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提出“偏沉则随’,和“双重(音zhong)则滞”一样都是病。我曾作一文以辩之。今再引证论述以作补充。
先从字义来看“则”的解释。它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就,便。例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表明因为“兼听”,就能明白真实事理;由于“偏信”,就不得事实真相。
表明由于运用“偏沉”技法,就能“如影随行”化解敌方进击损害;如果常处于“双重”拳势,就会导致呆滞不活,被动挨打的结果。显然,“偏沉则随”不是病,仅“双重则滞”才是病。这是明确无误的。所以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接着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这是对比句“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前褒后贬的明证。如果是双贬的话,则应写成“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偏沉、双重之病未悟耳”。
再据王宗岳《太极拳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的“随”字,按拳理来解释:
参看《杨家老拳谱32目》第4目“粘黏连随”,明确指出“粘黏连随”是“高级功夫”。就是说“随”是好手段,是优点。若能做到“粘黏连随”,就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的玄妙境界。可知“随”是何等高明!所以用“随”来表达“偏沉”,更说明“偏沉则随”是妙招不是病。
在此特列田兆麟大师褒扬“偏沉则随”的一段话:“所谓随者,须将两足分清虚实,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作止变转,常将两足交互相代,以支其身,则重心不至提高,动中依然稳定,动时仍可发劲,此所谓偏沉则随也。以支身着力于一足,故日偏沉,以身体各部可任意而动,故日随也”。可证“偏沉则随”不是病,是妙招。
再看《杨家老拳谱32目》第22目“太极轻重浮沉解”的行文“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规则,照理应写成“偏沉则过,双重则滞”,而不是“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了。但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却特意用“偏沉则随”,因为“粘、黏、连、随”都是好手段,即用“随”来表达“偏沉”,而不用“过”来表达。这是《太极拳论》的原意,也是王宗岳高明之处。显然,王宗岳特别要表达“偏沉则随”是优点不是病。
重说一遍,若“偏沉,双重”都是病的话,《太极拳论》随后应写成“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偏沉、双重之病未悟耳”。而不是单一特指“双重之病未悟耳”的语句了。我们不可随意改动《太极拳论》的原意。
显然,此对比句“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前褒后贬,顺理成章。例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谦受益,满招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都是褒、贬对应的。所以“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也正是如此前后一褒一贬,不是双贬。
再看前辈拳师对“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的论述:
许禹生:偏沉则随。偏,指一端也,如吸水机,如撤酒器,使一端常虚,故能引水。如欹器之不堪盈满,满则自覆矣。
董英杰:“何谓偏沉?前说车轮之譬,犹用一脚偏踏车轮,自然随之而下。(如骑自行车,两脚必须交替偏沉,且不脱离地跟随,车轮才会滚动前进,不是病)。何谓双重?犹右脚踏上右方,左脚踏上左方,两方力量均衡,则滞而不能转动,其理甚明,勿须细说(双重阻滞车轮滚动。这“双重则滞”才是病)”。
李先吾:凡遇敌时,双方用力争持,则力大者胜,谓之双重。“若一方用力,一方松劲,劲松则偏沉,彼虽有力,亦失其刚强,而随我化走矣”。
黄元秀:何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譬两处与彼相黏,其力平均,彼此之力相遇,则相抵抗,是谓双重。双重则二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胜焉。“两处之力平均,若松一处,是谓”偏沉“,我若能偏沉,则彼虽有力者,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
徐震:“所谓随者,须将两脚分清虚实,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作止变转,常将两足交互相代,以支其身;则重心不致提高,动中依然稳定,动时仍可发劲,此所谓偏沉则随也。以支身只着力于一足,故日偏沉,一身体各部可任意而动,故日随也”。(即“偏沉则随”是优点,不是病)。
姜容樵:敌用力,我松劲,敌虽力大,而我可化走,是为偏沉则随。敌用力,我亦用力,二人互相抵抗,卒为力大者胜,是为双重则滞,乃太极之最忌。练习纯熟,惟运用不化,出手仍为人制,是其双重之病,仍未彻悟。欲避双重之病,须知阴阳,阴阳者,虚实也,亦奇正也。遇敌时,如觉双重,我即偏沉。虚为阴,实为阳。敌虚我实,敌重我轻。知阴知阳,始能应付裕如。
吴志清:双重则滞,故行不通者,执滞也。单重则活,活则园转自如,则易于成功。
田兆麟:不顶者,不论左右手,一觉有重意,与彼粘处即变为虚,松一处而偏沉之;稍觉双重,即速偏沉。使彼处处落空,毫不得力。故日:“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所谓随者,须将两足分清虚实,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作止变转,常将两足交互相代,以支其身,则重心不至提高,动中依然稳定,动时仍可发劲,此所谓偏沉则随也。以支身着力于一足,故日偏沉,以身体各部可任意而动,故日随也。
武澄清:“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是比活似车轮而言。一边沉则转,两边重则滞。
吴公藻:“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可见脚踏车之所以能行动自如,两足踏于脚踏之上,一踏一提,则前进矣,若两足同时用力踏之,则车停止前进。推手亦然,对方用力推我,顺其势,不以力抗撤回,引之前进,使敌落空,此即偏沉所致。若敌方气力强大,须用虚实之法,双手抚其肩,我左手由彼之右肩下捋,同时我右手击其左肩,则彼侧斜而倒,即吾发劲偏沉所致也(可见“偏沉”是妙招,不是病)。
这么多前辈拳师们认为“偏沉则随”是优点,不是病,应该还是有道理的吧。
最后强调:“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中的“重”,应读作“zhong”而不是“chong”。
这是篇关于太极拳修炼的小文,希望能把太极拳讲得更加明白些,更为通透些。
前段日子和上海的一位陈式太极拳前辈喝茶请益,前辈练拳三四十载,他为太极拳总结了三个字——松、圆、缠。此说与笔者说的“松”、“拥”、“缠”,中间有个“拥”与“圆”的差别,但在本质上应该是相同的,久习太极拳的朋友们对此应该没有太大的异议。下面,我继续按照我自己的思路和理解,讲一讲练好太极拳的三个要素——“松”、“拥”、“缠”。
下面先说一说“松”
“松”,大家听得太多了,估计都听得烦了。练拳过程中,哪里出现问题,感觉到僵硬滞碍,就要通过松去解决。头颈要松,精神要松,呼吸要松,松才能够让内心平静、心气平稳;躯干要松,包括腰胯胸背,乃至胸椎、腰椎、尾椎;四肢要松,关节要松,上肢要松到手指——舒指,下肢要松膝、松踝,脚掌也要松,五趾敷地,等等。这里还只是从具体的部位概括来说,详细的说起来就太多太多了。
“松”,说起来挺容易,做起来乃至于做到了,就没那么容易了,非日积月累不可。尤其要让身体的各个部位,乃至于整个身体时刻都达到松的状态,着实不容易。太极拳也恰恰是帮助人体一点一点地达到相应的要求。
前面是有形身体的松,另外还有内在的松,主要指的是内气的松空积聚。内气不是指呼吸之气,指的是体内的气,也有称其为“炁”“真气”、“先天之气”、“浩然之气”等等,这里不作深入探讨。太极拳经典名句里有“腹松,气敛入骨”,即是指这个内容。腹松,主要指丹田部位要松,为内气的积聚提供场所,因此要让身体放松,僵硬的身体会阻碍内气的运行,更谈不上帮助积聚了。身体的静和内心思想的放松入静,也有助于内气的活动,其结果便是——“百川归海”。这个内容,算是对松的延伸讲解。内家拳修炼讲究“静为躁君”也是这个道理。
然后讲一讲“棚”
如果只是讲究“松”,有可能走入松懈的弊端,所谓过犹不及。增加一个“拥”字,就避免了这一结果。
“拥”主要在于身体外部表面。首先是肢体的末端,手指、手掌,脚趾、脚掌等部位,进而是手臂、腿,甚至躯干部位,头部的“虚领顶劲”要求,也可以归纳为拥的范畴。拥,是一个向四面八方都存在的涨力。并不是要求我们时时刻刻的张牙舞爪的外放,而是在松的基础上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太极拳里有另外一个叫法一听劲。
“拥”的另外一个要求,是对周身关节的要求,要打开、拥开。让关节间拥出间隙来,虽然很小,但对于感知变化,应对变化,非常有作用。
先从字义来看“则”的解释。它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就,便。例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表明因为“兼听”,就能明白真实事理;由于“偏信”,就不得事实真相。
表明由于运用“偏沉”技法,就能“如影随行”化解敌方进击损害;如果常处于“双重”拳势,就会导致呆滞不活,被动挨打的结果。显然,“偏沉则随”不是病,仅“双重则滞”才是病。这是明确无误的。所以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接着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这是对比句“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前褒后贬的明证。如果是双贬的话,则应写成“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偏沉、双重之病未悟耳”。
再据王宗岳《太极拳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的“随”字,按拳理来解释:
参看《杨家老拳谱32目》第4目“粘黏连随”,明确指出“粘黏连随”是“高级功夫”。就是说“随”是好手段,是优点。若能做到“粘黏连随”,就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的玄妙境界。可知“随”是何等高明!所以用“随”来表达“偏沉”,更说明“偏沉则随”是妙招不是病。
在此特列田兆麟大师褒扬“偏沉则随”的一段话:“所谓随者,须将两足分清虚实,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作止变转,常将两足交互相代,以支其身,则重心不至提高,动中依然稳定,动时仍可发劲,此所谓偏沉则随也。以支身着力于一足,故日偏沉,以身体各部可任意而动,故日随也”。可证“偏沉则随”不是病,是妙招。
再看《杨家老拳谱32目》第22目“太极轻重浮沉解”的行文“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规则,照理应写成“偏沉则过,双重则滞”,而不是“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了。但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却特意用“偏沉则随”,因为“粘、黏、连、随”都是好手段,即用“随”来表达“偏沉”,而不用“过”来表达。这是《太极拳论》的原意,也是王宗岳高明之处。显然,王宗岳特别要表达“偏沉则随”是优点不是病。
重说一遍,若“偏沉,双重”都是病的话,《太极拳论》随后应写成“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偏沉、双重之病未悟耳”。而不是单一特指“双重之病未悟耳”的语句了。我们不可随意改动《太极拳论》的原意。
显然,此对比句“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前褒后贬,顺理成章。例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谦受益,满招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都是褒、贬对应的。所以“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也正是如此前后一褒一贬,不是双贬。
再看前辈拳师对“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的论述:
许禹生:偏沉则随。偏,指一端也,如吸水机,如撤酒器,使一端常虚,故能引水。如欹器之不堪盈满,满则自覆矣。
董英杰:“何谓偏沉?前说车轮之譬,犹用一脚偏踏车轮,自然随之而下。(如骑自行车,两脚必须交替偏沉,且不脱离地跟随,车轮才会滚动前进,不是病)。何谓双重?犹右脚踏上右方,左脚踏上左方,两方力量均衡,则滞而不能转动,其理甚明,勿须细说(双重阻滞车轮滚动。这“双重则滞”才是病)”。
李先吾:凡遇敌时,双方用力争持,则力大者胜,谓之双重。“若一方用力,一方松劲,劲松则偏沉,彼虽有力,亦失其刚强,而随我化走矣”。
黄元秀:何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譬两处与彼相黏,其力平均,彼此之力相遇,则相抵抗,是谓双重。双重则二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胜焉。“两处之力平均,若松一处,是谓”偏沉“,我若能偏沉,则彼虽有力者,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
徐震:“所谓随者,须将两脚分清虚实,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作止变转,常将两足交互相代,以支其身;则重心不致提高,动中依然稳定,动时仍可发劲,此所谓偏沉则随也。以支身只着力于一足,故日偏沉,一身体各部可任意而动,故日随也”。(即“偏沉则随”是优点,不是病)。
姜容樵:敌用力,我松劲,敌虽力大,而我可化走,是为偏沉则随。敌用力,我亦用力,二人互相抵抗,卒为力大者胜,是为双重则滞,乃太极之最忌。练习纯熟,惟运用不化,出手仍为人制,是其双重之病,仍未彻悟。欲避双重之病,须知阴阳,阴阳者,虚实也,亦奇正也。遇敌时,如觉双重,我即偏沉。虚为阴,实为阳。敌虚我实,敌重我轻。知阴知阳,始能应付裕如。
吴志清:双重则滞,故行不通者,执滞也。单重则活,活则园转自如,则易于成功。
田兆麟:不顶者,不论左右手,一觉有重意,与彼粘处即变为虚,松一处而偏沉之;稍觉双重,即速偏沉。使彼处处落空,毫不得力。故日:“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所谓随者,须将两足分清虚实,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作止变转,常将两足交互相代,以支其身,则重心不至提高,动中依然稳定,动时仍可发劲,此所谓偏沉则随也。以支身着力于一足,故日偏沉,以身体各部可任意而动,故日随也。
武澄清:“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是比活似车轮而言。一边沉则转,两边重则滞。
吴公藻:“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可见脚踏车之所以能行动自如,两足踏于脚踏之上,一踏一提,则前进矣,若两足同时用力踏之,则车停止前进。推手亦然,对方用力推我,顺其势,不以力抗撤回,引之前进,使敌落空,此即偏沉所致。若敌方气力强大,须用虚实之法,双手抚其肩,我左手由彼之右肩下捋,同时我右手击其左肩,则彼侧斜而倒,即吾发劲偏沉所致也(可见“偏沉”是妙招,不是病)。
这么多前辈拳师们认为“偏沉则随”是优点,不是病,应该还是有道理的吧。
最后强调:“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中的“重”,应读作“zhong”而不是“chong”。
这是篇关于太极拳修炼的小文,希望能把太极拳讲得更加明白些,更为通透些。
前段日子和上海的一位陈式太极拳前辈喝茶请益,前辈练拳三四十载,他为太极拳总结了三个字——松、圆、缠。此说与笔者说的“松”、“拥”、“缠”,中间有个“拥”与“圆”的差别,但在本质上应该是相同的,久习太极拳的朋友们对此应该没有太大的异议。下面,我继续按照我自己的思路和理解,讲一讲练好太极拳的三个要素——“松”、“拥”、“缠”。
下面先说一说“松”
“松”,大家听得太多了,估计都听得烦了。练拳过程中,哪里出现问题,感觉到僵硬滞碍,就要通过松去解决。头颈要松,精神要松,呼吸要松,松才能够让内心平静、心气平稳;躯干要松,包括腰胯胸背,乃至胸椎、腰椎、尾椎;四肢要松,关节要松,上肢要松到手指——舒指,下肢要松膝、松踝,脚掌也要松,五趾敷地,等等。这里还只是从具体的部位概括来说,详细的说起来就太多太多了。
“松”,说起来挺容易,做起来乃至于做到了,就没那么容易了,非日积月累不可。尤其要让身体的各个部位,乃至于整个身体时刻都达到松的状态,着实不容易。太极拳也恰恰是帮助人体一点一点地达到相应的要求。
前面是有形身体的松,另外还有内在的松,主要指的是内气的松空积聚。内气不是指呼吸之气,指的是体内的气,也有称其为“炁”“真气”、“先天之气”、“浩然之气”等等,这里不作深入探讨。太极拳经典名句里有“腹松,气敛入骨”,即是指这个内容。腹松,主要指丹田部位要松,为内气的积聚提供场所,因此要让身体放松,僵硬的身体会阻碍内气的运行,更谈不上帮助积聚了。身体的静和内心思想的放松入静,也有助于内气的活动,其结果便是——“百川归海”。这个内容,算是对松的延伸讲解。内家拳修炼讲究“静为躁君”也是这个道理。
然后讲一讲“棚”
如果只是讲究“松”,有可能走入松懈的弊端,所谓过犹不及。增加一个“拥”字,就避免了这一结果。
“拥”主要在于身体外部表面。首先是肢体的末端,手指、手掌,脚趾、脚掌等部位,进而是手臂、腿,甚至躯干部位,头部的“虚领顶劲”要求,也可以归纳为拥的范畴。拥,是一个向四面八方都存在的涨力。并不是要求我们时时刻刻的张牙舞爪的外放,而是在松的基础上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太极拳里有另外一个叫法一听劲。
“拥”的另外一个要求,是对周身关节的要求,要打开、拥开。让关节间拥出间隙来,虽然很小,但对于感知变化,应对变化,非常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