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开发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关键词]创新教育;思维;培养;英语教学
近年来教学界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言教学中也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是至观重要的。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会举一反三地学。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则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语言教学工作者迫在眉睫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围绕这个问题积极地探索,才能在语言教学中将创新教育长期持久的贯彻到底。
1 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创设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和气氛。②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③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④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
2 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原因
杨振宇教授1995年初在国内讲学时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学多年,你看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做過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大中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都需要创新。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
3 英语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3.1 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是提高运用英语能力的基石。任何创新都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加工和创造性的劳动为前提的,掌握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智慧火花。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单词的识记、辨析,句型的运用,语法的掌握要抓死、讲透、教活。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把学过的支离破碎的、相互独立的短语,结构立体式的串联起来。
3.2 坚持优化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的教学策略。合理的能力结构是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包括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学生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认知能力;更包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管理调节和评价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的能力。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能够听得懂,说得出,会阅读,会写作的“四有新人”,而不是只会做试卷的聋子、哑巴。例如,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精”读、“泛”读相结合的英语阅读才能完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用一些内容生动活泼,题材广泛,富有时代精神的读物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技巧,练就比较成熟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如理解中心思想、理解事实细节、判断推理、辨别作者意图、掌握语气识别等能力)。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英语环境,而用录音、录相、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选用像BBC、VOA、Retelling stories、《疯狂英语》等有声资料,调动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英语短文的改写、扩写、缩写训练,句子或短语的英汉还原翻译,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总之,合理的能力结构是创造性运用英语的前提。
3.3 灵活的思维方式。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活动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只会按一种固定方式或教师教的方法去思考,处理问题,是无法产生创新能力的。应养成一种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英汉句子或语段翻译训练、“创造性”的英文提问作答训练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Music单元时,可设问这样的问题:Do you like country music?Why?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ese folk music?这样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同时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在学习有关Apologies,Wi-shes,Regrets等功能话题时,让学生创设新的“语境”,在新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
3.4 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 在社会上是指人品,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个性。人格和能力是人的心理特征的两个方面。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重视英语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和综合性。英语既是人们进行思维、实际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人的思想的体现者。因此英语教学既体现其工具性又体现其超越于工具的人文性。在教学中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会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习教材内容,陶冶性情,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培养热爱祖国和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高尚情操,培养优良的品格素质,塑造健康的人格。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既注意学智能的开发,又要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格、自信心和意志进行培养,把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寓语言教学之中,注意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开发。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分析、评论、挑剔,有较高的自信力和自制力,这些是创造人才所具有的人格品质。
3.5 培养创新个性,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高层次表现,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而且不可能在毕业时把学生个个培养成大创造发明家,因此,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作为着眼点。英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对事物能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富于想像,敢于挑战传统习惯,不怕冒险,具有创造动机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是融合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的,是体现在每個教学步骤和每项活动中的,教师应刻意去做的是将凝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发掘出来,展现开来,在教学活动中随时随地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个性。落实在英语教学具体环节中,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来进行:①提出问题激发思维——创设疑问情景,强化动机,采取悬念激发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②鼓励质疑创新观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提出创新观点。③催化迁移不断求新——教师不应该等待学生旧知识技能向新的迁移,或者任其自然。催化迁移才能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和新行为的形成。④发散思维提倡多变——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寻求变异,以达到扩展和深化的目的。在课堂活动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意义。句型转换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形式。
总之,让一个学生具有超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独树一帜的创造力的时候,他就已经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语言教学者,让我们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努力发展、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大胆质疑,丰富想象,不断创新,真正成为新时代名副其实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思维;培养;英语教学
近年来教学界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言教学中也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是至观重要的。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会举一反三地学。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则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语言教学工作者迫在眉睫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围绕这个问题积极地探索,才能在语言教学中将创新教育长期持久的贯彻到底。
1 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创设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和气氛。②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③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④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
2 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原因
杨振宇教授1995年初在国内讲学时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学多年,你看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做過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大中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都需要创新。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
3 英语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3.1 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是提高运用英语能力的基石。任何创新都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加工和创造性的劳动为前提的,掌握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智慧火花。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单词的识记、辨析,句型的运用,语法的掌握要抓死、讲透、教活。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把学过的支离破碎的、相互独立的短语,结构立体式的串联起来。
3.2 坚持优化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的教学策略。合理的能力结构是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包括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学生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认知能力;更包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管理调节和评价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的能力。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能够听得懂,说得出,会阅读,会写作的“四有新人”,而不是只会做试卷的聋子、哑巴。例如,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精”读、“泛”读相结合的英语阅读才能完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用一些内容生动活泼,题材广泛,富有时代精神的读物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技巧,练就比较成熟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如理解中心思想、理解事实细节、判断推理、辨别作者意图、掌握语气识别等能力)。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英语环境,而用录音、录相、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选用像BBC、VOA、Retelling stories、《疯狂英语》等有声资料,调动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英语短文的改写、扩写、缩写训练,句子或短语的英汉还原翻译,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总之,合理的能力结构是创造性运用英语的前提。
3.3 灵活的思维方式。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活动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只会按一种固定方式或教师教的方法去思考,处理问题,是无法产生创新能力的。应养成一种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英汉句子或语段翻译训练、“创造性”的英文提问作答训练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Music单元时,可设问这样的问题:Do you like country music?Why?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ese folk music?这样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同时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在学习有关Apologies,Wi-shes,Regrets等功能话题时,让学生创设新的“语境”,在新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
3.4 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 在社会上是指人品,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个性。人格和能力是人的心理特征的两个方面。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重视英语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和综合性。英语既是人们进行思维、实际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人的思想的体现者。因此英语教学既体现其工具性又体现其超越于工具的人文性。在教学中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会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习教材内容,陶冶性情,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培养热爱祖国和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高尚情操,培养优良的品格素质,塑造健康的人格。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既注意学智能的开发,又要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格、自信心和意志进行培养,把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寓语言教学之中,注意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开发。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分析、评论、挑剔,有较高的自信力和自制力,这些是创造人才所具有的人格品质。
3.5 培养创新个性,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高层次表现,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而且不可能在毕业时把学生个个培养成大创造发明家,因此,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作为着眼点。英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对事物能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富于想像,敢于挑战传统习惯,不怕冒险,具有创造动机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是融合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的,是体现在每個教学步骤和每项活动中的,教师应刻意去做的是将凝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发掘出来,展现开来,在教学活动中随时随地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个性。落实在英语教学具体环节中,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来进行:①提出问题激发思维——创设疑问情景,强化动机,采取悬念激发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②鼓励质疑创新观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提出创新观点。③催化迁移不断求新——教师不应该等待学生旧知识技能向新的迁移,或者任其自然。催化迁移才能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和新行为的形成。④发散思维提倡多变——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寻求变异,以达到扩展和深化的目的。在课堂活动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意义。句型转换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形式。
总之,让一个学生具有超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独树一帜的创造力的时候,他就已经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语言教学者,让我们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努力发展、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大胆质疑,丰富想象,不断创新,真正成为新时代名副其实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