采用电子邮件、微信、书信等方式沟通,并根据公司管理层级抄送本部门负责人、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及分管负责人等,尽量保留与公司协商沟通的凭证,作为后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证明。
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可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五、十条等。
6、市场拓展人员更换工作驻地,无法入职(因疫情不对外地人开放租房、宾馆停业、高速关闭),但公司要求复工,我该怎么办?
答:因疫情的高传染性和各地区的严格管控措施,对因受疫情影响劳动者不能按期到岗的,建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能否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务;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可与用人单位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自设福利假等各类假。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指出:支持协商未返岗期间的工资待遇。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故首先看企业要求复工是否符合当地复工的时间和条件,其次,因新的工作駐地所在地实行严格管控,员工确实无法提供劳动的,企业不得强迫员工到新的工作驻地办公。可根据上述通知的规定协商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
7、因为疫情无法复工,人事算我们休年假,这符合规定吗?
答:企业延期复工问题的法律依据,各地文件所援引的法律依据是《传染病防治法》第42条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5条、第49条。根据前述法律条文中涉及停工、停业、停课或中止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定,所谓“延迟复工期”的说法应该是“停工期”,其目的是要求企业通过停止安排员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因此,各地发布延迟企业复工的通知是为了防控疫情采取的被迫停产措施,不是为了增加员工休息休假,根本上是通过加大对人员流动的约束,来减少人群集聚集,避免疫情扩散。不能简单地认定延迟复工期等同于休假期,也不能由此来认定延迟复工期间的工作属于加班,否则将偏离法律本意。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0]5号)》规定把延迟复工期认定为“停工期”。综上,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如果因劳动者岗位特殊无法在家办公的,则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人社部5号文的规定,享受停工期内的待遇。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对于是否能使用年休假,各地政策对此规定有所不同,上海,广东目前的口径是不能使用年休假,而北京的口径是可以使用年休假。而国家及各地规定的可复工日期后,企业仍不能正常复工的,根据《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企业可以优先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年休假休完后再按停工停产处理。
8、疫情期间公司加班,上班路上感染疫情可以算工伤吗?
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写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非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可以享受这项政策?工伤认定需根据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进行综合认定。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感染场所较多,出门买菜也可能导致感染,很难认定感染一定是发生在单位或上下班途中,建议大伙做好防护措施。
原则上,工伤的判定标准应该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属于工伤。对于在上下班途中遭受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原则上仅仅在满足《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即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对于在上下班途中感染疫情不应该做类比推理,即上下班途中感染新型肺炎是不属于工伤。
9、我想咨询一下,我们接到了市卫健委的通知,要求员工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立即报告本单位疫情防控小组,并戴口罩到定点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不要带病上班。外地员工在有疑似症状的情况下去医院诊疗产生的费用(不能刷医保卡)怎么办?可以要求单位、公司负担吗?
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均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个人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防止疫情的传播。
对于您提到的“理发店是否属于公共场所”的问题,可参照2019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其中明确将“理发店”纳入公共场所范围,由卫生防疫机构对其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而对于拒绝卫生监督的,卫生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此外,2020年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也指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因日常接触人员较多,存在感染风险,其所在单位应为其配置口罩等防护物品,工作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上岗。
小检认为,佩戴口罩这一小小的举动既能保护他人,更能保护自己。对于疫情期间家门口的理发店服务人员不佩戴口罩,或未对顾客要求佩戴口罩的情况,您可以建议理发店执行相关防护规定,如沟通失败,建议您向当地的卫生防疫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进行举报和投诉。
2、你好我有个问题咨询一下,我是上海小企业主,我们有一个员工在外地确诊感染了病毒,一直在家。这个员工合同期正好到2月份到期,按照劳动合同法我们可以不续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吧,但是看到有关规定又有点担心,请问能解除和这个员工的劳动合同吗?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因此,虽然你们的劳动合同到期,但根据规定会顺延到该员工医疗期满,现在不能解除合同。
此外,该员工已经被确诊,说明是患病职工,应当享有相应的医疗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合同到期的,应当顺延至医疗期满。此条规定和上述人社局的通知是一致的,在此期间应当支付该劳动者相应的病假工资。
3、我女朋友1月17号到过湖北,公司要求2月10号复工,她2月8号到了深圳,然后说要居家自我隔离14天。在家待了7天后,公司又要求从家搬出来去宿舍再单独隔离14天,也没做什么后续的保证和说明。有什么权力可以帮助她吗,因为去了要是有问题公司也没说可以负责之类的。
答:首先,由于隔离措施包括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建议您了解当地政府对本地企业是否作出了疫情防控集中隔离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本地企业要求员工至宿舍隔离有无明文依据。如果当地政府确实对企业宿舍隔离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建议依规定行事。
经查询,深圳市有关部门对新冠疫情期间企业复工作出了相关规定,如企业要完善落实企业内部医学观察、自行隔离等措施,工厂和有条件的其他类型企业要设立员工隔离区,用于疫情发生地来深复工员工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以及待排查员工的留验。据此,如该企业符合上述规定的集中隔离医院观察点的条件,可以依规定操作。
其次,如果纯属企业自行对员工的要求,倾向于认为缺乏法律依据,企业无权要求员工在指定的场所进行隔离。理由主要因为企业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主体。根据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院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传染病防治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是责任主体。因此,要求公民采取隔离措施及隔离的具体办法是政府的公权力范畴,企业在未经授权、未被许可的情况下无权指定员工在宿舍进行隔离。在员工无隔离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从配合政府防疫工作角度,可以提供隔离的地点。
4、我是网店商家,网购平台要求从2月12日开始发货,做不到罚款处理,平台有权这样做吗?商家的利益谁来保证?
答:網购平台无权对商家进行罚款。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应当由行政主体依职权行使,网购平台不是行政主体,商家亦非行政相对人,平台罚款于法无据。网购平台与商家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平台所称罚款,有可能指的是违约责任,但该违约责任的承担,应当以合同明文约定为前提,如合同无约定,则平台无权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等),除非经双方协商一致,另行确立相应“罚款”条款。
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客观上因一些防疫用品需求暴增、工人短缺、物流受限等影响,不少网购订单和网店面临无法及时发货的情况。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官方发言和《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网店店主如果符合上述情况,应做好向平台的情况说明和向消费者的告示,一些平台有延迟发货“赔付豁免”规则,可具体参考适用。但非属于疫情原因导致延迟发货,网店应按照与平台签署协议承担相应违约责任,诚信合法为先。
疫情期间,电商平台与店家应做好相互理解,共渡难关,协助网店通过公示、推送和短信等方式,向广大消费者解释情况、获取消费者理解。 5、由于疫情的原因,公司决定10号线上办公,11日通知公司裁员,工资只结算到10号,同时赔偿说到等疫情结束,我该怎么办?
答:在疫情期间可与公司方积极协商赔偿方案,如若不合理,可以寻求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注:根据有关规定,劳动仲裁为起诉的前置程序,即先裁后讼)。具体为:
1.公司以裁员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需要满足法定情形。如单位确因疫情原因造成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员。
2.如同意裁员的,请主张经济补偿金。按照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为一个月;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计算;不满六个月的,为半个月。
3.员工对裁员不服的,认为公司裁员构成违法解除的,可以提起仲裁,要求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是否构成违法解除要看公司裁员是否符合法定理由以及法定程序。至于工资结算到10日,因裁员后劳动者未提供劳动,故工资可结算至当日。而公司承诺赔偿等疫情结束后发放,而并非不予发放,在特殊时期可以理解。
建议企业员工尽量采用电子邮件、微信、书信等方式沟通,并根据公司管理层级抄送本部门负责人、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及分管负责人等,尽量保留与公司协商沟通的凭证,作为后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证明。
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可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五、十条等。
6、市场拓展人员更换工作驻地,无法入职(因疫情不对外地人开放租房、宾馆停业、高速关闭),但公司要求复工,我该怎么办?
答:因疫情的高传染性和各地区的严格管控措施,对因受疫情影响劳动者不能按期到岗的,建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能否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务;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可与用人单位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自设福利假等各类假。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指出:支持协商未返岗期间的工资待遇。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故首先看企业要求复工是否符合当地复工的时间和条件,其次,因新的工作駐地所在地实行严格管控,员工确实无法提供劳动的,企业不得强迫员工到新的工作驻地办公。可根据上述通知的规定协商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
7、因为疫情无法复工,人事算我们休年假,这符合规定吗?
答:企业延期复工问题的法律依据,各地文件所援引的法律依据是《传染病防治法》第42条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5条、第49条。根据前述法律条文中涉及停工、停业、停课或中止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定,所谓“延迟复工期”的说法应该是“停工期”,其目的是要求企业通过停止安排员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因此,各地发布延迟企业复工的通知是为了防控疫情采取的被迫停产措施,不是为了增加员工休息休假,根本上是通过加大对人员流动的约束,来减少人群集聚集,避免疫情扩散。不能简单地认定延迟复工期等同于休假期,也不能由此来认定延迟复工期间的工作属于加班,否则将偏离法律本意。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0]5号)》规定把延迟复工期认定为“停工期”。综上,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如果因劳动者岗位特殊无法在家办公的,则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人社部5号文的规定,享受停工期内的待遇。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对于是否能使用年休假,各地政策对此规定有所不同,上海,广东目前的口径是不能使用年休假,而北京的口径是可以使用年休假。而国家及各地规定的可复工日期后,企业仍不能正常复工的,根据《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企业可以优先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年休假休完后再按停工停产处理。
8、疫情期间公司加班,上班路上感染疫情可以算工伤吗?
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写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非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可以享受这项政策?工伤认定需根据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进行综合认定。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感染场所较多,出门买菜也可能导致感染,很难认定感染一定是发生在单位或上下班途中,建议大伙做好防护措施。
原则上,工伤的判定标准应该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属于工伤。对于在上下班途中遭受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原则上仅仅在满足《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即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对于在上下班途中感染疫情不应该做类比推理,即上下班途中感染新型肺炎是不属于工伤。
9、我想咨询一下,我们接到了市卫健委的通知,要求员工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立即报告本单位疫情防控小组,并戴口罩到定点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不要带病上班。外地员工在有疑似症状的情况下去医院诊疗产生的费用(不能刷医保卡)怎么办?可以要求单位、公司负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