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在新时期地理教学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在于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关注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并具有环境伦理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基本地理科学素养的未来国家公民。因此,为了了解如何在新时期贯彻新课标的要求,采取新的地理教学策略来共同应对新课程教育价值取向引起的转变,以及发挥全新地理教材的功能,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全方位的縱深讨论。本文着重表述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突出地理生存生活技能与地理文化这两个价值取向,并为新时期地理教育发展特色特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地理教育;教学策略;特色发展
新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在新时期地理教学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在于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关注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并具有环境伦理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基本地理科学素养的未来国家公民。如何在新时期贯彻新课标的要求,采取新的地理教学策略来共同应对新课程教育价值取向引起的转变,以及发挥全新地理教材的功能,是一线教师必须要应对的问题。本人从突出地理生存生活技能与地理文化这两个价值取向入手展开研究,以期为新时期地理教育发展特色特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一、对地理生存生活技能价值取向
地理生存生活技能强调的是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中的“实用性”,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体现这个特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一)生活案例教学法
实践源于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许多与地理生活生存技能有关的事物。如怎样通过搜集各种地理信息来准备即将到来的郊游,怎样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怎样在生活中进行环保消费等。教师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引入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引发学生们的探讨、思考并付诸实践。如在有关天气的教学当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状、高度、厚度,并观察昆虫的行为方式等来预测即将到来的天气;课后教师可布置学生每天观测这些现象并预测天气,同时与标准的气象台公布的天气情况作对比。这样就能使学生逐步学到粗略预测天气的地理生活技能。对于地理生存技能,教师可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方式教学,如对于野外求生训练,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公园里或郊外举行模拟探险或寻宝活动,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辨别方向与地形以及如何发送求救信号的地理生存技能。
(二)调查访问教学法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要学会生存,必须要学会主动地探索、思考、决策。最简单的一例,如调查家中的用水情况:可在不告知家人注意节约用水的情况下先观察一段时间用水量,然后告知家人要节约用水,再记录下用水量,看看两者的差距,并计算用水差距量会节约或浪费家里多少开支。结果出来后,可将结果告诉家人,并进而结合所在城市水资源的缺乏情况宣传节水的意义,树立节水意识。这样既学会了日常节约用水与节约开销的技能,又体现了STS教育。类似的方法可用在日常垃圾的处理上,如何利用可回收垃圾并安置有害垃圾。更大的范围内,学生可调查统计所住社区内的绿化、机动车、噪音的情况,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写出调查报告。
二、对地理文化价值取向
地理文化是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当中的,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学习和他们在生活中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相联系,引发他们的审视、感受、联想、争论和进一步思考,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地理文化的熏陶,体悟地理文化的价值。
(一)参观访问法
如学习到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到附近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河流参观,并访问企业职工或附近居民,倾听他们的感受,再对比一下以前未污染时的情况,也可到环保工作较好的类似企业参观,形成强烈对比,达到内心的体验,可让学生发言讨论并由老师总结,从而使环保意识增强。
(二)主题讨论法
如学习到有关世界各国地理的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平等意识、以及对别国文化的包容能力,可让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即将上课的主题,利用上网等手段查阅相关资料,让每组分别代表一个国家,自我介绍国家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并由此展开对每一项内容的差距比较,并允许学生进行辩论,在由同学举例子说服对方的同时,也就感受到了各个国家的不同文明与各方面的长短处。从而使学生形成了包容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国际意识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STS教育是指以“科学一技术一社会为交集的教育”是国际理科教育的新趋势,它强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强调理科教学内容要包括社会问题。
关键词:地理教育;教学策略;特色发展
新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在新时期地理教学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在于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关注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并具有环境伦理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基本地理科学素养的未来国家公民。如何在新时期贯彻新课标的要求,采取新的地理教学策略来共同应对新课程教育价值取向引起的转变,以及发挥全新地理教材的功能,是一线教师必须要应对的问题。本人从突出地理生存生活技能与地理文化这两个价值取向入手展开研究,以期为新时期地理教育发展特色特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一、对地理生存生活技能价值取向
地理生存生活技能强调的是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中的“实用性”,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体现这个特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一)生活案例教学法
实践源于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许多与地理生活生存技能有关的事物。如怎样通过搜集各种地理信息来准备即将到来的郊游,怎样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怎样在生活中进行环保消费等。教师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引入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引发学生们的探讨、思考并付诸实践。如在有关天气的教学当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状、高度、厚度,并观察昆虫的行为方式等来预测即将到来的天气;课后教师可布置学生每天观测这些现象并预测天气,同时与标准的气象台公布的天气情况作对比。这样就能使学生逐步学到粗略预测天气的地理生活技能。对于地理生存技能,教师可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方式教学,如对于野外求生训练,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公园里或郊外举行模拟探险或寻宝活动,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辨别方向与地形以及如何发送求救信号的地理生存技能。
(二)调查访问教学法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要学会生存,必须要学会主动地探索、思考、决策。最简单的一例,如调查家中的用水情况:可在不告知家人注意节约用水的情况下先观察一段时间用水量,然后告知家人要节约用水,再记录下用水量,看看两者的差距,并计算用水差距量会节约或浪费家里多少开支。结果出来后,可将结果告诉家人,并进而结合所在城市水资源的缺乏情况宣传节水的意义,树立节水意识。这样既学会了日常节约用水与节约开销的技能,又体现了STS教育。类似的方法可用在日常垃圾的处理上,如何利用可回收垃圾并安置有害垃圾。更大的范围内,学生可调查统计所住社区内的绿化、机动车、噪音的情况,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写出调查报告。
二、对地理文化价值取向
地理文化是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当中的,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学习和他们在生活中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相联系,引发他们的审视、感受、联想、争论和进一步思考,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地理文化的熏陶,体悟地理文化的价值。
(一)参观访问法
如学习到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到附近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河流参观,并访问企业职工或附近居民,倾听他们的感受,再对比一下以前未污染时的情况,也可到环保工作较好的类似企业参观,形成强烈对比,达到内心的体验,可让学生发言讨论并由老师总结,从而使环保意识增强。
(二)主题讨论法
如学习到有关世界各国地理的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平等意识、以及对别国文化的包容能力,可让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即将上课的主题,利用上网等手段查阅相关资料,让每组分别代表一个国家,自我介绍国家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并由此展开对每一项内容的差距比较,并允许学生进行辩论,在由同学举例子说服对方的同时,也就感受到了各个国家的不同文明与各方面的长短处。从而使学生形成了包容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国际意识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STS教育是指以“科学一技术一社会为交集的教育”是国际理科教育的新趋势,它强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强调理科教学内容要包括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