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让历史题材的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基础,发挥历史与文化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并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历史与文化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品德;历史题材;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50-02
【作者简介】宋梅,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江苏徐州,221003)副校长,一级教师。
在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历史题材,这些内容都是以某一特定的“散点”事件出现,而编者的意图就是把历史与文化内容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的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题材特有的德育价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题材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历史知识的凸显,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容易被教师上成历史课。笔者认为,品德课中的历史教学必须保持品德课堂本色,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究和建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此,笔者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出发,对品德课中的历史题材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认知兴趣,优化情境创设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这不仅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也是历史题材教学的主导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容量大、年代久远,小学生没有系统的知识背景,学习起来十分费劲。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围绕主题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鸦片的背后》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端,了解近代以来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继而激发学生追求先进、摈弃落后、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学习新课前,笔者的安排如下:
一是创设丰富的情境。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的图片,然后展示近代我国疆土的变化,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像资料。直观的画面、强烈的对比,使学生在初步的感知中受到了触动。
二是激发研究热情。只有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把历史知识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消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厌倦情绪,激活学生的求知思维。所以,在学生初步感知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并一度领先西方国家,那么,为什么一个古老的大国,进入近代后竟如此不堪一击,屈辱的历史是怎样开始的。
三是明确研究目标。《鸦片的背后》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鸦片的危害及走私鸦片的目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落后是国家受欺凌的根源。围绕教学重难点,我给学生设计了自主研究任务单,引导学生分小组分别围绕“鸦片是什么?”“鸦片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把鸦片运到中国来?”“鸦片进入中国后,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当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吸食鸦片?”几个主题进行自主探究。
二、研究协作学习,激活课堂对话
立足儿童立场,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才能让因探索历史知识而生成的道德情感真正植根于学生的内心。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中山陵前》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伟大历史功绩;了解革命先辈为探索祖国的独立、富强之路,不畏强暴,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研究学习、课堂对话的环节中,笔者关注了如下几点:
一是拓展研究时空。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要注重拓展时空,要将课内学习与课外研究相结合。把品德课从纯粹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大课堂,是一节品德好课的必由之路。课前,笔者就给学生们布置了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践作业,建议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中山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段历史。
二是丰富研究方式。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探究,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与探究。在对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之后,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学生根据选题,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报刊、网站,收集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同时各小组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编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丰富情感体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挥。
三是生成课堂对话。师生、生生积极互动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淡化教师角色、营造儿童文化、创设对话情境等方式促进对话的生成。在执教《中山陵前》一课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交流“孙中山的革命故事”“武昌起义”“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等话题,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分享了探究与对话的乐趣。
三、回归学生生活,明德思辨践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并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学生在历史题材教学中养成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必然要作用于当今社会,作用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并接受生活和社会的检验。因此,历史题材教学要让学生带着他们的习得重新回归生活,并接受生活的淬炼,固化所学。例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抗日战争及抗日战争中涌现的典型事件及人物,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并让其立志为强大祖国、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今天的学生,对日本侵略并占领我国领土的民族耻辱没有体会,而这会直接影响学生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形成。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之外,还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是回归现实生活。杜威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教学中,我给学生抛出“你或者你的家人去过日本吗,你和你的家人对日本这个国家是怎么评价的?”“你认为日本过去和现在强大吗,为什么?”等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二是培养理性思辨。历史题材品德课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是将历史内容作为学习的载体和桥梁,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思考,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而,在《筑起血肉长城》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辩论环节,正方观点为痛恨日本,坚决抵制日货,与日本老死不相往来;反方观点是学习日本,学习日本的善于学习、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等。真理不辩不明,针锋相对的辩论过程,恰恰是学生丰富社会认知,完善价值观念的过程。
三是引导课后践行。学生正在经历的生活,也是一段正在书写着的历史。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去看待现实中的问题,使内化的历史思想成为生活中的自然。《筑起血肉长城》一课学完之后,我组织学生举行了“和平年代,我们要筑起怎样的长城保家卫国”的主题征文活动,学生们在文章中写出了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写出了自己的成长计划等等,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跃然纸上。
【关键词】品德;历史题材;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50-02
【作者简介】宋梅,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江苏徐州,221003)副校长,一级教师。
在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历史题材,这些内容都是以某一特定的“散点”事件出现,而编者的意图就是把历史与文化内容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的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题材特有的德育价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题材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历史知识的凸显,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容易被教师上成历史课。笔者认为,品德课中的历史教学必须保持品德课堂本色,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究和建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此,笔者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出发,对品德课中的历史题材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认知兴趣,优化情境创设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这不仅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也是历史题材教学的主导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容量大、年代久远,小学生没有系统的知识背景,学习起来十分费劲。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围绕主题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鸦片的背后》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端,了解近代以来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继而激发学生追求先进、摈弃落后、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学习新课前,笔者的安排如下:
一是创设丰富的情境。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的图片,然后展示近代我国疆土的变化,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像资料。直观的画面、强烈的对比,使学生在初步的感知中受到了触动。
二是激发研究热情。只有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把历史知识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消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厌倦情绪,激活学生的求知思维。所以,在学生初步感知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并一度领先西方国家,那么,为什么一个古老的大国,进入近代后竟如此不堪一击,屈辱的历史是怎样开始的。
三是明确研究目标。《鸦片的背后》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鸦片的危害及走私鸦片的目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落后是国家受欺凌的根源。围绕教学重难点,我给学生设计了自主研究任务单,引导学生分小组分别围绕“鸦片是什么?”“鸦片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把鸦片运到中国来?”“鸦片进入中国后,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当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吸食鸦片?”几个主题进行自主探究。
二、研究协作学习,激活课堂对话
立足儿童立场,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才能让因探索历史知识而生成的道德情感真正植根于学生的内心。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中山陵前》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伟大历史功绩;了解革命先辈为探索祖国的独立、富强之路,不畏强暴,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研究学习、课堂对话的环节中,笔者关注了如下几点:
一是拓展研究时空。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要注重拓展时空,要将课内学习与课外研究相结合。把品德课从纯粹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大课堂,是一节品德好课的必由之路。课前,笔者就给学生们布置了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践作业,建议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中山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段历史。
二是丰富研究方式。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探究,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与探究。在对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之后,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学生根据选题,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报刊、网站,收集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同时各小组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编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丰富情感体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挥。
三是生成课堂对话。师生、生生积极互动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淡化教师角色、营造儿童文化、创设对话情境等方式促进对话的生成。在执教《中山陵前》一课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交流“孙中山的革命故事”“武昌起义”“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等话题,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分享了探究与对话的乐趣。
三、回归学生生活,明德思辨践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并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学生在历史题材教学中养成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必然要作用于当今社会,作用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并接受生活和社会的检验。因此,历史题材教学要让学生带着他们的习得重新回归生活,并接受生活的淬炼,固化所学。例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抗日战争及抗日战争中涌现的典型事件及人物,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并让其立志为强大祖国、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今天的学生,对日本侵略并占领我国领土的民族耻辱没有体会,而这会直接影响学生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形成。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之外,还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是回归现实生活。杜威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教学中,我给学生抛出“你或者你的家人去过日本吗,你和你的家人对日本这个国家是怎么评价的?”“你认为日本过去和现在强大吗,为什么?”等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二是培养理性思辨。历史题材品德课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是将历史内容作为学习的载体和桥梁,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思考,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而,在《筑起血肉长城》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辩论环节,正方观点为痛恨日本,坚决抵制日货,与日本老死不相往来;反方观点是学习日本,学习日本的善于学习、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等。真理不辩不明,针锋相对的辩论过程,恰恰是学生丰富社会认知,完善价值观念的过程。
三是引导课后践行。学生正在经历的生活,也是一段正在书写着的历史。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去看待现实中的问题,使内化的历史思想成为生活中的自然。《筑起血肉长城》一课学完之后,我组织学生举行了“和平年代,我们要筑起怎样的长城保家卫国”的主题征文活动,学生们在文章中写出了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写出了自己的成长计划等等,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