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有人呼吁:“教育应该把‘根’留住。”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把什么留住呢?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根”应该是思维习惯及人文精神,也就是“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数学教学要重‘知识’,更应该重‘智慧’,课堂内让‘知’与‘智’和谐推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把数学教学的“根”留住。关键在于教师的智慧。
那么,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很显然,教师的智慧应该体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一、课前
1 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
数学文化有着它传承中固有的内在结构,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旧知识中孕育着新内容,而新知识又是原有知识的扩展和延续。因此。教学时,要善于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内容的容量、密度和教学重点,并有机地联系单元、全册,乃至整个年级、整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加以研究,使数学学习尽可能保持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和谐统一。
2 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习起点。
教学从哪里开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习者在对特定的学科内容进行学习前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以及能力、态度等,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认识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如在“平均分”一课的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的开始,就会完成这样一个环节:出示课题“平均分”(这是课堂教学导入的一种“直白”),并问学生对平均分有哪些了解。此举的目的是查探学生的认知起点,掌握学生认知的“原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资源,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经验被利用、激活、调整与提升的过程。
二、课中
1 有效生成,关注思维导向。
(1)思维局限或发生偏差时,引导思维回到正轨。
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可以促进教学预设的顺利进行,不仅是师生互动交流与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师的提问(追问)中,学生及时调整思路,将思维活动直接指向问题解决,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片断:
(出示男、女生跳绳成绩统计图,略)
师:要比较哪一队跳得多,你打算怎样去比较?(女生中××跳得最多,所以女生队跳得多)
师:一个人的成绩能代表全队的成绩吗?(先求出每队中一共跳多少次,再进行比较)
师:两个队的人数不一样多,这样的比较公平吗?(不公平)
师:怎样比较才公平?(先求出每队中平均每人跳多少次,再比较哪个队跳得多)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的回答,暴露了解决问题方法单一和受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而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与问题解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追问,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的深刻理解。
(2)思维混乱时,引导建立有序思维。
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新授知识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索新知情况良好,可当他们自主独立完成练习时,有部分学生错误频频,而教师在旁稍加点拨、引导后,又能准确无误地完成。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较弱,或新知与已有认知发生冲突。导致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此,此时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为学生提供有序的思维方法,使之顺利完成练习。
如:把566300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学时,把此知识点概括地分为四步:①找(找到万位);②点(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③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④添(添上单位“万”)。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自然地处于有序状态,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
(3)思维正确时,引导体验走向深刻。
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全面地、深入地思考问题,能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考虑到问题产生的全面性,并抓住问题的实质,正确、简便地解决问题。同时。在形成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上,反映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如“三角形认识”一课教学中三角形概念形成部分的设计:
师:请同学们利用以前对三角形的认识和刚才看老师画三角形的过程来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学生判断不是三角形)
师:你们能想办法把它变成三角形吗?
该环节利用三次辨析来不断完善三角形的概念,使学生在脑中形成深刻的表象,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数学活动和建模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
2 即时生成,关注人文的航向。
钱学森曾说:“科学与人文就如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趋向。也就是说,数学不仅要追求真,还要追求美。求真、求善、求美是数学精神的科学成分与人文成分的融合和升华。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的智慧和精神双丰收,还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即时导向作用。
如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中,当学生经历了例题教学之后,出示这样一组对比练习:(1)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学习能力最旺盛的时期。人到了65岁时。脑细胞大约丢失细胞总数的3/10,大约丢失3000亿个。请你算一算,脑细胞总个数共有多少?(2)儿童青少年时期大约有脑细胞10000亿个,到了70岁时,脑细胞大约丢失细胞总数的60%。请你算一算,70岁后大约丢失脑细胞多少亿个?
(完成练习后,启发学生联想)
师:同学们,了解了人体中的这些信息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问个问题:脑细胞是不是越用越多?
生:我觉得不是越用越多,应该是越用越聪明。因为我爸爸说脑子越用会越聪明。
生: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学习时间,好好学习,把握今天。
生:老师,人到了老年,脑细胞大约丢失细胞总数的3/10,老年人的脑细胞这么少,不是很可怜吗?
师:你说得对!那我们又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呢?
生:我们应该尊敬老人。
生:我觉得尊敬和孝敬老人要从每个人的每件小事做起。
生:以前我对老年人有不好的言行,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
案例中,从数学知识的解决到珍惜时间的意义理解,再到如何去关爱老年人的生命,让学生体验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和关心他人的必要性,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这是一次很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我们应该让生成性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 全与发展的过程。
三、课后
“不积圭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河……”(《劝学篇》)要生成智慧,日常的反思能力需不断加强,日积月累,会使自己更理性和更智慧。
1 反思中整改。
《数学课程标准》虽在教学上为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但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学会剖析理念和辩证地看待课堂。
例如,教学“比多少”一课时,教材呈现了小雪、小磊、小华三人比红花的场景。有些教师受到教材的启发,不禁想到:“咱们班不就有红花榜吗?一学期下来,人人都有红花,何不就地取材,拿他们自己作例子来比较呢?”于是,教师经过课前调查,了解到学生获得红花最多的是15朵,最少的是2朵,正符合例题教学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该教师将学生获得红花的实际情况作为例题进行教学。
案例中,选取班中表现最好和表现最差的两位学生所得红花朵数的多少作为“比多少”的课堂教学研究材料,应该说教师所选取的材料是源于生活的、现实的,符合新课程的选材要求。可当“跳出”现实性理念去看课堂上得红花最少的学生时,他整节课都不敢抬起头来,我们内心是否会感觉到不安呢?美其名曰的数学“生活化”,是否有生命呢?因此,我们要在反思中进行整改。
2 整改后再实践。
如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交流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北师大版“分一分与除法”一课的教学片断: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之爱首先应是尊重和信任,它们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往往无视自己的声色俱厉而不允许学生的不敬,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岂不知,这正是智慧贫乏的表现,是教育者对智慧空虚的无力掩饰。我们应好好反省。
2 历练——拥有智慧之关键。
在教育行进之路上,成功和挫折往往是结伴而行的。成功可以给人带来荣誉和喜悦,而挫折或许能给人更多的思考,往往孕育着超凡的智慧。经过挫折的历练,教育智慧才会生成,教育品质才会提升。可以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曾经过挫折的历练,只有这样,他们的智慧才会丰盈。
3 博学——汲取智慧之渠道。
曾有教师向著名专家学者请教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秘诀,他们的回答都会涉及四个习惯:一是读书的习惯;二是看和听的习惯;三是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四是“操笔为文”的习惯。教育智慧源于点滴的学习和深厚的积淀。学习是生命的有机组成,是汲取教育智慧的渠道。我们不能总是习惯于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学习,而应该从自身的状态进行反省,把学习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让教育智慧流淌于我们教育生活的每时每刻。
那么,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很显然,教师的智慧应该体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一、课前
1 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
数学文化有着它传承中固有的内在结构,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旧知识中孕育着新内容,而新知识又是原有知识的扩展和延续。因此。教学时,要善于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内容的容量、密度和教学重点,并有机地联系单元、全册,乃至整个年级、整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加以研究,使数学学习尽可能保持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和谐统一。
2 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习起点。
教学从哪里开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习者在对特定的学科内容进行学习前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以及能力、态度等,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认识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如在“平均分”一课的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的开始,就会完成这样一个环节:出示课题“平均分”(这是课堂教学导入的一种“直白”),并问学生对平均分有哪些了解。此举的目的是查探学生的认知起点,掌握学生认知的“原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资源,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经验被利用、激活、调整与提升的过程。
二、课中
1 有效生成,关注思维导向。
(1)思维局限或发生偏差时,引导思维回到正轨。
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可以促进教学预设的顺利进行,不仅是师生互动交流与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师的提问(追问)中,学生及时调整思路,将思维活动直接指向问题解决,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片断:
(出示男、女生跳绳成绩统计图,略)
师:要比较哪一队跳得多,你打算怎样去比较?(女生中××跳得最多,所以女生队跳得多)
师:一个人的成绩能代表全队的成绩吗?(先求出每队中一共跳多少次,再进行比较)
师:两个队的人数不一样多,这样的比较公平吗?(不公平)
师:怎样比较才公平?(先求出每队中平均每人跳多少次,再比较哪个队跳得多)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的回答,暴露了解决问题方法单一和受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而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与问题解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追问,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的深刻理解。
(2)思维混乱时,引导建立有序思维。
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新授知识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索新知情况良好,可当他们自主独立完成练习时,有部分学生错误频频,而教师在旁稍加点拨、引导后,又能准确无误地完成。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较弱,或新知与已有认知发生冲突。导致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此,此时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为学生提供有序的思维方法,使之顺利完成练习。
如:把566300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学时,把此知识点概括地分为四步:①找(找到万位);②点(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③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④添(添上单位“万”)。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自然地处于有序状态,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
(3)思维正确时,引导体验走向深刻。
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全面地、深入地思考问题,能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考虑到问题产生的全面性,并抓住问题的实质,正确、简便地解决问题。同时。在形成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上,反映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如“三角形认识”一课教学中三角形概念形成部分的设计:
师:请同学们利用以前对三角形的认识和刚才看老师画三角形的过程来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学生判断不是三角形)
师:你们能想办法把它变成三角形吗?
该环节利用三次辨析来不断完善三角形的概念,使学生在脑中形成深刻的表象,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数学活动和建模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
2 即时生成,关注人文的航向。
钱学森曾说:“科学与人文就如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趋向。也就是说,数学不仅要追求真,还要追求美。求真、求善、求美是数学精神的科学成分与人文成分的融合和升华。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的智慧和精神双丰收,还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即时导向作用。
如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中,当学生经历了例题教学之后,出示这样一组对比练习:(1)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学习能力最旺盛的时期。人到了65岁时。脑细胞大约丢失细胞总数的3/10,大约丢失3000亿个。请你算一算,脑细胞总个数共有多少?(2)儿童青少年时期大约有脑细胞10000亿个,到了70岁时,脑细胞大约丢失细胞总数的60%。请你算一算,70岁后大约丢失脑细胞多少亿个?
(完成练习后,启发学生联想)
师:同学们,了解了人体中的这些信息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问个问题:脑细胞是不是越用越多?
生:我觉得不是越用越多,应该是越用越聪明。因为我爸爸说脑子越用会越聪明。
生: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学习时间,好好学习,把握今天。
生:老师,人到了老年,脑细胞大约丢失细胞总数的3/10,老年人的脑细胞这么少,不是很可怜吗?
师:你说得对!那我们又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呢?
生:我们应该尊敬老人。
生:我觉得尊敬和孝敬老人要从每个人的每件小事做起。
生:以前我对老年人有不好的言行,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
案例中,从数学知识的解决到珍惜时间的意义理解,再到如何去关爱老年人的生命,让学生体验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和关心他人的必要性,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这是一次很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我们应该让生成性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 全与发展的过程。
三、课后
“不积圭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河……”(《劝学篇》)要生成智慧,日常的反思能力需不断加强,日积月累,会使自己更理性和更智慧。
1 反思中整改。
《数学课程标准》虽在教学上为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但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学会剖析理念和辩证地看待课堂。
例如,教学“比多少”一课时,教材呈现了小雪、小磊、小华三人比红花的场景。有些教师受到教材的启发,不禁想到:“咱们班不就有红花榜吗?一学期下来,人人都有红花,何不就地取材,拿他们自己作例子来比较呢?”于是,教师经过课前调查,了解到学生获得红花最多的是15朵,最少的是2朵,正符合例题教学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该教师将学生获得红花的实际情况作为例题进行教学。
案例中,选取班中表现最好和表现最差的两位学生所得红花朵数的多少作为“比多少”的课堂教学研究材料,应该说教师所选取的材料是源于生活的、现实的,符合新课程的选材要求。可当“跳出”现实性理念去看课堂上得红花最少的学生时,他整节课都不敢抬起头来,我们内心是否会感觉到不安呢?美其名曰的数学“生活化”,是否有生命呢?因此,我们要在反思中进行整改。
2 整改后再实践。
如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交流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北师大版“分一分与除法”一课的教学片断: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之爱首先应是尊重和信任,它们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往往无视自己的声色俱厉而不允许学生的不敬,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岂不知,这正是智慧贫乏的表现,是教育者对智慧空虚的无力掩饰。我们应好好反省。
2 历练——拥有智慧之关键。
在教育行进之路上,成功和挫折往往是结伴而行的。成功可以给人带来荣誉和喜悦,而挫折或许能给人更多的思考,往往孕育着超凡的智慧。经过挫折的历练,教育智慧才会生成,教育品质才会提升。可以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曾经过挫折的历练,只有这样,他们的智慧才会丰盈。
3 博学——汲取智慧之渠道。
曾有教师向著名专家学者请教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秘诀,他们的回答都会涉及四个习惯:一是读书的习惯;二是看和听的习惯;三是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四是“操笔为文”的习惯。教育智慧源于点滴的学习和深厚的积淀。学习是生命的有机组成,是汲取教育智慧的渠道。我们不能总是习惯于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学习,而应该从自身的状态进行反省,把学习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让教育智慧流淌于我们教育生活的每时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