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干预小儿腹泻效果探究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ragame_lu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基于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干预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效果观察。方法:随即选择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小儿腹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针对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实际治疗有效率达到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小儿腹泻疾病有着更为显著的疗效,病患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改善,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西结合;小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01
  小儿腹泻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经常伴随着存在呕吐、腹泻和腹部疼痛等表征[1]。如若不加以有效治疗干预,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从而增加治疗难度[2]。有学者提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较好的治疗该种病症,故此次就小儿腹泻疾病对应性的引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观察,详见报告如下[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即选择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小儿腹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8例病患。其中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0例、8例,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4±1.5)岁,而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1例、7例,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4±1.6)岁。经过分析,两组病患在年龄以及性别等常规资料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此次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为其服用蒙脱石粉,每天两次,每次一袋,坚持三天。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的施加中医方式进行干预,中医的配方包括半夏、黄芩个五克,茯苓以及人参各八克,甘草、生姜以及黄连、陈皮、大枣分别为三克、六克、一克以及五克、两颗。每天三次,一次一剂。坚持用药三天,待治疗完毕之后,分贝对其采取一定的治疗对比。
  1.3疗效判定
  带治疗完毕后,针对病患腹泻狂彻底消失,以及肠道功能均完全恢复情况下,判定为治愈;病患各种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即为有效;如若各项症状未有任何好转迹象则判定为无效。实际总的治疗有效率=(治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数据采用n表示,基于卡方进行校验,计数数据采用平均数与方差形式表示,进行t校验。实际当P<0.05则表示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患均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治疗之后,分别对其治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4.4%,而对照组则只有55.6%,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儿童腹泻无疑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实际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原因有许多,包括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和真菌等均有可能诱发该疾病。就儿童而言,其本身的免疫水平并不高,极有可能被病菌、細菌以及寄生虫等影响而出现一系列腹泻情况。对于患病程度不高的病患可能存在大便次数显著增加情况。而患病较为严重的则可能不单单会出现该类情况,同时还会存在严重的失水以及电解质不平衡等情况,由此可能诱发全身性中毒等情况。与患儿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十分关键。但就西医角度而言,导致腹泻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腐烂以及变了质的食物,从而滋生了大量的病菌以及寄生虫等情况。而一旦这些病菌等被食入,则可能诱发一系列的肠道疾病情况,可能导致肠道的菌群失衡,由此引发腹泻等情况。此次探究对照组采用的蒙脱石散就是目前西医应用最为普遍的要之一,可以对肠道内的各种病菌等带来一定的抑制以及消灭作用,并且有助于进一步修复肠道粘膜。但也不可否认部分患者对于该药物有着一定的不适应性,使用了之后可能存在便秘等情况。故而此次在对照组基础上又于观察组中引入了中医的治疗方式,半夏有着较好的祛湿化痰效果,黄芩则可以较好的泻火以及解毒,而人参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及免疫力,甘草可以起倒较好的解毒功效,生姜则可以有效杀毒。故而有助于病患改善腹泻情况,并起到较好的抗毒效果。此次探究结果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小儿腹泻疾病有着更为显著的疗效,病患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改善,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雪菊. 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影响[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8(1):151-151.
  [2]张玉燕. 中医护理与止泻方、穴位贴敷干预联合对小儿腹泻护理效果的影响[J]. 健康之友, 2019, 000(012):231-232.
  [3]田琦, 张彩虹, 李丽.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005(001):154-156.
  作者单位: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  61003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01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手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对甲状腺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进行探讨。  1术前护理  1.1 病人心理辅导  护理人员通过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有效沟通,营造良好的医护环境,消除病人的忧患意识和紧张情绪,从心理上解除病人及其家属因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01  为了规范医疗活动,正确地处理发生的医疗事故,保障患者、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的进一步发展,2002年9月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該条例成为解决医疗事故的权威法规。身为医护人员,我们要强化服务意识,防止或尽可能地减少医疗过程中差错的发生,防止医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01  麻醉手術之后还能哺乳吗?问题的答案是只要期间母体在脱离麻醉之后苏醒,那么,完全可以进行哺乳,不用担心麻药对哺乳期育儿造成的任何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哺乳期育儿家长都会询问,医务人员一般会告诉家长术后的二十小时之后才能进行喂奶。一些家庭因为担心母乳对孩子造成影响,从而放弃眼前的手术。其实这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大量心包积液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和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SDS、SAS、生存质量评分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100.0%,抽出心包液(652.2±55.4)mL;均未发生严重不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01  高血压是近年来心血管科室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但受到精神压力,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高血压疾病有趋向年轻化。高血压疾病不单纯是血压值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与加重,会对机体其他器官功能与结构产生损伤,从而引发器官衰竭等一系列重症疾病,严重降低患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实施对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的干预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方法和技巧、血液透析后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等,延长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择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采用观察组8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管理干预观察,与未使用观察表的对照组进行对比,了解内瘘使用时间和功能情况,评估影响内瘘的并发症和功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氧疗护理效果方面的问题。方法:时间变量控制为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患者数量和选取范围控制为我院呼吸内科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各39例的普通氧疗结合治疗,以及氧疗管理结合治疗,因组两组分别是普通组和管理组,通过病人治疗后的具体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分等情况进行分析探索。结果:两组患者其实并没有治疗方面的不同,然而实际通过不同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应用氢氧化钙糊剂与iRoot SP材料对术后急症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患者88例,根据不同根管封闭糊剂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4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糊剂,B组采用iRoot SP材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急症反应发生率。結果:B组患者术后1、3、5、7d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疑似患者中选取80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12月。对所有患者进行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三维超声+TUI的诊断准确性。结果:80例患者手术病理检出异位妊娠69例,三维超声+TUI检出78例。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三维超声+TUI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01  宫颈癌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妇科癌症,这种疾病的高发年龄是在三十岁到六十岁左右。并且目前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宫颈癌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出现年轻化的倾向。而随着科技水平和医学知识的不断研究,这就让癌症能够更加及时地被发现,从而让宫颈癌的治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1 宮颈癌的病因  宫颈癌的病因相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