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个小组各包含60例患者。使用常规的带翼头皮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使用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对 实验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如造影剂渗漏、注射针头堵塞以及血液逆流等情况)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对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以评价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实验组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使用耐高压静脉套管针能够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有效避免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发生
【关键词】耐高压静脉套管针;磁共振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1
核磁共振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软组织的结构,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但是核磁共振对于胃肠道组织与骨折的诊断敏感度却比较低,为了提高成像的清晰程度,通常采取注射造影剂的方式对核磁共振扫描进行增强。本次研究对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个小组各包含60例患者。
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共包含3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其年龄范围在42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84±7.93)歲。实验组的60例患者中共包含31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其年龄范围在43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63±7.30)岁。研究表明,两个小组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基本信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两个小组具有可比性。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及其亲属均对本次研究的实验目的、方法、过程等有充分的了解,并在其自愿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符合伦理道德要求。
1.2研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120例患者作为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使用常规的带翼头皮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使用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具体方法如下所示[1]:
1.2.1对照组
使用常规的带翼头皮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在患者上肢选取合适的浅静脉,进行皮肤消毒之后进行穿刺:使穿刺针与患者皮肤保持20度左右的角度刺入静脉,看到回血之后继续刺入8毫米并进行固定,立即连接注射针头与高压注射器,并进行参数调整。根据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需求选择非离子型的造影剂。
1.2.2实验组
使用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使穿刺针与患者皮肤保持35度左右的角度刺入静脉,看到回血之后将穿刺角度调整至5度,并沿着血管的走向固定穿刺针的针芯,将套管推入血管后进行固定,随后将针芯拔出,固定留置软管的上方,立即连接高压注射器,并进行参数调整。根据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需求选择非离子型的造影剂。
1.3评价指标
计算两组患者在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如造影剂渗漏、注射针头堵塞以及血液逆流等情况)的发生率(即发生不良事件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值);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两组患者对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不满意)/总人数×100%。根据这两项指标评价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
2 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造影剂外渗是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造影剂进入到注射血管周围的组织中,会造成肿胀与疼痛等不舒适的感觉,严重时会造成局部肢体出现活动障碍甚至组织坏死[2],因此,在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过程中防止造影剂渗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采用耐高压静脉套管针能够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有效避免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并减少注射针头堵塞以及血液逆流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同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章:
[1]张媛媛.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19(05):455-457.
[2]刘玉香. 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24):6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关键词】耐高压静脉套管针;磁共振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1
核磁共振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软组织的结构,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但是核磁共振对于胃肠道组织与骨折的诊断敏感度却比较低,为了提高成像的清晰程度,通常采取注射造影剂的方式对核磁共振扫描进行增强。本次研究对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个小组各包含60例患者。
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共包含3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其年龄范围在42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84±7.93)歲。实验组的60例患者中共包含31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其年龄范围在43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63±7.30)岁。研究表明,两个小组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基本信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两个小组具有可比性。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及其亲属均对本次研究的实验目的、方法、过程等有充分的了解,并在其自愿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符合伦理道德要求。
1.2研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120例患者作为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使用常规的带翼头皮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使用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具体方法如下所示[1]:
1.2.1对照组
使用常规的带翼头皮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在患者上肢选取合适的浅静脉,进行皮肤消毒之后进行穿刺:使穿刺针与患者皮肤保持20度左右的角度刺入静脉,看到回血之后继续刺入8毫米并进行固定,立即连接注射针头与高压注射器,并进行参数调整。根据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需求选择非离子型的造影剂。
1.2.2实验组
使用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注射,使穿刺针与患者皮肤保持35度左右的角度刺入静脉,看到回血之后将穿刺角度调整至5度,并沿着血管的走向固定穿刺针的针芯,将套管推入血管后进行固定,随后将针芯拔出,固定留置软管的上方,立即连接高压注射器,并进行参数调整。根据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需求选择非离子型的造影剂。
1.3评价指标
计算两组患者在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如造影剂渗漏、注射针头堵塞以及血液逆流等情况)的发生率(即发生不良事件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值);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两组患者对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不满意)/总人数×100%。根据这两项指标评价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
2 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造影剂外渗是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造影剂进入到注射血管周围的组织中,会造成肿胀与疼痛等不舒适的感觉,严重时会造成局部肢体出现活动障碍甚至组织坏死[2],因此,在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过程中防止造影剂渗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采用耐高压静脉套管针能够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有效避免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并减少注射针头堵塞以及血液逆流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同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章:
[1]张媛媛.耐高压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19(05):455-457.
[2]刘玉香. 静脉套管针在防止高压注射器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24):6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