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沦落风尘的秦淮八艳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由于她们的美貌与才华,更与她们斗霜傲雪、不折不挠、生死无贰、尽节竭诚的气节有关,经历明清易代动荡的她们,在家国、情感之中,谱写了自己的壮歌。
【关键词】:气节;爱国情怀;刚烈;奉献
秦淮河源自于今江苏省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入长江,是中国河流中最具脂粉气的一条河,静静流淌着的秦淮水仿佛也有着缠绵的味道。在秦淮河水的哺育之中诞生了一个个有气节的女子,“美艳逼人,声名远播;多才多艺,能诗会画;忠于爱情,坚贞不屈;气节不俗,胜于须眉”她们分别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她们有着让人钦佩的气节,这气节体现在她们生活的态度,遇事的原则和行事的准则等等方面。
一、商女犹知亡国恨
唐代诗人杜牧曾作一首《泊秦淮》, 讽刺当时的社会情况:“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河上的秦淮八艳除了马湘兰之外,其他人都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大动乱之中的她们,已不再是晚唐时歌妓那般在灯红酒绿之中吟唱着靡靡之音,而是将家国之恨溶于心里,在明末清初的光景里歌唱着女子的爱国悲歌。
昆曲代表作《桃花扇》依托在李香君和侯方域的原型,描述了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在明清换代大动乱之中的爱情故事,塑造出了一个坚贞不屈,卓尔不群,爱憎分明,美丽动人的李香君形象。李香君与侯方域相遇相知,彼时李香君早已名声大噪,侯方域没有足够的银子去“梳拢”,幸得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事后,侯方域与李香君得知杨龙友资助的那笔钱实为人品低下的阮大铖为拉拢所赠,李香君迅速取下发簪,变卖首饰四处借钱,将钱如数归还,划清界限,也因此得罪了他。她闭门谢客,洗尽铅华,并鼓励侯方域参与抗清斗争,临行前,侯方域以一柄宫扇作为与李香君的定情信物。阮大铖的报复差点促成了高官田仰对李香君的逼娶,李香君跳楼自尽以死明志,鲜血溅在定情的扇面上,杨龙友大为感动,提笔将血迹化作了朵朵桃花。这面桃花扇,已不仅仅是侯方域的定情信物,更是李香君的铮铮铁骨,寄托着她对抗清斗争胜利的期盼,寄予着离别思念之情,点点桃花间流露着她身为女子的爱憎分明和坚守如一。
二、你既无情我便休
秦淮八艳虽名震四方,但本质上她们仍是普通女子,她们有着与平凡女子一样的初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女性本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幸运的柳如是嫁给志同道合的钱谦益,在钱死后也是被宗室族人逼得自尽的下场;陈圆圆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年老色衰之后依旧寂静于室,出家为尼;顾横波一身傲气,奈何夫婿龚鼎孳每谓人曰“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成为贰臣,成为了挡箭牌;卞玉京钟情于吴伟业,用三年时间刺舌血为其抄写一部《法华经》,奈何公子薄情,最终勘破人生,出家为尼……
秦淮八艳中最刚烈的,应属寇白门。蒙叟《金陵杂题》有云:“丛残红粉念君思,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崇祯十五年金秋的一个夜晚,五千盏绯红的纱灯将秦淮河映衬的灯火通明,乐籍女子的婚礼只能晚上举行,寇白门与朱国弼的婚礼,被五千盏红纱灯映衬的恍如白昼。山河破碎,朱国弼降清让寇白门无比失望,满腔悲怆与伤感倾注于笔尖:“烽火狼烟,河山半壁残,秦淮十里风流散。青楼黯,何须叹?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饮马大江边,请君听阵阵,琵琶轻弹。”而当她将此唱于朱国弼以求唤醒其的家国之心时,得到的却是“你是我花两万两银子买来的,你哪有资格教训我?”的训斥,朱国弼为了早日释放打算卖掉府内歌姬婢女,竟也包括寇白门。寇白門心灰意冷,对朱说:“公若卖妾,计所得不过数百金,徒令妾落吒利之手,且妾固未暇即死,尚能持我公阴事,不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当夜,她踏上了重返金陵之路,从良数年后的她奔赴红尘,这却是她一生中最轰轰烈烈、最圣洁的返程,她的血性,她的尊严,她的刚烈,她的气节,都在寒夜里的泥泞之路上凝滞于心间在旧时姐妹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凑齐银两,将朱国弼赎出,从此一刀两断。五千红纱灯下,朱国弼用两万两银子买了风貌正茂的她,山河破碎之时,她用两万两银子解救了身陷囹圄的朱國弼,从此两不相欠。后来,朱国弼曾提出想与寇白门重修旧好,只得到一首诗:短衣风雪返金陵,红豆飘零弱不胜。偿得聘钱过十万,那堪重问降纱灯。
三、人生自是有情痴
董小宛与寇白门相比,虽少了这份刚烈,却在爱情之中倾入了缱绻深情,任他磐石转移,董小宛这蒲苇始终坚韧如丝,战乱的炮火没有让她与爱人分离,爱人的舍弃没有让她心灰意冷,她始终无私的为冒辟疆付出,不求回报,为自己认定一生的爱情,奉献了她所有的生命。
颜光柞曾作《董如君诗》云:“南国有佳人,耿介怀好逑。冶容妙无方,流韵清且柔。置身偶失所,流涕倡家楼。……我愁抑何极,寝兴徒反侧。千里远相知,离居限南北。……结言在终朝,矢愿同比翼。”她鄙视权贵,只求一知心人。冒辟疆听闻她的名气,数次来访扑空,终有一次与醉酒的董小宛有了一面之缘。再次相见已是三年后,董小宛对冒辟疆“二见钟情”,展开了爱情攻势。冒离开苏州时,董小宛跳上船一连送了二十七天,但是冒辟疆并没有付出真情,董小宛再次带着奴仆踏上求爱征程,途中遭遇劫杀险些丧命,一次次求爱的征程感动了冒辟疆身边的一众人,唯独感动不了冒,最终经历千难万险,钱谦益的帮助下,董小宛终于做了冒辟疆的妾,但在冒心中,董小宛始终是个累赘,成亲前一次次的拒绝,成亲后又想一次次的舍弃。而董小宛这个情痴,在爱情之中无私奉献,三次冒辟疆身患重病,都是她在一旁不舍昼夜的照顾痊愈,无怨无悔。最终过劳累死,年仅二十七岁。一代秦淮名妓,不折不挠追求所爱,刚毅坚卓,坚韧不拔,为所爱之人不求回报,殚精竭力,奉献一生。
结语
秦淮八艳并不是醉心于灯红酒绿之中的“商女”,她们不以弱者自居,有胆有识,崇尚气节,慷慨任侠,心怀天下。在自己命运的悲剧中始终有一腔正气与傲骨,风霜傲雪之中,她们的美貌英姿,风采才情,都留驻在历史的画卷之中,她们有的为国之大爱慷慨激昂,有的为自己的尊严奋起而战,有的为心中所爱坚持一生……她们的种种气节相比,得令多少七尺男儿汗颜,毫无尊严降清的贰臣,曲意迎逢的虚伪之士,流连于风尘之中的负心之人……冠冕堂皇的男儿外表下,是一颗令人不齿的心,谁说女子不如男。
参考文献:
[1]洪烛.秦淮河上的金陵旧梦[J].史海.2015(2)22-25
[2]孙欣婷.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从董小宛到林黛玉[J]. 邯郸大学 学报.2011(3) 81-85
[3]王晨.秦淮河上真实的的李香君——李香君身世与才貌考[J].语文学刊.2011(8) 88-94
[4] 李祥林.风骨嶙峋白门柳——古代中国女性文化札记之一[J].文史杂谈.2012(6)88-90
[5]吴仪. 李清照与柳如是:离乱时代成长起来的女诗人[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2) 50-53
[6]施祖毓. 寇白门考[J].集美大学学报.1998 (1): 112-114
【关键词】:气节;爱国情怀;刚烈;奉献
秦淮河源自于今江苏省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入长江,是中国河流中最具脂粉气的一条河,静静流淌着的秦淮水仿佛也有着缠绵的味道。在秦淮河水的哺育之中诞生了一个个有气节的女子,“美艳逼人,声名远播;多才多艺,能诗会画;忠于爱情,坚贞不屈;气节不俗,胜于须眉”她们分别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她们有着让人钦佩的气节,这气节体现在她们生活的态度,遇事的原则和行事的准则等等方面。
一、商女犹知亡国恨
唐代诗人杜牧曾作一首《泊秦淮》, 讽刺当时的社会情况:“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河上的秦淮八艳除了马湘兰之外,其他人都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大动乱之中的她们,已不再是晚唐时歌妓那般在灯红酒绿之中吟唱着靡靡之音,而是将家国之恨溶于心里,在明末清初的光景里歌唱着女子的爱国悲歌。
昆曲代表作《桃花扇》依托在李香君和侯方域的原型,描述了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在明清换代大动乱之中的爱情故事,塑造出了一个坚贞不屈,卓尔不群,爱憎分明,美丽动人的李香君形象。李香君与侯方域相遇相知,彼时李香君早已名声大噪,侯方域没有足够的银子去“梳拢”,幸得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事后,侯方域与李香君得知杨龙友资助的那笔钱实为人品低下的阮大铖为拉拢所赠,李香君迅速取下发簪,变卖首饰四处借钱,将钱如数归还,划清界限,也因此得罪了他。她闭门谢客,洗尽铅华,并鼓励侯方域参与抗清斗争,临行前,侯方域以一柄宫扇作为与李香君的定情信物。阮大铖的报复差点促成了高官田仰对李香君的逼娶,李香君跳楼自尽以死明志,鲜血溅在定情的扇面上,杨龙友大为感动,提笔将血迹化作了朵朵桃花。这面桃花扇,已不仅仅是侯方域的定情信物,更是李香君的铮铮铁骨,寄托着她对抗清斗争胜利的期盼,寄予着离别思念之情,点点桃花间流露着她身为女子的爱憎分明和坚守如一。
二、你既无情我便休
秦淮八艳虽名震四方,但本质上她们仍是普通女子,她们有着与平凡女子一样的初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女性本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幸运的柳如是嫁给志同道合的钱谦益,在钱死后也是被宗室族人逼得自尽的下场;陈圆圆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年老色衰之后依旧寂静于室,出家为尼;顾横波一身傲气,奈何夫婿龚鼎孳每谓人曰“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成为贰臣,成为了挡箭牌;卞玉京钟情于吴伟业,用三年时间刺舌血为其抄写一部《法华经》,奈何公子薄情,最终勘破人生,出家为尼……
秦淮八艳中最刚烈的,应属寇白门。蒙叟《金陵杂题》有云:“丛残红粉念君思,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崇祯十五年金秋的一个夜晚,五千盏绯红的纱灯将秦淮河映衬的灯火通明,乐籍女子的婚礼只能晚上举行,寇白门与朱国弼的婚礼,被五千盏红纱灯映衬的恍如白昼。山河破碎,朱国弼降清让寇白门无比失望,满腔悲怆与伤感倾注于笔尖:“烽火狼烟,河山半壁残,秦淮十里风流散。青楼黯,何须叹?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饮马大江边,请君听阵阵,琵琶轻弹。”而当她将此唱于朱国弼以求唤醒其的家国之心时,得到的却是“你是我花两万两银子买来的,你哪有资格教训我?”的训斥,朱国弼为了早日释放打算卖掉府内歌姬婢女,竟也包括寇白门。寇白門心灰意冷,对朱说:“公若卖妾,计所得不过数百金,徒令妾落吒利之手,且妾固未暇即死,尚能持我公阴事,不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当夜,她踏上了重返金陵之路,从良数年后的她奔赴红尘,这却是她一生中最轰轰烈烈、最圣洁的返程,她的血性,她的尊严,她的刚烈,她的气节,都在寒夜里的泥泞之路上凝滞于心间在旧时姐妹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凑齐银两,将朱国弼赎出,从此一刀两断。五千红纱灯下,朱国弼用两万两银子买了风貌正茂的她,山河破碎之时,她用两万两银子解救了身陷囹圄的朱國弼,从此两不相欠。后来,朱国弼曾提出想与寇白门重修旧好,只得到一首诗:短衣风雪返金陵,红豆飘零弱不胜。偿得聘钱过十万,那堪重问降纱灯。
三、人生自是有情痴
董小宛与寇白门相比,虽少了这份刚烈,却在爱情之中倾入了缱绻深情,任他磐石转移,董小宛这蒲苇始终坚韧如丝,战乱的炮火没有让她与爱人分离,爱人的舍弃没有让她心灰意冷,她始终无私的为冒辟疆付出,不求回报,为自己认定一生的爱情,奉献了她所有的生命。
颜光柞曾作《董如君诗》云:“南国有佳人,耿介怀好逑。冶容妙无方,流韵清且柔。置身偶失所,流涕倡家楼。……我愁抑何极,寝兴徒反侧。千里远相知,离居限南北。……结言在终朝,矢愿同比翼。”她鄙视权贵,只求一知心人。冒辟疆听闻她的名气,数次来访扑空,终有一次与醉酒的董小宛有了一面之缘。再次相见已是三年后,董小宛对冒辟疆“二见钟情”,展开了爱情攻势。冒离开苏州时,董小宛跳上船一连送了二十七天,但是冒辟疆并没有付出真情,董小宛再次带着奴仆踏上求爱征程,途中遭遇劫杀险些丧命,一次次求爱的征程感动了冒辟疆身边的一众人,唯独感动不了冒,最终经历千难万险,钱谦益的帮助下,董小宛终于做了冒辟疆的妾,但在冒心中,董小宛始终是个累赘,成亲前一次次的拒绝,成亲后又想一次次的舍弃。而董小宛这个情痴,在爱情之中无私奉献,三次冒辟疆身患重病,都是她在一旁不舍昼夜的照顾痊愈,无怨无悔。最终过劳累死,年仅二十七岁。一代秦淮名妓,不折不挠追求所爱,刚毅坚卓,坚韧不拔,为所爱之人不求回报,殚精竭力,奉献一生。
结语
秦淮八艳并不是醉心于灯红酒绿之中的“商女”,她们不以弱者自居,有胆有识,崇尚气节,慷慨任侠,心怀天下。在自己命运的悲剧中始终有一腔正气与傲骨,风霜傲雪之中,她们的美貌英姿,风采才情,都留驻在历史的画卷之中,她们有的为国之大爱慷慨激昂,有的为自己的尊严奋起而战,有的为心中所爱坚持一生……她们的种种气节相比,得令多少七尺男儿汗颜,毫无尊严降清的贰臣,曲意迎逢的虚伪之士,流连于风尘之中的负心之人……冠冕堂皇的男儿外表下,是一颗令人不齿的心,谁说女子不如男。
参考文献:
[1]洪烛.秦淮河上的金陵旧梦[J].史海.2015(2)22-25
[2]孙欣婷.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从董小宛到林黛玉[J]. 邯郸大学 学报.2011(3) 81-85
[3]王晨.秦淮河上真实的的李香君——李香君身世与才貌考[J].语文学刊.2011(8) 88-94
[4] 李祥林.风骨嶙峋白门柳——古代中国女性文化札记之一[J].文史杂谈.2012(6)88-90
[5]吴仪. 李清照与柳如是:离乱时代成长起来的女诗人[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2) 50-53
[6]施祖毓. 寇白门考[J].集美大学学报.1998 (1): 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