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科学有充分证据证明湿地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涉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湿地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湿地可以蓄洪及净化及增加城市地基含水量,调节气候,除低污染及减小城市热岛效应。群力新区湿地公园的主题是生态环境,生活在湿地中的动物和植物是这里的主角,设计中通过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打造富有魅力的“湿地生物之家”。
关键词:湿地 自然循环过滤系统水体净化生态系统
Abstract: the modern science ha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prove the wetland has many important functions, which relates to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So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s is to protect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Wetland ecological system component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mutual restriction. The wetland can flood storage and purification and increase the city ground water, climate regulation, except the low pollution and reduce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Qunli District Wetland Park is the them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fe in the wetland animal and plant is the protagonist here, through the design of a variety of el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use, create charming" wetland biological family".
Key words: wetland natural circulation filtration system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位居哈尔滨城市西部,北衔美丽的松花江,与市行政中心一水相隔;东与城市中心区相邻,西临长岭湖风景旅游区,秉承天籁,自然生态优良。南靠机场高速公路,东接城市快速路二环路,西连环城高速路四环路,规划三环穿行其间,为城市新地标,四面纵横,八方通达,是哈尔滨市最具开发潜力的城市区域。
城市湿地公园位于群力新区中部,占地面积为30.3万平方米,通过落实到位的技术和独到完善的设计,建设一处集自然保育、旅游、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次生态湿地公园。希望将此地段设计成为一个能为湿地动植物提供良好的,能够自我修复、自我循环的自然栖息地,吸引更多的候鸟来次繁衍生息。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城市湿地公园
群力新区湿地公园的主题是生态环境,生活在湿地中的动物和植物是这里的主角,人作为来访者在公园里活动以不干扰动植物为前提,通过对公园的造访,引发人们对于生命、自由和环境的思索。湿地公园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落实到位的技术和独到完善的设计,建设一处集自然保育、旅游、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次生态湿地公园。缓解现存自然湿地保护区的压力;成为独特的教育、解释和资源中心;提供环境教育机会和加强公众对重建自然栖息地的了解;
2.1 湿地水循环方式有两种:湿地自然循环过滤系统,人造湿地循环系统。通过不同的手法向人们传达同样的水净化原理。
湿地自然循环过滤系统水源首先进入东南角沉积池,分为两个部分通过堤坝进行控制。大型沉积池接受污水,将发卡、砂砾、塑料等污染物质筛出,填埋,水中留的有机物进行沉积并被耗氧细菌和厌氧细菌分解。沉积池面积8000㎡,平均水深2m。经过沉积的水体流入人造芦苇过滤床。为了完全净化,水源必须在此系统中停留12-14天,在气温低的时候,这个滞留时间需要相对延长。芦苇荡长宽比为3:1,增加过滤效果。在芦苇过滤床中,水源残留的固体物质在水流缓慢流过湿地的前三分之一的时候进行沉积,水中的废物被微生物分解。这些微物生主要是附着于土壤、岩石、植物和池底树叶上的细菌,很少量的废物被植物吸收。据测算,植物吸收的废物仅仅占总量的10%,但是,植物可以吸收重金属物质。芦苇过滤床采用潜流湿地,深度600mm,水力负荷3.3~8.2cm/d。通过芦苇床过滤的水源通过重力作用汇入活水沼泽,这里采用表面流湿地,水力负荷2.4~5.8cm/d。从活水沼泽净化的水进入水质较高的蓄水池中,同时部分水通过泵可以输送到人工湿地的水源中
城市湿地公园按功能及基本保护要求分为湿地生物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服务管理区。
湿地生物重点保护区:位于场地中心偏北部,通过活水沼泽与其他功能分区非人工隔离,区内分为森林湿地、草滩湿地系统和浅水湿地。为不同的生物栖息及繁殖提供安全场所。
湿地生态展示区:围绕在重点保护区的外围,包括沉淀区、芦苇荡、活水沼泽,泥滩、及周边湿地区,通过丰富的湿地自然景观向人们开展科普教育,了解湿地的水体过滤过程及湿地生物的自然生息状况。
湿地游览活动区:此区域主要位于场地西南部分,以及东侧公园边界。包括西入口的广场、水稻实验田、人造湿地净水展示、植物床群处理系统、展览池塘、户外探索中心、观鸟屋、慢步森林路径等。满足人们休闲、休闲的需求,充分体验湿地公园带给人们的享受。
服务管理区:位于西入口,单体建筑内。包括西入口建筑群,主停车场。满足公园的日常维护和游人的需求,尽量减少对于湿地公园的干扰和管理
2.3现状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国内外的许多重要湿地公园在设计上都十分重视湿地公园建造中的生态保育和开发。例如香港湿地公园采用了材料循环使用,建筑设备减少干扰,基础采用黏土堤等技术。杭州西溪湿地在设计中保持公园内原有的水网、河道等江南水乡的特色,坚持最小干预,生態优先的原则。
本项目设计中严格保护原有的水域和湿地,严格保护现有的植被,对于场地内形成的低洼湿地与芦苇荡进行合理保护;避免湖底的硬化,保持原有的自然形式;在此基础上丰富乡土物种。
2.4湿地动植物群落
植物配置:为动植物提供一个生息的场所,为人类提供一个好的自然环境外围隔离缓冲区植物以高大抗风叶密的速生树种为主。此类植物为本地乡土树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可以短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快速形成景观以及抗风除尘的效果。森林区域主要以耐水湿的植物为主,由乔木、灌木、地被组成,以便给各种生物提供居所。泥滩地主要以耐水湿植物为主。浅水区的植被配置主要以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为主。具有净化水质,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功能,并可为鸟类和鱼类提供栖息地,充分显露出湖泊湿地原生态特点。但要注意加强管理,阻止杂草和藻类植物的过度生长,避免浅水区的淤积和湖水富营养化。秋季将枯萎的芦苇、香蒲割除并清除杂草。柔性湖岸植被与浅水区的植被配置类似,以芦苇为主。刚柔结合湖岸植物配置要考虑当地条件,依据土壤类型配置植被,如风沙土、草甸土及黑钙土类型的土壤,可配置一些乔木和灌木,林下种植草本植物。平坦地势增大地形的起伏,培土形成若干坡度平缓的岗地,岗地之间形成洼地,岗地和洼地错落起伏,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高处可覆盖客土,栽植丁香、锦鸡儿、紫穗槐等灌木和早熟禾等草本植物。洼地积水形成湿地,配置芦苇、香蒲等植物形成沼泽生态系统。
结论
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将其改造为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生态公园等公共绿地形式,将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形成。城市中的湿地公园,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净化空气、为城市生命种群提供得以生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北方湿地公园的设计中,要以保护性建设为主,减少对生态的干扰,注意季节性湿地的变化,有层次的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刘文祥.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环境科学研究,1997
郑雅杰.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新模式的探讨.环境科学进展,1995
关键词:湿地 自然循环过滤系统水体净化生态系统
Abstract: the modern science ha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prove the wetland has many important functions, which relates to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So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s is to protect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Wetland ecological system component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mutual restriction. The wetland can flood storage and purification and increase the city ground water, climate regulation, except the low pollution and reduce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Qunli District Wetland Park is the them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fe in the wetland animal and plant is the protagonist here, through the design of a variety of el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use, create charming" wetland biological family".
Key words: wetland natural circulation filtration system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位居哈尔滨城市西部,北衔美丽的松花江,与市行政中心一水相隔;东与城市中心区相邻,西临长岭湖风景旅游区,秉承天籁,自然生态优良。南靠机场高速公路,东接城市快速路二环路,西连环城高速路四环路,规划三环穿行其间,为城市新地标,四面纵横,八方通达,是哈尔滨市最具开发潜力的城市区域。
城市湿地公园位于群力新区中部,占地面积为30.3万平方米,通过落实到位的技术和独到完善的设计,建设一处集自然保育、旅游、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次生态湿地公园。希望将此地段设计成为一个能为湿地动植物提供良好的,能够自我修复、自我循环的自然栖息地,吸引更多的候鸟来次繁衍生息。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城市湿地公园
群力新区湿地公园的主题是生态环境,生活在湿地中的动物和植物是这里的主角,人作为来访者在公园里活动以不干扰动植物为前提,通过对公园的造访,引发人们对于生命、自由和环境的思索。湿地公园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落实到位的技术和独到完善的设计,建设一处集自然保育、旅游、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次生态湿地公园。缓解现存自然湿地保护区的压力;成为独特的教育、解释和资源中心;提供环境教育机会和加强公众对重建自然栖息地的了解;
2.1 湿地水循环方式有两种:湿地自然循环过滤系统,人造湿地循环系统。通过不同的手法向人们传达同样的水净化原理。
湿地自然循环过滤系统水源首先进入东南角沉积池,分为两个部分通过堤坝进行控制。大型沉积池接受污水,将发卡、砂砾、塑料等污染物质筛出,填埋,水中留的有机物进行沉积并被耗氧细菌和厌氧细菌分解。沉积池面积8000㎡,平均水深2m。经过沉积的水体流入人造芦苇过滤床。为了完全净化,水源必须在此系统中停留12-14天,在气温低的时候,这个滞留时间需要相对延长。芦苇荡长宽比为3:1,增加过滤效果。在芦苇过滤床中,水源残留的固体物质在水流缓慢流过湿地的前三分之一的时候进行沉积,水中的废物被微生物分解。这些微物生主要是附着于土壤、岩石、植物和池底树叶上的细菌,很少量的废物被植物吸收。据测算,植物吸收的废物仅仅占总量的10%,但是,植物可以吸收重金属物质。芦苇过滤床采用潜流湿地,深度600mm,水力负荷3.3~8.2cm/d。通过芦苇床过滤的水源通过重力作用汇入活水沼泽,这里采用表面流湿地,水力负荷2.4~5.8cm/d。从活水沼泽净化的水进入水质较高的蓄水池中,同时部分水通过泵可以输送到人工湿地的水源中
城市湿地公园按功能及基本保护要求分为湿地生物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服务管理区。
湿地生物重点保护区:位于场地中心偏北部,通过活水沼泽与其他功能分区非人工隔离,区内分为森林湿地、草滩湿地系统和浅水湿地。为不同的生物栖息及繁殖提供安全场所。
湿地生态展示区:围绕在重点保护区的外围,包括沉淀区、芦苇荡、活水沼泽,泥滩、及周边湿地区,通过丰富的湿地自然景观向人们开展科普教育,了解湿地的水体过滤过程及湿地生物的自然生息状况。
湿地游览活动区:此区域主要位于场地西南部分,以及东侧公园边界。包括西入口的广场、水稻实验田、人造湿地净水展示、植物床群处理系统、展览池塘、户外探索中心、观鸟屋、慢步森林路径等。满足人们休闲、休闲的需求,充分体验湿地公园带给人们的享受。
服务管理区:位于西入口,单体建筑内。包括西入口建筑群,主停车场。满足公园的日常维护和游人的需求,尽量减少对于湿地公园的干扰和管理
2.3现状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国内外的许多重要湿地公园在设计上都十分重视湿地公园建造中的生态保育和开发。例如香港湿地公园采用了材料循环使用,建筑设备减少干扰,基础采用黏土堤等技术。杭州西溪湿地在设计中保持公园内原有的水网、河道等江南水乡的特色,坚持最小干预,生態优先的原则。
本项目设计中严格保护原有的水域和湿地,严格保护现有的植被,对于场地内形成的低洼湿地与芦苇荡进行合理保护;避免湖底的硬化,保持原有的自然形式;在此基础上丰富乡土物种。
2.4湿地动植物群落
植物配置:为动植物提供一个生息的场所,为人类提供一个好的自然环境外围隔离缓冲区植物以高大抗风叶密的速生树种为主。此类植物为本地乡土树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可以短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快速形成景观以及抗风除尘的效果。森林区域主要以耐水湿的植物为主,由乔木、灌木、地被组成,以便给各种生物提供居所。泥滩地主要以耐水湿植物为主。浅水区的植被配置主要以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为主。具有净化水质,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功能,并可为鸟类和鱼类提供栖息地,充分显露出湖泊湿地原生态特点。但要注意加强管理,阻止杂草和藻类植物的过度生长,避免浅水区的淤积和湖水富营养化。秋季将枯萎的芦苇、香蒲割除并清除杂草。柔性湖岸植被与浅水区的植被配置类似,以芦苇为主。刚柔结合湖岸植物配置要考虑当地条件,依据土壤类型配置植被,如风沙土、草甸土及黑钙土类型的土壤,可配置一些乔木和灌木,林下种植草本植物。平坦地势增大地形的起伏,培土形成若干坡度平缓的岗地,岗地之间形成洼地,岗地和洼地错落起伏,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高处可覆盖客土,栽植丁香、锦鸡儿、紫穗槐等灌木和早熟禾等草本植物。洼地积水形成湿地,配置芦苇、香蒲等植物形成沼泽生态系统。
结论
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将其改造为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生态公园等公共绿地形式,将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形成。城市中的湿地公园,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净化空气、为城市生命种群提供得以生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北方湿地公园的设计中,要以保护性建设为主,减少对生态的干扰,注意季节性湿地的变化,有层次的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刘文祥.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环境科学研究,1997
郑雅杰.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新模式的探讨.环境科学进展,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