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年是一坛子带酒糟的家酿,用漏勺搅和着,将浓浓的酒香匀称地散出;农妇捞出酒糟,晾晒在和煦的正月阳光下,滋养来年的香醇。泰宁的年味儿足,随意闯入不熟识的门庭,都会得到满满的彩头。街头巷尾的新年问候携着酒香荡漾。在暖阳烘烤下,慵懒的金湖水面泛起微微涟漪,就连那游弋的鱼儿都显出醉态来。
过了初三,街上陆续有了龙灯,鞭炮声此起彼伏,锣鼓的狂响激起舞龙人的野性。他们在销烟中跳跃腾挪,口里喊着号子。周围的人被感染了,也跟着喊起来;一路簇拥,一路追逐,走街串巷。不同村的龙尽可能不相遇,遇上了,必然要斗,各自使出蛮力,舞出百般花样,吸引围观的人。有时两龙相缠,索性只亮一颗龙珠,相互争抢,人头攒动,爆竹、焰火齐鸣,小城的各个角落都闹腾起来……
父亲告诉我,过完年初一,小孩就可以举着各式花灯挨家挨户去讨吉利钱了。初一下午小孩早早地拉了大人开始扎灯,冰心笔下的小橘灯让人心生童趣;而乡下的小孩则切切实实地把童趣与劳苦刻在了花灯上,他们趁过年要积攒买橡皮擦和铅笔的钱。小孩的花灯很简单,将一个大芋头削了皮,插几根纤细的竹篾做骨架,沾上红红绿绿的纸,芋头中间挖一能安蜡烛的窟窿,再将一竹棍插进底部,“芋头灯”便完工了。每做完一盏,大人都要燃一小串鞭炮,然后才郑重地交给孩子。父亲一个下午都在忙碌,他为我们兄妹四人扎好灯,额外又叫我给邻家小孩送去两盏。
刚入夜,我吩咐弟妹们分散到其他孩子群里,可不知不觉他们又偷偷跟在我身后。大家燃上蜡烛,一盏盏小灯簇拥在一起煞是好看。举“芋头灯”的小孩挨家挨户地去敲门,大声喊着:“高升高升……”每户人家都笑脸相迎,燃放一小串鞭炮接福。然后按年龄大小分吉祥钱,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孩子们揣在兜里丁当响。每到大户人家,孩子们总想多要几枚硬币,便此起彼伏地喊:“高升高升再高升……”淘气地扯着嗓门喊:“再再再再再高升……”语调像是结巴,更像是一首清唱的童谣。“芋头灯”走了一波,拐角处又来了一波,灯下映着一张张红彤彤的脸。
稍大一点的孩子不愿混杂在“芋头灯”队伍里。他们早就暗中选了隐蔽的地点扎草龙,铆足了劲相互比拼着。一条草龙约莫六个大孩子搭伙,哪一条草龙扎得最结实,最像龙,意味着更能得到主人的重视,燃放的鞭炮既大又响,给的吉祥钱也多,有的甚至能给到两元或五元纸币,对这些孩子来说是天大的恩赐。草龙身上插满了燃着的线香,远远望去星星点点,像龙的鳞甲闪烁。草龙是用秋收后的稻草扎成的,带着田间泥土的微香。玩草龙的孩子要齐心,稻草干燥易燃,孩子们眼睛时不时要瞄一眼是否有火苗,抑或嗅一嗅空气中是否散着焦味。大家都格外小心,一条龙一条心,首尾呼应。游过张家李家,舞草龙的孩子多了一份对故土的守护。
村子里的草龙多,有人提议到别的村去。可是夜里要翻过一座山才能到隔壁长兴村,必经的小道旁有几座坟冢,大家壮着胆子说一定要去。我跑回家从抽屉里翻出一副小铜钹,据说是父亲年轻时上舞台演样板戏留下的,后来听老人说敲铜钹可以驱邪。我们护着草龙一路吆喝着上山,我把铜钹敲得震天响。过山冈时没有人说话,感觉两旁乌压压的影子向我们扑来,大家几乎是跌跌撞撞跑过那段阴森森的路,我竟忘了敲铜钹。翻过山后大家整理所带东西,一个小伙伴居然把整捆的线香跑丢了。我们一路飞奔下山往长兴村进发,我起劲地敲着铜钹;连大人都不敢夜里翻山,我们几个小孩做到了,这样的年味儿醇厚而刺激。
现在想来,那一年,我举着“芋头灯”在鞭炮声中买到了心爱的橡皮与本子。那一年,我护着草龙在鞭炮齐鸣时分拥有了梦中的“小白鞋”。那一年,我的小伙伴们扛着“桥灯”徒步两个钟头在县城的焰火中狂舞,我则离乡去了外地求学。而今年回到老家,我想为自己的孩子扎一盏儿时的“芋头灯”……
上青的豆腐,上青的灯
我的同学肖亮管着一个乡,他很尽心地经营着他的辖区。一个学农林的理科生,却崇尚浪漫,将乡野巷陌往小资意境方向鼓捣。他在小溪里弄几块大石,意为“中流砥柱”;立一亭取名“乐亭”,让人猜“乐”是读“yue”还是“le”,然后引出书中典故;乡里一花一木的妥善安排,他都要说出个道道来。对与不对,全不重要,欢乐之意则油然而生。
这个乡叫上青,尽管不是肖亮的出生地,他却常因这方土地而感动。上青的溪流穿越了丹霞峡谷,顺风顺水地漂到了下游的城里;每张竹筏也顺着肖亮的九曲回肠漂荡,让人忍不住扯开嗓子来一首道地的山歌,在山谷间缭绕,在溪流中涿淖。
肖亮邀我去吃豆腐宴。百来桌的流水席,纯手工秘制豆腐,几十种花样菜谱,食材全是豆腐,那露天底下的饕餮,气派堪比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年夜饭。饭香、菜香、酒香,倚着薄雾升腾,瞬间把农家客人的心思挂在了彩虹之上。上青的豆腐在泰宁本地最出名,不同乡镇的人都希望能来吃上一块,像是过年仪式上的一个标签。而我最怀念的是另一个标签——上青的桥灯会。
正月十五像是最后的狂欢日,新年的任性就要在这一天终结。在我的记忆里,雨水永远淋湿着元宵节,舞龙玩灯的人们似乎要撕裂这雨幕,恣意地在大街小巷穿梭往来。上青的桥灯隐藏在山里,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腾空而出。夜很寂静,可以辨出雨滴后面农家的喘息声,似乎山里都潜伏着夜行的人,泥泞的路,黑沉沉的大山。
似是春雷炸响,山崩地裂,八大鸟铳连发,有人高声欢呼,夜幕笼罩的大山隐约闪现出亮光。大家呐喊起来,上青的出灯仪式在粗犷的喧闹中开始。远处的山像墨染的桑麻,闪烁的桥灯扭着身子在夜里愈来愈清晰,汇聚成一条盘旋的火龙向人们奔来。四方的鞭炮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那藏在大山深处的龙像是耍着性子,迟迟不肯露出真容。
大家焦急着,鸟铳也急了,沉闷而威严的巨响再次冲向夜里,雨被打散了,那山里突然同时钻出几条火龙,急急地从夜的深处奔腾而来。人们早就候在空旷的学校操场周围,巴巴地望着火龙极速游来。照例是爆竹在地上撒着欢,绚丽的烟花在空中跳跃,雨似乎停了,转瞬间那蜿蜒的龙就到了眼前。有人大声数着每条龙由多少盏灯组成,最后都放弃了,六条游走的龙混杂在一起,交替穿梭,全然分辨不出你我;只有那高昂的龙头,互相追逐着,在这窄窄的空地里翻腾……
肖亮告诉我,上青的“桥灯”最多时有十几条汇聚在一起。每个村子都出一条龙,由家家出一节龙身组合而成,由板凳改装,安上四盏花灯,每条板凳前后有榫铆,方便连接邻居家的板凳,人丁旺的会出好几节,俗称“板凳龙”,但大家都爱称其为“桥灯”。邻里乡亲家家户户搭上一把,桥似乎也成为一种乡野图腾,有桥必有人,人们将这一方山水世代相通相连。
山里人坚信豆腐是凝聚了一个地方水土的精华。每到异乡必然先食当地的豆腐,便是服水土了;能消百病,算是融合共生;消去了肉身和精神的隔膜,搭起了身心的桥梁,与那“桥灯”意寓相应。经历了这些年的漂泊,到了家乡,无论是谁的家乡,我都会把心平铺在地上,让这些醇厚的民风民俗描画在上面,融进我的血液……
过了初三,街上陆续有了龙灯,鞭炮声此起彼伏,锣鼓的狂响激起舞龙人的野性。他们在销烟中跳跃腾挪,口里喊着号子。周围的人被感染了,也跟着喊起来;一路簇拥,一路追逐,走街串巷。不同村的龙尽可能不相遇,遇上了,必然要斗,各自使出蛮力,舞出百般花样,吸引围观的人。有时两龙相缠,索性只亮一颗龙珠,相互争抢,人头攒动,爆竹、焰火齐鸣,小城的各个角落都闹腾起来……
父亲告诉我,过完年初一,小孩就可以举着各式花灯挨家挨户去讨吉利钱了。初一下午小孩早早地拉了大人开始扎灯,冰心笔下的小橘灯让人心生童趣;而乡下的小孩则切切实实地把童趣与劳苦刻在了花灯上,他们趁过年要积攒买橡皮擦和铅笔的钱。小孩的花灯很简单,将一个大芋头削了皮,插几根纤细的竹篾做骨架,沾上红红绿绿的纸,芋头中间挖一能安蜡烛的窟窿,再将一竹棍插进底部,“芋头灯”便完工了。每做完一盏,大人都要燃一小串鞭炮,然后才郑重地交给孩子。父亲一个下午都在忙碌,他为我们兄妹四人扎好灯,额外又叫我给邻家小孩送去两盏。
刚入夜,我吩咐弟妹们分散到其他孩子群里,可不知不觉他们又偷偷跟在我身后。大家燃上蜡烛,一盏盏小灯簇拥在一起煞是好看。举“芋头灯”的小孩挨家挨户地去敲门,大声喊着:“高升高升……”每户人家都笑脸相迎,燃放一小串鞭炮接福。然后按年龄大小分吉祥钱,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孩子们揣在兜里丁当响。每到大户人家,孩子们总想多要几枚硬币,便此起彼伏地喊:“高升高升再高升……”淘气地扯着嗓门喊:“再再再再再高升……”语调像是结巴,更像是一首清唱的童谣。“芋头灯”走了一波,拐角处又来了一波,灯下映着一张张红彤彤的脸。
稍大一点的孩子不愿混杂在“芋头灯”队伍里。他们早就暗中选了隐蔽的地点扎草龙,铆足了劲相互比拼着。一条草龙约莫六个大孩子搭伙,哪一条草龙扎得最结实,最像龙,意味着更能得到主人的重视,燃放的鞭炮既大又响,给的吉祥钱也多,有的甚至能给到两元或五元纸币,对这些孩子来说是天大的恩赐。草龙身上插满了燃着的线香,远远望去星星点点,像龙的鳞甲闪烁。草龙是用秋收后的稻草扎成的,带着田间泥土的微香。玩草龙的孩子要齐心,稻草干燥易燃,孩子们眼睛时不时要瞄一眼是否有火苗,抑或嗅一嗅空气中是否散着焦味。大家都格外小心,一条龙一条心,首尾呼应。游过张家李家,舞草龙的孩子多了一份对故土的守护。
村子里的草龙多,有人提议到别的村去。可是夜里要翻过一座山才能到隔壁长兴村,必经的小道旁有几座坟冢,大家壮着胆子说一定要去。我跑回家从抽屉里翻出一副小铜钹,据说是父亲年轻时上舞台演样板戏留下的,后来听老人说敲铜钹可以驱邪。我们护着草龙一路吆喝着上山,我把铜钹敲得震天响。过山冈时没有人说话,感觉两旁乌压压的影子向我们扑来,大家几乎是跌跌撞撞跑过那段阴森森的路,我竟忘了敲铜钹。翻过山后大家整理所带东西,一个小伙伴居然把整捆的线香跑丢了。我们一路飞奔下山往长兴村进发,我起劲地敲着铜钹;连大人都不敢夜里翻山,我们几个小孩做到了,这样的年味儿醇厚而刺激。
现在想来,那一年,我举着“芋头灯”在鞭炮声中买到了心爱的橡皮与本子。那一年,我护着草龙在鞭炮齐鸣时分拥有了梦中的“小白鞋”。那一年,我的小伙伴们扛着“桥灯”徒步两个钟头在县城的焰火中狂舞,我则离乡去了外地求学。而今年回到老家,我想为自己的孩子扎一盏儿时的“芋头灯”……
上青的豆腐,上青的灯
我的同学肖亮管着一个乡,他很尽心地经营着他的辖区。一个学农林的理科生,却崇尚浪漫,将乡野巷陌往小资意境方向鼓捣。他在小溪里弄几块大石,意为“中流砥柱”;立一亭取名“乐亭”,让人猜“乐”是读“yue”还是“le”,然后引出书中典故;乡里一花一木的妥善安排,他都要说出个道道来。对与不对,全不重要,欢乐之意则油然而生。
这个乡叫上青,尽管不是肖亮的出生地,他却常因这方土地而感动。上青的溪流穿越了丹霞峡谷,顺风顺水地漂到了下游的城里;每张竹筏也顺着肖亮的九曲回肠漂荡,让人忍不住扯开嗓子来一首道地的山歌,在山谷间缭绕,在溪流中涿淖。
肖亮邀我去吃豆腐宴。百来桌的流水席,纯手工秘制豆腐,几十种花样菜谱,食材全是豆腐,那露天底下的饕餮,气派堪比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年夜饭。饭香、菜香、酒香,倚着薄雾升腾,瞬间把农家客人的心思挂在了彩虹之上。上青的豆腐在泰宁本地最出名,不同乡镇的人都希望能来吃上一块,像是过年仪式上的一个标签。而我最怀念的是另一个标签——上青的桥灯会。
正月十五像是最后的狂欢日,新年的任性就要在这一天终结。在我的记忆里,雨水永远淋湿着元宵节,舞龙玩灯的人们似乎要撕裂这雨幕,恣意地在大街小巷穿梭往来。上青的桥灯隐藏在山里,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腾空而出。夜很寂静,可以辨出雨滴后面农家的喘息声,似乎山里都潜伏着夜行的人,泥泞的路,黑沉沉的大山。
似是春雷炸响,山崩地裂,八大鸟铳连发,有人高声欢呼,夜幕笼罩的大山隐约闪现出亮光。大家呐喊起来,上青的出灯仪式在粗犷的喧闹中开始。远处的山像墨染的桑麻,闪烁的桥灯扭着身子在夜里愈来愈清晰,汇聚成一条盘旋的火龙向人们奔来。四方的鞭炮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那藏在大山深处的龙像是耍着性子,迟迟不肯露出真容。
大家焦急着,鸟铳也急了,沉闷而威严的巨响再次冲向夜里,雨被打散了,那山里突然同时钻出几条火龙,急急地从夜的深处奔腾而来。人们早就候在空旷的学校操场周围,巴巴地望着火龙极速游来。照例是爆竹在地上撒着欢,绚丽的烟花在空中跳跃,雨似乎停了,转瞬间那蜿蜒的龙就到了眼前。有人大声数着每条龙由多少盏灯组成,最后都放弃了,六条游走的龙混杂在一起,交替穿梭,全然分辨不出你我;只有那高昂的龙头,互相追逐着,在这窄窄的空地里翻腾……
肖亮告诉我,上青的“桥灯”最多时有十几条汇聚在一起。每个村子都出一条龙,由家家出一节龙身组合而成,由板凳改装,安上四盏花灯,每条板凳前后有榫铆,方便连接邻居家的板凳,人丁旺的会出好几节,俗称“板凳龙”,但大家都爱称其为“桥灯”。邻里乡亲家家户户搭上一把,桥似乎也成为一种乡野图腾,有桥必有人,人们将这一方山水世代相通相连。
山里人坚信豆腐是凝聚了一个地方水土的精华。每到异乡必然先食当地的豆腐,便是服水土了;能消百病,算是融合共生;消去了肉身和精神的隔膜,搭起了身心的桥梁,与那“桥灯”意寓相应。经历了这些年的漂泊,到了家乡,无论是谁的家乡,我都会把心平铺在地上,让这些醇厚的民风民俗描画在上面,融进我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