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他的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他的词,境界开阔,想象奇特,在宋词中有特殊的地位。同时,他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终身从政,却仕途坎坷。任朝第先生《三苏年谱简编》统计:“苏轼自嘉祐初26岁入仕到65岁终老,凡40年,官职变动达20余次,其中任京官时间加起来不足7年,实任地方官22年,尤其是在59岁谪居岭南惠州以至海南儋州7年,其晚景之萧瑟,人莫之堪。”但就是在一生起起落落、坎坷异常的情况下,他却始终能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拥有一种精神的自慰和超越。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苏轼的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记承天寺夜游》。纵观苏轼的作品,不仅具有乐观、豁达的心态,也有对命运的不屈服,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本文从书中诗词出发,结合苏轼的其他作品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分析他的情感与抱负,并探究其原因。
一、豁达、乐观的性格
《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密州知州任上,当时他虚岁四十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这首词中描写打猎的盛况,抒发作者愿赴边疆打击侵扰之敌的情感。词中,无论是场面的渲染“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还是自我形象的刻画“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无不体现出作者满腔的英雄之志、报国之情。一个“会”字,也表达出作者“一定要,一定行”的决心和自信。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就曾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这在他的词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水调歌头》作于熙宁九年(1076),时苏轼在密州。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师,至此已有五年,和弟弟苏辙更是七年未见。然而苏轼与其弟弟苏辙感情甚笃。中秋之夜对月饮酒,他想到政治上的失意,亲人的分离,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语。“人有悲欢离合”正应和了“月有阴晴圆缺”,两者都是自然之理,无须感伤。人虽分离,但情却常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与亲人相隔千山万水,无法见面,但是两心相照,明月与共,通过月亮的传递却也近在咫尺。作品通过对中秋赏月所展开的奇思异想,书写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表现了积极豁达乐观的精神。又如《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词写于熙宁十年(1077)。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此时此刻,月明星稀,天空辽阔,兄弟二人举杯痛饮,互诉离别之情。月团圆,人团圆,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但是,无奈“此生此夜不长好”,正如苏轼在前一年中秋夜怀念弟弟所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集结了他深情而缠绵的人生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是苏轼四十三岁时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这首词,讲的是苏轼有一次途径农村去谢雨的见闻。不仅有写景,还有记事。“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用这样简单的语句,既画出了一幅具有生活气息的农村风景图,又记下了敲门讨茶喝的经历。字面上表现了旅途的劳累,其实传达的却是积极喜悦之情,体现了苏轼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情怀。
苏轼为人坦荡豁达,他因诗中有所谓的“讥讽朝廷”之语,被罗织罪名入狱,即“乌台诗案”。于是,于1080年二月被贬至黄州。在那里,他得到了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旧友的关心。山川景物的吸引,促使他敞开心扉,写了乐观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优美的景色和环境。作者选取了“兰芽”“沙路”“暮雨”“子规”等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风景画。表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的人生情怀。下片由景入情,抒发人生感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不服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他在逆境中还能表现出豪迈情怀,在政治失意后还能表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都是他乐观豁达性格的真实体现。
元丰六年,作者被贬至黄州已有四年。在那里,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郁闷,但是他仍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记承天寺夜游》。文中对月夜进行了美妙的描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后面对月光,作者抒发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安闲自若的心情。他在逆境中悠闲自得,进退自如,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格魅力。
另外,一些悠然旷远、超尘出世的词作也透出他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原是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小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但其深层蕴含的却是词人的处世态度:处惊不变,失意淡然,坦然面对。词的上片写冒雨而行的心情,在铺天盖地的骤雨袭击下,诗人仍是那样的安闲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一个履险如夷、坦然自若的仙人形象。词的下片写雨后景物和感受,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料峭,夕阳斜照,而酒意早已飘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从容,多么豁达。
苏轼的达观,还表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在品味这些诗文的时候,我们很难找到或根本看不到被贬谪、被流放的罪官的落魄形象,我们看到的却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英雄;我们看不到“在神奇的永恒面前”惊慌失措的俗人,却看到了敢于和天地自然平等对话的英雄豪杰,甚至是超然物外、羽化飞仙的仙人形象。虽然他的内心有过哀怨,有过矛盾,但在最后的时刻,乐观豁达总是取代了忧郁矛盾,最终获得了人生的思考和启迪。 纵观苏轼的作品,我们发现在人生起起落落、坎坷异常的情况下,他却始终能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拥有一种精神的自慰和超越。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所写“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的越发充分”。苏东坡的一生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概括:“怀出世之态度,做入世之事业”。他的事业、成就、经历使他成为卓越之人,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精神世界:通达人情、超凡脱俗、乐观豁达、得失随缘。他是一位哲人,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卓越的艺术天赋,爱生活又善于生活的独特气质和坦然面对人生际遇,虽消极处世,却积极生活的那份豁达和超脱。
二、豁达乐观性格形成的原因
苏轼一生中升贬数次,仕途的坎坷,时局的黑暗,使其饱尝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他豁达乐观的性格。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
苏轼出生于一个极具文学氛围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洵,因屡次落第,愤而烧毁自己的文章,后又努力攻读,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的母亲程氏也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妇女,母亲的言传身教塑造了苏轼做人的基质。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苏轼,幼年时不仅受到深厚的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也接受了儒家经世济时思想的教育,为他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党派之争下的困顿失意
党派之争下的困顿失意让苏轼有了更深刻的人生思考,这也使他对沉浮荣辱有了更冷静、豁达的态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轼怀着报国之情,踏上仕途。但是因为与王安石意见不合,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此后多次被贬,心灰意冷,困顿失意,不再对朝廷有过多的期望。在闲暇时间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世枭雄、横槊赋诗的曹孟德和风流儒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境中,苏轼洋溢了最有底蕴的乐观与豁达。尽管他时而哀怨凄婉,时而内心也翻起激烈的矛盾、波澜,但好在最终积极乐观排遣了郁闷、超脱取代了羁绊,成为了他思想的主流。
3.流放生涯中的豁达乐观
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评价他: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可见苏轼虽屡遭贬谪,屡次流放,可还是没有丝毫的怨恨与抱怨。甚至在逆境中他抱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态度随缘自适。苏轼在《定风波》小序中写道:“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余独不觉”四字展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他在《临江仙》中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要抱定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努力保持宁静和自满自足,又有何惧?正是仰仗着这种处世态度,他才能安然度过被贬黄州的艰苦生活,后来则又帮助他挨过了更为艰难的远放岭南生涯。苏轼用他的乐观豁达化解了流放生涯中的苦闷和忧愁。
4.自身的思想性格
早年的苏轼就是一个乐天派。“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苏轼深谙这个道理,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往者崎岖还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一句表现出这样的一种精神:往事是不必过分怀念的,即使是怀念,也无非鞭策自己奋发向前罢了。对未卜前途怀着无限的憧憬,这就是乐观。苏轼的思想宏博开放,儒释道兼容并蓄。政治思想上,他以儒家思想为主。在人生修养上,则以释道思想为主。特别是身处逆境时,释道思想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以老庄的“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以及佛家的“万物皆幻,四大皆空”来解脱自己,排遣苦闷,保持乐观豁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但由于他性格耿直率真,从不苟合,所以虽有宏伟抱负却一直处于政治斗争、党派斗争的夹缝之间,不能有所作为。得意时少,失意时多,使得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被注入了一种用以自慰的旷达之情。
家庭的原因、流放和迫害以及自身的思想因素等使苏轼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也使他对人生的荣辱沉浮有了乐观豁达的态度。
在顺境中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尚且还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逆境中仍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我们并未见过苏东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品其诗,品其文,来达到认识他的目的。李泽厚在《美学旧作集》中曾写到“齐白石的画,在不懂事的小孩眼中,不过是几只像样的虫、虾;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非音乐的耳’中,最多也不过是一堆有节奏的音响。然而,也就在这虫、虾、音响之中,却似乎深藏着某种更多的东西,藏着某种超越这些外部形象本身固有意义的‘象外之旨’‘弦外之音’。看齐白石的草木虫鱼,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澈放浪的春天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的也不只是音响,而是听到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活的哀伤”。我们就从苏东坡的作品读起,学习他的那份豁达乐观,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自慰和超越。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苏轼的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记承天寺夜游》。纵观苏轼的作品,不仅具有乐观、豁达的心态,也有对命运的不屈服,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本文从书中诗词出发,结合苏轼的其他作品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分析他的情感与抱负,并探究其原因。
一、豁达、乐观的性格
《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密州知州任上,当时他虚岁四十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这首词中描写打猎的盛况,抒发作者愿赴边疆打击侵扰之敌的情感。词中,无论是场面的渲染“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还是自我形象的刻画“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无不体现出作者满腔的英雄之志、报国之情。一个“会”字,也表达出作者“一定要,一定行”的决心和自信。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就曾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这在他的词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水调歌头》作于熙宁九年(1076),时苏轼在密州。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师,至此已有五年,和弟弟苏辙更是七年未见。然而苏轼与其弟弟苏辙感情甚笃。中秋之夜对月饮酒,他想到政治上的失意,亲人的分离,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语。“人有悲欢离合”正应和了“月有阴晴圆缺”,两者都是自然之理,无须感伤。人虽分离,但情却常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与亲人相隔千山万水,无法见面,但是两心相照,明月与共,通过月亮的传递却也近在咫尺。作品通过对中秋赏月所展开的奇思异想,书写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表现了积极豁达乐观的精神。又如《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词写于熙宁十年(1077)。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此时此刻,月明星稀,天空辽阔,兄弟二人举杯痛饮,互诉离别之情。月团圆,人团圆,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但是,无奈“此生此夜不长好”,正如苏轼在前一年中秋夜怀念弟弟所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集结了他深情而缠绵的人生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是苏轼四十三岁时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这首词,讲的是苏轼有一次途径农村去谢雨的见闻。不仅有写景,还有记事。“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用这样简单的语句,既画出了一幅具有生活气息的农村风景图,又记下了敲门讨茶喝的经历。字面上表现了旅途的劳累,其实传达的却是积极喜悦之情,体现了苏轼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情怀。
苏轼为人坦荡豁达,他因诗中有所谓的“讥讽朝廷”之语,被罗织罪名入狱,即“乌台诗案”。于是,于1080年二月被贬至黄州。在那里,他得到了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旧友的关心。山川景物的吸引,促使他敞开心扉,写了乐观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优美的景色和环境。作者选取了“兰芽”“沙路”“暮雨”“子规”等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风景画。表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的人生情怀。下片由景入情,抒发人生感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不服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他在逆境中还能表现出豪迈情怀,在政治失意后还能表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都是他乐观豁达性格的真实体现。
元丰六年,作者被贬至黄州已有四年。在那里,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郁闷,但是他仍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记承天寺夜游》。文中对月夜进行了美妙的描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后面对月光,作者抒发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安闲自若的心情。他在逆境中悠闲自得,进退自如,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格魅力。
另外,一些悠然旷远、超尘出世的词作也透出他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原是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小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但其深层蕴含的却是词人的处世态度:处惊不变,失意淡然,坦然面对。词的上片写冒雨而行的心情,在铺天盖地的骤雨袭击下,诗人仍是那样的安闲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一个履险如夷、坦然自若的仙人形象。词的下片写雨后景物和感受,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料峭,夕阳斜照,而酒意早已飘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从容,多么豁达。
苏轼的达观,还表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在品味这些诗文的时候,我们很难找到或根本看不到被贬谪、被流放的罪官的落魄形象,我们看到的却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英雄;我们看不到“在神奇的永恒面前”惊慌失措的俗人,却看到了敢于和天地自然平等对话的英雄豪杰,甚至是超然物外、羽化飞仙的仙人形象。虽然他的内心有过哀怨,有过矛盾,但在最后的时刻,乐观豁达总是取代了忧郁矛盾,最终获得了人生的思考和启迪。 纵观苏轼的作品,我们发现在人生起起落落、坎坷异常的情况下,他却始终能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拥有一种精神的自慰和超越。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所写“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的越发充分”。苏东坡的一生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概括:“怀出世之态度,做入世之事业”。他的事业、成就、经历使他成为卓越之人,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精神世界:通达人情、超凡脱俗、乐观豁达、得失随缘。他是一位哲人,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卓越的艺术天赋,爱生活又善于生活的独特气质和坦然面对人生际遇,虽消极处世,却积极生活的那份豁达和超脱。
二、豁达乐观性格形成的原因
苏轼一生中升贬数次,仕途的坎坷,时局的黑暗,使其饱尝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他豁达乐观的性格。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
苏轼出生于一个极具文学氛围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洵,因屡次落第,愤而烧毁自己的文章,后又努力攻读,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的母亲程氏也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妇女,母亲的言传身教塑造了苏轼做人的基质。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苏轼,幼年时不仅受到深厚的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也接受了儒家经世济时思想的教育,为他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党派之争下的困顿失意
党派之争下的困顿失意让苏轼有了更深刻的人生思考,这也使他对沉浮荣辱有了更冷静、豁达的态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轼怀着报国之情,踏上仕途。但是因为与王安石意见不合,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此后多次被贬,心灰意冷,困顿失意,不再对朝廷有过多的期望。在闲暇时间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世枭雄、横槊赋诗的曹孟德和风流儒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境中,苏轼洋溢了最有底蕴的乐观与豁达。尽管他时而哀怨凄婉,时而内心也翻起激烈的矛盾、波澜,但好在最终积极乐观排遣了郁闷、超脱取代了羁绊,成为了他思想的主流。
3.流放生涯中的豁达乐观
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评价他: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可见苏轼虽屡遭贬谪,屡次流放,可还是没有丝毫的怨恨与抱怨。甚至在逆境中他抱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态度随缘自适。苏轼在《定风波》小序中写道:“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余独不觉”四字展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他在《临江仙》中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要抱定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努力保持宁静和自满自足,又有何惧?正是仰仗着这种处世态度,他才能安然度过被贬黄州的艰苦生活,后来则又帮助他挨过了更为艰难的远放岭南生涯。苏轼用他的乐观豁达化解了流放生涯中的苦闷和忧愁。
4.自身的思想性格
早年的苏轼就是一个乐天派。“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苏轼深谙这个道理,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往者崎岖还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一句表现出这样的一种精神:往事是不必过分怀念的,即使是怀念,也无非鞭策自己奋发向前罢了。对未卜前途怀着无限的憧憬,这就是乐观。苏轼的思想宏博开放,儒释道兼容并蓄。政治思想上,他以儒家思想为主。在人生修养上,则以释道思想为主。特别是身处逆境时,释道思想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以老庄的“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以及佛家的“万物皆幻,四大皆空”来解脱自己,排遣苦闷,保持乐观豁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但由于他性格耿直率真,从不苟合,所以虽有宏伟抱负却一直处于政治斗争、党派斗争的夹缝之间,不能有所作为。得意时少,失意时多,使得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被注入了一种用以自慰的旷达之情。
家庭的原因、流放和迫害以及自身的思想因素等使苏轼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也使他对人生的荣辱沉浮有了乐观豁达的态度。
在顺境中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尚且还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逆境中仍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我们并未见过苏东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品其诗,品其文,来达到认识他的目的。李泽厚在《美学旧作集》中曾写到“齐白石的画,在不懂事的小孩眼中,不过是几只像样的虫、虾;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非音乐的耳’中,最多也不过是一堆有节奏的音响。然而,也就在这虫、虾、音响之中,却似乎深藏着某种更多的东西,藏着某种超越这些外部形象本身固有意义的‘象外之旨’‘弦外之音’。看齐白石的草木虫鱼,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澈放浪的春天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的也不只是音响,而是听到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活的哀伤”。我们就从苏东坡的作品读起,学习他的那份豁达乐观,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自慰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