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研究高职院校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和路径选择,分析了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高职教育工作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和传统高校教育有一定不同,高职教育更重视对学生岗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近些年国家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加强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探索建立就业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
  (一)相互影响
  1.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高职教育以为社会岗位输送掌握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和扎实理论知识,且有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岗位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积极影响,二者之间关系密切。首先宏观上来看,区域经济是国家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核量指标,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持续进步,而地方经济的发展依赖大量优秀的岗位一线操作性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为社会经济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智力资源,高职院校学生是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很多区域经济命脉行业岗位都需要大量的操作型专业人才,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建设对岗位人才的技能、素质需求高度契合。
  2.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区域经济形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也有很大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低素质劳动力岗位逐渐减少,专业性较强的操作性岗位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人才要掌握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同时要具有扎实的岗位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够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工作人员还要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完善,社会分工更加明确细致,专业性随之不断增强,高职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对社会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能够满足岗位技能、能力、素养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工作现状
  1.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和了解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在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中都存在着对区域经济发展形式不了解不重视的情况,根据教学大纲组织开展学生教学,没有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建设和高职教育之间的深刻联系,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中都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忽视了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实际和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对区域经济的大面积提升发挥更大的作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教师对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识。
  2.人才培养计划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和传统的本科院校相比有很大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能只根据学校制定的课程安排来选择教学内容,会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不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甚至会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阻力。人才培养不合理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都照搬本科专业的教材体系和考核标准,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偏多,忽视了岗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岗位实践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责任,持续完善自身人才培养机制,根据社会岗位就业形式和区域经济形势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服务。
  3.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中,都存在着忽视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情况,只围绕课程和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与社会需求之间不适应,学生就业之后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岗位学习才能够胜任工作,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口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新时期高职院校要转变自身對人才的理解与认识,寻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经济建设之间的深刻联系,用社会岗位需求和企业发展形式以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指导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吸引企业的关注,和企业寻求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策略
  (一)办学定位调整
  高职院校首先要对区域经济形势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了解,了解自身的高职教育处于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环境下,找寻当前区域经济形势最典型的特点,明确高职教育工作的开展侧重点,根据地区差异导致的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因地制宜,调整自身的办学定位,逐步形成办学特色,更加主动地为企业行业服务,需求和企业行业的深入合作,通过对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来针对性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定位方面,高职院校要明确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高端技术人才的核心人才培养任务目标,设置高职教育专业要符合当地区域发展实际情况。高职院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显著特征准确把握,对专业设置进行灵活调整,对专业设置结构进行持续优化,从而培养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趋势相符合的优秀一线高端技术人才。另外,高职院校也要积极突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走出象牙塔,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积极组织开展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打包配送等各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活动,寻求和企业以及行业之间的深入合作,了解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的“定制化”培养。
  (二)地方主管部门的支持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对接需要得到地方主管部门的支持,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进行政策调控,优化资源配置。首先,地方政府要将高职教育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开展,积极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推动高职教育工作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接轨,帮助高职院校完成自身的转型,制定和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与要求相符合的自我发展战略,从而逐步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对接创造良好的区域政策环境,进一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逐步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为积极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范企业提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提高企业和高职院校就人才培养问题的合作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企业更深层次的直接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从而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长效对接机制,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三)行业和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机制探讨
  高职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互惠共生的关系,企业想要获得更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就应该肩负起自身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责任,企业应该积极将高职院校请进来,邀请高职院校工作人员和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岗位实际情况和人才需求,给高职院校提供了解区域经济现状和行业企业现状的机会,加深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以及行业企业现状的理解,同时也应该积极走出去,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给一线教师提供磨练自身实践操作技能的机会,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属性主体之间的社会活动,二者需要在某一个工作系统内形成有机体,互相合作,满足各自发展需求,从而长期维系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高职院校以服务为核心导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以为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满足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工作目标,而企业则更加关心投入和产出,并将其当做衡量发展的核心目标,追求更大的经济回报和更小的投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经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练习,二者之间相互需要相互作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二者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因此学校要积极探索转变学校热脸孔企业冷屁股的情况,通过政策倾斜等多种方式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切实利益,逐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深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整合。
  (四)人才培养机制调整
  高职院校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为主要工作和根本任务,就业为教育的根本目的,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就业实践技能的养成,高职教育的这种特点直接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即高职教育一定要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小气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开展教育工作,才能够满足社会岗位对学生就业实践技能的需求,达成人才培养计划目标。学校和企业之间要积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公平规范的合作机制,摆脱传统的依赖人际关系维系,法律规范机制保障不足的情况,高职院要站在办学角度,积极寻求和企业的合作,而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企业员工培训、产品更新以及技术改革等问题,可以寻求学校的支持。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深刻的互助关系,并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由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关于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权责,确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有章可循,确保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序进行并健康发展。校企双方在合作之前需要明确双方义务和权利,在明确法律法规制度指导下开展工作,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地方政府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校企合作中协调、指导、规范和管理的作用,为高职院校和企业提供各种政策与信息资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积极探索专业建设和创新途径,持续加深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度与广度,加强专业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对接,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专业以及专业群设置的区域经济特征,发挥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纽带与带动作用,对专业结构积极进行调整升级。
  三、结语
  教育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但同时教育事业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高职教育是一种专门性更强的教育形式,因此更应该提高自身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意识,积极找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及和区域经济对接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找寻有效的解决路径,走出一条区域经济和高职院校自身协同发展的良性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晔.区域经济视野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2]阚丽,王薇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的创新研究——从管理到治理转变的视角[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3]曾一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对接融合的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6).
  [4]赵燕.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03).
  [5]李瑛珊.珠海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5(06).
  [6]刘建平.衡水市高等职业教育对接地方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18).
  [7]胡昌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及对接路径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15(21).
  [8]钱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高职专业趋势影响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16).
  [9]傅珊珊.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实施路径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01).
  [10]趙清海,李建婷.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4(26).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而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双证书”制度正是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必然结果。本文就“双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对于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具有高学历和高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职业教育
期刊
【摘 要】行为经济学就是将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成果与主流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来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学科。由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对于现实中一些“非理性”的经济现象无法做出充分的解释,一些经济学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致力于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也就应运而生。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经济人;非理性;偏好  一、引言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
期刊
按照国家教育部安排,自2010年9月以来,我校已连续七年接收西藏学生,2014年开始接收青海学生。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内地中等专业学校西藏班管理的若干暂行规定》的要求,我校认真做好内地中职班的教学管理工作,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总体情况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切实加强有关内地民族班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做好内地中职班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对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责任以及义务进行了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相关角色进行了探究,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进行了阐述,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希望可以有效的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发展,在根本上推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角色浅析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中,高校学生数量不断的提升,伴随而来的就是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在实际的
期刊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当中,要积极创建新型的校园文化,主要就是以创业就业教育为主体,以生存教育为主体,重要的就是推动职业生涯教育为主要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以学习和培训以及宣传为主要策略,可以尝试确立具体的实验组织机构,促进初中学生全面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贡献。  【关键词】新型
期刊
【摘 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新的管理观念,重新定位角色。学校管理者要与教师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学校管理者要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关心每一位教师,努力营造温馨的校园人文环境。学校领导要注意减轻教师负担,给教师“松绑”,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管理;角色定位  一、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的含义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促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学生参与高效的管理活动既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学生的责任。本文以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参与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并且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机制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管理;学生参与;运行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期刊
【摘 要】在西方无限度的独立、自由、个性等观念,市场经济(效益、等价交换等)观念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受到冲击,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迫在眉睫。培养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从全方位来考虑,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其中一种方式,笔者研究发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志愿服务活动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原因  从古至今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换代较快,对我们教育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新要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传统的高职教育的认识中,一直把专业技能的学习当作是学习的重心所在,英语只是教学内容的补充,导致学生也不太重视英语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的现状,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因此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探索了
期刊
【摘 要】建设研究生军事外语教学体系,是增强国防实力,培养信息化条件下新型素养人才的必要前提。在现有的雄厚师资,丰富经验,以及外语教育的协助机构条件下,建立研究生军事外语教育体系成为可行之路,军事英语的地位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也日益提高,所以在军队院校和基层部队展开调研,制订教学目标,执行可行行动方案,构建研究生军事外语教学体系,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军事外语;教学方法;教学任务;人才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