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ing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培养学生怎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对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在培养学生学法上努力做了探索,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兴趣,已初步取得成效。本文浅淡自己的认识及做法。
  在教育过程中,有人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主宰一切”。这不仅是理论上的错误,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其实,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认识,教学中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抹杀学生的主动性,影响智力的开发。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学习,领会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都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身的积极活动。学生学习由不知到知、少知到多知的过程中,教师只能指导、帮助,无法代替。所以,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完全由教师决定的因变数。实践证明: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劳动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儿童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好比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怎样才能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学习的习惯。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与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适时体现。具体办法是:有扶、有放,扶放结合。学生学得主动,练得踏实,与过去的教学结果相比,效果是良好的。例如:在解答比谁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中,乘除混用是部分学生难以克服的问题。以前,在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记的方法,如“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等”效果都不佳,对于这部分教材,现在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
  一、读一读
  教育学表明,儿童是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没有语言,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应用题与语言密不可分,我教应用题时,十分强调让学生反复读题,明白题中的条件、问题,每句话表达的意思,初步分析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记录下对题中的悬念和疑点,如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分数应用题:“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同学们通过多次读题预习,弄清了题中的条件、问题,却对“比航模小组多”表示的意义有模糊的认识,数量关系搞不准,抓住这个时机,我便开始了第二个程序“扶”。
  二、 讲一讲
  讲一讲,并不纯粹指教师讲,学生听,而包括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解惑,最后由学生总结,讲一讲思考过程。如上题所说的“比航模小组多”,我首先让学生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即“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多了”再启发,引导说出它表示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我又鼓励他们据题意自己画出线段图表示。在这动手动脑之际,学生们的学习兴致大大提高了,结合线段图便主动地进行了思考,并能顺利列出数量关系式,然后据数量关系能很快列出正确方程进行解答。三分之二的学生还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整个分析过程。
  三、议一议
  由于不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有所不同,使得他们在接受老师指导作用时也就存在着个别差异。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或许还会提出多种疑问,我认为通过议一议,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是会乐于思考的,真正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上题解答完后,我让学生尽可能地质疑:[(1+)表示什么?如果乘以行吗?能不能用别的做法?为什么这样做?要求什么?……]此时,我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分析,议论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列出了不同的算式。新知识的获得,学生们始终是积极、主动、乐于接受的。
  四、练一练
  要做到当堂学到的知识当堂消化,只有通过习题训练,才能使新学知识逐步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目的。例题学习完,我出示了三类习题:①基本训练;②对比训练;③发展性训练。这些习题,都能在课内完成,有95%以上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就的快感。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让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知识,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被动地从老师那儿学,更能锻炼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智力。
其他文献
中考作文中常常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使我们的文章扣紧话题:  一、精心审题,明确限制  射箭要看靶子,对准靶子,有的放矢。作文要看题目,审题准确、全面,不折不扣地按照题目要求去做。以便在及格的基础上,稳妥地向成功挺进。  清人薛雪《一瓢诗话》中有言:“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 即审题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潜在的动力,兴趣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得到乐趣。教学实践表明:越能让学生发觉有趣或愉快的事物,越能激发参与学习的欲望。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老师能否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及活泼好动好表现、乐意接受趣味性强的事物的特点,使英语教学实现由老师“要他学”到“他要学”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素质教育”一词的产生,是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产生的。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班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发展负全面的责任。一个班级能否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以其规范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
期刊
一、兴趣培养的作用  兴趣,从心理角度讲,就是这一事物或事情最易诱发大脑神经兴奋,而且使兴奋持续,这种兴奋是对事物的一种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并且能够从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而初学物理者对许多科学现象感到十分稀奇,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也容易被兴趣左右。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都和兴趣紧密相连。在兴趣、喜欢、爱好、兴奋中学习,思维最活跃、最敏捷
期刊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听课的专心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注意听讲时,心里活动就指向、集中于老师的讲述,对所学知识理解起来就容易,记忆起来就牢固,学习效果就好,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控制分散注意力的因素,组织好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完成有效教学的前提。  一、富有爱心,提高学生的
期刊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良好的基础,高楼很难撑起,即使盖起了,也维持不了多久,根本经不起考验,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会轰然倒塌。小学语文就是地基,基础打好了,地上的问题就比较顺手了。既然如此,究竟怎样去搞好这一基础学科,才能使的我们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呢?只有应用“激励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激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期刊
“质疑探究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听课为现在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在“动”与“活”、“探”与“究”中快快乐乐地获取英语知识,轻轻松松地提高学习能力和英语素质。  一、“质疑探究型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英语的教学对象一般是9~14岁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孩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研究的项目。”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提倡学生自改作文,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变学生自改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使学生能够自改作文,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心理分析  从心理活动的角度来看,学生修改作文就是要在自改意识的
期刊
我教八年级的语文,六个单元文言文占了两单元。并且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的乏味造成。因此,如何让初中学生“爱”上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呢?我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一、先入为主 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
期刊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巨大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中帮助中学生养成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爱国、爱校、爱家、爱党、爱人民的良好美德,是新时期政治课老师应尽的责任。  课堂教育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把养成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每堂课不仅能展现教师的实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