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建课程资源体系是实现新一轮课改目标的重要任务。笔者试从孔子的课程资源思想中探寻课程资源体系构建之路。孔子虽未提出“课程资源”这一概念,但当时他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育是有案可稽的,他的课程资源思想对我们是富有启发性的。
一、构建课程资源体系的教育哲学
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内圣外王之道,具有天人合一、政教统一、德智结合、知行一致等基本特点。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孔子课程资源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本位为主,关注资源的政治伦理价值,忽视资源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不以培养某一学科的抽象思辨理论的“学者”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教育有了多元的理解,因此,我们不再依据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组织和构建课程资源体系,但以教育哲学作为构建课程资源体系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作出系统的理性思辨,在操作层面上少走弯路。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研讨的一门理论学科。它为课程资源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观念,它使课程资源体系的构建者以此为理论依据,更理性地思辨课程资源,作出相应的、明智的决策,并能更好地为自己构建的体系辩护。
在新课改中,教育哲学要体现时代精神,利于实现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我们构建课程资源体系的教育哲学应该是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和创新教育。在这种教育哲学的关照下,课程资源体系的价值取向体现为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主动性、多元化、个性化;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澄清课程目标,构建课程资源框架体系
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价值和任务界定,是课程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孔子就是始终围绕他的课程目标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一切目标系统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课程目标是人们对课程价值认识的反映。这种具有主观性的认识,容易产生有缺陷的课程目标,从而导致课程资源体系的不完善。
1.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构建课程资源框架体系
这里的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即从纵向的角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例如,历史典籍、文物遗迹、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方言土语、现实生活、未来构想等资源。这里的空间包括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即从横向角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例如,国内与国外,国家与地方,城市与农村,自然与社会,学校、社区、家庭与个体,以及网络信息等资源。以孔子为例,面对多种文化的相互激荡,他表现出一个文化伟人的风范。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承“三代”文化,研究古代文献,参加各种类型、层次的礼仪活动,周游列国14年,相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构建了以“仁”为核心、以培养仁人君子为目的、以社会本位为取向、以“六艺”为教育课程、以“六经”为主要教材的儒家课程资源体系。
随着教育终身化、全球化、社会化、信息化的来临,大教育观应运而生。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因此,课程资源的构建也应该从大处着眼,延伸和拓宽课程资源构建的时间和空间。以语文课程为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要从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中汲取精华,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们是语文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因此,语文教师要具有大语文课程资源观,要有随时随机在各种场合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这里提出的时空维度,强调的是课程资源体系构建的持续性和广泛性,要求“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毫无原则、毫不选择地将所有时空的资源无一遗漏地囊括其中。从时空维度构建课程资源体系必须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必须考虑开发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联系具体的时空作出较科学、明确的定位,使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得以合理拓展延伸。
2.从内部和外部的维度构建课程资源框架体系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课程都受两类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这两类因素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作用,课程正是在二者之间形成的张力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又从内部与外部的维度搭建课程资源框架体系。
我们认为在内部因素中,人是其核心的要素。故这里所说的“内部”是指个体的内部世界,也就是一个人自身拥有、支配、使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课程资源,即内部资源。诸如,个人拥有的知识体验、智慧能力、文化素养、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缄默性知识及个人的财物等资源。这里所说的“外部”是指个体之外的外部世界,也就是个体内部资源以外的课程资源,即外部资源。诸如,人类的文化资源、社会的物质资源和自然的资源。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是相互作用、互为转换的。外部资源制约着内部资源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内部资源决定着外部资源的识别、开发与利用。外部资源被个体所获取、吸收,内化为内部资源;内部资源通过自我实现或被外部世界开发利用,又可外化为外部资源。
具有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孔子,学而不厌、吐故纳新、不断向内开拓,以宽厚包容的心态积极吸取夏商周礼乐和诸子百家有价值的外部资源;他诲人不倦、含英咀华,不断向外扩展,将自己拥有的物质资源和内化、创生的精神资源等内部资源积极转化为外部资源。对“仁”的发现,对“礼”的创造性发展,对西周“六艺”课程的“损益”,对《诗》、《书》、《礼》、《乐》的“伦次”“修起”,都充分体现了他积极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将内外资源相互结合、相互转换,构建自己的课程资源体系。孔子在成就自己课程资源体系的同时,他自身也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成为其弟子最有价值的“活”的动态的课程资源,也成为后人乃至今天世界范围内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外部课程资源。后人也给予了他高度评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天下“君王”、“贤人”众多,“当时则荣,没则已焉”,而“孔子布衣,传十余世”,还被学者推崇备至。可见孔子思想是一座丰富的课程资源宝库。
课程资源框架体系就在这种纵横交错、内外作用、动静结合的张力中不断生成、发展与完善。它具有开放性、主体性、动态性、互补性等特点,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吻合。
三、课程资源体系中各要素的和谐配合
孔子倡导“中庸”,追求和谐,善于“扣其两端”,执中达权而教,这种和谐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将孔子这种和谐观念应用于今天课程资源体系构建,则应该开发利用不同时代、背景、层次、类型、领域、功能、价值的课程资源,不偏袒不偏废某一资源。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政府与民间、显形与隐性、主流与支流的课程资源,都应该达成协调统一,绝不能搞“文化霸权”。
文化的多元、价值的多元和教育的民主与平等,要求对课程资源的权力进行重新分配,地域的、农村的、隐性的、边缘的、弱势的、原生态的文化,都应该在权力结构中获得主体地位。在孔子的课程资源体系中,虽然我们能看到他对待多元文化的心态是开放的、包容的,但他“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思想,使之崇拜权威,追求大一统。这种观念转化为课程实践,就是更多地关注、顺应代表主流社会和正统阶级思想文化的课程资源。因此,他的六本教材虽各有侧重,但都归于共同的礼乐文化资源。吉鲁(H.A.Giroux)的反文本(countertext)思想启示我们:教材虽说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为,教材反映的常常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忽视了其他文化。我们应该把异质文化的价值、观念、思想引进课程资源,产生文本的“离心”(decentre)现象。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和谐”,绝不是不讲原则、无矛盾的和谐,绝不是一味地追求课程资源各要素在体系中都占有均等的比例;而是“和而不同”的和谐,是以认可课程资源体系构建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为前提的和谐,追求课程资源各要素的配合与比例在体系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和谐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也就是说要根据孔子的“时中”原则,因“时”用“中”或“中”因“时”变,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与时俱进;发挥孔子的“损益”精神,“批评承续”或“革故鼎新”。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体系,这是课程资源体系构建中的关键和难点。
构建和谐的课程资源体系,目前主要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尚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但通过不断地探索、借鉴、思考与实践,我们相信是能够寻找到保持各方资源动态平衡的支点。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奥秘在于中国文化是兼容并包的开放型文化,有极强的融和力和同化力。这种文化传统对我们今天构建综合、开放、多元、适切、和谐的课程资源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性背景。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关燕云)
一、构建课程资源体系的教育哲学
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内圣外王之道,具有天人合一、政教统一、德智结合、知行一致等基本特点。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孔子课程资源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本位为主,关注资源的政治伦理价值,忽视资源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不以培养某一学科的抽象思辨理论的“学者”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教育有了多元的理解,因此,我们不再依据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组织和构建课程资源体系,但以教育哲学作为构建课程资源体系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作出系统的理性思辨,在操作层面上少走弯路。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研讨的一门理论学科。它为课程资源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观念,它使课程资源体系的构建者以此为理论依据,更理性地思辨课程资源,作出相应的、明智的决策,并能更好地为自己构建的体系辩护。
在新课改中,教育哲学要体现时代精神,利于实现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我们构建课程资源体系的教育哲学应该是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和创新教育。在这种教育哲学的关照下,课程资源体系的价值取向体现为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主动性、多元化、个性化;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澄清课程目标,构建课程资源框架体系
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价值和任务界定,是课程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孔子就是始终围绕他的课程目标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一切目标系统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课程目标是人们对课程价值认识的反映。这种具有主观性的认识,容易产生有缺陷的课程目标,从而导致课程资源体系的不完善。
1.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构建课程资源框架体系
这里的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即从纵向的角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例如,历史典籍、文物遗迹、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方言土语、现实生活、未来构想等资源。这里的空间包括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即从横向角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例如,国内与国外,国家与地方,城市与农村,自然与社会,学校、社区、家庭与个体,以及网络信息等资源。以孔子为例,面对多种文化的相互激荡,他表现出一个文化伟人的风范。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承“三代”文化,研究古代文献,参加各种类型、层次的礼仪活动,周游列国14年,相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构建了以“仁”为核心、以培养仁人君子为目的、以社会本位为取向、以“六艺”为教育课程、以“六经”为主要教材的儒家课程资源体系。
随着教育终身化、全球化、社会化、信息化的来临,大教育观应运而生。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因此,课程资源的构建也应该从大处着眼,延伸和拓宽课程资源构建的时间和空间。以语文课程为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要从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中汲取精华,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们是语文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因此,语文教师要具有大语文课程资源观,要有随时随机在各种场合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这里提出的时空维度,强调的是课程资源体系构建的持续性和广泛性,要求“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毫无原则、毫不选择地将所有时空的资源无一遗漏地囊括其中。从时空维度构建课程资源体系必须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必须考虑开发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联系具体的时空作出较科学、明确的定位,使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得以合理拓展延伸。
2.从内部和外部的维度构建课程资源框架体系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课程都受两类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这两类因素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作用,课程正是在二者之间形成的张力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又从内部与外部的维度搭建课程资源框架体系。
我们认为在内部因素中,人是其核心的要素。故这里所说的“内部”是指个体的内部世界,也就是一个人自身拥有、支配、使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课程资源,即内部资源。诸如,个人拥有的知识体验、智慧能力、文化素养、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缄默性知识及个人的财物等资源。这里所说的“外部”是指个体之外的外部世界,也就是个体内部资源以外的课程资源,即外部资源。诸如,人类的文化资源、社会的物质资源和自然的资源。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是相互作用、互为转换的。外部资源制约着内部资源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内部资源决定着外部资源的识别、开发与利用。外部资源被个体所获取、吸收,内化为内部资源;内部资源通过自我实现或被外部世界开发利用,又可外化为外部资源。
具有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孔子,学而不厌、吐故纳新、不断向内开拓,以宽厚包容的心态积极吸取夏商周礼乐和诸子百家有价值的外部资源;他诲人不倦、含英咀华,不断向外扩展,将自己拥有的物质资源和内化、创生的精神资源等内部资源积极转化为外部资源。对“仁”的发现,对“礼”的创造性发展,对西周“六艺”课程的“损益”,对《诗》、《书》、《礼》、《乐》的“伦次”“修起”,都充分体现了他积极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将内外资源相互结合、相互转换,构建自己的课程资源体系。孔子在成就自己课程资源体系的同时,他自身也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成为其弟子最有价值的“活”的动态的课程资源,也成为后人乃至今天世界范围内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外部课程资源。后人也给予了他高度评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天下“君王”、“贤人”众多,“当时则荣,没则已焉”,而“孔子布衣,传十余世”,还被学者推崇备至。可见孔子思想是一座丰富的课程资源宝库。
课程资源框架体系就在这种纵横交错、内外作用、动静结合的张力中不断生成、发展与完善。它具有开放性、主体性、动态性、互补性等特点,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吻合。
三、课程资源体系中各要素的和谐配合
孔子倡导“中庸”,追求和谐,善于“扣其两端”,执中达权而教,这种和谐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将孔子这种和谐观念应用于今天课程资源体系构建,则应该开发利用不同时代、背景、层次、类型、领域、功能、价值的课程资源,不偏袒不偏废某一资源。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政府与民间、显形与隐性、主流与支流的课程资源,都应该达成协调统一,绝不能搞“文化霸权”。
文化的多元、价值的多元和教育的民主与平等,要求对课程资源的权力进行重新分配,地域的、农村的、隐性的、边缘的、弱势的、原生态的文化,都应该在权力结构中获得主体地位。在孔子的课程资源体系中,虽然我们能看到他对待多元文化的心态是开放的、包容的,但他“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思想,使之崇拜权威,追求大一统。这种观念转化为课程实践,就是更多地关注、顺应代表主流社会和正统阶级思想文化的课程资源。因此,他的六本教材虽各有侧重,但都归于共同的礼乐文化资源。吉鲁(H.A.Giroux)的反文本(countertext)思想启示我们:教材虽说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为,教材反映的常常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忽视了其他文化。我们应该把异质文化的价值、观念、思想引进课程资源,产生文本的“离心”(decentre)现象。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和谐”,绝不是不讲原则、无矛盾的和谐,绝不是一味地追求课程资源各要素在体系中都占有均等的比例;而是“和而不同”的和谐,是以认可课程资源体系构建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为前提的和谐,追求课程资源各要素的配合与比例在体系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和谐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也就是说要根据孔子的“时中”原则,因“时”用“中”或“中”因“时”变,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与时俱进;发挥孔子的“损益”精神,“批评承续”或“革故鼎新”。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体系,这是课程资源体系构建中的关键和难点。
构建和谐的课程资源体系,目前主要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尚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但通过不断地探索、借鉴、思考与实践,我们相信是能够寻找到保持各方资源动态平衡的支点。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奥秘在于中国文化是兼容并包的开放型文化,有极强的融和力和同化力。这种文化传统对我们今天构建综合、开放、多元、适切、和谐的课程资源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性背景。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