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域是乐舞的发展之地,在唐朝时期逐渐进入中原,我们所熟悉的作品主要有《胡旋舞》以及《胡腾舞》,广袤的西域赋予了乐舞张扬的特点。与中原地区所倡导的“中庸”之道不同,西域乐舞极具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探究西域乐舞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随着国内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西域乐舞已经成为了各民族文化间沟通交流的先驱,其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为广大中原地区的观众带来了新的感觉体验。
关键词:“中庸”之道 西域乐舞 张扬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83-02
西域乐舞历史非常悠久、极具神秘感,探究西域乐舞首先需要明确其诞生的地理位置。地理方面的交叉与融合为西域乐舞赋予了新的特质,更进一步促进了不同内涵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
一、西域乐舞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分析
纵观历史,聚居于西域地区的各民族一直以来都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乐舞便诞生发展于西域。
(一)西域乐舞传入中原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来,西域与中原的文化在丝绸之路上进行着频繁的交流。能歌善舞的西域人民来到了中原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人们通商或者从政,当然也有必不可少的乐舞活动。随着这种生活习惯和乐舞活动的流播,西域乐舞在中原传播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这一史实可以从四川汉墓出土的骆驼载乐俑画像砖得到证实。在这件音乐文物中,骆驼背上立一建鼓,夸张的华盖纹饰下,二人分跪在骆驼背上双臂高举,长袖飞扬正击鼓而舞,骆驼载乐的游行表演形式本出自西域,在远离西域的四川发现这一文物证明西域乐舞不仅在中原流传,且为西南人民所熟知并已巧妙地将中原的建鼓舞与西域的骆驼载乐俑的表演形式相结合。骆驼载乐俑画像的砖出土证明了西域骆驼载乐的游行表演形式在中原的传播,说明这一表演形式是由胡人带入中原,而骆驼载乐俑的表演形式与中原的建鼓舞的表演形式相结合,正是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的具有文化兼容性质的乐舞表演形式。
从这样一个例子就能看出,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进行着频繁的交流和贸易往来,中原的文化深深影响着西域的乐舞文化进而进一步影响着中原乐舞文化的发展。
(二)西域乐舞在中原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乐舞便已经作为一种外交手段被应用到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之中,因此乐舞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将《摩诃·兜勒》顺利带回,西域各民族的乐曲也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逐渐进入了中原。而笛、萧、琵琶等乐器的顺利进入更为西域乐舞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中原王朝为出发点分析,开明的民族政策、广阔的胸怀以及帝王对于礼乐歌舞的重视为乐舞的兴盛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唐时期,历届统治者都将歌舞、礼乐视作了宫廷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于是乐舞的创作者及表演者便适时的抓住了机遇,通过一系列的改良和优化将乐舞带进了宫廷之中。此时的乐舞在占据宫廷的同时也正在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值得关注的一个历史时期,不仅经济繁荣,而且文化、娱乐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西域诸国的归附更为中原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经济以及文化层面的交流正在逐步展开。上述背景为西域乐舞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加之中原王朝在政策上的宽松以及文化上的宽容,西域乐舞在中原地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高潮。这一时期,唐玄宗对于西域乐舞的推广普及是西域乐舞发展中最为值得关注的转折点,那时的李隆基已经能够自己谱曲并指出乐师演奏时出现的错误。综上,西域乐舞的发展是伴随着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而逐步深入的,它带给我们的是不同于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理念。
二、乐舞寻踪
(一)西域乐舞的东渐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后西晋王朝建立。但是西晋王朝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很短,很快便被东晋王朝取而代之。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中原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这段纷乱的时期一直到北魏建立才结束。在这期间,西域乐舞大规模传入北方中原地带,是西域乐舞对于中原的第一次“东渐”,其中主要的西域乐舞有龟兹乐和天竺乐。根据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天竺乐传入中原是在前凉张重华占据凉州时期,天竺乐主要通过西域向其进贡的方式传入中原。由此可见,西域乐曲第一次东进的地点是凉州,是通过进贡的方式传入的。舞蹈史学家彭松认为,天竺乐的传入可能与该时期佛教传入中原有关,而舞曲《天曲》创作与传播的目的可能就是传播佛法。综上所述,西域乐舞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传入中原,在乐曲、乐舞、服饰等方面对中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后在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西域乐舞逐渐融合中原音乐、舞蹈、服饰等特点,形成了符合中原地区普遍审美的一种的新的艺术风格。
(二)西域乐舞在唐代的發展
薛天纬教授曾说道:“我待天山明月来。”一语道出了他对于西域这片热土的热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描述的是古时西北边疆玉门关一带景象,“天山”,西汉时匈奴称其为“祁连”。汉朝疏通了西域通道,西域成了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天下归一统,明月出天山。西域乐舞,唐诗寻踪。唐代文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其包容性,一体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成为唐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宫廷乐舞、佛教乐舞或者是民间乐舞,都一定程度含有西域乐舞内容。说到唐代诗词或者乐舞,不能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李白,自身的独特经历也增加了他对西域乐舞的了解,独特的生平经历在很大程度上造就李白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有利于他主动去接受西域文化的各种元素。其中诗歌同乐舞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关系,在唐代,乐舞以及诗歌都非常盛行,诗人的作品同乐舞之间更是得到紧密联系。 三、不同于“中庸”之道的张扬
中原的传统乐舞受儒家美学的影响,强调音律平和,并且追求中庸之美,但是西域乐舞有着显著的区别。西域乐舞强调激情、奔放以及痴狂,同中原的传统美学追求有着鲜明的对比,在唐代适应汉民族的审美追求之后流行程度日益广泛。首先是西域乐舞有着飞跃流动的特点,西域乐舞最为主要的律动特点,是借助于通过舞姿之间的组合、交替以及变化,来体现乐舞的精神以及内容。西域龟兹乐舞对唐朝乐舞的影响最为明显,格外强调跳跃以及旋转,时而奔放粗犷,时而含情娇媚,因此在律动展示方面有着万种风情,其中旋转以及腾跃环节最为典型的就是《胡旋舞》以及《胡腾舞》。
西域乐舞传到中原以后,兴起了唐代诗人对于乐舞诗的写作。乐舞诗用其特有的意象表达了唐代西域乐舞热情的舞步、具有胡地气息的旋律和西域乐舞中特有的节奏。西域乐舞通用的乐器是鼓,舞者在舞动时踏节而动、随歌而行,因此诗中除了用辞藻描绘西域乐舞的热情奔放、恣意洒脱之外,还用诗词中特有的抑扬顿挫、断句等模仿乐舞独特的节奏特点。西域舞蹈中很多舞蹈动作都是高速的旋转,手臂和手部的动作比较多,在伴奏乐器鼓的衬托下快速地舞动身體并具有韵律地扭动。因此在诗词的创作中,就需要合理安排句子的句读和顿挫,做到对伴奏鼓的节奏特点的模仿。然后在诗词的声韵上,需要利用声韵婉转曲折的感觉模仿舞者在舞动时美妙的身姿。同时,诗人在进行诗词的创作时,也多利用文字营造西域舞在舞动时的美妙意境。
综上所述,从古至今诗词、乐舞就是不分家的,要想更深一步的了解西域乐舞,探寻乐舞踪迹,应当从古代唐诗中着手,从唐诗中找回丝绸之路上的乐声舞影。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新时期摆在所有艺术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回顾历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而为乐舞这类传统艺术形式的创作优化、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胡舒.敦煌壁画乐舞文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杨璐.从宫廷乐舞看隋唐与高句丽、百济的文化交融[D].延吉:延边大学,2018年.
[3]董定一.浅议汉唐西域乐舞赋的创作原因与赋体特征[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70-74.
[4]项阳.进入中土太常礼制仪式为用的西域乐舞[J].音乐研究,2017,(03):5-13+87.
[5]唐浩,唐丽青.敦煌乐舞壁画的展览解读及多媒体创作——以榆林窟第25窟观无量寿经变为例[J].上海工艺美术,2018,(03):65-67.
[6]姚怡暾.敦煌壁画祭祀乐舞图样态分析[J].黄河之声,2017,(22):162-163.
[7]李婷婷,付亚君.敦煌壁画伎乐人舞蹈研究[J].大众文艺,2017,(14):174-175.
关键词:“中庸”之道 西域乐舞 张扬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83-02
西域乐舞历史非常悠久、极具神秘感,探究西域乐舞首先需要明确其诞生的地理位置。地理方面的交叉与融合为西域乐舞赋予了新的特质,更进一步促进了不同内涵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
一、西域乐舞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分析
纵观历史,聚居于西域地区的各民族一直以来都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乐舞便诞生发展于西域。
(一)西域乐舞传入中原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来,西域与中原的文化在丝绸之路上进行着频繁的交流。能歌善舞的西域人民来到了中原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人们通商或者从政,当然也有必不可少的乐舞活动。随着这种生活习惯和乐舞活动的流播,西域乐舞在中原传播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这一史实可以从四川汉墓出土的骆驼载乐俑画像砖得到证实。在这件音乐文物中,骆驼背上立一建鼓,夸张的华盖纹饰下,二人分跪在骆驼背上双臂高举,长袖飞扬正击鼓而舞,骆驼载乐的游行表演形式本出自西域,在远离西域的四川发现这一文物证明西域乐舞不仅在中原流传,且为西南人民所熟知并已巧妙地将中原的建鼓舞与西域的骆驼载乐俑的表演形式相结合。骆驼载乐俑画像的砖出土证明了西域骆驼载乐的游行表演形式在中原的传播,说明这一表演形式是由胡人带入中原,而骆驼载乐俑的表演形式与中原的建鼓舞的表演形式相结合,正是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的具有文化兼容性质的乐舞表演形式。
从这样一个例子就能看出,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进行着频繁的交流和贸易往来,中原的文化深深影响着西域的乐舞文化进而进一步影响着中原乐舞文化的发展。
(二)西域乐舞在中原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乐舞便已经作为一种外交手段被应用到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之中,因此乐舞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将《摩诃·兜勒》顺利带回,西域各民族的乐曲也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逐渐进入了中原。而笛、萧、琵琶等乐器的顺利进入更为西域乐舞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中原王朝为出发点分析,开明的民族政策、广阔的胸怀以及帝王对于礼乐歌舞的重视为乐舞的兴盛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唐时期,历届统治者都将歌舞、礼乐视作了宫廷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于是乐舞的创作者及表演者便适时的抓住了机遇,通过一系列的改良和优化将乐舞带进了宫廷之中。此时的乐舞在占据宫廷的同时也正在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值得关注的一个历史时期,不仅经济繁荣,而且文化、娱乐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西域诸国的归附更为中原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经济以及文化层面的交流正在逐步展开。上述背景为西域乐舞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加之中原王朝在政策上的宽松以及文化上的宽容,西域乐舞在中原地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高潮。这一时期,唐玄宗对于西域乐舞的推广普及是西域乐舞发展中最为值得关注的转折点,那时的李隆基已经能够自己谱曲并指出乐师演奏时出现的错误。综上,西域乐舞的发展是伴随着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而逐步深入的,它带给我们的是不同于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理念。
二、乐舞寻踪
(一)西域乐舞的东渐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后西晋王朝建立。但是西晋王朝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很短,很快便被东晋王朝取而代之。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中原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这段纷乱的时期一直到北魏建立才结束。在这期间,西域乐舞大规模传入北方中原地带,是西域乐舞对于中原的第一次“东渐”,其中主要的西域乐舞有龟兹乐和天竺乐。根据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天竺乐传入中原是在前凉张重华占据凉州时期,天竺乐主要通过西域向其进贡的方式传入中原。由此可见,西域乐曲第一次东进的地点是凉州,是通过进贡的方式传入的。舞蹈史学家彭松认为,天竺乐的传入可能与该时期佛教传入中原有关,而舞曲《天曲》创作与传播的目的可能就是传播佛法。综上所述,西域乐舞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传入中原,在乐曲、乐舞、服饰等方面对中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后在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西域乐舞逐渐融合中原音乐、舞蹈、服饰等特点,形成了符合中原地区普遍审美的一种的新的艺术风格。
(二)西域乐舞在唐代的發展
薛天纬教授曾说道:“我待天山明月来。”一语道出了他对于西域这片热土的热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描述的是古时西北边疆玉门关一带景象,“天山”,西汉时匈奴称其为“祁连”。汉朝疏通了西域通道,西域成了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天下归一统,明月出天山。西域乐舞,唐诗寻踪。唐代文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其包容性,一体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成为唐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宫廷乐舞、佛教乐舞或者是民间乐舞,都一定程度含有西域乐舞内容。说到唐代诗词或者乐舞,不能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李白,自身的独特经历也增加了他对西域乐舞的了解,独特的生平经历在很大程度上造就李白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有利于他主动去接受西域文化的各种元素。其中诗歌同乐舞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关系,在唐代,乐舞以及诗歌都非常盛行,诗人的作品同乐舞之间更是得到紧密联系。 三、不同于“中庸”之道的张扬
中原的传统乐舞受儒家美学的影响,强调音律平和,并且追求中庸之美,但是西域乐舞有着显著的区别。西域乐舞强调激情、奔放以及痴狂,同中原的传统美学追求有着鲜明的对比,在唐代适应汉民族的审美追求之后流行程度日益广泛。首先是西域乐舞有着飞跃流动的特点,西域乐舞最为主要的律动特点,是借助于通过舞姿之间的组合、交替以及变化,来体现乐舞的精神以及内容。西域龟兹乐舞对唐朝乐舞的影响最为明显,格外强调跳跃以及旋转,时而奔放粗犷,时而含情娇媚,因此在律动展示方面有着万种风情,其中旋转以及腾跃环节最为典型的就是《胡旋舞》以及《胡腾舞》。
西域乐舞传到中原以后,兴起了唐代诗人对于乐舞诗的写作。乐舞诗用其特有的意象表达了唐代西域乐舞热情的舞步、具有胡地气息的旋律和西域乐舞中特有的节奏。西域乐舞通用的乐器是鼓,舞者在舞动时踏节而动、随歌而行,因此诗中除了用辞藻描绘西域乐舞的热情奔放、恣意洒脱之外,还用诗词中特有的抑扬顿挫、断句等模仿乐舞独特的节奏特点。西域舞蹈中很多舞蹈动作都是高速的旋转,手臂和手部的动作比较多,在伴奏乐器鼓的衬托下快速地舞动身體并具有韵律地扭动。因此在诗词的创作中,就需要合理安排句子的句读和顿挫,做到对伴奏鼓的节奏特点的模仿。然后在诗词的声韵上,需要利用声韵婉转曲折的感觉模仿舞者在舞动时美妙的身姿。同时,诗人在进行诗词的创作时,也多利用文字营造西域舞在舞动时的美妙意境。
综上所述,从古至今诗词、乐舞就是不分家的,要想更深一步的了解西域乐舞,探寻乐舞踪迹,应当从古代唐诗中着手,从唐诗中找回丝绸之路上的乐声舞影。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新时期摆在所有艺术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回顾历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而为乐舞这类传统艺术形式的创作优化、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胡舒.敦煌壁画乐舞文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杨璐.从宫廷乐舞看隋唐与高句丽、百济的文化交融[D].延吉:延边大学,2018年.
[3]董定一.浅议汉唐西域乐舞赋的创作原因与赋体特征[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70-74.
[4]项阳.进入中土太常礼制仪式为用的西域乐舞[J].音乐研究,2017,(03):5-13+87.
[5]唐浩,唐丽青.敦煌乐舞壁画的展览解读及多媒体创作——以榆林窟第25窟观无量寿经变为例[J].上海工艺美术,2018,(03):65-67.
[6]姚怡暾.敦煌壁画祭祀乐舞图样态分析[J].黄河之声,2017,(22):162-163.
[7]李婷婷,付亚君.敦煌壁画伎乐人舞蹈研究[J].大众文艺,2017,(14):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