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学生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学生今后学习知识文化的基础,落实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土中国》作为现代优秀文学著作,从中国乡土社会出发,它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我们的社会,告诉我们如何去看待传统与现实,以及怎么去处理人际关系。本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探究从《乡土中国》提升阅读思维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乡土中国》;阅读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276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当代语文素养全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从“素养“的角度来考虑,阅读,目的是为了什么?笔者认为,了解作品自身的意思,此为第一层;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化为己用,此为第二层;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知晓写作的目的与作者的情感倾向,此为第三层;由作品衍生开来,探讨掩藏在作品背后的自然哲理,此为第四层。提升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向上攀爬的过程。
1、了解作品自身的意思
显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学生必须掌握一些最基础的语法规则。句读、意象、常识……这些知识,平时老师上课时就会教导,学生要做的就是记下来,不断积累。掌握了这些,学生就有了继续向上攀爬的能力。
2、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这点需要慢慢培养,不可着急。学生尤其需要关注作者的笔法。意象的选取、手法的运用、思考角度的切入……一切都是值得关注的。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要强迫自己培养批判的思维模式。这里首推三苏以及鲁迅的议论文,他们的文笔恣肆,逻辑简明,很适合初学者。
3、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倾向
课堂之上,老师着重强调训练的就是这一点。语文科目需要的不是题海,而且思维的海,每篇文章要努力地去理解,答案和题目之间,文章本身,是如何思考的,逻辑。懂了逻辑,才能懂阅读。只有明白一篇文章的主旨,你才能读懂它,你才能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4、探讨文章背后的自然哲理
这一层建立在前三层的基础之上。它不仅要求学生有着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跳出固有的框架,站在自然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高中生而言,可能有点困难。有效做法是:多读一些哲学方面的书,以此逐渐培养起这种大局观念。例如:《老子》、《庄子》、《纯粹理性的批判》……
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中国》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1.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写作意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形象鲜明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
2、阅读后及时总结文章中的写作特点
《乡土中国》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来说理。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洋社會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此外,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一篇中提及的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
3、将阅读和实践融合
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自己做过的调查,分析“乡土中国”一词的变迁,写作时既要联系社会现实,结合思想观念、经济模式等去阐述“乡土中国”在现代社会的留存与变化,也要对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行辩证性分析。要学会理论联系现实,可以关注热点新闻、影视作品等,进而分析其中隐含的有关“乡土社会”的思想。
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方面,想要提高文学素养,读书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还需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增加思考问题的角度。
参考文献
[1]吴飞英.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中国》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0(35):135-136.
[2]屈伟忠.读通《乡土中国》的三个层级:理解、思辨、应用——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22):36-42+64.
[3]李莉,沈慧芳.《乡土中国》:在学术类整本书阅读中滋养语文核心素养[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0(05):8-10.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乡土中国》;阅读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276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当代语文素养全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从“素养“的角度来考虑,阅读,目的是为了什么?笔者认为,了解作品自身的意思,此为第一层;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化为己用,此为第二层;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知晓写作的目的与作者的情感倾向,此为第三层;由作品衍生开来,探讨掩藏在作品背后的自然哲理,此为第四层。提升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向上攀爬的过程。
1、了解作品自身的意思
显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学生必须掌握一些最基础的语法规则。句读、意象、常识……这些知识,平时老师上课时就会教导,学生要做的就是记下来,不断积累。掌握了这些,学生就有了继续向上攀爬的能力。
2、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这点需要慢慢培养,不可着急。学生尤其需要关注作者的笔法。意象的选取、手法的运用、思考角度的切入……一切都是值得关注的。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要强迫自己培养批判的思维模式。这里首推三苏以及鲁迅的议论文,他们的文笔恣肆,逻辑简明,很适合初学者。
3、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倾向
课堂之上,老师着重强调训练的就是这一点。语文科目需要的不是题海,而且思维的海,每篇文章要努力地去理解,答案和题目之间,文章本身,是如何思考的,逻辑。懂了逻辑,才能懂阅读。只有明白一篇文章的主旨,你才能读懂它,你才能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4、探讨文章背后的自然哲理
这一层建立在前三层的基础之上。它不仅要求学生有着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跳出固有的框架,站在自然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高中生而言,可能有点困难。有效做法是:多读一些哲学方面的书,以此逐渐培养起这种大局观念。例如:《老子》、《庄子》、《纯粹理性的批判》……
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中国》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1.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写作意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形象鲜明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
2、阅读后及时总结文章中的写作特点
《乡土中国》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来说理。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洋社會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此外,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一篇中提及的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
3、将阅读和实践融合
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自己做过的调查,分析“乡土中国”一词的变迁,写作时既要联系社会现实,结合思想观念、经济模式等去阐述“乡土中国”在现代社会的留存与变化,也要对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行辩证性分析。要学会理论联系现实,可以关注热点新闻、影视作品等,进而分析其中隐含的有关“乡土社会”的思想。
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方面,想要提高文学素养,读书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还需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增加思考问题的角度。
参考文献
[1]吴飞英.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乡土中国》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0(35):135-136.
[2]屈伟忠.读通《乡土中国》的三个层级:理解、思辨、应用——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22):36-42+64.
[3]李莉,沈慧芳.《乡土中国》:在学术类整本书阅读中滋养语文核心素养[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0(0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