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如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组织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考核评价方式不到位等的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有效性就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学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策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好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渠道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依据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目标的教学方式的总称。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和教学内容的延伸,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具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認同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等多种功能,在促进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于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是把实践教学等同于教学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是为了强调明晰教师、学生主体、目的、手段、客体、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为了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探索和选择最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探索、重知识掌握轻知识创新等倾向,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则强调教学实践,特别是学生的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突出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实践教学方法的一些老问题和新问题依然困扰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由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与参与者组成的复杂活动。无论是领导者、组织者、还是实施者与参与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影响和制约着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校领导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作用还缺乏正确认识,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学生认识的不足。目前许多学生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着一种抵触心理,他们认为学校幵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抹杀他们的个性,禁锢他们的自由,甚至拒绝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然也有抵触情绪。
(二)组织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课外与课内、校外与校内相结合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组织过程比一般理论教学要复杂,涉及教师、学生、经费、场所、教学安排、培训、评价等环节和因素,是一个经常性、长期性以及全体学生都要参与的活动,因此要有细致周密的安排和组织。而目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尚停留在一般性要求上,无课程计划、无教学大纲,在具体安排上不规范,组织上不落实,缺少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很难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制度层面看,缺乏严谨的、规范的制度,实践教学工作组织管理较为松散,教学过程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时敷衍了事,随便应付,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考核评价方式不到位
一是对学生的考核不科学。很多学校给学生安排一些课余时间去参加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形成一份调查报告。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不能核对这份报告的实际情况,不能确定学生是否完成了整个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二是缺乏对实践结果与设计方案目的是否一致的考核内容。考核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只是评价最后形成的调査报告,却没有评估现在所取得的实践教学活动结果与原来设计所期望的方案是否相一致。三是对指导教师和组织教师的考核评价不到位。目前的考核方式只涉及了对学生的考核,对于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活动中各位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没有具体考核评价方式。这样,各位指导教师是否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是否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指导学生无从考证,而且也没有监督机制,这样难以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实际效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有效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机制等问题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去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努力使学生的个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具有实效性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作为指导和规范,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规范各项活动的监督、考核。具体包括: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的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协调开展,使实践教学活动有序的进行。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由学校分管领导负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远规划和宏观指导,并且召开组织协调会议,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三是主管学院、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参加,专门负责实践教学各项工作,为实践教学各环节提供指导性要求和意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具体组织和实施;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各学院(课部)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相互配合,对实践教学进行具体管理;五是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出明确的要求。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按照《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高校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一个沟通好、效率高的由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组织领导班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常规性工作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实践教学政策与措施,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优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教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把素质精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党政干部等吸纳进来,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四)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计划,对课程任务、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都要作出具体规定。教学计划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应结合学校实际,了解学生特点,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实践教学活动。
(五)采取灵活的实践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但在某一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有时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呈现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程序形式。实践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具体体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环节,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指导教师要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参与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活动,
(六)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考核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考评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外在驱动力,以不断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完成以后,需对其结果进行考核、总结,为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借鉴。为此,需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指导教师、各相关部门进行考评,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在考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评价。在具体考核中,將理念从注重理论概念考核向重视学生能力的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转变。利用科学合理的考评理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以亲身的体验来发现知识、获得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知识技能,达到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七)采取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仅要锻炼学生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实践教学学习过程,需要遵循政治性、科学性原则,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操守、实践过程、实践成果各个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考评,全面、公正、公平的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情况。因此在考核评价中,一是要了解学生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遵守学校所规定的纪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否有担当有责任感,是否能够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勇于解决各种问题。二是要科学评价学生所参与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和成果。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后会形成一定的成果,如调查报告、实习总结等,在对调查报告进行考核评价时,要考察次调查选题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按照所设计的实践计划和步骤进行,通过实践活动是否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是否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在对实习报告或者总结进行考评时,应综合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单位评价三者的评价意见,使考核评价更加客观科学。
参考文献
[1]陈宣.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8).
[2]彭亮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6).
[3]韩毅,景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01).
[4]冯淑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5]常素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兰州学刊,2008,(S2).
[6]栾谨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维度思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5A).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策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好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渠道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依据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目标的教学方式的总称。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和教学内容的延伸,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具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認同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等多种功能,在促进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于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是把实践教学等同于教学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是为了强调明晰教师、学生主体、目的、手段、客体、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为了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探索和选择最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探索、重知识掌握轻知识创新等倾向,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则强调教学实践,特别是学生的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突出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实践教学方法的一些老问题和新问题依然困扰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由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与参与者组成的复杂活动。无论是领导者、组织者、还是实施者与参与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影响和制约着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校领导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作用还缺乏正确认识,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学生认识的不足。目前许多学生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着一种抵触心理,他们认为学校幵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抹杀他们的个性,禁锢他们的自由,甚至拒绝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然也有抵触情绪。
(二)组织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课外与课内、校外与校内相结合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组织过程比一般理论教学要复杂,涉及教师、学生、经费、场所、教学安排、培训、评价等环节和因素,是一个经常性、长期性以及全体学生都要参与的活动,因此要有细致周密的安排和组织。而目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尚停留在一般性要求上,无课程计划、无教学大纲,在具体安排上不规范,组织上不落实,缺少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很难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制度层面看,缺乏严谨的、规范的制度,实践教学工作组织管理较为松散,教学过程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时敷衍了事,随便应付,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考核评价方式不到位
一是对学生的考核不科学。很多学校给学生安排一些课余时间去参加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形成一份调查报告。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不能核对这份报告的实际情况,不能确定学生是否完成了整个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二是缺乏对实践结果与设计方案目的是否一致的考核内容。考核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只是评价最后形成的调査报告,却没有评估现在所取得的实践教学活动结果与原来设计所期望的方案是否相一致。三是对指导教师和组织教师的考核评价不到位。目前的考核方式只涉及了对学生的考核,对于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活动中各位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没有具体考核评价方式。这样,各位指导教师是否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是否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指导学生无从考证,而且也没有监督机制,这样难以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实际效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有效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机制等问题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去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努力使学生的个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具有实效性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作为指导和规范,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规范各项活动的监督、考核。具体包括: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的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协调开展,使实践教学活动有序的进行。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由学校分管领导负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远规划和宏观指导,并且召开组织协调会议,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三是主管学院、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参加,专门负责实践教学各项工作,为实践教学各环节提供指导性要求和意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具体组织和实施;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各学院(课部)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相互配合,对实践教学进行具体管理;五是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出明确的要求。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按照《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高校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一个沟通好、效率高的由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组织领导班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常规性工作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实践教学政策与措施,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优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教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把素质精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党政干部等吸纳进来,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四)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计划,对课程任务、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都要作出具体规定。教学计划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应结合学校实际,了解学生特点,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实践教学活动。
(五)采取灵活的实践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但在某一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有时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呈现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程序形式。实践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具体体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环节,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指导教师要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参与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活动,
(六)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考核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考评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外在驱动力,以不断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完成以后,需对其结果进行考核、总结,为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借鉴。为此,需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指导教师、各相关部门进行考评,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在考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评价。在具体考核中,將理念从注重理论概念考核向重视学生能力的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转变。利用科学合理的考评理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以亲身的体验来发现知识、获得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知识技能,达到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七)采取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仅要锻炼学生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实践教学学习过程,需要遵循政治性、科学性原则,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操守、实践过程、实践成果各个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考评,全面、公正、公平的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情况。因此在考核评价中,一是要了解学生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遵守学校所规定的纪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否有担当有责任感,是否能够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勇于解决各种问题。二是要科学评价学生所参与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和成果。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后会形成一定的成果,如调查报告、实习总结等,在对调查报告进行考核评价时,要考察次调查选题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按照所设计的实践计划和步骤进行,通过实践活动是否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是否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在对实习报告或者总结进行考评时,应综合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单位评价三者的评价意见,使考核评价更加客观科学。
参考文献
[1]陈宣.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8).
[2]彭亮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6).
[3]韩毅,景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01).
[4]冯淑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5]常素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兰州学刊,2008,(S2).
[6]栾谨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维度思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