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方言之美的爱乡校本课程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_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近二十年“推普”宣传周活动的开展,社会对普通话的正向认知已成大势,方言的逐渐消退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方言几乎完全退出了日常教育教学语境,书声琅琅的诺大校园唯独少了一腔亲切乡音。那么,我们对此应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还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呢?我所在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小学从学校特色建设角度出发,对方言教育有着不一样的解答。
  校本课程立足地域文化
  山东淄博洪山镇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故乡,“聊斋”是洪山小学校本课程的一个关键符号,蒲松龄的诗词、小说、传说故事等一直作为内容主打,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蒲松龄研究的深入和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聊斋俚曲”进入了我校的校本课程研发视野。
  “聊斋俚曲”因蒲松龄的书斋而得名,也有人称“蒲松龄俚曲”,是清初山东淄川文学家蒲松龄采用时调做曲牌,用白话及淄川一带的方言俚语填词创作的一种“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说有唱、散韵交织”的说唱艺术,内容多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在三百多年的流变传唱过程中,聊斋俚曲经过许多民间艺人的不断丰富,成为了一种既典雅又朴实,雅俗共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品种,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聊斋俚曲在淄博民间的方兴未艾,令我校敏锐地意识到:聊斋俚曲的方言演唱形式具有不可估量的人文特性,它应当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面旗帜!
  校本课程承载方言文化
  我校的《乡韵》课程以“聊斋俚曲”为授课内容,以学生表演、鉴赏聊斋俚曲为主要授课形式,以保存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坚持“普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一方面,要求本校所有学生都获得一定的俚曲知识,了解本地方言特征,力行方言传承;另一方面,对那些在俚曲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特别培养,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小学生,要记牢,讲究文明与礼貌。见到老师先立正,敬礼问声老师好。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尊老又爱幼哟嗷。《道德》《规范》要遵守,人人都说俺不孬(很好)。哎嗨哎嗨咿哟,人人说不孬!”这是一首由我校教师填词,被学生们广为传唱的聊斋俚曲——《金纽丝·文明礼貌歌》,聊斋俚曲还渗入到养成教育之中,成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标准之一。
  校本课程激发爱乡情怀
  不可否认,当今孩子们的方言运用能力退化了许多,但深层记忆里仍留存着一些感觉。为此,我校的《乡韵》课程设置了三个版块,学期为一至二年(对四年级的学生开展全员参与的普及课程,对五年级的一部分学生开展提高课程),重在引导他们发现、品味聊斋俚曲,进而感受、迸发爱乡热情。
  其中,第一版块为“发现俚曲”(四年级上学期)。主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参观淄川聊斋俚曲艺术团和“《聊斋俚曲常识》开课啦”等大型校本课程启动仪式,观看区、镇有影响的俚曲演员表演,以兴趣的激发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俚曲艺术与方言的密切关系,初步了解俚曲。
  第二版块为“走进俚曲”(四年级下学期)。以了解俚曲的方言说唱艺术为主要目标,通过学习、演唱部分学生通俗易懂的俚曲曲段,揭示俚曲艺术的审美因素(音乐、语言、舞蹈等表现手段),引导学生体验俚曲方言之美,初步了解俚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第三版块为“品味俚曲”(五年级提高班,部分学生选修)。通过俚曲名家进课堂、排演俚曲剧目、参加社区演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接触俚曲名人,欣赏名家名段的同时,进一步接受俚曲方言之美的熏陶,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方言演唱能力,进而提升个人艺术修养。
  接下来,我校将继续以“聊斋俚曲”为《乡韵》课程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说唱艺术中体悟方言教育魅力,为方言传承与特色学校建设寻觅出一条通衢大道。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小学)
其他文献
学校文化是什么?学校文化如何驱动学校发展?学校如何进行文化管理?2016年10月21日,以“人文校园,品位书香”为主题的第八届广东校园文化建设观摩研讨会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东娇作为主讲嘉宾,在会上作《学校文化驱动模型与学校文化管理策略》报告,向400多名与会者分享了她的学校文化建设思考与实践探索。  谈结构:“鼎结构”更贴合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
期刊
学校品牌塑造,在核心要素中校园环境与名师谁更重要?讨论此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环境与名师这两者当中,选择谁、偏向谁、倚重谁,则决定了品牌塑造的方向。  环境与名师,从教育学意义上分析,实质代表了教育发展的两层内涵:教育空间与教育精神。从古代私塾、山林学院到现代校园,教育的场所历经变迁,反映了外显的、物化的教育发展。校园环境代表了教育空间的演变。从中国古代孔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到西方教育思想家杜威
期刊
当你置身一所学校,首先看到的是校园的外在文化环境和设施,细心品咂之后,你会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还有师生说话、行走、相处的态度和方式。这应该就是美校园的综合呈现。  《学校品牌管理》总编王永江曾说:“校园之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要有教育主张之美、思想之美、师生气质之美……这样的美是有内涵和有根可寻的,并且是可持续的。”所以说,美校园不仅是环境美,更是心灵美、人文美。美校园容易获得社会的
期刊
学校不仅是知识的加油站,更应该成为灵魂高地、精神特区!  毕业季,是学校品牌大比拼的时刻,大家都千方百计地对业绩、亮点进行包装、切割、演绎,抛洒出无限的才情,创造出了多元的精彩。正如山东昌邑一中校长张景和让人站在教育教学中央,“允德允能、各美其美”。而美国的学校特别重视毕业典礼,让学生眷恋校园、守望梦想。  学校要学会“微”操作,注意管理细节,更要处理好区域和学校特色品牌战略的关系,否则用旧地图无
期刊
“拿出百万重奖最美校园!”日前,《学校品牌管理》总编王永江决定在全国举办“最美校园100”评选活动,计划拿出百万重奖最美校园100所,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热烈讨论。有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校长认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美丽校园环境给师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发向上的感觉,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也有网友回复,只有靠教学质量和名教师出名的学校,没有靠校园美出名的学校。那么,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考虑,究竟
期刊
粤语是一种古老、生命力旺盛、富有特色的地方语言,也是广府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我校原是一所部队子弟学校,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再加上“推普”工作已有一段历史,学生基本上不会讲粤语。为了推广广府文化,让生活在广州中心城区的孩子们学习本地方言,我校以推广粤语童谣为切入口,通过开展粤语童谣传唱活动,引导学生学讲粤语,爱讲粤语。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我校都会分成两个部分来开展这一活动,一是结合德育活动进行唱童谣比赛
期刊
学校特色建设应该是教育局主导,还是学校主导?在学品公司与贵州省三穗县签订《三穗县学校特色推进计划》合作协议之前,学品公司项目组和三穗县教育局班子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穗县教育局班子中有成员提出应该先做三穗县教育局层面的特色定位、文化定位,包括提出自己响亮的教育口号,先做三穗县教育的特色和品牌规划。而三穗县教育局局长王兆千则认为应该先由教育局牵头推动学校创建自己的特色和文化,经过一段时间再
期刊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并发布中国第一部地方和城市版的《北京市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后者显示,北京市中学生对北京话认知情况日渐式微,北京市正探索开设校本课程、开展具有方言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带动青少年保护和传承老北京话。而于2016年3月1日开始生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新修订版)中,旧《规程》第二十八条“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
期刊
一所学校好比一个人,外在环境与教学质量好比一个人的外貌和内涵。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一个人只注重外在形象是肤浅的。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不应把爱美等同于虚荣。假如一个人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却不注重自身形象,那他的经纶与诗书只能供个人消遣,而不能影响更多的人——试想一下,有一天给我们上课的教师全是不修边幅、邋邋遢遢,再好的知识也只能让小部分人受益。我认为,追求美好的外在形象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创造
期刊
客家先祖历史上经过五次大迁徙,才到了现在聚居地,如福建、广东等地,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客家人”。实际上,天下客家是一家,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且很好地保留着中原古汉语的较多特色,全球客家人都曾以说好客家话为荣,对其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由于我国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学校里都以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大多数家长也要求孩子使用普通话,这严重地制约了客家话的正常发展与延续,以至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退化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