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和培养学生人格品德的双重任务,高中政治课理论性强、比较抽象且有些枯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技能,从而更有利于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关键词:高中 政治 教学 语言 艺术
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教师语言技巧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因此,我认为作为政治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语言技巧。
一、科学准确,用语规范
政治课本身理论性比较强,且术语较多,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这是语言科学性的首要要求。这要求我们对知识点的讲解必须准确。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和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首先这二者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都要在法制轨道内开展平等竞争;但二者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让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市场地位和国民经济地位以便能更好的区分它们。
二、奔放豪迈,激情洋溢
豪放的语言是教师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师豪放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学生能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这种心境会形成一种背景,在这种心境中愉快地接受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种情感丰富的人,他同样强烈感受着喜悦、忧愁、激动和愤怒。问题在于,要让儿童感到教师这些人之常情当中,包含着正直,有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豪放的语言来表达积极的情感,以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效果。
在讲高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一必要性时,我向学生提问:“现在条件好了,还有必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吗?”同时,语重心长地和学生谈到:“无论是从传统美德还是从现时国情看,这种精神都不能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奢侈消费,习惯过分优裕的生活,会使青少年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以至于丧失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让我们时刻记住我国的国情和奋斗目标,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有为青年。”
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生动和形象,是教师语言的最基本要求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抽象内容枯燥,要想让学生想听、愿听、乐听,教师必须把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通俗易懂,可结合名言趣闻、社会热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增强课堂效果。
在学习高一经济常识《银行的分类》时,几家银行的特点可以这样概括:
中国人民银行:
银界舞龙头,吸储开源作砥柱。行家行虎步,金融调控领潮流。
中国建设银行:
支持贷款住房,走进新时代。扶助成功创业,迎来大前程。
中国工商银行:
银助厂兴,聚江揽存成活水。行融资润,扶工促贸涌春潮。
中国农业银行:
疏通信贷沟渠,兴国担大任。拓宽金融领域,支农奔小康。
运用通俗易懂的打油诗,可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
四、节奏和谐,抑扬顿挫
语言的速度快慢、力度大小、语调升降等都是形成教学节奏的基本因素,处理好教学语言的表达,会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首先,恰当控制语速,快慢适宜。当学生精力不集中,精神松弛时语速应放慢;分析重点难点时,语速放慢;一般材料的学习,语速可加快。
第二,注意语调的适时变换。一节课就像一部电影一样,有前奏、开始、高潮、结束,教师的语调要随着教学过程的曲折跌宕和情感态度的变化而高低起伏。当高兴激昂的时候,要自然地露出笑容,语调要高一些;悲伤的时候,语调要低沉一些;第三,注意语调的停顿。恰倒好处的停顿,可以起到叙述清晰、集中注意、引发思考、突出重点的作用。总之,语调起伏的变化伴随着感情的抑扬,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五、语言简洁,突出个性
语言是传递教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讲课语言,必须经过认真组织、反复推敲,做到简洁、条理清晰;婆婆妈妈的说教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出现偏差。
教师的讲课语言应是对教学内容加工改造后的知识抒发,应体现語言的个性化特色。尤其在一节课的结尾,更应用简明的语言来总结概括本节内容,突出重点。
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概括的:第一个作用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流动──即指挥作用,可比喻为“棒子”指挥棒;第二个作用,刺激各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可比喻为“鞭子”;第三个作用,优胜劣汰──“筛子”。这样用简短的六个字就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楚明白。
总之,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基本素质,更是上好政治课的必备手段,作为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
关键词:高中 政治 教学 语言 艺术
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教师语言技巧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因此,我认为作为政治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语言技巧。
一、科学准确,用语规范
政治课本身理论性比较强,且术语较多,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这是语言科学性的首要要求。这要求我们对知识点的讲解必须准确。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和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首先这二者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都要在法制轨道内开展平等竞争;但二者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让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市场地位和国民经济地位以便能更好的区分它们。
二、奔放豪迈,激情洋溢
豪放的语言是教师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师豪放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学生能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这种心境会形成一种背景,在这种心境中愉快地接受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种情感丰富的人,他同样强烈感受着喜悦、忧愁、激动和愤怒。问题在于,要让儿童感到教师这些人之常情当中,包含着正直,有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豪放的语言来表达积极的情感,以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效果。
在讲高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一必要性时,我向学生提问:“现在条件好了,还有必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吗?”同时,语重心长地和学生谈到:“无论是从传统美德还是从现时国情看,这种精神都不能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奢侈消费,习惯过分优裕的生活,会使青少年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以至于丧失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让我们时刻记住我国的国情和奋斗目标,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有为青年。”
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生动和形象,是教师语言的最基本要求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抽象内容枯燥,要想让学生想听、愿听、乐听,教师必须把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通俗易懂,可结合名言趣闻、社会热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增强课堂效果。
在学习高一经济常识《银行的分类》时,几家银行的特点可以这样概括:
中国人民银行:
银界舞龙头,吸储开源作砥柱。行家行虎步,金融调控领潮流。
中国建设银行:
支持贷款住房,走进新时代。扶助成功创业,迎来大前程。
中国工商银行:
银助厂兴,聚江揽存成活水。行融资润,扶工促贸涌春潮。
中国农业银行:
疏通信贷沟渠,兴国担大任。拓宽金融领域,支农奔小康。
运用通俗易懂的打油诗,可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
四、节奏和谐,抑扬顿挫
语言的速度快慢、力度大小、语调升降等都是形成教学节奏的基本因素,处理好教学语言的表达,会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首先,恰当控制语速,快慢适宜。当学生精力不集中,精神松弛时语速应放慢;分析重点难点时,语速放慢;一般材料的学习,语速可加快。
第二,注意语调的适时变换。一节课就像一部电影一样,有前奏、开始、高潮、结束,教师的语调要随着教学过程的曲折跌宕和情感态度的变化而高低起伏。当高兴激昂的时候,要自然地露出笑容,语调要高一些;悲伤的时候,语调要低沉一些;第三,注意语调的停顿。恰倒好处的停顿,可以起到叙述清晰、集中注意、引发思考、突出重点的作用。总之,语调起伏的变化伴随着感情的抑扬,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五、语言简洁,突出个性
语言是传递教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讲课语言,必须经过认真组织、反复推敲,做到简洁、条理清晰;婆婆妈妈的说教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出现偏差。
教师的讲课语言应是对教学内容加工改造后的知识抒发,应体现語言的个性化特色。尤其在一节课的结尾,更应用简明的语言来总结概括本节内容,突出重点。
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概括的:第一个作用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流动──即指挥作用,可比喻为“棒子”指挥棒;第二个作用,刺激各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可比喻为“鞭子”;第三个作用,优胜劣汰──“筛子”。这样用简短的六个字就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楚明白。
总之,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基本素质,更是上好政治课的必备手段,作为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