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1658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生的时间做有效统计,同时分析其对应的护理操作。结果:该类患者心律失常一般集中在早上5点到下午4点,而其他时间则相对较少,护理满意率为85%。结论:急性心梗后发生心律失常具有规律性,因此可以在护理上做对应的观察与处理,做好相关问题的预防,降低相关症状的危害性。
  【关键词】急性心梗;心律失常;发生时间;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42-02
  急性心梗是由于冠动脉出现急性或者持续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心肌坏死,患者会表现为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患者会在服用了药物或者休息后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消除,同时会有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心肌酶活性的提升,从而导致心衰、心律失常或者休克、死亡等。其中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因此对应的护理操作可以遵循规律而提升护理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性为28例,女性为12例;年龄范围为54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68.5±7.4)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抗心律失常和溶栓治疗,其中心梗的发生部位上,单个为26例,多个为14例,分别分布在右室、侧壁、前臂、前间壁、下壁、内膜下等。而心律失常的类型包括房早、室早、房速、室速、室颤、房颤等。
  1.2 方法
  急性心梗后出现心律失常需要在临床护理中做到以下几点:
  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分布在全天各時间段,要依据发病时间做护理强度的分布。在心律失常高发时间段内要加强巡房力度,对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做及时的了解掌握,同时进行心电监测,从而对患者心律失常等情况做及时的了解掌握,可以有效的做疾病的及时控制,提供更加充分的抢救时机。在交接班上要避开最繁忙的时段,同时要做好操作的细致对接,除了要进行常规护理,还要协助患者做好相关出入院手续,因此更加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做好监测和观察,甚至在高峰时期加派人手,对人员做合理的安排。同时在专职护理人员上,要注重对人员操作能力的审核,护理人员要拥有基本的操作技术,同时相关急救操作有熟练掌握和操作能力,其中包括电击除颤、心肺复苏、心跳骤停等做完全掌握,相关技术要做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同时在抢救器材和抢救药品上要做完好的准备,保证抢救的有效开展,对于缺乏的物资要及时的补充,日常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证正常运行功能。在药物使用上,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的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同时可以减少猝死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可以在心律失常高发时间段上提前做好药物使用,有效的对心律失常的发生做好预防作用。甚至在高发时间段可以进行有效的药剂量的提升或者对全天的服药情况作对应的调整。同时在气温较低的早晨,更加容易导致冠动脉或者血管加大阻力,从而导致血压和纤维蛋白的水平提升,进而导致患者过大的心脏负荷以及心肌耗氧量提升,从而对疾病造成更大的影响。因此,在相关时段内要做好病房的温控管理,保持温度适度的温暖,或者嘱咐患者添加衣物,减少身体温度能量的消耗,降低疾病恶化的发生率。对于患者在心电图波动不稳定,情绪异常激动,饮食饱胀或者身体用力状态下做好观察,相关情况下会导致儿茶酚胺提升分泌,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因此要及时发现情况并做积极的预防。护理中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给与及时的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一般吸氧主要针对并发低氧血症,可以让动脉血氧分压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让心肌氧合得到调整,同时减少心梗附近心肌缺血的供氧,让心梗的范围得到有效的缩小,让心肌缺氧损伤情况得到有效缓释。同时要按照医生安排做必要的药物抢救干预,避免心律失常的严重化或者猝死问题。如果室动过速或者室性收缩等,可以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并且用药频次为每5至10分钟做注射间隔,一致注射到症状消除。心搏出量会随着心功能降低而减少,同时由于长期卧床会导致胃肠蠕动弱化,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因此应该指导患者进行清淡饮食摄取,食物应该保持较少的胆固醇、丰富的营养且容易消化的标准,同时少量多餐,避免饮食过饱,降低心脏负担。同时饮食上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烟酒等[1-3]。
  1.3 评估观察
  对所有患者在一天内发生心律失常的时段划分,分别划分为1至4点、5至8点、9至12点、13点至16点、17点至20点、21点至24点。通过其心律失常的发生频次和分布时间做统计,分析其发病的高峰时间,主要通过心电图和听诊来做心律失常做监测。同时分析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满意度通过百分制调查标准进行,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至85分为基本满意,85分以上为不满意,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比例。
  2 结果
  表1: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时段分布
  时间 案例数 比例
  1至4点 2 5%
  5至8点 6 15%
  9至12点 12 30%
  13点至16点 11 27.5%
  17点至20点 5 12.5%
  21点至24点 4 10%
  表2:40例患者方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9(22.50) 25(62.50) 6(15.00) 85%
  该类患者心律失常一般集中在早上5点到下午4点,而其他时间则相对较少;护理满意率为85%。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该类患者心律失常一般集中在早上5点到下午4点,因此要在此时段提升巡查力度,对患者的情况做细致的观察,同时对异常情况做及时的上报医生,以便获得更好的抢救时机。同时时间跨度广,会涉及到交接班时间,因此,要做好无缝对接,加派人员支持,避免工作负担过大而导致的观察护理疏忽。
  参考文献:
  [1]刘伟兰.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4:2707.
  [2]柳林媛.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要点[J]. 中国处方药,2014,11:141-142.
  [3]胡静,胡晓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2,13:148-149+15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医院82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在角膜创伤愈合的时间以及护理总满意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中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肝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40例重症肝炎并发多器官衰竭患者,分析其運用专业的观察、药物和技术护理等达到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7.5%;在其中通过抢救治疗得到好转的患者为13例,死亡案例为27例。结论:重症肝炎并发多器官衰竭病情危急,死亡率较高,在护理中需要
期刊
【摘要】据调查显示,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手术之后的治疗方法,综合护理干预要比常规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而且对于进行护理干预的术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要比普通的护理低很多并且视力恢复的也比较好。所以说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手术之后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对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白内障;糖尿病;治疗;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手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实验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外伤护理干预,实验组加行认知、行为、心理等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分级情况。结果:实验组轻度疼痛率为47.22%,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P<0.05);实验组重度疼痛率为19.44%,明显低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Roy适应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取卵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不孕症取卵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oy组根据不孕症取卵患者适应模式的步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妊娠成功率。结果:Roy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Roy适应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不孕症取卵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方法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临床收治的14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必要的常规手术和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的患者比率分别为2.86%、14.29%,引起出血的比率分别为1.43%、11.43
期刊
【摘要】恢复期脑梗塞大多是指患者经过2~3周治疗转危为安后1年内的时间,这一阶段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治疗护理良好,则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反之,若忽视了恢复期的有效治护,也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导致脑梗塞再次发作,从而影响生活、生存质量。本文便以恢复期脑梗塞为研究方向,主要对行为护理干预在患者恢复期的应用及康复影响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干预;恢复期脑梗塞;康复;影响  【中图
期刊
【摘要】目的 针对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核性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接受的小儿高热惊厥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抽取42例小儿惊厥患者接受针对性急诊护理,作为观察组;另外42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发热情况、脑水肿情况以及恢复效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向家属进行了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