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四肢骨折分别应用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8.01~2020.12本院12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行动力髋螺钉治疗;试验组60例,行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观察术后1d、7d、14d骨折部位疼痛(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1d、7d,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d,两组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愈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90.00%(P<0.05)。结论 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均可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但前者术后早期疼痛较轻,且骨折愈合率更高,优势更为明显。
关键词:四肢骨折;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骨折愈合;疼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59-01
四肢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肘关节骨折、膝关节骨折等,多由外力因素所致,以骨折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老年人因机体功能的生理性衰退,多伴骨质疏松,成为四肢骨折的高发人群。手术是治疗四肢骨折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见的术式有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等,但具体何种术式疗效及安全性更高,尚未得到明确结论。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内固定术后易出现剧烈疼痛,关节功能恢复较慢,严重时可出现固定失败,影响骨折愈合[1]。为进一步明确上述两种术式应用于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本文将2018.01~2020.12本院接收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01~2020.12本院120例四肢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试验组60例。纳入标准:符合《骨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2];均为新鲜骨折;具有手术指征;骨折端存在畸形、移位等症状,患肢活动受限;入院前未接受过任何处理;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存在麻醉禁忌证;存在手术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者;患心脑血管疾病;脏器功能损害者;全身性感染患者。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0~95岁,平均(73.59±4.58)岁;AO骨折分类:A型20例,B型24例,C型16例。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0~95岁,平均(73.68±4.62)岁;AO骨折分类:A型22例,B型23例,C型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术前准备:完善各项常规检查。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使用C型臂X线机进行引导,观察骨折部位情况,患肢取内旋外展位,并进行骨折处闭合牵引复位。术后处理:常规抗感染;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试验组: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以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弧形切开皮肤,长约15cm,依次分离皮下组织、筋膜、髂胫束,直至大粗隆下方;咬骨钳咬除大粗隆外滑囊组织,内旋患肢,切断股外旋肌,暴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暴露股骨颈;上方距离股骨小转子1.0cm处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打磨髋臼,直至创面均匀渗血;打入试模,满意后置入人工髋臼杯,保持外展45°、前倾15°,于髋臼后外上方钻孔2道,拧入2枚螺钉;手术床腰桥部远端下降30°,打通髓鞘并打磨,满意后安装假柄及球头。复位髋关节,满意后清洗髋关节,关闭关节囊,修补外旋肌群,放置1根引流管。术后处理: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情况:分别于术后1d、7d、14d采用视觉模拟分析法(VAS)进行评估,给患者一把标有0~10刻度的直尺,嘱其对过去24h肢体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总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疼痛情况与分值成正比[3]。(2)骨折愈合情况:术后每月进行随访,关注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标准[4]:愈合:骨折部位活动正常,无压痛、叩击痛,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且有连续性骨痂,连续2周骨折未变形,上肢可举重物≥1min,下肢可步行≥3min;延迟愈合:术后4个月未达到骨折愈合标准,X线显示骨折线明显,骨痂少,轻度脱钙;不愈合:骨折处活动明显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术后1d、7d,两组VAS评分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4d,两组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骨折愈合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愈合率为100.00%,对照组为90.00%,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发生四肢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不断增加。四肢骨折不仅对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导致患肢运动功能严重受限,还可能合并骨折部位周边组织及骨质损伤,对局部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引起感染、关节僵硬、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预后。因此,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改善骨折部位的功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目前认为,在临床治疗中,除需恢复骨折的生理解剖及稳定功能外,还要最大限度恢复患肢的活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动力髋螺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且术后无需暴露骨折断端,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旋转功能,稳定性强;但该术式创伤较大,术后感染风险高,且术中固定的螺钉较粗大,术后疼痛较为明显[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d、7d,关节假体置换组VAS评分均低于对动力髋螺钉组;术后14d,两组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提示关节假体置换可减轻术后疼痛。关节假体置换是一种利用人工关节假体代替损伤关节的手术,能够有效恢复骨折部位的生理解剖结构与功能,术中通过选择匹配精确度高的人工假体,摩擦因数低,可有效减轻骨折部位疼痛情况,降低并发症风险[6]。有研究指出,老年患者因骨量缺失、骨折后股骨头髓腔血流受阻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骨折延迟甚至不愈合,影响预后[7]。本研究发现关节假体置换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为100.00%,高于动力髋螺钉组90.00%,提示前者可促进术后骨折愈合,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关节假体置换能够减轻疼痛,利于术后早期的肢体活动及功能锻炼,从而可改善骨折部位的循环,利于功能的恢复,提升骨折愈合率。本研究中还发现,在关节假体置换中,由于活动原因产生的磨损可能诱发假体周围溶解,影响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故在选择假体时,应严格保证假体长柄插入髓腔的长度,增加接触面积,最大限度提升假体的稳定性,减少摩擦。
综上所述,相较于动力髋螺钉,关节假体置换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利于术后早期的功能活动,促进骨折愈合,应用于四肢骨折中具有疼痛轻、愈合率高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牛海明,颜明华,徐桂玲.四肢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住院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8):37-38,41.
[2]王和鳴.骨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02-203.
[3]鲁学良,孙天宇,石辉辉,等.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8):814-816.
[4]段冰川.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7):3261-3262.
[5]王子一,乔晓峰,卢洋.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6):34-39.
[6]郭险峰.比较髋关节置换手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2):51-52.
[7]吴彬,唐小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3):34-36.
关键词:四肢骨折;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骨折愈合;疼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59-01
四肢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肘关节骨折、膝关节骨折等,多由外力因素所致,以骨折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老年人因机体功能的生理性衰退,多伴骨质疏松,成为四肢骨折的高发人群。手术是治疗四肢骨折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见的术式有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等,但具体何种术式疗效及安全性更高,尚未得到明确结论。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内固定术后易出现剧烈疼痛,关节功能恢复较慢,严重时可出现固定失败,影响骨折愈合[1]。为进一步明确上述两种术式应用于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本文将2018.01~2020.12本院接收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01~2020.12本院120例四肢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试验组60例。纳入标准:符合《骨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2];均为新鲜骨折;具有手术指征;骨折端存在畸形、移位等症状,患肢活动受限;入院前未接受过任何处理;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存在麻醉禁忌证;存在手术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者;患心脑血管疾病;脏器功能损害者;全身性感染患者。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0~95岁,平均(73.59±4.58)岁;AO骨折分类:A型20例,B型24例,C型16例。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0~95岁,平均(73.68±4.62)岁;AO骨折分类:A型22例,B型23例,C型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术前准备:完善各项常规检查。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使用C型臂X线机进行引导,观察骨折部位情况,患肢取内旋外展位,并进行骨折处闭合牵引复位。术后处理:常规抗感染;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试验组: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以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弧形切开皮肤,长约15cm,依次分离皮下组织、筋膜、髂胫束,直至大粗隆下方;咬骨钳咬除大粗隆外滑囊组织,内旋患肢,切断股外旋肌,暴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暴露股骨颈;上方距离股骨小转子1.0cm处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打磨髋臼,直至创面均匀渗血;打入试模,满意后置入人工髋臼杯,保持外展45°、前倾15°,于髋臼后外上方钻孔2道,拧入2枚螺钉;手术床腰桥部远端下降30°,打通髓鞘并打磨,满意后安装假柄及球头。复位髋关节,满意后清洗髋关节,关闭关节囊,修补外旋肌群,放置1根引流管。术后处理: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情况:分别于术后1d、7d、14d采用视觉模拟分析法(VAS)进行评估,给患者一把标有0~10刻度的直尺,嘱其对过去24h肢体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总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疼痛情况与分值成正比[3]。(2)骨折愈合情况:术后每月进行随访,关注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标准[4]:愈合:骨折部位活动正常,无压痛、叩击痛,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且有连续性骨痂,连续2周骨折未变形,上肢可举重物≥1min,下肢可步行≥3min;延迟愈合:术后4个月未达到骨折愈合标准,X线显示骨折线明显,骨痂少,轻度脱钙;不愈合:骨折处活动明显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术后1d、7d,两组VAS评分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4d,两组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骨折愈合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愈合率为100.00%,对照组为90.00%,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发生四肢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不断增加。四肢骨折不仅对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导致患肢运动功能严重受限,还可能合并骨折部位周边组织及骨质损伤,对局部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引起感染、关节僵硬、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预后。因此,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改善骨折部位的功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目前认为,在临床治疗中,除需恢复骨折的生理解剖及稳定功能外,还要最大限度恢复患肢的活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动力髋螺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且术后无需暴露骨折断端,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旋转功能,稳定性强;但该术式创伤较大,术后感染风险高,且术中固定的螺钉较粗大,术后疼痛较为明显[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d、7d,关节假体置换组VAS评分均低于对动力髋螺钉组;术后14d,两组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提示关节假体置换可减轻术后疼痛。关节假体置换是一种利用人工关节假体代替损伤关节的手术,能够有效恢复骨折部位的生理解剖结构与功能,术中通过选择匹配精确度高的人工假体,摩擦因数低,可有效减轻骨折部位疼痛情况,降低并发症风险[6]。有研究指出,老年患者因骨量缺失、骨折后股骨头髓腔血流受阻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骨折延迟甚至不愈合,影响预后[7]。本研究发现关节假体置换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为100.00%,高于动力髋螺钉组90.00%,提示前者可促进术后骨折愈合,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关节假体置换能够减轻疼痛,利于术后早期的肢体活动及功能锻炼,从而可改善骨折部位的循环,利于功能的恢复,提升骨折愈合率。本研究中还发现,在关节假体置换中,由于活动原因产生的磨损可能诱发假体周围溶解,影响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故在选择假体时,应严格保证假体长柄插入髓腔的长度,增加接触面积,最大限度提升假体的稳定性,减少摩擦。
综上所述,相较于动力髋螺钉,关节假体置换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利于术后早期的功能活动,促进骨折愈合,应用于四肢骨折中具有疼痛轻、愈合率高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牛海明,颜明华,徐桂玲.四肢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住院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8):37-38,41.
[2]王和鳴.骨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02-203.
[3]鲁学良,孙天宇,石辉辉,等.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8):814-816.
[4]段冰川.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7):3261-3262.
[5]王子一,乔晓峰,卢洋.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6):34-39.
[6]郭险峰.比较髋关节置换手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2):51-52.
[7]吴彬,唐小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