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合作与交流,使之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培养提高探求新知的能力;优化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创设合乎课堂氛围的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指导学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品质。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合作与交流,使之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自觉学习,主动参与,才可能积极思考、探索。那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怎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试加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探求新知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时,在讲到“行省制度”时,我先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历史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的发展概况:秦始皇时:确立皇帝称号,建立三公等;汉武帝时: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监察制度等;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宋朝: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元朝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并提出问题:元朝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得出“元朝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加强,同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这一历史认识,从而得到启示:专制会使社会落后,民主才能促使社会进步。
二、优化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初中阶段,在历史学科不作为中考科目的前提下,初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更为突出。我国心理学家沈德立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方式,是以坚忍不拔的思想还是以畏惧退缩的思想,是以勤奋钻研的态度还是以懒惰敷衍的态度去干。由此可以看出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要让学生乐意地去积极主动探索历史学習的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因和兴趣。
三、创设合乎课堂氛围的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启其蒙而引其趣”。因此,教学中我不断地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有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在教学《经济中心的南移》时,关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一题,我采用一题多层次的设问的办法,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如:第一步,问“是什么导致宋代要发展海外贸易”;第二步,问“是什么促使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第三步,问“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因材施教的原则。
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观点众说不一,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和陈述观点,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不排斥学生的错误和失败,不因为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或错误就横加指责。我会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四、指导学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备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并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会生存的策略,而终身教育的实现,内部条件是学会学习。为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会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当今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时,我先要求学生看目录,了解这一单元由哪几个课题组成,在学完这一单元各课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单元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单元标题的关系。在一册书上完后,再引导学生探讨各单元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对课本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总之,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获得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淑娟.放飞初中历史课堂 开辟自主学习天地.
[2]郭存梅.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性教学的几点尝试[J]. 品牌(理论月刊),2011,(12).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合作与交流,使之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自觉学习,主动参与,才可能积极思考、探索。那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怎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试加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探求新知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时,在讲到“行省制度”时,我先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历史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的发展概况:秦始皇时:确立皇帝称号,建立三公等;汉武帝时: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监察制度等;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宋朝: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元朝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并提出问题:元朝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得出“元朝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加强,同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这一历史认识,从而得到启示:专制会使社会落后,民主才能促使社会进步。
二、优化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初中阶段,在历史学科不作为中考科目的前提下,初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更为突出。我国心理学家沈德立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方式,是以坚忍不拔的思想还是以畏惧退缩的思想,是以勤奋钻研的态度还是以懒惰敷衍的态度去干。由此可以看出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要让学生乐意地去积极主动探索历史学習的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因和兴趣。
三、创设合乎课堂氛围的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启其蒙而引其趣”。因此,教学中我不断地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有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在教学《经济中心的南移》时,关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一题,我采用一题多层次的设问的办法,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如:第一步,问“是什么导致宋代要发展海外贸易”;第二步,问“是什么促使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第三步,问“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因材施教的原则。
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观点众说不一,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和陈述观点,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不排斥学生的错误和失败,不因为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或错误就横加指责。我会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四、指导学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备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并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会生存的策略,而终身教育的实现,内部条件是学会学习。为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会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当今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时,我先要求学生看目录,了解这一单元由哪几个课题组成,在学完这一单元各课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单元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单元标题的关系。在一册书上完后,再引导学生探讨各单元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对课本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总之,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获得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淑娟.放飞初中历史课堂 开辟自主学习天地.
[2]郭存梅.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性教学的几点尝试[J]. 品牌(理论月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