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哲学家刘亮程先生曾言:“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叶落归根。懂得自己是一片叶子时,生命已经到了晚秋。年轻时你不会相信自己是一片叶子。你像鸟儿一样远飞,云一样远游。你几乎忘掉故乡这棵大树。但死亡会让人想起最根本的东西。从古到今,回乡一直是中国人心灵史上的一大风景。”[1]而他的散文名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正致力于让每个流浪的灵魂都找到皈依家园的路,让回乡成为中国人心灵史上永恒的风景。
文本题为《今生今世的证据》,所谓“证据”,就是证明的依据。村庄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皆可成为生命的痕迹,过往的证明。而作者找寻到的证据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类:(一)视觉形象:草、土墙、房子(破墙圈、门洞、窗口、墙皮)、大风、榆木桩、月光、木头、旧房子和路,村里的人和牲畜、土墙……(二)听觉形象: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三)亲身经历:被瘸腿男人追赶,在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初读文本,读者难以对这些“今生今世的证据”产生深刻的感触,但读过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后,或许会对这些琐碎平凡的事物有更深的理解,如:“大地深处的大风”(《只剩下风》);“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鸟叫》);“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偷苞米的贼》);“一棵自己的大榆树”(《我的树》)“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风中的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寒风吹彻》);“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两条狗》)……正如蒋子丹在《刘亮程的哲学》一文中指出:“显得平凡孱弱无关紧要的弱小生命,在这个农民眼里值得牵肠挂肚,与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同生共荣,大可等物齐观。他的世界因为有着生界万物的参与而变得格外博大和深远,他的情感由于有着和大自然的亲近变得格外细腻和敏锐。”[2]
读到此处,读者不禁纳闷,作者苦心追寻过往的证据,究竟想证明什么?关注文本第三节:“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第六节:“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由此可知,作者想用“今生今世的证据”来证明“曾经的生活”和“内心的生存”(指丰富的精神生活)。
然而,这种对证据的找寻却并非一帆风顺,在寻证时作者经历了漫长的心路历程:(一)后悔、怀念(1-3节:“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二)怀疑、迷惘(4-6节:连用六个“真的”?)(三)忧惧、追问(7-9节:“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当家园废失,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在作者看来,物质的家园“面目全非、行将消失”,直接会导致精神家园的坍塌。作者非常忧惧。同时,物证的消失也引发了作者的困惑与追问。
“今生今世的证据”为何会消逝?品读如下两段文字,或许能有所启示:
“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慢慢松开的骨缝”“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意味着时光的流逝、生命的拔节,不难发现,无论是旧日的家园抑或家园中的人们都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岁月更迭,时光吞噬了过往的证据,非人力所能改变,故而作者多年后回望历史、回望过去,对家园的关照饱含着忧愁与沧桑。正如作者在被采访时所言:“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生活在时间之外的人,看着一个村庄、一代人一代人在流逝,我就站在时光之外看着他们。”
“证据”终将消逝,作者无疑是心知肚明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文本连续出现“我早知道”“我便知道”“我就知道”,“知道”土坑漫长的等待是什么?土坑漫长等待的是历经岁月洗礼,土墙重新回到土里,恢复本来面貌,即存在的证据终将随岁月消逝,这也正是作者对“证据”产生怀疑的原因。
既然证据终将消逝,那么找寻“证据”又有无意义?文本提到:“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縷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一只大红公鸡”“一条黑狗”“一缕夕阳”,多么鲜活生动的回忆,多么多彩明丽的画面!“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又是多么丰富深邃的情感!作者“不知道”的又是什么?不知道往昔种种鲜活的回忆与丰富的情感(“内心的生存”)是否也会随“证据”消逝,让往昔家园的人们沦为精神的流浪汉?
文末提到:“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此处的“家园”具有双重含义,“物质家园”必将消逝,“精神家园”惨遭遗忘,人类将必然感受到心灵的空虚寂寞,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是一个多么失落、惆怅的结论,刘亮程用文字传达了一个古老的文化情结,唤醒了一个永恒的文化之痛。正如该专题名称“恒久的烙印”,对每一个远离家园、漂泊的旅人而言,家园废失、无以归去,家园终将成为心头恒久的烙印。反之,留住物质痕迹已不可能,但珍藏关于故乡的精神财富,是否能踏上归家的旅途?这恰是一种觉醒的家园意识,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深层叩问!
正如刘亮程在《对一个村庄的认识》中所言:“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村庄。当这个村庄完成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便形成了。这个村庄不存在偏僻与远近,对我而言,它是精神与心灵的。我们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地进入现代,而精神和心灵却有它自己的栖居年代。我们无法迁移它。在我们漫长一生不经意的某一时期,心灵停留住不走了,定居了,往前走的只是躯体。那个让人心灵定居的地方成了自己的村庄。”[3]对于刘亮程来说,他写的这个村庄,看似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处所,但却是他终生所要表达和描述的对象,这个村庄如同沈从文的“湘西”、史铁生的“地坛”、莫言的“高密乡”,艾略特的“荒原”、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作家观察世界、思考世界的立足点,它更多地代表着作者的生命与写作方式,是作者内心深处不断构筑和丰富的一片灵魂领地。刘亮程曾经说过:“写作本身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有的作家一生盯住一个地方寻找,有的作家不停地变换着地方满世界寻找,但最终要找的是一种东西,可惜许多作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总认为自己有无数的东西要寻找。”[4]无疑,刘亮程找到了,他不再是失根的浮萍,村庄成为了他永不迷失的写作方向,也正因如此,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刘亮程在对家园的回望中,体现着觉醒的家园意识,呼唤每个流浪的灵魂都找到精神皈依之路。哪里只是作者,我们每个人的家园都在“沦陷”,每个人的灵魂都应得到“救赎”,我想这也正是“今生今世的证据”之于人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3][4]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南方周末.2000年6月9日.
[2]蒋子丹.刘亮程的哲学.天涯.1999年第5期.
文本题为《今生今世的证据》,所谓“证据”,就是证明的依据。村庄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皆可成为生命的痕迹,过往的证明。而作者找寻到的证据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类:(一)视觉形象:草、土墙、房子(破墙圈、门洞、窗口、墙皮)、大风、榆木桩、月光、木头、旧房子和路,村里的人和牲畜、土墙……(二)听觉形象: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三)亲身经历:被瘸腿男人追赶,在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初读文本,读者难以对这些“今生今世的证据”产生深刻的感触,但读过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后,或许会对这些琐碎平凡的事物有更深的理解,如:“大地深处的大风”(《只剩下风》);“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鸟叫》);“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偷苞米的贼》);“一棵自己的大榆树”(《我的树》)“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风中的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寒风吹彻》);“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两条狗》)……正如蒋子丹在《刘亮程的哲学》一文中指出:“显得平凡孱弱无关紧要的弱小生命,在这个农民眼里值得牵肠挂肚,与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同生共荣,大可等物齐观。他的世界因为有着生界万物的参与而变得格外博大和深远,他的情感由于有着和大自然的亲近变得格外细腻和敏锐。”[2]
读到此处,读者不禁纳闷,作者苦心追寻过往的证据,究竟想证明什么?关注文本第三节:“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第六节:“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由此可知,作者想用“今生今世的证据”来证明“曾经的生活”和“内心的生存”(指丰富的精神生活)。
然而,这种对证据的找寻却并非一帆风顺,在寻证时作者经历了漫长的心路历程:(一)后悔、怀念(1-3节:“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二)怀疑、迷惘(4-6节:连用六个“真的”?)(三)忧惧、追问(7-9节:“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当家园废失,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在作者看来,物质的家园“面目全非、行将消失”,直接会导致精神家园的坍塌。作者非常忧惧。同时,物证的消失也引发了作者的困惑与追问。
“今生今世的证据”为何会消逝?品读如下两段文字,或许能有所启示:
“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慢慢松开的骨缝”“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意味着时光的流逝、生命的拔节,不难发现,无论是旧日的家园抑或家园中的人们都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岁月更迭,时光吞噬了过往的证据,非人力所能改变,故而作者多年后回望历史、回望过去,对家园的关照饱含着忧愁与沧桑。正如作者在被采访时所言:“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生活在时间之外的人,看着一个村庄、一代人一代人在流逝,我就站在时光之外看着他们。”
“证据”终将消逝,作者无疑是心知肚明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文本连续出现“我早知道”“我便知道”“我就知道”,“知道”土坑漫长的等待是什么?土坑漫长等待的是历经岁月洗礼,土墙重新回到土里,恢复本来面貌,即存在的证据终将随岁月消逝,这也正是作者对“证据”产生怀疑的原因。
既然证据终将消逝,那么找寻“证据”又有无意义?文本提到:“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縷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一只大红公鸡”“一条黑狗”“一缕夕阳”,多么鲜活生动的回忆,多么多彩明丽的画面!“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又是多么丰富深邃的情感!作者“不知道”的又是什么?不知道往昔种种鲜活的回忆与丰富的情感(“内心的生存”)是否也会随“证据”消逝,让往昔家园的人们沦为精神的流浪汉?
文末提到:“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此处的“家园”具有双重含义,“物质家园”必将消逝,“精神家园”惨遭遗忘,人类将必然感受到心灵的空虚寂寞,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是一个多么失落、惆怅的结论,刘亮程用文字传达了一个古老的文化情结,唤醒了一个永恒的文化之痛。正如该专题名称“恒久的烙印”,对每一个远离家园、漂泊的旅人而言,家园废失、无以归去,家园终将成为心头恒久的烙印。反之,留住物质痕迹已不可能,但珍藏关于故乡的精神财富,是否能踏上归家的旅途?这恰是一种觉醒的家园意识,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深层叩问!
正如刘亮程在《对一个村庄的认识》中所言:“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村庄。当这个村庄完成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便形成了。这个村庄不存在偏僻与远近,对我而言,它是精神与心灵的。我们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地进入现代,而精神和心灵却有它自己的栖居年代。我们无法迁移它。在我们漫长一生不经意的某一时期,心灵停留住不走了,定居了,往前走的只是躯体。那个让人心灵定居的地方成了自己的村庄。”[3]对于刘亮程来说,他写的这个村庄,看似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处所,但却是他终生所要表达和描述的对象,这个村庄如同沈从文的“湘西”、史铁生的“地坛”、莫言的“高密乡”,艾略特的“荒原”、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作家观察世界、思考世界的立足点,它更多地代表着作者的生命与写作方式,是作者内心深处不断构筑和丰富的一片灵魂领地。刘亮程曾经说过:“写作本身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有的作家一生盯住一个地方寻找,有的作家不停地变换着地方满世界寻找,但最终要找的是一种东西,可惜许多作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总认为自己有无数的东西要寻找。”[4]无疑,刘亮程找到了,他不再是失根的浮萍,村庄成为了他永不迷失的写作方向,也正因如此,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刘亮程在对家园的回望中,体现着觉醒的家园意识,呼唤每个流浪的灵魂都找到精神皈依之路。哪里只是作者,我们每个人的家园都在“沦陷”,每个人的灵魂都应得到“救赎”,我想这也正是“今生今世的证据”之于人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3][4]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南方周末.2000年6月9日.
[2]蒋子丹.刘亮程的哲学.天涯.199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