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今世证据,觉醒的家园意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Ma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哲学家刘亮程先生曾言:“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叶落归根。懂得自己是一片叶子时,生命已经到了晚秋。年轻时你不会相信自己是一片叶子。你像鸟儿一样远飞,云一样远游。你几乎忘掉故乡这棵大树。但死亡会让人想起最根本的东西。从古到今,回乡一直是中国人心灵史上的一大风景。”[1]而他的散文名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正致力于让每个流浪的灵魂都找到皈依家园的路,让回乡成为中国人心灵史上永恒的风景。
  文本题为《今生今世的证据》,所谓“证据”,就是证明的依据。村庄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皆可成为生命的痕迹,过往的证明。而作者找寻到的证据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类:(一)视觉形象:草、土墙、房子(破墙圈、门洞、窗口、墙皮)、大风、榆木桩、月光、木头、旧房子和路,村里的人和牲畜、土墙……(二)听觉形象: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三)亲身经历:被瘸腿男人追赶,在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初读文本,读者难以对这些“今生今世的证据”产生深刻的感触,但读过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后,或许会对这些琐碎平凡的事物有更深的理解,如:“大地深处的大风”(《只剩下风》);“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鸟叫》);“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偷苞米的贼》);“一棵自己的大榆树”(《我的树》)“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风中的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寒风吹彻》);“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两条狗》)……正如蒋子丹在《刘亮程的哲学》一文中指出:“显得平凡孱弱无关紧要的弱小生命,在这个农民眼里值得牵肠挂肚,与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同生共荣,大可等物齐观。他的世界因为有着生界万物的参与而变得格外博大和深远,他的情感由于有着和大自然的亲近变得格外细腻和敏锐。”[2]
  读到此处,读者不禁纳闷,作者苦心追寻过往的证据,究竟想证明什么?关注文本第三节:“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第六节:“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由此可知,作者想用“今生今世的证据”来证明“曾经的生活”和“内心的生存”(指丰富的精神生活)。
  然而,这种对证据的找寻却并非一帆风顺,在寻证时作者经历了漫长的心路历程:(一)后悔、怀念(1-3节:“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二)怀疑、迷惘(4-6节:连用六个“真的”?)(三)忧惧、追问(7-9节:“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当家园废失,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在作者看来,物质的家园“面目全非、行将消失”,直接会导致精神家园的坍塌。作者非常忧惧。同时,物证的消失也引发了作者的困惑与追问。
  “今生今世的证据”为何会消逝?品读如下两段文字,或许能有所启示:
  “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慢慢松开的骨缝”“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意味着时光的流逝、生命的拔节,不难发现,无论是旧日的家园抑或家园中的人们都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岁月更迭,时光吞噬了过往的证据,非人力所能改变,故而作者多年后回望历史、回望过去,对家园的关照饱含着忧愁与沧桑。正如作者在被采访时所言:“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生活在时间之外的人,看着一个村庄、一代人一代人在流逝,我就站在时光之外看着他们。”
  “证据”终将消逝,作者无疑是心知肚明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文本连续出现“我早知道”“我便知道”“我就知道”,“知道”土坑漫长的等待是什么?土坑漫长等待的是历经岁月洗礼,土墙重新回到土里,恢复本来面貌,即存在的证据终将随岁月消逝,这也正是作者对“证据”产生怀疑的原因。
  既然证据终将消逝,那么找寻“证据”又有无意义?文本提到:“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縷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一只大红公鸡”“一条黑狗”“一缕夕阳”,多么鲜活生动的回忆,多么多彩明丽的画面!“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又是多么丰富深邃的情感!作者“不知道”的又是什么?不知道往昔种种鲜活的回忆与丰富的情感(“内心的生存”)是否也会随“证据”消逝,让往昔家园的人们沦为精神的流浪汉?
  文末提到:“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此处的“家园”具有双重含义,“物质家园”必将消逝,“精神家园”惨遭遗忘,人类将必然感受到心灵的空虚寂寞,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是一个多么失落、惆怅的结论,刘亮程用文字传达了一个古老的文化情结,唤醒了一个永恒的文化之痛。正如该专题名称“恒久的烙印”,对每一个远离家园、漂泊的旅人而言,家园废失、无以归去,家园终将成为心头恒久的烙印。反之,留住物质痕迹已不可能,但珍藏关于故乡的精神财富,是否能踏上归家的旅途?这恰是一种觉醒的家园意识,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深层叩问!
  正如刘亮程在《对一个村庄的认识》中所言:“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村庄。当这个村庄完成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便形成了。这个村庄不存在偏僻与远近,对我而言,它是精神与心灵的。我们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地进入现代,而精神和心灵却有它自己的栖居年代。我们无法迁移它。在我们漫长一生不经意的某一时期,心灵停留住不走了,定居了,往前走的只是躯体。那个让人心灵定居的地方成了自己的村庄。”[3]对于刘亮程来说,他写的这个村庄,看似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处所,但却是他终生所要表达和描述的对象,这个村庄如同沈从文的“湘西”、史铁生的“地坛”、莫言的“高密乡”,艾略特的“荒原”、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作家观察世界、思考世界的立足点,它更多地代表着作者的生命与写作方式,是作者内心深处不断构筑和丰富的一片灵魂领地。刘亮程曾经说过:“写作本身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有的作家一生盯住一个地方寻找,有的作家不停地变换着地方满世界寻找,但最终要找的是一种东西,可惜许多作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总认为自己有无数的东西要寻找。”[4]无疑,刘亮程找到了,他不再是失根的浮萍,村庄成为了他永不迷失的写作方向,也正因如此,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刘亮程在对家园的回望中,体现着觉醒的家园意识,呼唤每个流浪的灵魂都找到精神皈依之路。哪里只是作者,我们每个人的家园都在“沦陷”,每个人的灵魂都应得到“救赎”,我想这也正是“今生今世的证据”之于人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3][4]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南方周末.2000年6月9日.
  [2]蒋子丹.刘亮程的哲学.天涯.1999年第5期.
其他文献
黃珏明,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学校教师。  小说中有着大量“次要人物”,他们绝不是情节安排中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有着鲜明个性的审美艺术形象,甚至与主角之间休戚相关。抽离这些“小人物”,小说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一、文本内部功能  理解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价值,不但要从人物自身形象特征入手,更要看他们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联。即在文本语境中理解次要人物的作用。  相互映衬关系。这主要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
引进心灵化叙事方式,不能“原装引进”,搞“大迁移式横移”,必须进行民族化改造。   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内容都有自己的形式。因此,形式与内容既相互矛盾,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强调指出:“黑格尔则要求这样的逻辑:其中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列宁全集》第38卷,第89页)中华民族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顾之川,河南省商水县人,生于1958年。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系汉语史专业古代白话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199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及汉语史研究,已发表训诂学、近代汉语、语文教育学等论文40余篇。主要著作有《明代汉语词
一、案例背景   我最怕教散文。因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似乎最常见,它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却最多变,如何立足文本特质和学情特点教好手头的散文?如何做到既有情,却不一味流于“说”情而脱离“读”文字呢?这都是困扰着我这个新教师的事。师父陈智峰老师曾提出:“怀人散文贵在‘传真’,重在‘传神’,而旨在‘传情’。”我深以为然,并以此为索引展开了本次的《老王》教学探索。   《老王》是一篇怀人散文。首先,怀人散
一般而言,文学经典本身有着一种召唤的力量,吸引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文本,使读者在探索其奥秘的同时获得审美的体验。而读者面对一个经典,也希望能够“直入”文本,正如沃尔夫所言:“对于这么一部经典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笔者注),是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来探讨的……如果有人不断提醒,说是笛福曾经卖过袜子,他的头发是棕色的,他还曾经带枷示众,等等,这就只能使我们分心和感到厌烦。”  从阅读基础来说,高中学生已具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总是难以摆脱通译型课堂的模式,从小学到高中,一篇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几乎是相同的,从字词翻译的落实到文章内容的概括,仿佛我们的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方面从没有长大过。其实,在我们围绕“文”与“言”争论不休时,常常是忽略学习的主体的。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各不相同的,高中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日渐成熟,在先前的学习经历中,已经奠定了初步的文言文学习基
柳 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教师。  ’视教学做三者为一体。其中‘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1]他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源自他自己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破除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问题极具借鉴意义。身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根据学校研制的“做学教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是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以杜甫的名篇《登高》为例,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策略。通过绘画活动可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通过翻译活动可促进学生的联想能力发展;通过批判性阅读活动可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一、以绘画活动促进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读懂古代诗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分散的意象有机组合起来在头脑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提升生命智慧。但是,因为时间跨度较大,很多经典文学名著所展现的生活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的时代性也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隔膜。这样,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时很容易不爱读、读不进、读不懂,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仅停留在扁平的标签式的认知上,对作品的意义的理解也较为肤浅、片面。教学教材推荐的经典名著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触摸
罗志凤,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湖心亭看雪》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九上第三单元中的课文,笔者翻阅众多教学笔记和教学设计后发现,大部分教者往往都是抓住文中的“痴”这个词来展开教学,分析张岱对于雪景的痴迷和看雪背后的“痴情”,而略处理了文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词语——“独”。笔者认为,“独”字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用笔极简却意蕴无穷。文章的每字每句无不透露出张岱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