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旧的政策体系被打破,新的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更多困难和矛盾。建立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谐建设、自主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将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2003年我市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以来,共建成饮用水工程150处。目前已提前一年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建成一大批小型蓄水工程和灌溉渠道,初步形成了拦、蓄、疏、引相互配套的小型水利工程体系,提高了减灾抗灾能力,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水利事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尚须适应新形势,创新新机制,探索新路子。
二、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够深入,部门配合意识不强。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二)群众投工投劳不足,严重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取消“两工”以后,群众出工投劳没有了强制性约束,再加上农业比较效益逐步下降,农村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较为普遍,留守在家的少数青壮劳力也大都有自己的经营项目,真正务农的微乎其微。成了一句空话。
(三)过度开采地下水势必影响后续长期可持续利用。我市为水资源匮乏地区,水资源全靠自产,多年的打井抽取地下水已使水位严重下降。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部门分割,资金使用不集中,不利于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发改委、国土、财政、扶贫开发、农开办对农村基础建设投入资金较多,分割使用,既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统筹考虑,资金不集中,不利于资金效益的发挥。
三、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机制和制度,保障水利事业健康发展,要建立水利建设领导负责制;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二)要明确划分事权,实行分级办水;鼓励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引进外资办水利。三要完善质量监督检查机制;要落实技术指导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水源保护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水源保护主要考虑洪水的冲、淤积及卫生条件,制定如下措施:①对农业灌溉用水,水源按类别依次编号,登记造册。②不准在水源周围设立垃圾点、污水沟等不卫生设施。③加强水源范围内的植被种植、保护,防止水土流失。④大力宣传水利法规,使广大群众提高思想认识,防止人为破坏。
(四)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坚持“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的政策。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设立专门账户。根据项目总体规划确定投资安排,编制财务计划。按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拨款,严格执行项目有关规定及财务管理办法严格审计。管好用好国补及地方配套资金。村社要在每年的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份补助水利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在确保运转的前提下,拿出一定水费用于水利建设。农、林项目实施要结合水利建设配套进行。各级财政也要增加预算,加大水利基本建设的投人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投资,保证自筹到位。鼓励全社会和团体以及个人参与,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
(五)深入贯彻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统一群众认识要明确农民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全社会支援水利建设是应尽义务的认识。财政收人主要依靠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支柱也是农业,而农业的主要支撑就是水利。水利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全社会支持办水利是每个人的应尽义务和职责。农民为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集资投劳建设水利工程,是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一种自觉行动,是农民应当承受的合理负担,不同于强加的不合理农民负担。②要明确各级各地农村水利建设重点,确保水利投人实效性。明确重点,就是要弄清各地水利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实践证明,水利建设必须综合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和配置水资源。
四、积极探索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新做法。
(一)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样的。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与农村的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把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来讲,这是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同时,枳极引导和带动受益农户的投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二)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的农村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自身建设的做法,工程建设与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要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要进一步调整农村水利资金支出结构,允许部分资金用于包括管理手段、信息网络、办公条件等在内的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以不断提高基层水管单位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三)积极探索和谐自主的建设管理模式。让受益群众参与建设,参与管理。将水业合作组织模式应用于更为广泛的农村公益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中。
2003年我市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以来,共建成饮用水工程150处。目前已提前一年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建成一大批小型蓄水工程和灌溉渠道,初步形成了拦、蓄、疏、引相互配套的小型水利工程体系,提高了减灾抗灾能力,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水利事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尚须适应新形势,创新新机制,探索新路子。
二、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够深入,部门配合意识不强。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二)群众投工投劳不足,严重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取消“两工”以后,群众出工投劳没有了强制性约束,再加上农业比较效益逐步下降,农村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较为普遍,留守在家的少数青壮劳力也大都有自己的经营项目,真正务农的微乎其微。成了一句空话。
(三)过度开采地下水势必影响后续长期可持续利用。我市为水资源匮乏地区,水资源全靠自产,多年的打井抽取地下水已使水位严重下降。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部门分割,资金使用不集中,不利于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发改委、国土、财政、扶贫开发、农开办对农村基础建设投入资金较多,分割使用,既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统筹考虑,资金不集中,不利于资金效益的发挥。
三、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机制和制度,保障水利事业健康发展,要建立水利建设领导负责制;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二)要明确划分事权,实行分级办水;鼓励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引进外资办水利。三要完善质量监督检查机制;要落实技术指导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水源保护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水源保护主要考虑洪水的冲、淤积及卫生条件,制定如下措施:①对农业灌溉用水,水源按类别依次编号,登记造册。②不准在水源周围设立垃圾点、污水沟等不卫生设施。③加强水源范围内的植被种植、保护,防止水土流失。④大力宣传水利法规,使广大群众提高思想认识,防止人为破坏。
(四)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坚持“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的政策。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设立专门账户。根据项目总体规划确定投资安排,编制财务计划。按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拨款,严格执行项目有关规定及财务管理办法严格审计。管好用好国补及地方配套资金。村社要在每年的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份补助水利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在确保运转的前提下,拿出一定水费用于水利建设。农、林项目实施要结合水利建设配套进行。各级财政也要增加预算,加大水利基本建设的投人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投资,保证自筹到位。鼓励全社会和团体以及个人参与,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
(五)深入贯彻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统一群众认识要明确农民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全社会支援水利建设是应尽义务的认识。财政收人主要依靠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支柱也是农业,而农业的主要支撑就是水利。水利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全社会支持办水利是每个人的应尽义务和职责。农民为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集资投劳建设水利工程,是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一种自觉行动,是农民应当承受的合理负担,不同于强加的不合理农民负担。②要明确各级各地农村水利建设重点,确保水利投人实效性。明确重点,就是要弄清各地水利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实践证明,水利建设必须综合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和配置水资源。
四、积极探索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新做法。
(一)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样的。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与农村的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把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来讲,这是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同时,枳极引导和带动受益农户的投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二)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的农村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自身建设的做法,工程建设与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要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要进一步调整农村水利资金支出结构,允许部分资金用于包括管理手段、信息网络、办公条件等在内的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以不断提高基层水管单位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三)积极探索和谐自主的建设管理模式。让受益群众参与建设,参与管理。将水业合作组织模式应用于更为广泛的农村公益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