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煤炭文工团的排练厅里, 拄着拐杖的黄盈正在和演员们排练邹静之的新戏《花事如期》。这部戏是邹静之五易其稿的倾心之作,讲述了都市中一个失恋轻生的女子与怀才不遇的快递员一夜之间关于爱与生存的探讨。排练场上,演员们不施粉黛,专情于剧作本身,但赵倩的泼辣大气和董汶亮的敏感怯懦随便一搭就是一张充满张力的照片。
为了这部“好想演”又“很难演”的《花事如期》,大家都攒足了劲儿。能与如此好的作者和剧本合作,黄盈更是自然觉得“任重道远”,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橄榄球比赛中没心没肺地摔断了腿,作为理科生出身的他,一直有一颗孩子气的玩乐之心,做戏就像“小孩子玩拼图”般逐渐发现喜悦。
《花事如期》是黄盈排过的第32部作品,之前他迷恋过古典主义,排过新京味儿的《枣树》、《卤煮》、《马前马前》,也有都市化的《未完待续》和目前最受好评的新国剧《黄粱一梦》,对于自己风格的多样化,黄盈宁愿说自己是一戏一格。“风格是一个商业的规定,观众买票想知道买到的是什么。而我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更愿意保持一个距离。”一个被贴了诸多标签的人,只是在找寻属于自己的更准确的表达方式。
BQ=《北京青年》周刊
H=黄盈
BQ:如何与邹静之老师在《花事如期》中结缘的?你怎样解读这个邹老师五易其稿的剧本?
H:邹老师在2006年来看我的《枣树》,后来又看了《黄粱一梦》,其实邹老师一直很关注青年创作者,能跟他合作也是我的幸运。《花事如期》这个剧本是邹老师的倾心之作,一共改了五遍。甚至这部剧本的文字、质感、句读,都是非常有讲究的,那些表面之下暗流的潜台词非常有力量,很有契科夫的感觉。
我在进行二度创作前一共把这个剧本读了12遍。我对这个剧本的总结是“看似艳情喜剧,实为男女对话寓言。”这是一对男女在一夜之间关于爱的戏剧,但这并不是男女之间的小爱,它涉及到了都市面临的情感危机和生存困惑。甚至是探讨了终极的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我觉得邹先生的这部戏是一部经典之作。有了一度文本的深度,我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觉得特别爽。对于演员我有着严格的要求,演员不可以颠倒剧本语言的顺序,不可以口语化。在情感上,我要求演员们每天都要像从新认识一样。
BQ:这部戏是非常现代,非常都市化的,与你之前的“新京味儿”的戏有很大的不同。
H:“新京味儿”是贴给我的众多标签之一。我排过的纯正的新京味儿的戏有《枣树》、《卤煮》、《马前马前》和《都》。我所说的“新京味儿”,关注的不是北京的地域性,而是在中国迈向现代化都市的进程中,北京有规定性很强的面向。我记得演《卤煮》的时候,一位长沙的观众看得热泪盈眶。我问他吃过卤煮吗?他说没有,他感动的是戏里的人情味儿,戏里有个老邻居对卤煮店的老板有恩,邻居过世后她的傻儿子没饭吃,卤煮店的老板就说:“这个得管人一辈子”。这段戏让这个长沙观众想起了他小时候的邻居。不论吃没吃过卤煮,但戏里展现的人情味儿是没有区别的。
BQ:你怎么看别人对你的风格定位?
H:我认为所谓的风格是一个商业的规定,观众买票想知道买到的是什么。而我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更愿意保持一个距离。我不想被定位。我觉得艺术家应该像孩子一样玩耍,像拼图一样把自己的想法拼出来,做有意思的事情。风格只是对你二度创作时创作手法和元素的一个综合的评价。但一度的文本表达的不同内容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准确的表达方式比沿着既定的标签做重复动作要强。我从1998年开始创作,有经典剧目,有音乐剧,有肢体剧,也有新京味儿的剧,也有《未完待续》这样比较都市化的戏,还有《黄粱一梦》这样的“新国剧”。我觉得我是一戏一格的,不想被风格化、标签化。当然我可以被贴成很多标签,这样制作人、市场,媒体再认识我的时候可以更方便一些,但我自己更看重自己创作的那部分。
BQ:你的思维还挺理智的,是不是跟你原本是学生物的理科生有关?
H:我前天还在跟演员说,一个实验没有出现预想的结果,也许并不是哪项步骤出了问题,很可能是你没刷试管。我觉得艺术从业者需要有一些科学的严谨的作风。不要一味强调灵感,强调感觉,而忽略了案头的工作,忽略了基本原因。不能简单粗暴地等着灵感来了,状态好了才能做事。 状态好了当然能做得很好,但状态不好如果你沿着行动线索和步骤也能完成得很好,在你没有状态的时候也可以完成基准的艺术环节,这是艺术工作者最基本的状态。
BQ:你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在戏剧界打拼靠得是灵感突发还是严谨的作风?
H:我只能说是一个勤奋的人,我从1997年开始看戏,1998年9月排出第一个我自己写的戏。从这部戏算起,到现在这部《花事如期》,我已经排了32个戏,这还不算短剧,不算一些参赛作品,而完全是以作品的角度来要求的戏。2006年之前,除了处女作,我很少排自己写的东西,排的都是西方戏剧史上经典的剧本,我当时觉得站在好剧本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一些,所以朋友送给了我一个外号叫“情迷古典主义”。2006年之后开始逐渐意识到,好的剧本情感内核是相通的,但有些情感跨文化是无法表达的,所以要做自己的经典,内容上还是要有自己的个性。我们想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一个传达中国一以贯之的历史和哲学的表达方式,才能在世界发言,这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我又被贴了一个“新国剧”的标签。
BQ:对于“新国剧”我们可以再多说一点,我觉得《黄粱一梦》是一个“符号学的胜利”,它把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连贯地串连了起来,又表达了一个对当下也有现实意义的故事。
H:《黄粱一梦》是我第一个“新国剧”的戏,所谓的“新国剧”就是想把西方的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结合起来。中国传统的戏曲美学很棒,但是它是一个闭合的完善的体系,和西方观点拼接到一起会“搁楞搁楞”的,《黄粱一梦》做的事情就是把已经成系统的东西,抽离出来从新糅在一起,在表达形式上出来一个很润的效果。当然我还要做新的表达尝试,也许我下一部“新国剧”的戏又完全不一样了,但这其中的情感和精神意图是一样的。
为了这部“好想演”又“很难演”的《花事如期》,大家都攒足了劲儿。能与如此好的作者和剧本合作,黄盈更是自然觉得“任重道远”,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橄榄球比赛中没心没肺地摔断了腿,作为理科生出身的他,一直有一颗孩子气的玩乐之心,做戏就像“小孩子玩拼图”般逐渐发现喜悦。
《花事如期》是黄盈排过的第32部作品,之前他迷恋过古典主义,排过新京味儿的《枣树》、《卤煮》、《马前马前》,也有都市化的《未完待续》和目前最受好评的新国剧《黄粱一梦》,对于自己风格的多样化,黄盈宁愿说自己是一戏一格。“风格是一个商业的规定,观众买票想知道买到的是什么。而我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更愿意保持一个距离。”一个被贴了诸多标签的人,只是在找寻属于自己的更准确的表达方式。
BQ=《北京青年》周刊
H=黄盈
BQ:如何与邹静之老师在《花事如期》中结缘的?你怎样解读这个邹老师五易其稿的剧本?
H:邹老师在2006年来看我的《枣树》,后来又看了《黄粱一梦》,其实邹老师一直很关注青年创作者,能跟他合作也是我的幸运。《花事如期》这个剧本是邹老师的倾心之作,一共改了五遍。甚至这部剧本的文字、质感、句读,都是非常有讲究的,那些表面之下暗流的潜台词非常有力量,很有契科夫的感觉。
我在进行二度创作前一共把这个剧本读了12遍。我对这个剧本的总结是“看似艳情喜剧,实为男女对话寓言。”这是一对男女在一夜之间关于爱的戏剧,但这并不是男女之间的小爱,它涉及到了都市面临的情感危机和生存困惑。甚至是探讨了终极的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我觉得邹先生的这部戏是一部经典之作。有了一度文本的深度,我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觉得特别爽。对于演员我有着严格的要求,演员不可以颠倒剧本语言的顺序,不可以口语化。在情感上,我要求演员们每天都要像从新认识一样。
BQ:这部戏是非常现代,非常都市化的,与你之前的“新京味儿”的戏有很大的不同。
H:“新京味儿”是贴给我的众多标签之一。我排过的纯正的新京味儿的戏有《枣树》、《卤煮》、《马前马前》和《都》。我所说的“新京味儿”,关注的不是北京的地域性,而是在中国迈向现代化都市的进程中,北京有规定性很强的面向。我记得演《卤煮》的时候,一位长沙的观众看得热泪盈眶。我问他吃过卤煮吗?他说没有,他感动的是戏里的人情味儿,戏里有个老邻居对卤煮店的老板有恩,邻居过世后她的傻儿子没饭吃,卤煮店的老板就说:“这个得管人一辈子”。这段戏让这个长沙观众想起了他小时候的邻居。不论吃没吃过卤煮,但戏里展现的人情味儿是没有区别的。
BQ:你怎么看别人对你的风格定位?
H:我认为所谓的风格是一个商业的规定,观众买票想知道买到的是什么。而我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更愿意保持一个距离。我不想被定位。我觉得艺术家应该像孩子一样玩耍,像拼图一样把自己的想法拼出来,做有意思的事情。风格只是对你二度创作时创作手法和元素的一个综合的评价。但一度的文本表达的不同内容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准确的表达方式比沿着既定的标签做重复动作要强。我从1998年开始创作,有经典剧目,有音乐剧,有肢体剧,也有新京味儿的剧,也有《未完待续》这样比较都市化的戏,还有《黄粱一梦》这样的“新国剧”。我觉得我是一戏一格的,不想被风格化、标签化。当然我可以被贴成很多标签,这样制作人、市场,媒体再认识我的时候可以更方便一些,但我自己更看重自己创作的那部分。
BQ:你的思维还挺理智的,是不是跟你原本是学生物的理科生有关?
H:我前天还在跟演员说,一个实验没有出现预想的结果,也许并不是哪项步骤出了问题,很可能是你没刷试管。我觉得艺术从业者需要有一些科学的严谨的作风。不要一味强调灵感,强调感觉,而忽略了案头的工作,忽略了基本原因。不能简单粗暴地等着灵感来了,状态好了才能做事。 状态好了当然能做得很好,但状态不好如果你沿着行动线索和步骤也能完成得很好,在你没有状态的时候也可以完成基准的艺术环节,这是艺术工作者最基本的状态。
BQ:你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在戏剧界打拼靠得是灵感突发还是严谨的作风?
H:我只能说是一个勤奋的人,我从1997年开始看戏,1998年9月排出第一个我自己写的戏。从这部戏算起,到现在这部《花事如期》,我已经排了32个戏,这还不算短剧,不算一些参赛作品,而完全是以作品的角度来要求的戏。2006年之前,除了处女作,我很少排自己写的东西,排的都是西方戏剧史上经典的剧本,我当时觉得站在好剧本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一些,所以朋友送给了我一个外号叫“情迷古典主义”。2006年之后开始逐渐意识到,好的剧本情感内核是相通的,但有些情感跨文化是无法表达的,所以要做自己的经典,内容上还是要有自己的个性。我们想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一个传达中国一以贯之的历史和哲学的表达方式,才能在世界发言,这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我又被贴了一个“新国剧”的标签。
BQ:对于“新国剧”我们可以再多说一点,我觉得《黄粱一梦》是一个“符号学的胜利”,它把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连贯地串连了起来,又表达了一个对当下也有现实意义的故事。
H:《黄粱一梦》是我第一个“新国剧”的戏,所谓的“新国剧”就是想把西方的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结合起来。中国传统的戏曲美学很棒,但是它是一个闭合的完善的体系,和西方观点拼接到一起会“搁楞搁楞”的,《黄粱一梦》做的事情就是把已经成系统的东西,抽离出来从新糅在一起,在表达形式上出来一个很润的效果。当然我还要做新的表达尝试,也许我下一部“新国剧”的戏又完全不一样了,但这其中的情感和精神意图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