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六国论》的教学侧重于在对文章结构的清晰解析过程中,领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但是,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容易专注于文章的结构,并被众多的文言实、虚词所牵引,进而丧失掉思维的品质,难以获得思维的快乐,对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止步于初步的感知,无法引起深深的共鸣。因而,教师设置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生成智慧,进而对作者的处境感同身受,从内心的深处感受苏洵的拳拳爱国之情。
战国时代是群雄逐鹿的时代,面对日渐强大的秦国,六国如何才能生存本就是后人见仁见智的话题,太多的论者提出了纷繁复杂的观点,苏洵只谈“弊在赂秦”而不及其余,这本身就是值得思索的,观点的另一端连着的是作者的良苦用心。如何顺着思维的逻辑层层深入,让学生由这个简单却深刻的观点深入的思考,进而走进苏洵的内心,是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到足够的依据,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扇窗,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作为教者,必须具有质疑精神。只有教者拥有质疑的视角,具有质疑这位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的勇气,才能够理顺这个质疑的逻辑链,进而寻找到根据,为学生的质疑提供思维的基石。教师必须以辩者的姿态面对作者,秦国的最终胜利难道就是因为六国的赂秦吗?秦国一统天下究竟有哪些原因呢?教师需要提供怎样的资料才能点燃学生质疑的思维火花?其实,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不难了解,秦统一天下从计划到成功是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也是一个有众多因素累积的一个逐步走向富强的过程。经总结整理,教师设置以下四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第一、秦灭六国攻克的先后顺序怎样?第二、战国史上,六国中哪些国家的实力曾超过了秦国?第三、秦统一天下从计划到成功经历了多长时间?第四、秦在扩张过程中实施了什么战略?经过学生的思考后教师再提供答案给学生——攻克的先后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战国史上,齐、楚都曾经做过诸侯国的盟主。秦统一天下经历了一百四十多年。秦在扩张过程中实施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在教师充分引导的基础上,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围绕文章三、四两段质疑作者,在对文本的精读中学生就有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质疑不是盲目的扎进文本,需要教师打开一扇窗,以一缕阳光的照耀指引学生由文言文枯燥的字词中走出来,以“文”的视角去解读文章。当然教师更要保护学生刚刚闪亮的思维的火花,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因此,教师要以引领者的角色和姿态带着学生将质疑的思维引向深入。有学生提出质疑,“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一句也不合情理,再笨的统治者也知道土地对王权的重要性,决不会轻易丢弃,即使割地求和,一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统治者有何苦衷?有什么原因使这些统治者在犹豫中最后还是决定割地呢?这种思维的引导可以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让学生的进一步体会质疑和思维的快乐,是的,在历史中我们也熟知,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军把赵国的降卒四十万人都活埋了。在战争中,凡是抵抗激烈的城池,攻下来之后,秦军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统治者说不定是为了避免百姓惨遭杀害,才采取割地这种下策。有学生提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评价不当,光守自己的国土,那是万万守不住的。教师可以引导,你认为有远略的话应该怎么做?是否应该在韩魏受敌时齐心相助,因为秦国意在吞并各诸侯国,等秦灭了其他几国之后,其实力、地盘大大增加,到那时,燕赵即使再强上十倍,也只能落个亡国的下场。还有学生提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说法不妥当。教师可以适时引导,燕国是第五个灭亡的国家,荆轲之所以要行动,是不得已采取的应急措施,课文颠倒了因果。学生提出“燕赵处秦革灭殆灭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一句不符合实情。据史书记载,秦灭赵是在灭韩之后,是六国中第二个亡国的。当时其他诸侯国依然存在,应该不至于智力孤危。教师应该联系史实给予肯定。
面对经典,学生敢于迈出质疑的第一步,已经很不易,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质疑思维逐渐深入,甚至在预设中生成,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智慧。只有在教师的智慧引导和呵护下,让学生充分体会质疑的快乐,学生才会保持这种热情,并且以热情点燃智慧的火花。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维逐渐走向深入,当然,这并非大功告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更宽的思维视角来质疑,只有当思维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才能彻底打通思维的脉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赂之亡,不赂亦亡,附之亡,战之亦亡,亡六国者,何也?”引导学生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翱翔,进而总结出腐败、不团结、军事不强、无谋臣强将、实力不强、地理位置、历史趋势、秦变法强大、秦地理位置好等一系列原因,当然得出一个结论,以某一种原因来概括六国的灭亡是片面的。
当然,质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感情。我们可以对苏洵的观点提出质疑,但是,我们必须对他满怀敬意,因为,透过他的借古讽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大宋子民的拳拳爱国之心,理解了他的为文造情,我们就理解了一个政治家、文学家的切切报国之志。这是学完本文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也是质疑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战国时代是群雄逐鹿的时代,面对日渐强大的秦国,六国如何才能生存本就是后人见仁见智的话题,太多的论者提出了纷繁复杂的观点,苏洵只谈“弊在赂秦”而不及其余,这本身就是值得思索的,观点的另一端连着的是作者的良苦用心。如何顺着思维的逻辑层层深入,让学生由这个简单却深刻的观点深入的思考,进而走进苏洵的内心,是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到足够的依据,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扇窗,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作为教者,必须具有质疑精神。只有教者拥有质疑的视角,具有质疑这位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的勇气,才能够理顺这个质疑的逻辑链,进而寻找到根据,为学生的质疑提供思维的基石。教师必须以辩者的姿态面对作者,秦国的最终胜利难道就是因为六国的赂秦吗?秦国一统天下究竟有哪些原因呢?教师需要提供怎样的资料才能点燃学生质疑的思维火花?其实,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不难了解,秦统一天下从计划到成功是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也是一个有众多因素累积的一个逐步走向富强的过程。经总结整理,教师设置以下四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第一、秦灭六国攻克的先后顺序怎样?第二、战国史上,六国中哪些国家的实力曾超过了秦国?第三、秦统一天下从计划到成功经历了多长时间?第四、秦在扩张过程中实施了什么战略?经过学生的思考后教师再提供答案给学生——攻克的先后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战国史上,齐、楚都曾经做过诸侯国的盟主。秦统一天下经历了一百四十多年。秦在扩张过程中实施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在教师充分引导的基础上,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围绕文章三、四两段质疑作者,在对文本的精读中学生就有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质疑不是盲目的扎进文本,需要教师打开一扇窗,以一缕阳光的照耀指引学生由文言文枯燥的字词中走出来,以“文”的视角去解读文章。当然教师更要保护学生刚刚闪亮的思维的火花,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因此,教师要以引领者的角色和姿态带着学生将质疑的思维引向深入。有学生提出质疑,“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一句也不合情理,再笨的统治者也知道土地对王权的重要性,决不会轻易丢弃,即使割地求和,一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统治者有何苦衷?有什么原因使这些统治者在犹豫中最后还是决定割地呢?这种思维的引导可以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让学生的进一步体会质疑和思维的快乐,是的,在历史中我们也熟知,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军把赵国的降卒四十万人都活埋了。在战争中,凡是抵抗激烈的城池,攻下来之后,秦军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统治者说不定是为了避免百姓惨遭杀害,才采取割地这种下策。有学生提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评价不当,光守自己的国土,那是万万守不住的。教师可以引导,你认为有远略的话应该怎么做?是否应该在韩魏受敌时齐心相助,因为秦国意在吞并各诸侯国,等秦灭了其他几国之后,其实力、地盘大大增加,到那时,燕赵即使再强上十倍,也只能落个亡国的下场。还有学生提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说法不妥当。教师可以适时引导,燕国是第五个灭亡的国家,荆轲之所以要行动,是不得已采取的应急措施,课文颠倒了因果。学生提出“燕赵处秦革灭殆灭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一句不符合实情。据史书记载,秦灭赵是在灭韩之后,是六国中第二个亡国的。当时其他诸侯国依然存在,应该不至于智力孤危。教师应该联系史实给予肯定。
面对经典,学生敢于迈出质疑的第一步,已经很不易,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质疑思维逐渐深入,甚至在预设中生成,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智慧。只有在教师的智慧引导和呵护下,让学生充分体会质疑的快乐,学生才会保持这种热情,并且以热情点燃智慧的火花。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维逐渐走向深入,当然,这并非大功告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更宽的思维视角来质疑,只有当思维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才能彻底打通思维的脉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赂之亡,不赂亦亡,附之亡,战之亦亡,亡六国者,何也?”引导学生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翱翔,进而总结出腐败、不团结、军事不强、无谋臣强将、实力不强、地理位置、历史趋势、秦变法强大、秦地理位置好等一系列原因,当然得出一个结论,以某一种原因来概括六国的灭亡是片面的。
当然,质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感情。我们可以对苏洵的观点提出质疑,但是,我们必须对他满怀敬意,因为,透过他的借古讽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大宋子民的拳拳爱国之心,理解了他的为文造情,我们就理解了一个政治家、文学家的切切报国之志。这是学完本文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也是质疑给我们带来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