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新兴国家的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且增速是发达经济体的3-4倍。不过,发达国家的政府和老百姓依旧停留在世界经济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的幻觉中,他们毫无顾忌地消费,以为收入会持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国家的政府开支不减反增,且超出GDP的增速,结果就只能依靠借钱来维持开销。
虽然现在美元的币值十分坚挺,但短期主要还是投机在起作用,如果以五年期来看,新兴国家的货币都会对美元升值。因此,这五年中,新兴国家的投资者没有任何理由持有美元。
如果以外债与GDP的比率、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来考量,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兴国家的负债率高于发达国家,而现在则正好相反。世界经济格局的这一变化预示着,世界经济的风险开始更多来自发达国家,而风险的重要源头正是发达国家不断膨胀的外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似乎正是这一局面的开端。对中国来说,不好的一点是危机减少了欧洲对中国产品的进口;有利的一点是危机迫使中国经济更加依靠拉动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而不是出口。
过去30年,中国找对了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成为了世界工厂,一举从农业国转向了制造业国。最近,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提升,但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局部性的。我们看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工资在提高,而中西部的工资却依旧是相当低的。
从人口过多的原住地迁往东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城市变得更加拥挤,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对1.5亿农民工来说,这30年中,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大幅提高。
中国政府正在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会渐渐改变这种状况。当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投下去以后,企业便会从生产成本较高的东部迁往生产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就业机会会被创造出来,当地老百姓就可以在他们所在的城市里工作,而不需要去东部。这不仅意味着中西部的工资水平将提高,还意味着东部也会由于劳动力减少而提高工资。
于是,东部的制造业企业有两个选择:对于那些着眼于开发国内市场的企业,他们可以将工厂迁往中西部;对那些将继续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也有两条出路,他们要么继续留在东部,提高自动化程度,要么将工厂迁往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国家。
我认为这些变化对中国经济来说是有利的。我想以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为例。上世纪60年代,马萨诸塞州的经济与现在的中国广东省相似,主要依靠鞋业和纺织业。当工资水平提升后,这些行业都迁出了。而借助于该州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该州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大学),新兴产业很快产生了。当然短期来看,中国的广东省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会给政府带来压力,迫使他们去提高教育投资、提供科研便利等。所以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广东省会变成中国的马萨诸塞。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来说,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出口。中国当前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0%,若中国在未来保持与过去10年相同的出口增长速度,那么在2025年,中国占全球出口额的比例将达到30%,这势必会受到世界各国的抵制。
由此看来,未来20年,中国是否能够与美国、德国在出口市场上竞争并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要在与美国、德国于中国国内市场展开竞争时,具有竞争力。
(作者系英思雅德(INSEAD)战略学教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虽然现在美元的币值十分坚挺,但短期主要还是投机在起作用,如果以五年期来看,新兴国家的货币都会对美元升值。因此,这五年中,新兴国家的投资者没有任何理由持有美元。
如果以外债与GDP的比率、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来考量,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兴国家的负债率高于发达国家,而现在则正好相反。世界经济格局的这一变化预示着,世界经济的风险开始更多来自发达国家,而风险的重要源头正是发达国家不断膨胀的外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似乎正是这一局面的开端。对中国来说,不好的一点是危机减少了欧洲对中国产品的进口;有利的一点是危机迫使中国经济更加依靠拉动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而不是出口。
过去30年,中国找对了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成为了世界工厂,一举从农业国转向了制造业国。最近,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提升,但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局部性的。我们看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工资在提高,而中西部的工资却依旧是相当低的。
从人口过多的原住地迁往东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城市变得更加拥挤,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对1.5亿农民工来说,这30年中,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大幅提高。
中国政府正在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会渐渐改变这种状况。当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投下去以后,企业便会从生产成本较高的东部迁往生产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就业机会会被创造出来,当地老百姓就可以在他们所在的城市里工作,而不需要去东部。这不仅意味着中西部的工资水平将提高,还意味着东部也会由于劳动力减少而提高工资。
于是,东部的制造业企业有两个选择:对于那些着眼于开发国内市场的企业,他们可以将工厂迁往中西部;对那些将继续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也有两条出路,他们要么继续留在东部,提高自动化程度,要么将工厂迁往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国家。
我认为这些变化对中国经济来说是有利的。我想以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为例。上世纪60年代,马萨诸塞州的经济与现在的中国广东省相似,主要依靠鞋业和纺织业。当工资水平提升后,这些行业都迁出了。而借助于该州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该州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大学),新兴产业很快产生了。当然短期来看,中国的广东省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会给政府带来压力,迫使他们去提高教育投资、提供科研便利等。所以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广东省会变成中国的马萨诸塞。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来说,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出口。中国当前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0%,若中国在未来保持与过去10年相同的出口增长速度,那么在2025年,中国占全球出口额的比例将达到30%,这势必会受到世界各国的抵制。
由此看来,未来20年,中国是否能够与美国、德国在出口市场上竞争并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要在与美国、德国于中国国内市场展开竞争时,具有竞争力。
(作者系英思雅德(INSEAD)战略学教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