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E-DUAL PCI™研究解析:循证引领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后抗凝治疗优化探索
【机 构】
: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急重症中心,
【出 处】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21期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PathBuilder™房间隔穿刺系统用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从3家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选70例房颤患者(男46例,女24例)。在同一例患者中,交替先后使用PathBuilder™系统和进口同类产品(Swartz长鞘管)进行房间隔穿刺,并行导管消融治疗,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指导儿童右心室非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室早/室速患儿共261例,选择起源于右心室非流出道的12例(4.6%)患儿(男7例),年龄2~14(7.1±3.1)岁。所有患儿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7例左心室扩大,3例以单发室早为表现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其中
目的通过观察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围术期不同抗栓治疗方案术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探讨CIED植入围术期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策略。方法观察2011年12月至2016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心内科符合CIED植入适应证并于住院期间成功植入CIED的患者资料,分析术后囊袋血肿等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350例患者,平均年龄23~95(68.3±13.1)岁,男202例(57.7%),其中围术期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鞘拔除起搏器导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拔除导线的6例患者资料,总结导线的植入时间、感染时间,以及导线的拔除成功率、锁定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6例(女1例),中位年龄49(23~75)岁。使用激光鞘拔除导线13根(心房导线6根,心室导线7根),完全拔除导线10根(76.
目的探索并讨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PICC)头端到位时腔内心电图P波形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PICC置管的21例患者,置管前记录体表模拟Ⅱ导联心电图(A),置管过程中应用X线透视判断导管头端位置,并通过腔内心电图技术记录导管头端位于锁骨下静脉(B)、上腔静脉(SVC)上1/3段(C1)、SVC中1/3段(C2)、SVC下1/3段(C3)、上腔静脉
目的回顾性分析冷冻球囊消融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术后出现咯血的临床特征、肺静脉-左心房解剖特征及预后,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风险。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行冷冻球囊消融的房颤患者602例,分析消融术后咯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肺静脉-左心房CT特征、冷冻消融术中的手术参数及预后。结果10例患者(1.66%)术后出现咯血,男7例,年龄47~72岁;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