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19年4月25日,英国出版商威廉·泰勒出版了一部书。书的题名很长:《约克郡船员鲁滨逊·克鲁索的生平和意想不到的奇特冒险,他是船只失事、众人罹难唯一的幸存者,在欧罗诺克河河口附近美洲海岸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以及他最后如何获救的记述》。书中第一人称的故事,说的是出生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克鲁索,不安于像父辈那样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冒险经历,便私自离家,逃至海外经商,被摩尔人所掳,做了几年奴隶。后来他逃到巴西,成了种植园主,只因缺乏劳动力,便去非洲购买奴隶。不料在途中遇难,独自飘流到南美附近的荒岛,在这个无人居住的岛上,他孤独地生活了整整二十八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从破船上搬来枪械和工具,建起住所,制造用具;又种植谷类,猎取食物,驯养山羊,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一次,在一些土人来岛上举行人肉宴时,他救出了那个将在仪式中被作为牺牲的土人,收作自己的奴隶,取名“星期五”。最后,他帮助一位舰长制服了叛变的水手,搭乘他的船只回国;并在获得历次冒险中积累的财物成为巨富之后,派人去他经营过的那个荒岛继续垦殖。
提要式的书名极富真实感,尤其是书中的故事那么的详尽,更使读者觉得其内容是第一人称叙述人的亲身经历。但是书的作者丹尼尔·笛福(1660—1731),很多读者都很了解。他生于伦敦一个新教教徒的家庭,未能进入牛津或剑桥大学,被父亲送到纽因顿一个著名的学院就读。1683年,他开始经商,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1692年因经手保险的商船在英法战争中遭受损失而破产。1701年,他写了讽刺诗《真正的英国人》,宣称实际上没有纯种的英国人,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辩护。1702年又写了最著名的政治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国教对不同教派人士的迫害。于是在1703年5月被逮捕入纽盖特监狱六个月,并三次罚戴枷锁站立。后因议长罗伯特·哈利的介入才得以释放。于是,他便为哈利撰写小册子和做情报员,期间在英国周游了许多地方,其游记《不列颠全岛记游》于二十年后出版。接着,笛福在哈利的辉格党周刊《评论》上更发挥出自己的才华,从1904年至1913年十年间的稿件,几乎全出自他的手笔。
如此看来,笛福的这部通常以简称《鲁滨逊漂流记》而著名的小说不像是笛福自己的生活经历,更不像是他凭空虚构的创作。那么,这个鲁滨逊·克鲁索是谁?笛福是根据什么人的生活经历来写的呢?
一般认为,笛福描写鲁滨逊·克鲁索的故事,灵感主要来自于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经历,塞尔扣克即是鲁滨逊的原型。
亚历山大·塞尔扣克是鞋匠的儿子。1695年,他出走海上,曾在太平洋加入海盗集团。1703年在一条从事劫掠的平底船上当领航员。1704年9月与船长发生争吵之后,被扔到离智利海岸四百二十千米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中一个无人居住的马萨德拉岛上。
一个人留在这岛上后,塞尔扣克最初是靠吃贝类为生。他深深感到孤独、痛苦和自责,终日远眺海面,希望能获得救援。后来,交配季节中成群海狮的喧闹,把他赶到该岛的内陆地段。在这里,他的条件有了改善,可以有较多的食物。野山羊为他提供了肉和奶,野生的萝卜、白菜、干辣椒使他的食品可以多样化。虽然夜里有老鼠来攻击他,他能通过驯养野猫,使自己睡得香甜、不受干扰。塞尔扣克还利用岛上找到的材料制作出一把刀,并建起两间棚屋,一间睡觉,一间用来做饭。他用滑膛枪打山羊为食,用刀来清理羊皮。但在火药减少之后,他就不得不赤足去追逐猎物了。一次在追猎时不慎从悬崖跌下,受了重伤,差不多一天不能动弹。
小时从鞋匠父亲那里学到的制革技术如今使塞尔扣克十分受用。当他衣服穿破了之后,他就用指甲缝制出一件新的带毛的山羊皮衣服。但鞋子不能穿了,他并不想做新的,因为长茧的强韧的双脚能起到必要的保护作用。他从读《圣经》和唱圣歌中找到对自己处境的安慰。
塞尔扣克逗留岛上期间,曾有两艘船只来停靠。不幸的是,全都是西班牙船。但想到英国和西班牙是争夺海上霸权的宿仇,他作为苏格兰人和劫掠船的船员若被发现,要冒被捕的险,因此只好躲了起来。
多年来,塞尔柯克时刻都在期待获救,直到1709年2月2日,才被威廉·丹皮尔领航的“公爵”号私掠船和与它结伴的“公爵夫人”号发现。当时,大批船员都因长期航海在外、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而患坏血病,船长伍兹·罗杰斯说服他们吃酸橙来治病。到达太平洋后,船上的酸橙也已耗尽,七名男子死于维生素C缺乏症。于是丹皮尔引领船舶去不为人知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岛补充新鲜农产品。当他们在1709年2月1日靠近这座小岛时,水手们发现岸上有火光,担心可能是西班牙船员在聚会。第二天早上,罗杰斯派人上岸窥探,才发现是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生的火,于是把他接到船上,于1711年到达英格兰。
塞尔扣克的经历在英格兰引起广泛的注意。1712年,罗杰斯出版了一本记述他们远征的书,题为《环绕世界的航行》,书中也写到塞尔扣克的历险。1713年著名散文家理查德·斯梯尔在12月3日的《英格兰人》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塞尔柯克的冒险故事。笛福和罗杰斯是朋友,可能直接从他口中了解到不少有关塞尔扣克的故事。
塞尔扣克顽强、坚韧的奋斗进取与开拓精神,深受读者的赞扬。十八世纪英国大诗人威廉·柯珀的诗篇《孤独的塞尔扣克》赞颂塞尔扣克虽然身处孤独的境地,内心却自有其高傲的情怀:“目光所及之处惟我独尊/我的权力无人与我抗争/从我这中心直至大海/我是捷禽鸷兽的主人。”诗的第一句“目光所及之处惟我独尊”在英语中已经成为成语。如查尔斯·狄更斯在《匹克威克外传》第二章中就这样描写说:“……布尔德上校和托马斯·克勒伯爵士都掏出鼻烟壶彼此敬烟,他们两看起来就像是一对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目光所及之处惟我独尊’。”
不过学者们相信,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经历并不是笛福描写鲁滨逊故事的唯一来源。美国学者亚瑟·韦尔斯利·西科德1963年有关鲁滨逊人物塑造的精心研究就不承认塞尔扣克是鲁滨逊唯一原型的看法,他甚至提出一系列鲁滨逊故事的可能来源。 的确,在当时大英帝国殖民开拓、向外扩张的时期,类似鲁滨逊这样的故事流传得很多,除亚历山大·塞尔扣克外,其中有几个人的事迹也常被学者们所认知。
有学者认为,笛福的这一创作受过罗伯特·诺克斯作品的影响。
诺克斯(1641—1720)1655年十五岁时首次搭乘父亲担任船长的“安妮号”去印度,于1657年返回英格兰。同年,克伦威尔首相授予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东方贸易的特权,要求老诺克斯的人员加入该公司后,诺克斯父子于1658年1月出航开往波斯。途中,1659年11月9日遭遇风暴,船只因桅杆折断,被迫停留在锡兰,即今日斯里兰卡的海岸。航船被扣留,十六名船员,包括诺克斯父子被拉贾西姆哈二世国王的部队俘虏,禁止离开锡兰王国。人们患了疟疾,老诺克斯于1661年2月病逝,罗伯特以编织草帽、销售商品和种植粮食苟活了十九年。最后与一位同伴一起于1679年逃到荷兰在该岛西北的一个租借地,再从那里于1680年回到英格兰。他回国以后根据这段经历出版的纪实作品《锡兰岛史记以及我被俘获救后发生的一些奇特之事》,被认为一个同时代人对十七世纪锡兰人的生活所做的极重要的记述。一些学者相信笛福曾读过此书,并对他创作《鲁滨逊漂流记》有启发。
蒂姆·塞弗林是当代英国致力于重新创作古代航海事迹的探险家和史学家,著有《追踪马可·波罗》、《布伦丹之航》、《辛巴达之航》、《尤利西斯之航》、《寻找成吉思汗》、《中国之航》和《寻找莫比迪克:探求白鲸》等著作。2002年,他又写了一部《寻找鲁滨逊·克鲁索》。在这部著作中,塞弗林复述了一个叫亨利·皮特曼的医生的故事:皮特曼被放逐到海地北部的托尔图加岛三个月。两年后,他回到英国,于1689年出版了一部记述他这历险生涯的书《外科医生亨利·皮特曼的奇特冒险》。塞弗林指出皮特曼的故事和鲁滨逊的故事十分相似:两人都是因不能忍受奴隶般的生活而开始冒险,也都在类似的环境下逃跑;另外,托尔图加岛的地理特征,包括离委内瑞拉海岸附近奥里诺科河口的位置,都与笛福描写的那个岛屿的特征相似。还有皮特曼也像鲁滨逊一样自己动手制作用具以及阅读、写作。其他相似的还包括有一个打渔、狩猎技艺精巧的印第安奴隶,尤其是最后逃离该岛时和海盗的一场战斗和被他们的船只扣押的叙述。所以,塞弗林坚信皮特曼对笛福的鲁滨逊的人物创造有极大的影响。
此外,还有人甚至提到,笛福的这部作品受到伊本·图菲勒的拉丁文译本或英语译本《哈伊·本·耶格赞的故事》的启发。伊本·图菲勒是西班牙格拉纳达的摩尔人哲学家和医学家。《哈伊·本·耶格赞的故事》是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哲学小说。故事描写一个由瞪羚抚养长大的孩子,没有接触过任何人类,独自一个人在印度洋的一个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五十年,最后通过一系列理性的探求,发现了终极的真理。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作为早期的小说创作,虽然在人物的个性和心理刻画上乏善可陈,但是它的为作者美化了的故事情节,使每个读者都会设身处地想象而引人入胜,很合乎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鲁滨逊勤劳、智慧、勇敢、坚韧的品质,及其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深受读者的喜爱。小说出版后,不但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和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一位德国评论家说的,可谓是一部“世界性的书”。
提要式的书名极富真实感,尤其是书中的故事那么的详尽,更使读者觉得其内容是第一人称叙述人的亲身经历。但是书的作者丹尼尔·笛福(1660—1731),很多读者都很了解。他生于伦敦一个新教教徒的家庭,未能进入牛津或剑桥大学,被父亲送到纽因顿一个著名的学院就读。1683年,他开始经商,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1692年因经手保险的商船在英法战争中遭受损失而破产。1701年,他写了讽刺诗《真正的英国人》,宣称实际上没有纯种的英国人,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辩护。1702年又写了最著名的政治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国教对不同教派人士的迫害。于是在1703年5月被逮捕入纽盖特监狱六个月,并三次罚戴枷锁站立。后因议长罗伯特·哈利的介入才得以释放。于是,他便为哈利撰写小册子和做情报员,期间在英国周游了许多地方,其游记《不列颠全岛记游》于二十年后出版。接着,笛福在哈利的辉格党周刊《评论》上更发挥出自己的才华,从1904年至1913年十年间的稿件,几乎全出自他的手笔。
如此看来,笛福的这部通常以简称《鲁滨逊漂流记》而著名的小说不像是笛福自己的生活经历,更不像是他凭空虚构的创作。那么,这个鲁滨逊·克鲁索是谁?笛福是根据什么人的生活经历来写的呢?
一般认为,笛福描写鲁滨逊·克鲁索的故事,灵感主要来自于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经历,塞尔扣克即是鲁滨逊的原型。
亚历山大·塞尔扣克是鞋匠的儿子。1695年,他出走海上,曾在太平洋加入海盗集团。1703年在一条从事劫掠的平底船上当领航员。1704年9月与船长发生争吵之后,被扔到离智利海岸四百二十千米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中一个无人居住的马萨德拉岛上。
一个人留在这岛上后,塞尔扣克最初是靠吃贝类为生。他深深感到孤独、痛苦和自责,终日远眺海面,希望能获得救援。后来,交配季节中成群海狮的喧闹,把他赶到该岛的内陆地段。在这里,他的条件有了改善,可以有较多的食物。野山羊为他提供了肉和奶,野生的萝卜、白菜、干辣椒使他的食品可以多样化。虽然夜里有老鼠来攻击他,他能通过驯养野猫,使自己睡得香甜、不受干扰。塞尔扣克还利用岛上找到的材料制作出一把刀,并建起两间棚屋,一间睡觉,一间用来做饭。他用滑膛枪打山羊为食,用刀来清理羊皮。但在火药减少之后,他就不得不赤足去追逐猎物了。一次在追猎时不慎从悬崖跌下,受了重伤,差不多一天不能动弹。
小时从鞋匠父亲那里学到的制革技术如今使塞尔扣克十分受用。当他衣服穿破了之后,他就用指甲缝制出一件新的带毛的山羊皮衣服。但鞋子不能穿了,他并不想做新的,因为长茧的强韧的双脚能起到必要的保护作用。他从读《圣经》和唱圣歌中找到对自己处境的安慰。
塞尔扣克逗留岛上期间,曾有两艘船只来停靠。不幸的是,全都是西班牙船。但想到英国和西班牙是争夺海上霸权的宿仇,他作为苏格兰人和劫掠船的船员若被发现,要冒被捕的险,因此只好躲了起来。
多年来,塞尔柯克时刻都在期待获救,直到1709年2月2日,才被威廉·丹皮尔领航的“公爵”号私掠船和与它结伴的“公爵夫人”号发现。当时,大批船员都因长期航海在外、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而患坏血病,船长伍兹·罗杰斯说服他们吃酸橙来治病。到达太平洋后,船上的酸橙也已耗尽,七名男子死于维生素C缺乏症。于是丹皮尔引领船舶去不为人知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岛补充新鲜农产品。当他们在1709年2月1日靠近这座小岛时,水手们发现岸上有火光,担心可能是西班牙船员在聚会。第二天早上,罗杰斯派人上岸窥探,才发现是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生的火,于是把他接到船上,于1711年到达英格兰。
塞尔扣克的经历在英格兰引起广泛的注意。1712年,罗杰斯出版了一本记述他们远征的书,题为《环绕世界的航行》,书中也写到塞尔扣克的历险。1713年著名散文家理查德·斯梯尔在12月3日的《英格兰人》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塞尔柯克的冒险故事。笛福和罗杰斯是朋友,可能直接从他口中了解到不少有关塞尔扣克的故事。
塞尔扣克顽强、坚韧的奋斗进取与开拓精神,深受读者的赞扬。十八世纪英国大诗人威廉·柯珀的诗篇《孤独的塞尔扣克》赞颂塞尔扣克虽然身处孤独的境地,内心却自有其高傲的情怀:“目光所及之处惟我独尊/我的权力无人与我抗争/从我这中心直至大海/我是捷禽鸷兽的主人。”诗的第一句“目光所及之处惟我独尊”在英语中已经成为成语。如查尔斯·狄更斯在《匹克威克外传》第二章中就这样描写说:“……布尔德上校和托马斯·克勒伯爵士都掏出鼻烟壶彼此敬烟,他们两看起来就像是一对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目光所及之处惟我独尊’。”
不过学者们相信,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经历并不是笛福描写鲁滨逊故事的唯一来源。美国学者亚瑟·韦尔斯利·西科德1963年有关鲁滨逊人物塑造的精心研究就不承认塞尔扣克是鲁滨逊唯一原型的看法,他甚至提出一系列鲁滨逊故事的可能来源。 的确,在当时大英帝国殖民开拓、向外扩张的时期,类似鲁滨逊这样的故事流传得很多,除亚历山大·塞尔扣克外,其中有几个人的事迹也常被学者们所认知。
有学者认为,笛福的这一创作受过罗伯特·诺克斯作品的影响。
诺克斯(1641—1720)1655年十五岁时首次搭乘父亲担任船长的“安妮号”去印度,于1657年返回英格兰。同年,克伦威尔首相授予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东方贸易的特权,要求老诺克斯的人员加入该公司后,诺克斯父子于1658年1月出航开往波斯。途中,1659年11月9日遭遇风暴,船只因桅杆折断,被迫停留在锡兰,即今日斯里兰卡的海岸。航船被扣留,十六名船员,包括诺克斯父子被拉贾西姆哈二世国王的部队俘虏,禁止离开锡兰王国。人们患了疟疾,老诺克斯于1661年2月病逝,罗伯特以编织草帽、销售商品和种植粮食苟活了十九年。最后与一位同伴一起于1679年逃到荷兰在该岛西北的一个租借地,再从那里于1680年回到英格兰。他回国以后根据这段经历出版的纪实作品《锡兰岛史记以及我被俘获救后发生的一些奇特之事》,被认为一个同时代人对十七世纪锡兰人的生活所做的极重要的记述。一些学者相信笛福曾读过此书,并对他创作《鲁滨逊漂流记》有启发。
蒂姆·塞弗林是当代英国致力于重新创作古代航海事迹的探险家和史学家,著有《追踪马可·波罗》、《布伦丹之航》、《辛巴达之航》、《尤利西斯之航》、《寻找成吉思汗》、《中国之航》和《寻找莫比迪克:探求白鲸》等著作。2002年,他又写了一部《寻找鲁滨逊·克鲁索》。在这部著作中,塞弗林复述了一个叫亨利·皮特曼的医生的故事:皮特曼被放逐到海地北部的托尔图加岛三个月。两年后,他回到英国,于1689年出版了一部记述他这历险生涯的书《外科医生亨利·皮特曼的奇特冒险》。塞弗林指出皮特曼的故事和鲁滨逊的故事十分相似:两人都是因不能忍受奴隶般的生活而开始冒险,也都在类似的环境下逃跑;另外,托尔图加岛的地理特征,包括离委内瑞拉海岸附近奥里诺科河口的位置,都与笛福描写的那个岛屿的特征相似。还有皮特曼也像鲁滨逊一样自己动手制作用具以及阅读、写作。其他相似的还包括有一个打渔、狩猎技艺精巧的印第安奴隶,尤其是最后逃离该岛时和海盗的一场战斗和被他们的船只扣押的叙述。所以,塞弗林坚信皮特曼对笛福的鲁滨逊的人物创造有极大的影响。
此外,还有人甚至提到,笛福的这部作品受到伊本·图菲勒的拉丁文译本或英语译本《哈伊·本·耶格赞的故事》的启发。伊本·图菲勒是西班牙格拉纳达的摩尔人哲学家和医学家。《哈伊·本·耶格赞的故事》是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哲学小说。故事描写一个由瞪羚抚养长大的孩子,没有接触过任何人类,独自一个人在印度洋的一个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五十年,最后通过一系列理性的探求,发现了终极的真理。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作为早期的小说创作,虽然在人物的个性和心理刻画上乏善可陈,但是它的为作者美化了的故事情节,使每个读者都会设身处地想象而引人入胜,很合乎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鲁滨逊勤劳、智慧、勇敢、坚韧的品质,及其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深受读者的喜爱。小说出版后,不但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和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一位德国评论家说的,可谓是一部“世界性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